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房
外科病房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8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52689篇;相关期刊213种,包括健康之路、中国保健、中国卫生产业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暨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交流会、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等;外科病房的相关文献由66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荣、李春英、武香玲等。
外科病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2689篇
占比:99.36%
总计:53027篇
外科病房
-研究学者
- 徐荣
- 李春英
- 武香玲
- 许婷
- 赵贵美
- 邢月新
- 李勇杰
- 杨敏
- 王永光
- 任俊芬
- 何兴图
- 余奕
- 冯小丽
- 刘勇
- 刘双
- 刘焕先
- 刘静
- 卢永香
- 吴琦
- 周立华
- 姚玉萱
- 宋宗香
- 张志伶
- 曾华志
- 李丽
- 李建华
- 狄建忠
- 王学
- 王帅
- 盛誉
- 秦双征
- 程茂玲
- 管颖
- 罗小南
- 花芸
- 许堃
- 辛玲芳
- 邓爱军
- 郭汉萍
- 雷晓锋
- 韩秋梅
- 马玉兰1
- 高峰
- 魏影
- 魏荣华
- 魏荣花
- A David Mendelow
- BinMeng
- BoLiang
- BoZhang
-
-
吴田瑞;
王俊霞;
张瑞星;
赵煜华;
邵李姣
-
-
摘要:
目的了解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外科病房出院准备服务的开展现况,为构建本土化且可操作的出院准备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27所,对外科病房的出院准备服务开展现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了347个外科病房,112个病房开展了出院准备服务,结构层面47.3%的病房组建了出院准备服务实施小组,16.1%有协调者,35.7%有出院转介机制;过程层面有出院准备服务流程的占36.6%;结果层面评价体系不完善。结论仍有待提高出院准备服务开展率。结构层面应明确出院准备服务协调者、完善出院转介机制;过程层面加强多学科协作和患者参与度、建立出院准备服务流程;结果层面应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
-
-
仝雪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用于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感染性疾病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职的19名护理工作人员,2020年1—12月在职的9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在职的10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管理方式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工作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自身工作的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风险事件发生率55.56%高于观察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外科的护理管理中,加入分层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压力水平,提升工作满意情况,较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管理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孙桂英
-
-
摘要:
目的探究在医院外科病房管理实践中标杆管理模式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外科的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21名)和观察组(21名)。对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标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外科病房管理实践中运用标杆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故在医院外科病房管理过程中应增加运用标杆管理模式的频率。
-
-
王娟;
马晶;
董正惠
-
-
摘要:
目的 整群抽样调查新疆某三甲医院外科病房临床护理人员工作量,以期了解外科病房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时间的分配状况.方法 在一个工作周内采用观察法对5个外科病房的每位护士进行随机一对一跟随记录,将记录内容分类整理,并统计各类项目所占用的工时以及构成比.结果 将所有记录内容归纳整理,可分为十类.占总时间比例较大的前三个护理项目是:操作护理、辅助操作和护理文书.结论 护理操作仍然是护理工作人员在整个护理内容中用时最多的地方,而基础护理、宣教巡视及同行交流方面用时相对较少,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应重视患者基础护理,重视与病人和同行的交流沟通,确保护理工作更顺利准确的开展.
-
-
张家太
-
-
摘要:
当人们进入甜美梦乡之时,我却躺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B座14楼外科病房里。原来,2月17日中午我吃了几个小柿子和大草莓后,顿感肚子不适,马上去沈阳市某医院,医生误诊为胃结石,告知喝可乐,加胰肠片、碳酸氢钠片,病情虽减轻但还腹胀。于是又去一家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并发炎。老伴不放心,督促我再换了一家医院,吃了两大盒排石药,十多天后,肚子还是发胀。
-
-
余洋;
胡鄂南;
屈子茜(图)
-
-
摘要:
3月25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病房,在湖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民警代表的陪同下,来自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伊犁边境管理支队的相籍戍边民警陈黎明,郑重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锦旗,赠予该院柴湘平副院长和心血管外科唐浩主任手中。“全国移民管理系统一家亲”。
-
-
陈璇;
宗祥云
-
-
摘要:
春寒料峭,阳光怯生生地洒在院子里的草坪上。乳腺外科病房的走廊里,一个面色惨白的中年女子坐在平车上,上半身斜靠着墙,眼神涣散,瘦弱的身体被胸前巨大的肿瘤压弯。这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直径约20厘米,表面呈菜花状,局部破溃流脓,散发着恶臭。她离异多年,独自带着有智力缺陷的儿子生活,因窘迫的经济条件和沉重的生活负担一直没有寻求治疗。如今,疾病将要吞噬她的生命,剥夺她做母亲的权利,她怕孩子无法独立面对这个世界,才排除万难开始了求医之路。
-
-
曾胜金
-
-
摘要:
目的 探析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1—12月该院外科接收的患者50例、护士20名为研究组,此阶段该院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以2019年1—12月接收的患者50例、护士20名归入参比组,此阶段该院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传统管理模式.分析两组管理后的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对外科病房进行护理管理后,研究组的护理服务质量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外科病房进行护理管理时,使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能够增强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满意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建议在外科病房管理时使用.
-
-
沈丽霞
-
-
摘要: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科室具有可比较性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P<0.05),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能提高科室工作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护理风险,预防投诉,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
-
GU Hongyan;
顾红燕;
TANG Chenxiao;
唐辰逍;
Di Xuan;
邸宣;
SUN Lulu;
孙路路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在外科轮转学习期间,临床药师学员以慢病患者进行药物重整为切入点,深入临床,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及时发现药物相关问题并减少患者用药偏差.方法:针对新入院合并慢病患者用药进行整理,将获得的患者用药信息与医嘱单上的药物信息进行比对,提出用药建议;药物重整单反馈给患者和医生,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教育.结果:在外科病房4个月轮转学习期间,完成12位患者的药物重整服务,发现问题15例,向医生提出用药建议9条,干预成功率为55.5%,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7次.结论:药物重整工作有利于临床药师学员尽快融入临床一线工作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患者为中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
-
-
-
-
-
蔡学梅
-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外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进行经验总结,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法律观念和对护理安全及安全管理的重视,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
-
-
武香玲
- 《2007年全国急危重病护理(昆明)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为探讨更好地病房管理方法,针对平时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于2006年3~5月和8~10月两手术旺季,采取双盲的方法,在8am~12n和2pm~6pm,对护理人员工作个别调整,观察问题解决的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