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气探测

大气探测

大气探测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0篇、会议论文234篇、专利文献90514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气象水文装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气象仪器装备等; 相关会议103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4年全国气象观测技术交流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大气探测的相关文献由2085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太长、马祖胜、吴华斌等。

大气探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0 占比:0.84%

会议论文>

论文:234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90514 占比:98.90%

总计:91518篇

大气探测—发文趋势图

大气探测

-研究学者

  • 高太长
  • 马祖胜
  • 吴华斌
  • 吴达鸿
  • 罗雄光
  • 陈建文
  • 李勇增
  • 欧阳彩虹
  • 郭泽勇
  • 刘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4月16日2时16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科研卫星,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它装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及宽幅成像光谱仪等5台遥感仪器,能够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监测能力。
    • 摘要: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报道大气科学和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刊载反映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主要栏目: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气象部门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技术开发人员以及相关院校师生投稿和订阅。《气象科技》为大16开本双月刊,全年定价:120元,全年随时订阅。
    • 摘要: 《沙漠与绿洲气象》主要刊载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的大气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学术争鸣,也发表一些相关的科技新闻。具体包括: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气候变化与预测,沙漠、干旱、绿洲(荒漠)气象,农牧业气象,环境气象,航空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等气象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
    • 摘要: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是一份综合性科技期刊,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及反映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包括: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实用技术等。欢迎从事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科研、业务、教学人员投稿和订阅。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晰。
    • 摘要: 《内蒙古气象》主要征稿内容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生态与农业气象;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等。
    • 摘要: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报道大气科学和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刊载反映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主要栏目:大气探测与信息技术,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应用气象与科学试验,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气象部门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技术开发人员以及相关院校师生投稿和订阅。《气象科技》为大16开本双月刊,全年定价:120元,全年随时订阅。
    • 摘要: 2022年4月16日凌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随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为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该星将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气象、农业农村等领域遥感应用,对提高卫星资源综合应用效能、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意义重大。卫星除搭载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及宽幅成像光谱仪等被动探测载荷之外,还在国际上首次搭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这一主动探测载荷,可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全天时、高精度探测,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 摘要: 《沙漠与绿洲气象》主要刊载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的大气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学术争鸣,也发表一些相关的科技新闻。具体包括: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气候变化与预测,沙漠、干旱、绿洲(荒漠)气象,农牧业气象,环境气象,航空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等气象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沙漠与绿洲气象》以创新性、学术性、实践性、先进性为特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气象、农业、水利、林业、民航等部门和相关高校提供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
    • 谢欢; 杨笔锋; 张怡
    • 摘要: 为了解成都地区降水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并对短时间内成都市降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基于成都市内12个地面台站43 a逐小时降水量资料,采用二维插值方法对缺失的数据进行填补,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成都市43 a以来降水场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降水场的时空分布具有两种典型模型,即总体一致性,西北、东南相反类型,累积贡献率为70.2%。模态一表征成都市降水量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1980年和1985年是近43 a成都市降水最多的年份,2009年是最少的年份。近43 a来模态一所对应的时间系数波动呈下降趋势,说明成都市的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模态二在成都市西北地区为正,东南地区为负,且其对应的时间系数波动呈上升趋势,说明近43a来成都市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东南地区降水量减少。2种典型模态所表征的成都市降水场有4种表现类型,即全年全市多雨的类型有12 a,全年全市少雨的类型有15 a,全市西北雨量多东南雨量少的类型有3 a,西北雨量少东南雨量多的类型有2 a。这与线性拟合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
    • 张克非; 李浩博; 王晓明; 朱丹彤; 何琦敏; 李龙江; 胡安东; 郑南山; 李怀展
    • 摘要: 大气水汽是表征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准确监测与分析水汽含量对于精准预测各类灾害性天气事件与研究气候变化具有显著意义。作为新兴的大气水汽探测方法,GNSS大气水汽探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研究,随着多频多模GNSS系统的发展,全球服务能力的逐步完备和地面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地基GNSS大气水汽探测遥感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基于空间大数据揭示气候变化、极端天气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发展契机。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GNSS大气水汽探测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过程;然后介绍了近年来包括对流层延迟、大气可降水量等多类型GNSS大气参数高精度反演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GNSS大气反演在极端天气短临预报及气候变化现象解释两个方向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科学探析;最后,阐明了GNSS大气水汽探测遥感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未来研究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