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缺陷
局部缺陷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公路运输、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7325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女性天地、大观周刊、农村电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6年全国设备监测诊断与维护学术会议、第十五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第十七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2016年全国设备诊断工程会议等;局部缺陷的相关文献由417位作者贡献,包括剡昌锋、余冰、刘青松等。
局部缺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325篇
占比:99.88%
总计:67405篇
局部缺陷
-研究学者
- 剡昌锋
- 余冰
- 刘青松
- 岳永生
- 张泽超
- 李建刚
- 程鹏
- 苑浩
- 赵勇
- 邓志燕
- 丁志强
- 侯硕
- 周凯
- 康建雄
- 沈黎
- 王尧
- 羊新胜
- 许陈
- 陈炜
- 陈达明
- 吴黎晓
- 唐和生
- 季辉
- 王建秋
- 谢敏
- 赵涛涛
- 郭保林
- 韦尧兵
- KANG Jianxiong
- YAN Changfeng
- YUAN Hao
- 丁建明
- 丰丽
- 伍川辉
- 何俊佳
- 何珉
- 党方圆
- 冉立
- 刘列
- 刘建川
- 刘成来
- 刘洪权
- 刘璐
- 刘鑫博
- 刘铁军
- 刘香艳
- 史伟杰
- 周志强
- 孟维杰
- 崔路飞
-
-
王中杰;
杨爱晟;
冯霆;
陶文彪;
杜娟
-
-
摘要:
为了研究低压电缆局部缺陷定位方法,本文采用频域反射法(FDR)对含缺陷低压电缆进行检测,并对定位结果进行分析。在长度为14.1 m的低压电缆A相、B相及C相依次制作D1、D2、D3三个局部缺陷,其中D1缺陷是在距电缆首端8.7 m处的A相剥掉尺寸为20 mm×2 mm的矩形绝缘(露出缆芯)并联不同阻值电阻模拟高阻及低阻故障,D2缺陷为在距电缆首端4.3 m处的B相制作的长度为5 mm的纵向刀痕缺陷,D3缺陷为在距电缆首端11 m处的C相上制作的V形刀痕缺陷。利用FDR仪对未制作缺陷的A相样本及含缺陷的A、B、C三相样本进行测试。之后将C相样本D3缺陷处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并在电缆首端三相上施加1 kV的电压进行加速老化,老化时间为4周,老化后对样本A、B、C三相进行FDR检测。利用FDR检测结果,分析不同缺陷的频域及时域波形特征。结果表明:无缺陷样本频域波形波峰幅值呈递减趋势,而含缺陷样本缺陷处的波峰幅值增大而且大于两侧波形幅值,且低阻故障时波峰幅值增大更为显著。此外,时域波形上高阻故障表现为一正波,但波峰不显著,而低阻故障表现为一显著的负波。利用FDR频域及时域波形可有效定位低压电缆故障,且对低阻故障定位灵敏度更高。
-
-
胡勇军;
洪有财;
陈小星
-
-
摘要:
针对海洋环境中铠装拖缆锈蚀问题,将钢丝绳无损检测方式电磁检测法运用到铠装拖缆上。通过对锈蚀铠装拖缆进行无损检测和破断力试验,表明拖缆铠装钢丝因磨损或锈蚀而造成的金属横截面积损失越大,其破断力下降越多,但破断力的下降并不与截面积损失成简单线性关系。试验表明,LMA值在10%条件下拖缆破断力损失16%,但LMA值在24%条件下拖缆破断力损失达到51%,通过电磁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铠装拖缆的剩余破断力进行初步评估。
-
-
雷春丽;
刘凯;
宋瑞哲;
薛伟;
李建华
-
-
摘要:
针对高速运转时具有局部缺陷角接触球轴承运行工况复杂而难以准确描述的问题,本文以外圈具有局部缺陷的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热效应和高速效应的局部缺陷角接触球轴承拟静力学模型和接触刚度模型,研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角接触球轴承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考虑热效应时,轴承的接触载荷和接触刚度都有明显的增大;局部缺陷的轴向角度越大,滚动体陷入缺陷的深度越大,缺陷区域的接触刚度越小;局部缺陷的环向角度越大,滚动体陷入缺陷的数量越多,非缺陷区域接触载荷越大。
-
-
王戈
-
-
摘要:
产品的局部涂装缺陷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一个由多种部件组成的产品,往往涉及多种材料及多种涂装防护方式,即便同种材料的不同使用条件也会导致局部缺陷的产生.从整体使用环境、涂装工艺等方面设计产品的涂装与防护是技术部门需要考虑的,特别在涂装新材料的应用中要注意区别新材料本身问题和产品局部问题,以克服新材料推广中的阻力.
-
-
杨梦科;
黄丹霞;
申志强;
李云彬;
刘红彬
-
-
摘要:
为研究存在局部损伤下轴承系统的振动响应特征,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可预测轴承局部缺陷尺寸、位置和形状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缺陷参数对轴承振动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轴承的振动响应随着缺陷尺寸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缺陷位置远离最大承载区而逐渐减小;矩形缺陷的振动响应最大,三角形缺陷次之,圆形缺陷振动响应最小.通过台架试验得到圆柱滚子轴承振动响应与局部缺陷尺寸及位置的关系,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动力学分析的合理性,为探寻轴承早期故障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
-
剡昌锋;
沈光飞;
师燚;
周康凤
-
-
摘要:
以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应用ABAQUS/Explicit建立外圈表面线剥落缺陷轴承和无缺陷轴承的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型.考虑载荷、转速、接触及摩擦等影响因素,研究了轴承外圈表面存在线剥落缺陷和无缺陷时的动力学响应;分析了滚动体与外圈间的接触力变化、滚动体进入和退出缺陷时的等效应力情况,根据滚道与滚动体间接触力的变化情况描述了滚动体滚过缺陷的多事件情景.结果表明:对于外圈表面存在局部缺陷的轴承和无缺陷轴承,滚动体与外圈的接触力幅值相等:缺陷轴承在缺陷进入点和退出点处,等效应力大小相等,约为无缺陷轴承等效应力值的两倍.通过分析径向载荷和转速共同作用下内圈耦合点在竖直方向上位移的变化趋势,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
-
田晶;
艾延廷;
赵明;
孙丹;
张凤玲
-
-
摘要:
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位于发动机高、低压转子之间,其内、外环随高、低压转子同向或反向旋转,相对转速高和润滑条件恶劣造成中介轴承故障频发.针对表面局部缺陷中介轴承的振动故障诊断,考虑弹流润滑影响和时变位移激励,提出了一种带局部缺陷的中介轴承动力学建模方法.采用双转子实验台开展中介轴承外圈故障模拟实验,采集振动信号并进行分析.对比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和故障轴承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所建立动力学模型对有、无润滑的中介轴承在不同缺陷尺寸条件下的振动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模拟中介轴承在不同状态、不同缺陷尺寸下的振动响应变化规律,可用于中介轴承故障机理分析.
-
-
-
剡昌锋;
康建雄;
苑浩;
吴黎晓;
韦尧兵
-
-
摘要:
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可深入的分析轴承局缺陷动态响应特性.针对滚动轴承局部缺陷动力学建模在弹流润滑、滑动和轴承座等方面考虑因素不全的问题,建立弹流润滑及滑动作用下滚动轴承系统局部缺陷位移激励的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首先对滚动体与滚道间的接触刚度、润滑油膜刚度和阻尼、轴承座刚度和阻尼计算并求得总的接触刚度和阻尼,然后再加入滑动更能真实的模拟轴承实际的运转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局部缺陷轴承动力学方程,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解,得到轴承局部缺陷的动态响应.通过对比故障滚动轴承试验与模型模拟的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
-
冯乐;
张婧;
沈光飞;
彭敬;
费非
-
-
摘要:
以外圈带有局部剥落缺陷的圆柱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显式求解建立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在一定径向载荷及内圈转速下,模拟了滚子滚过剥落缺陷的过程.通过该过程中系统等效应力、外滚道节点接触应力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分析了外圈剥落缺陷对圆柱滚子轴承的影响.最后根据滚子与内圈接触点位移变化规律判断了滚子在剥落缺陷中的运动状态.
-
-
KANG Jianxiong;
康建雄;
YAN Changfeng;
剡昌锋;
YUAN Hao;
苑浩;
WEI Yaobing;
韦尧兵;
ZHENG Wenkui;
郑文奎
- 《2016年全国设备监测诊断与维护学术会议、第十五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第十七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2016年全国设备诊断工程会议》
| 2016年
-
摘要:
针对滚动轴承局部缺陷动力学建模在弹流润滑和滚动体滑动方面考虑不足的问题,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动力学模型,在考虑弹流润滑和滚动体滑动等因素下,建立了一个滚动轴承局部缺陷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点接触弹流润滑将对接触面的接触刚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轴承载荷-变形的关系,因此将弹流润滑引入干接触动力学模型中;滚动体滑动会使滚动体与滚道产生相对移动,导致滚动体随机的产生向前或向后情况,采用随机函数表示滚动体滑动的特性,建立轴承局部缺陷的动力学方程;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得到振动响应信号.通过故障滚动轴承试验数据与模型模拟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证明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