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导管介入

导管介入

导管介入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3702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健康、中国保健、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广东康复科学学术大会暨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第四届科主任论坛、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第八届全国胃病学术大会等;导管介入的相关文献由421位作者贡献,包括丁赛赛、尹传晓、张国贝等。

导管介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3702 占比:99.84%

总计:43772篇

导管介入—发文趋势图

导管介入

-研究学者

  • 丁赛赛
  • 尹传晓
  • 张国贝
  • 张玉茹
  • 李艳
  • 杨彩玲
  • 王党校
  • 闫小珅
  • H·谢
  • S·索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卫芝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导管介入放射诊疗过程中放射技师的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观察,共90例导管介入放射诊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患者45例,对比组患者45例.研究组在诊疗期间采用加强护理配合的方式进行干预,对比组在诊疗期间采取常规配合干预.收治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评分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比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介入放射诊疗过程中非常考验放射技师配合程度,良好的配合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需要加强放射技师的配合,提高治疗效果.
    • 刘芳; 季良; 陈男男; 姜海燕; 陈志赫; 孟繁君; 杜宁
    • 摘要: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经导管介入治疗对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短期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且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Seldinger穿刺法治疗,研究组给予碳酸氢钠联合Seldinger穿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AST、ALB、TBIL、A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健康、思维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氢钠经导管介入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短期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刘敬; 李薇; 孙国文
    • 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采取介入治疗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8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应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导管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应用价值,以患儿心功能指标、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心胸比率作为具体观察指标.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胸比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及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期间选择应用导管介入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具有确切效果,手术成功率比较高,对改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借鉴推广.
    • 张洪民
    • 摘要: 目的探讨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导管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左心功能(LVEF、LVSV)指标及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LVSV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LVS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状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导管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LVSV,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的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洪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 ~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导管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左心功能(LVEF、LVSV)指标及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LVSV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LVS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状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导管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LVSV,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的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董淑蔷
    • 摘要: 目的:研究导管介入放射诊疗期间的配合技巧。方法:在 2019 年 2 月到 2020 年 1 月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期间以我院接受导管介入放射诊疗服务的患者 100 例 作为案例。以随机分配方式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导管介入放射诊疗流程,根据导管术提供常规的护理配合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改进 护理配合方法。统计对比对技师配合工作的评价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配合工作的评价与感染发生率数据结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导管介入放射诊疗过程中放射技师的配合技巧的改进具备较高的实践性价值,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提升配合综合水平,值得普及。
    • 何广顺; 赵晓朋
    • 摘要: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与介入导管碎栓对急性中危肺栓塞患者D-D、APTT、PT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2例急性中危肺栓塞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静脉组和导管组,各31例。静脉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导管组患者给予介入导管碎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D-D、APTT、PT及动脉血气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D-D水平均降低,且导管组低于静脉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_2、PAP水平均降低,且导管组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中危肺栓塞患者治疗中,介入导管碎栓可显著改善D-D及动脉血气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未增加出血风险。
    • 何广顺; 赵晓朋
    • 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与介入导管碎栓对急性中危肺栓塞患者D-D、APTT、PT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2例急性中危肺栓塞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静脉组和导管组,各31例.静脉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导管组患者给予介入导管碎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D-D、APTT、PT及动脉血气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D-D水平均降低,且导管组低于静脉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PAP水平均降低,且导管组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 在对急性中危肺栓塞患者治疗中,介入导管碎栓可显著改善D-D及动脉血气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未增加出血风险.
    • 丁珊珊; 柳梅; 张长东; 尚小珂; 董念国; 王斌; 陈澍; 李飞; 肖书娜; 王利军; 卢蓉
    • 摘要: 目的 分析体重≤6 kg的婴幼儿接受不同的封堵器械进行经导管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的结果.方法 对体重≤6 kg的PDA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武汉市第一医院四所医疗中心,在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受经皮PDA介入封堵术.结果 适合做心脏导管介入的13例PDA患儿,年龄19天至1.3岁,平均(4.6±2.7)个月,体重2.5~6.0(4.6±0.9)kg;血管造影PDA的最窄处直径为1.0~7.3(2.9±1.1)mm.10例患儿成功置入了封堵装置(10/13),3例失败.平均透视时间11~52(22± 15)min.术中使用了多种类封堵装置和动、静脉鞘.术后即刻无房室瓣关闭不全、无新出现的心律失常、没有需要输血的病例、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等、无卒中或死亡病例.术后即刻造影,2例患儿存在残余分流(2/13).最后一次随访时经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所有患儿左心室/右心室直径均在正常范围,无新出现的心律失常,未观察到降主动脉血流加速.结论 谨慎的选择病例,体重为2.5~6.0 kg的婴幼儿在经验丰富的介入中心可以安全并且成功地进行经皮PDA封堵术.%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arteriosus(PDA) using different devices in infants weighing less than 6 kg.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infants weighing less than 6 kg was performed.All infants underwent transcatheter PDA closure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15,from four medical centers at Union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Asia Heart Hospital,Hube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and Wuhan NO.1 Hospital.Results The 13 patients with PDA who were suitable for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were 19 days to 1.3 years old,with an average of (4.6±2.7)months,weighing 2.5-6.0(4.6±0.9)kg.The mean minimum diameter of PDA for angiography was 1.0-7.3(2.9±1.1)mm.Ten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implanted with a closure device(10/13),and 3 cases failed.The average fluoroscopy time was 11-52(22±15)min.A variety of occlusive devices and arterial and venous sheaths were used during the procedure.Immediately after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atrioventricular valve insufficiency,no new arrhythmia,no need for blood transfusion,no hematoma at the puncture site,no stroke or death.Immediate postoperative angiography show that there were residual shunts (2/13) in 2 patients.At the final follow-up,no residual shunts were seen by Color Doppler.Left ventricle/right ventricle diameter were in the normal range in all patients,no new arrhythmia occurred,and no accelerated descending aorta blood flow was observed.Conclusion In carefully selected cases,infants weighing 2.5-6.0 kg,percutaneous PDA closure can be performed safely and successfully in experienced intervention centers.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