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教育
家校教育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8561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华章、赤子、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湖南省第四届研究生创新论坛——西部发展与法制建设分论坛等;家校教育的相关文献由115位作者贡献,包括喻利、朱林娥、杨军等。
家校教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561篇
占比:99.65%
总计:28661篇
家校教育
-研究学者
- 喻利
- 朱林娥
- 杨军
- 王开平
- 王瑞娜
- 王颖
- 童希芳
- 赵立军
- 郝滢滢
- 钟勇为
- 韩振华
- 丁佐龙1
- 丁庆玲1
- 丘桂芳
- 于爱华
- 于红光
- 代佩芝
- 代晓敏
- 伍周旋
- 侯志宏
- 冯文忠
- 刘丽萍1
- 刘书林
- 刘华
- 刘卫东
- 刘存吉12
- 刘守莲
- 刘巧
- 刘晓春
- 刘晓萌
- 刘燕晓
- 刘璇
- 刘薇
- 叶安发
- 姚敦忠1
- 孟庆茂
- 安雨春
- 宋霞云
- 寿恩君
- 崔士军
- 左凤鸣
- 常菊
- 张娜娜
- 张家文1
- 张浩
- 张立君
- 彭冬梅
- 彭彩虹
- 徐伙石
- 徐应冰
-
-
伍周旋
-
-
摘要:
小学教育是人生启蒙阶段的教育,也是自律意识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本文基于国学经典的亲子自律能力培养的研究,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和辅助,探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路径,构建家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具体策略以钉钉平台的运用为例,从线上汇集促资源共享与理念建构、线下培训促凝聚共识与合作共育、亲子故事促经验分享与家庭和谐、动态评价促自我检视与持续发展四方面进行阐述。
-
-
张娜娜
-
-
摘要:
为了提高智慧幼儿园家校协同共育效果,本文提出智慧幼儿园家校协同共育标准化模式研究。分析智慧幼儿园家校协同共育模式的内涵,总结幼儿园家校协同共育模式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提出提高家校协同教育资源的标准化水平、建立家校标准化联系渠道、完善家校协同共育标准化体系的智慧幼儿园家校协同共育标准化模式提高策略,增进教师和家长的教育默契,提高智慧幼儿园家校协同共育质量。
-
-
邓珍珍
-
-
摘要:
面对“特殊学生”,很多老师都会头疼,不知该如何与学生的家长就这一方面进行沟通.教师与“特殊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艺术越高,学生就越信任教师,学生的第一教育责任人———家长的作用也会发挥得越好.为了帮助“特殊学生”进步,需要实现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因此教师需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以达到教育教学工作事半功倍的效果.
-
-
汪旭
-
-
摘要:
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包括幼儿园的作用、教育要顺应自然、作业教学的重要性、游戏的重大价值以及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性等。指引教育者和家长们不断探索和反思,在实际的生活中,理解幼儿园的作用,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发挥"恩物"的重大作用,注重游戏的重要价值以及紧密家校的教育合作等。
-
-
赵庭;
赵广忠;
王秀霞;
刘书林
-
-
摘要:
自2019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在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秉持“上善共生”的德育理念,采用“1146”德育工作模式,以家风培育及文明家庭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新文明家风培育和新文明家庭建设工作。实践证明,新文明家风培育和新文明家庭建设有效发挥了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弥合家校教育鸿沟、促进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
-
-
王瑞娜
-
-
摘要:
家校教育协同机制的本质是教育合力,旨在通过1+1>2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我国处于完善家校教育协同机制的关键阶段,适当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可有效降低探索成本,尽快获取适应于我国的家校教育协同最优解.基于此,从法律法规和组织及联络形式两方面剖解日本家校教育机制并进行经验采集,确认构建全面细致的法律法规可督促相关负责人履行职责,保障家校教育协同机制顺利运转和实施;由上至下层层递进的家长教师协会,可促进学校教育与管辖的透明化,推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
-
王瑞娜
-
-
摘要:
家校教育协同机制的本质是教育合力,旨在通过1+1>2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和成长环境。我国处于完善家校教育协同机制的关键阶段,适当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可有效降低探索成本,尽快获取适应于我国的家校教育协同最优解。基于此,从法律法规和组织及联络形式两方面剖解日本家校教育机制并进行经验采集,确认构建全面细致的法律法规可督促相关负责人履行职责,保障家校教育协同机制顺利运转和实施;由上至下层层递进的家长教师协会,可促进学校教育与管辖的透明化,推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
-
覃与果
-
-
摘要:
近几年,我国的小学教育取得了不小进步,然而在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学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随着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令本来就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小学教育步履维艰,提高了学生的管理难度。本文简要阐述了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家校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家校教育合作的应对方法,强调打造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平台,发挥家校教育的合力。
-
-
曹忠跃
-
-
摘要:
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随着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初中学生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逐渐的开始意识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需要学校和家长相互配合。本文主要从家校教育对培养初中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策略进行总结,为提高初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
-
朱林娥;
钟勇为
-
-
摘要:
对中学生进行手机管控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也契合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它是保障学习质量之需要,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之必须,同时也是增强家校教育合力之要求.尽管对中学生进行手机管控有着诸多必要性,但现实中手机管控主体也存在一些难为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手机管控看法有分歧,学生理解管控政策难,家长面对现实忧虑重重.为此,相关各方需创造有利条件,增强手机管控的合理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