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孔隙结构特征

孔隙结构特征

孔隙结构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建筑科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20513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新疆地质、石油地质与工程、断块油气田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等;孔隙结构特征的相关文献由32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迎超、李勇、蔡玥等。

孔隙结构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20513 占比:100.00%

总计:1820588篇

孔隙结构特征—发文趋势图

孔隙结构特征

-研究学者

  • 丁迎超
  • 李勇
  • 蔡玥
  • 于豪
  • 任杰
  • 刘刚
  • 刘成川
  • 刘昊年
  • 叶东东
  • 周改英

孔隙结构特征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广; 谈勋勋; 刘金明; 王志兵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干密度花岗岩残积土的孔隙结构特征,首先采用高分辨率三维X射线显微镜采集花岗岩残积土CT图像,再利用Avizo软件重构花岗岩残积土孔隙三维结构,定量分析了3种干密度花岗岩残积土的孔隙连通性、孔隙曲折度、孔径分布、孔隙方向、分形维数等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通过三维重构方法可以完整而精准地表征花岗岩残积土的孔隙结构特征;随着花岗岩残积土干密度增大,孔隙度减小、孔隙曲折度增大、连通性减弱、孔隙方向越接近水平方向;压实花岗岩残积土的孔隙主要由较大等效直径的孔隙提供。
    • 张国辉; 顾艳霜; 李宗利; 杨振东; 李常兵
    • 摘要: 【目的】研究高水压力环境下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的变化特征,揭示混凝土经高压水力劈裂损伤的微观机理。【方法】将混凝土试件于105°C下恒温持续干燥115.5 h直至试件达到干燥状态,待试件自然冷却后,利用恒定水压加载系统对干燥后的混凝土在不同高孔隙水压力(0,1,2,3 MPa)下进行加载,采用X-ray CT扫描仪对试件进行扫描,基于VG Studio MAX 2.2分析平台模拟三维重构后分析其内部孔隙的个数、直径、体积、球度及离散性。【结果】各组试件面层孔隙率的离散性随高孔隙水压力的增加而降低;与高孔隙水压力作用前相比,作用后试件的孔隙率提高,其中1,2,3 MPa水压力下试件的孔隙率较作用前分别增加了2.79%,8.38%,23.46%;高孔隙水压力作用后的孔隙数较作用前均有所增加,但孔隙数随水压力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 MPa水压力下的孔隙数最多,为69259个;不同大小的孔隙中以孔径≥0.5~<1.0 mm孔隙出现比例最大,在0,1,2,3 MPa水压力作用下试件该孔径孔隙数量分别占孔隙总数的52.28%,61.87%,62.03%和59.72%;在不同水压力下,孔隙球度随孔隙直径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结论】高孔隙水压力增大可使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发生改变,孔隙总体积随之增大。
    • 李航航; 冯震
    • 摘要: 神木气田双3区块作为神木气田早期的主要开发区块,随着开发深入,储层地质情况发生变化,需要对储层情况进一步分析研究。通过对双3区块砂体厚度、有效砂体厚度统计分析,绘制有效砂体的平面分布有效厚度图,重新认识储层有效砂体展布规律;并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孔渗分布和孔隙结构特征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区块的储层特征。在明确了区块的有效储层展布规律及储层特征,不仅可以指导该区块气藏开发和下一步区块气井的开发部署,也为神木气田东部区块气藏起指导作用。
    • 刘庆; 林天懿; 杨淼; 柯柏林; 项悦鑫; 杨茜婷
    • 摘要: 以北京地区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薄片鉴定,划分了样品微观孔隙类型,借助MATLAB图像处理技术,定量化表征微裂缝密度和尺寸发育特征;联合毛管力测试与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定量化雾迷山组白云岩微-介-宏孔体积分布;分析宏观孔渗测试结果,认为微裂缝越发育、透气孔越多、孔喉均质性越好,孔渗越大的微观-宏观作用规律,并拟合了孔渗经验关系式;建立了基于测井资料划分有利开发层段的方法。雾迷山组白云岩基质孔隙连通性较差,微裂隙与溶蚀孔洞提供了主要渗流通道;整体孔隙分布频率随孔径整体呈正态分布,最可能几率孔径分布于50~60 nm。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地区雾迷山组地热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 刘冀蓬; 刘德勋; 胡海燕; 焦鹏飞; 王涛; 谢志涛; 刘立航
    • 摘要: 为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以盆地内大宁—吉县地区D4井山西组10块样品为研究对象,基于有机地球化学测试、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实验、低温氮气吸附测试分析,运用孔隙分形研究方法探究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的分形维数与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孔隙结构、矿物成分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BET(Brunauer-Emmett-Teller)法测得的比表面积分布在2.39~16.72 m^(2)/g,平均值为11.99 m^(2)/g;BJH(Barrett-Joyner-Halenda)法测得的孔容分布在0.0110~0.0358 cm^(3)/g,平均值为0.0243 cm^(3)/g;平均孔径分布在9.19~18.46 nm,平均值为11.70 nm。研究区山西组页岩孔隙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利用FHH(Frenkel-Halsey-Hill)模型计算的分形维数显示,样品在相对压力为0~0.45和0.45~1.00的吸附特征各异,可以得到分形维数D_(1)和D_(2),其中D_(1)表征页岩孔隙表面粗糙度,D_(2)表征吸附孔结构不规则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TOC和甲烷吸附量增大,石英质量分数、平均孔径和孔容减小;分形维数D_(1)和D_(2)均反映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的吸附性能,而D_(2)较D_(1)对吸附性能的控制作用更大,表现为D_(2)值与页岩吸附量相关性更强,且D_(2)值增大时,页岩吸附量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 王成艳
    • 摘要: 本文从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结构特征等角度对姚59井区延长组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长组储层主要以细粒和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孔隙式胶结,物性较差,为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
    • 兰文勇
    • 摘要: 对中山川油区曲家沟区块延长组储层的非均质性从层内、层间和平面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葡47区块葡萄花油层储层为中—低孔低渗型储层,储层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属于中等非均质—强非均质性,层内夹层多,层间非均质性较强;通过葡萄花油层砂体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平面分布图得知,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平面分布受砂体的发育程度的控制。
    • 王建东; 张学才; 王军; 董臣强; 周广清; 范治豪
    • 摘要: 为定量评价柴达木盆地马海东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的敏感性,通过对储层岩石学、孔隙结构和储层物性特征的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和岩芯流体驱替实验等测试手段,对该区域敏感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储层的敏感性主要表现为中等偏弱-中等偏强速敏、中等偏弱水敏、无酸敏损害、弱碱敏和弱盐敏特征。敏感性因素分析表明黏土矿物的比例构成是影响储层的敏感性的主要因素,此外黏土矿物成分、孔隙结构和物性也会影响储层敏感性。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储层内孔隙分布较均匀,连通性较好,但杂基未完全溶蚀,且孔隙内填隙物含大量伊蒙混层,是造成储层水敏、速敏性的主要原因。
    • 胡有方; 袁俊平; 卢毅
    • 摘要: 为了深入认识粗粒土的强度变形机理,以孔隙结构的不均匀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孔隙的数量变异性、体积变异性和偏聚效应,定义了可以定量刻画粗粒土孔隙空间变异性的孔隙空间分布系数.并利用PFC3D和Abaqus软件进行了粗粒土的数值模拟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孔隙空间分布系数增大46.8%,粗粒土的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和泊松比均呈指数函数形式分别减小40.8%,12.5%,39.5%,影响十分显著.
    • 刘娜娜
    • 摘要: 为了分析南川地区龙马溪组优质页岩段孔隙纵向变化规律和平面展布特征,利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结合有机碳、孔隙度、全岩、比表面积等实验分析测试数据等对南川地区JY194–3井、SY1井、NY1井等龙马溪组优质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川地区优质页岩储层孔隙主要为纳米级,以10.0~100.0 nm为主;页岩有机碳含量与孔隙度呈弱相关,石英含量与孔隙度呈正相关;纵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机孔有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平面上有机孔隙发育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JY194–3井、SY1井、NY1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