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左归饮

左归饮

左归饮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年中医药防治心病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等;左归饮的相关文献由19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燕、董群、洪世忠等。

左归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 占比:97.5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64%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82%

总计:122篇

左归饮—发文趋势图

左归饮

-研究学者

  • 王燕
  • 董群
  • 洪世忠
  • 陈卫东
  • 何帆
  • 杨书彬
  • 温海霞
  • 王洪海
  • 赵薇
  • 倪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衎; 唐金艳; 马晓蓉; 韩璐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归饮"异病同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闭经、绝经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 利用数据库检索获得左归饮活性成分及"异病同治"相关靶点,依托STRING数据库,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和靶点间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经Cytoscape 3.7.0软件可视化展示;通过DAVID数据库对左归饮"异病同治"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通过构建活性成分-靶点-关键通路网络图来展示左归饮"异病同治"相关作用机制.结果 筛选出左归饮活性成分127个,相关靶点262个,"异病同治"靶点66个,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类固醇化合物,干预的PPI核心基因靶点为肿瘤抑制蛋白P53(TP53)、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6(IL6)等,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主要涉及药物反应、基因表达的正调控、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细胞缺氧反应、相同蛋白质结合、酶结合、类固醇受体活性等,其反应主要集中在细胞外液,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叉形头转录因子(FoxO)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 左归饮"异病同治"的多种类固醇活性成分通过多基因靶点、多信号通路来发挥"异病同治"治疗作用.
    • 袁英媚
    • 摘要: 目的 观察运用左归饮加减治疗肾精不足型老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6例肾精不足型老年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联合中药左归饮加减治疗;对照组加尼麦角林片10 mg,每天3次,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减轻眩晕程度,减少眩晕发作次数,显著改善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中医证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归饮加减治疗肾精不足型老年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黎晓静; 张皓; 张志玲; 郭蓓宁
    • 摘要: [目的]观察左归饮加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左归饮联合黄连阿胶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口服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睾酮(T)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治疗1年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包括妊娠率、排卵恢复率、月经正常率及流产率的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FSH、E2、T、LH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饮加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PCOS不孕症,能明显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患者排卵及月经的恢复,能够提升临床妊娠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 礼海; 刘晓蕾; 王懿; 张艳
    • 摘要: 背景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疾病的终末期临床综合征,治疗与干预方式有限,因而探讨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探讨参草通脉复方对CHF大鼠心肾功能的影响,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选取60只SPF级12周龄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1组、中药2组、中药3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大鼠均制备CHF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仅常规予以等容积的蒸馏水进行灌胃,西药组大鼠采用福辛普利钠片治疗,中药1组大鼠采用左归饮治疗,中药2组大鼠采用人参养荣汤治疗,中药3组大鼠采用参草通脉复方治疗,均持续干预28 d.比较七组大鼠干预前心功能指标〔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干预前后心、肾功能指标的差值.结果 七组大鼠干预前心率、LVEF、LVESV、LVEDV及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3组大鼠干预前后心率的差值小于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1组、中药2组;干预前后LVEF的差值小于空白对照组,但大于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干预前后LVESV的差值小于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1组、中药2组;干预前后LVEDV的差值大于空白对照组,但小于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1组、中药2组;干预前后BUN水平的差值大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但小于模型组、西药组、中药1组、中药2组;干预前后Scr水平的差值大于空白对照组,但小于模型组、西药组、中药1组、中药2组(P<0.05).结论 与福辛普利钠片、左归饮、人参养荣汤相比,参草通脉复方可更有效地改善CHF大鼠的心肾功能.
    • 张弛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51例眩晕患者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102例眩晕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倍他司汀等缓解晕吐,观察组辨证论治:肝阳上亢型15例(29.41%)选天麻钩藤饮加减;瘀血阻络型13例(25.49%)选血府逐瘀汤;肾精不足型10例(19.61%)选左归饮治疗;肾阳不足型6例(11.76%)选金匮肾气方;痰浊中阻型4例(7.84%)选温胆汤;气血亏虚型3例(5.88%)选补中益气汤,每日1剂,14d为一疗程.结果 观察组眩晕缓解时间(4.22±2.46)d、治疗一疗程(14 d)后眩晕发作次数(0.86±0.22)次/周、发作时间(1.02±0.66)h/次低于对照组的(6.98±3.22)d、(1.64±0.73)次/周、(1.90±0.71)h/次(t=3.37,6.35,4.45 P< 0.05),治疗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的76.47%(x2=6.24,P<0.05),药物不良反应比较(9.80%VS7.84%)无差异(x2=0.35,P> 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症可迅速缓解眩晕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 何帆; 江婷; 洪世忠; 陈卫东; 刘李
    • 摘要: 目的探讨左归饮水提液延缓肾阴虚大鼠衰老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左归饮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每日灌胃给予甲状腺素混悬液150mg/kg,左归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左归饮水提液31、20.67、13.78g/kg,连续7d。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水平及cAMP/cGMP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饮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cAMP水平,cAMP/cGMP均显著降低(P<0.05),而cGMP水平无显著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饮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CAT、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Cr和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左归饮通过抗氧化作用延缓肾阴虚大鼠衰老。
    • 杨书彬; 孙佳宝; 陈光伟; 裴晨晨; 祁煊
    • 摘要: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对左归饮中总多糖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左归饮总多糖进行提取,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总多糖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实验,利用响应面法(RSM)分析确定左归饮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61,提取温度81.31°C,提取时间44.72min,醇沉后乙醇体积64.37%.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简便,提高了总多糖提取效率,为左归饮总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