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67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10405篇;相关期刊25种,包括海洋科学、激光生物学报、淡水渔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一次学术会议等;安全质量浓度的相关文献由262位作者贡献,包括吕爱军、胡秀彩、丛玉婷等。
安全质量浓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0405篇
占比:99.99%
总计:510472篇
安全质量浓度
-研究学者
- 吕爱军
- 胡秀彩
- 丛玉婷
- 于振海
- 何华敏
- 刘大勇
- 刘毅辉
- 刘谞
- 刘鹏
- 周发林
- 周秋白
- 周芬娜
- 唐毅
- 姜伟
- 姜玉声
- 孙侦龙
- 孙敬锋
- 孟庆磊
- 张庆起
- 张建明
- 张新铖
- 张海艳
- 方汉孙
- 曹梅
- 曾敏玲
- 朱新平
- 朱树人
- 朱永安
- 朱永祥
- 李玉环
- 李霞
- 杨其彬
- 林洪
- 梁惜梅
- 洪孝友
- 温为庚
- 潘连德
- 王兴强
- 王媛
- 王锡荣
- 田甜
- 范皖苏
- 邓平平
- 郭志君
- 郭正龙
- 阎斌伦
- 陈万光
- 陈旭
- 雷衍之
- 韩毓
-
-
许星鸿;
刘统昊;
朱晓莹;
丁子媛;
刘顺;
王松林;
徐国成
-
-
摘要:
在水温(15±1)°C、盐度25下,将平均体质量为(21.2±4.2)g的单环刺螠置于50 cm×60 cm×60 cm塑料箱中,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Pb(NO_(3))_(2)(0、1.00、2.66、7.08、18.84、50.12 mg/L)、CdCl_(2)(0、10.0、27.5、45.0、62.5、80.0 mg/L)、K_(2)Cr_(2)O_(7)(0、20、65、110、165、200 mg/L)和ZnSO_(4)(0、10、20、30、40、50、60、70 mg/L)4种重金属盐对单环刺螠在96 h内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Pb(NO_(3))_(2)对单环刺螠的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23.396、7.505、2.177 mg/L,CdCl_(2)为68.748、34.512、18.189 mg/L,K_(2)Cr_(2)O_(7)为139.005、50.691、24.035 mg/L,ZnSO_(4)为40.978、24.962、13.131 mg/L;Pb(NO_(3))_(2)、CdCl_(2)、K_(2)Cr_(2)O_(7)、ZnSO_(4)对单环刺螠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2177、1.8189、2.4962、1.3131 mg/L;其毒性依次为Pb(NO_(3))_(2)>ZnSO_(4)>CdCl_(2)>K_(2)Cr_(2)O_(7)。
-
-
靳智欣;
徐永江;
刘新富;
梁友;
周鹤庭;
崔爱君;
刘欣
-
-
摘要:
为研究Cu对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幼鱼的生态毒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作者分析了Cu2+对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CS)、组织损伤、酶活力、金属硫蛋白-2(MT-2)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置对照组以及0.1、0.2、0.4、0.8、1.2、2 mg/L等6个Cu2+实验组进行为期5 d的毒理实验。结果显示:Cu2+对云龙石斑鱼幼鱼的CS为0.0162 mg/L;Cu暴露诱发实验鱼的肝脏组织血窦扩张;鳃组织出现动脉瘤以及顶部棒状等现象;与对照组相比,随Cu2+浓度升高,肝脏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先上升后下降;随Cu处理浓度升高,肝脏、鳃组织MT-2基因表达水平均逐渐上升;而脑组织中MT-2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但低浓度组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u会造成云龙石斑鱼幼鱼的组织损伤、免疫酶活力降低等一系列不利影响,结果为云龙石斑鱼养殖生产过程中利用铜制剂防控病害的适宜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
-
李文康;
骆小年;
叶仕根;
段友健
-
-
摘要:
在水温(17±2)°C、pH7.0条件下,选用聚维酮碘、阿维菌素、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m(Cu-SO4·5H2O):m(FeSO4·7H2O)=5:2)、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敌百虫6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体长(5.5±0.4)cm、体质量(1.20±0.05)g的北方须鳅幼鱼进行半静水式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阿维菌素、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敌百虫24、48、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1.30、38.73、34.87,0.029、0.023、0.020,0.77、0.46、0.31,2.30、2.06、1.92,25.32、23.71、22.34,12.22、7.42、2.63 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0.22、0.004、0.050、0.500、6.240、0.820 mg/L.由此可知,聚维酮碘、阿维菌素、敌百虫在北方须鳅疾病防治过程中可按常规质量浓度安全使用.
-
-
陈志;
魏成陈;
胡丰晓;
黄健;
李伟鹏;
连晨阳
-
-
摘要:
为探究菲律宾蛤仔对Cd2+、M n2+、Zn2+、Cu2+的耐受能力,采用毒理学试验方法研究4种重金属离子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的死亡率与4种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成正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4种重金属离子对试验菲律宾蛤仔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Cd2+,38.62、29.83、8.11、2.67 mg/L;Mn2+,712.58、421.57、188.74、61.27 mg/L;Zn2+,141.27、72.20、34.91、21.57 mg/L;Cu2+,29.88、12.06、3.62、0.79 mg/L;Cd2+、Mn2+、Zn2+、Cu2+对菲律宾蛤仔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3、0.61、0.22、0.01 mg/L.试验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离子对菲律宾蛤仔毒性强弱依次为C u2+>C d2+>Z n2+>M n2+,C u2+对菲律宾蛤仔的安全质量浓度低于渔业水质标准,在育苗和养殖过程中需特别关注.
-
-
-
郭坤;
罗鸣钟;
阮国良;
魏巍;
李锐
-
-
摘要:
在水温(25.0±1.5)°C、pH 7.2~7.8、溶解氧(6.0±0.5)mg/L条件下,将体质量(0.062±0.006)g的宽体金线蛭幼蛭置于10 cm×10 cm×5 cm的80目网袋中,网袋浸于40 cm×50 cm×30 cm的塑料水箱中并固定,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研究硫酸铜、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辛硫磷对宽体金线蛭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辛硫磷对宽体金线蛭幼苗的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579、78.173、3.956、0.978 mg/L;48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389、67.898、3.327、0.836 mg/L;72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280、62.747、2.703、0.611 mg/L;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241、56.058、2.313、0.493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3、15.367、0.706、0.183 mg/L.对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毒性分类标准,硫酸铜和辛硫磷对宽体金线蛭幼苗属高毒物,高锰酸钾属中毒物,而聚维酮碘属低毒物.
-
-
-
管芳玲;
熊六凤;
方汉孙;
张玉婷;
蒋新杰;
刘为民;
梁惜梅
-
-
摘要:
在水温为(22±1)°C的静水条件下,研究了辛硫磷和甲苯咪唑等2种常用水产杀虫剂对大鳞副泥鳅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辛硫磷对大鳞副泥鳅的24 h、48 h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66 mg·L–1、0.55 mg·L–1和0.52 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0.11 mg·L–1;甲苯咪唑对大鳞副泥鳅的24 h、48 h和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56 mg·L–1、0.54 mg·L–1和0.54 mg·L–1,安全质量浓度为0.15 mg·L–1.结果提示辛硫磷和甲苯咪唑对大鳞副泥鳅均属于高毒药物,因此在渔业生产中应严格控制该药物的使用浓度,避免其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
-
唐毅;
吴荣华;
袁渊;
孙龙龙;
唐红霞;
安小平;
沈财祥
-
-
摘要:
在水温26.5~28.5°C的室内静水条件下,研究了二氧化氯、 高锰酸钾、 苯扎溴铵、 戊二醛、 伊维菌素和聚维酮碘对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幼蛭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6种药物对宽体金线蛭幼蛭48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1.8850、3.7154、0.0056、0.1426、0.0066和6.4595 mg/L;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1.5593、0.4781、0.0003、0.0068、0.0002和0.6769 mg/L.宽体金线蛭幼蛭对以上6种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敏感性大小依次为:伊维菌素>苯扎溴按>戊二醛>高锰酸钾>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和聚维酮碘在宽体金线蛭幼蛭养殖过程中可以安全使用,而伊维菌素、 苯扎溴铵、 戊二醛和高锰酸钾需慎用.
-
-
张建明;
田甜;
姜伟
-
-
摘要:
在水温(22±1)°C、溶氧量(6.7±0.5)mg/L、pH值7.9±0.2的条件下,采用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8种水产药物对长薄鳅幼鱼(1.95±0.24)g的急性毒性,旨在为长薄鳅的幼鱼培育阶段常规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数据,并为养殖生产提供有效指导.试验结果显示:氟苯尼考、盐酸强力霉素、聚维酮碘、氯胺T、盐酸奎宁、亚甲基蓝、阿维菌素、敌百虫8种水产药物对长薄鳅幼鱼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691.18、606.03、51.49、32.80、35.97、12.80、0.25、1.54 mg/L;48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626.97、486.18、45.51、30.98、26.93、11.16、0.18、1.41 mg/L;72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75.34、390.03、40.23、27.96、24.10、9.56、0.16、1.16 mg/L;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15.53、359.99、34.23、27.65、20.17、8.63、0.13、1.10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451.73、93.87、10.67、8.29、4.53、2.55、0.03、0.35 mg/L.其中,阿维菌素对长薄鳅幼鱼高毒,亚甲基蓝和敌百虫对其中毒,氟苯尼考、盐酸强力霉素、聚维酮碘、氯胺T、盐酸奎宁对其低毒.
-
-
刘亚;
龚全;
陈叶雨;
陈春娜;
杜军
- 《2015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一次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为研究高效氯氰菊酯、氰戊·马拉松、阿维菌素、毒死蜱4种常用农药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ais auratus gibebio)幼鱼的急性毒性,在水温24.8±0.5°C,pH6.9-7.1的试验条件下,采用静态试验法,进行了这4种药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氰戊·马拉松、阿维菌素、毒死蜱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5.52×10-3mg/L、8.53×10-3mg/L、3.60×10-3mg/L、28.24×10-3mg/L;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55×10-3mg/L、8.53×10-4mg/L、3.60×10-4mg/L、2.82×10-3mg/L.4种农药的毒性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氰戊·马拉松>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