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扩张术
尿道扩张术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9877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福建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等;尿道扩张术的相关文献由22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荣福、卜志华、周中泉等。
尿道扩张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9877篇
占比:99.92%
总计:109969篇
尿道扩张术
-研究学者
- 刘荣福
- 卜志华
- 周中泉
- 孙秋慧
- 孟昭余
- 席文霞
- 张玉波
- 杨宇峰
- 王惠强
- 苏英
- 范瀚文
- 邢金春
- 陈实新
- 陈建军
- 陈斌
- 陶勇博
- 丁志波
- 丁连芹
- 万敬枝
- 严海员
- 于永纲
- 任鹰
- 何文杰
- 何昊阳
- 何猛
- 余小祥
- 侯飓
- 俞海涛
- 刘世芳
- 刘中华
- 刘尚文
- 刘朝鲜
- 刘琦
- 刘相臣
- 刘继龙
- 史怿
- 叶友新
- 吕淑坚
- 吴和木
- 吴国隆
- 吴明华
- 吴继林
- 周大庆
- 周水生
- 周鑫
- 唐美玲
- 姚吉
- 姚武
- 姜果
- 姜海林
-
-
孙延波;
李奎
-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尿道扩张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改良尿道扩张术治疗的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治疗前进行体检、尿常规检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超声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及膀胱尿道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均行a受体阻滞剂治疗3个月以上而无明显效果,在局部麻醉下行改良尿道扩张术,治疗结束后3个月行IPSS评分、尿动力学检查测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Qmax)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3例患者治疗后,25例患者诉排尿困难症状较前明显缓解,8例症状改善不明显,拟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治疗后IPSS评分为(15.18±6.19)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4.86±7.26)分(t=3.782,P<0.001);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53.69±48.35)mL]较治疗前[(181.45±92.15)mL]明显减少(t=15.328,P<0.001);治疗后Qmax[(16.21±4.22)mL/s]明显高于治疗前[(7.91±1.69)mL/s](t=6.358,P<0.001);治疗后Pdet.Qmax[(27.38±5.13)cmH20]较治疗前[(57.15±8.43)cmH20]明显下降(t=9.58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尿道扩张术是一种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有效方法,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补充.
-
-
涂洋;
刘相臣;
刘中华;
范志强
-
-
摘要:
女性尿道狭窄(FUS)临床上较为少见,国内文献报道较少,其治疗缺乏相关共识及指南.根据狭窄的病因、部位、长度、瘢痕化程度及外生殖器发育情况的不同,治疗方式多样.目前临床治疗FUS的手术方式包括腔内手术和开放性手术,腔内手术包括尿道扩张术和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开放性手术包括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游离组织移植物尿道成形术、尿道端端吻合术及组织工程化材料尿道成形术.临床治疗时应综合患者多方面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适宜的术式及良好的尿道成形材料,在达到重建尿道解剖结构的同时,进一步追求生理功能恢复的理想治疗效果.
-
-
李明;
丁连芹;
李刚;
门立立;
高郁森
-
-
摘要:
目的 分析改良直视下尿道扩张术对男性尿道狭窄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124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直视下尿道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尿管冲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残余尿量(PVR)均较本组术前显著减少,最大尿流率(Qmax)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且研究组PVR(16.95±3.58)ml少于对照组的(31.96±2.69)ml,Qmax(21.63±1.67)ml/s高于对照组的(15.96±1.34)m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直视下尿道扩张术可有效改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的排尿功能,且与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
-
孙祯;
李彤;
贾民;
尚永刚;
方强;
李为兵;
蒙明森
-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早期行尿道扩张术对高危膀胱颈挛缩患者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术前检查存在术后膀胱颈挛缩风险的患者共69例,根据患者主观意愿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开始,每隔15 d行尿道扩张术至术后3个月;对照组术后定期观察随访.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拔管时、术后3个月和6个月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以及术后6个月膀胱颈挛缩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膀胱镜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未发生膀胱颈挛缩,而对照组6例(17.1%)患者发生膀胱颈挛缩,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行早期尿道扩张术对于预防膀胱颈挛缩的形成具有明确疗效.
-
-
-
-
幸世玉;
罗建华;
黄明;
陈洪波
-
-
摘要:
目的 探讨奥布卡因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尿道扩张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尿道扩张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布卡因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满意度、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心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主诉疼痛缓解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心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心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诉疼痛缓解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尿道扩张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可更好地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心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
张洪泉;
胡延春
-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数字减影机监测下肾筋膜扩张器沿安全导丝进行尿道扩张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尿道狭窄患者治疗前先在数字减影机下行尿道造影,依据造影结果,在数字减影机监视下置入斑马导丝通过狭窄处进入膀胱,沿留置的导丝置入筋膜扩张器逐步扩张尿道.患者成功扩张后留置适当型号的Foley导管,1个月后取出尿管观察排尿.根据排尿情况,门诊定期行尿道扩张、复查尿道造影.术后随访1~24个月.结果 15例尿道狭窄患者均顺利扩张,无尿道穿孔、撕裂及假性尿道形成等并发症.其中13例术后经常规尿道扩张治愈,2例因尿道狭窄复发转开放手术.结论 在数字减影机的监视下,采用筋膜扩张器沿导丝行尿道扩张术治疗尿道狭窄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
-
严海员
-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直视下尿道扩张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 ~2017年1月收治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改良直视下尿道扩张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尿道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排尿改善率96.7%,对照组排尿改善率73.3%,P0.05,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改良直视下尿道扩张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
-
- 姜汉胜
- 公开公告日期:2001-08-01
-
摘要:
一种尿道会师术尿道水囊扩张成型导管,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男性后尿道断裂尿道会师术,其特征是:主体为软体导管,主腔为导尿管腔,管壁潜在三细管腔,在导管各相应位置设置开口,头端设有固定水囊,其后设有扩张水囊,该设计规范,结构简单,易制作,效果好,可有效地避免男性后尿道断裂尿道会师术后断端部愈合后所形成的尿道狭窄,从而解除病人术后需长期尿道扩张的痛苦和经济耗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