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文明
外星文明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5篇,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生物物理学、天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5篇、专利文献555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今日科苑、大自然探索、百科知识等;
外星文明的相关文献由156位作者贡献,包括傅民杰、江晓原、临杰等。
外星文明
-研究学者
- 傅民杰
- 江晓原
- 临杰
- 刘行
- 梁晓鹏
- 丁丁虫
- 冯亦斐
- 杨孝文
- Everett
- Fabrice Nicot
- Freelee
- H.Paul Shuch
- Jeffrey Kluger
- Kelledoll
- MTemuri
- freelee
- 东智
- 乔治·德沃夏克
- 任天
- 任天(编译)
- 任秋凌
- 何京
- 何平
- 何弘
- 余嘉(摄影)
- 佚名
- 修诚龙
- 傅承启
- 关毅
- 刘国伟
- 刘斯斯
- 刘炎(翻译)
- 刘茜
- 劳伦斯·多伊尔
- 北辰
- 华青
- 单芳
- 卡麦拉
- 吴再丰
- 周姣妮
- 周颖1
- 周鼎
- 和恩馨
- 唐利晟
- 宇镭
- 宋丽丽
- 尤凯
- 尼戈尔·亨贝斯
- 尼莫
- 岑夫子
-
-
张田
-
-
摘要:
《科学美国人》的总编玛丽特·迪克里斯汀娜曾说过一句话:“大众对科学很感兴趣,只不过他们不觉得这是科学。”我的理解是:好奇心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只是有时被暂时搁置了。我们都有过仰望星空、对太空充满神往、对外星文明展开遐想的童年,但未必拥有去探索这些问题的人生。而科学家,作为更深入掌握世界运行密码的那批人,不仅要为世界解决问题,还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去关注未知、探索好奇。
-
-
尼莫
-
-
摘要: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教授透露,其团队使用被称作“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了几例来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术痕迹和地外文明候选信号。张同杰说,这是几个不同于以往的窄带电磁信号,目前团队正在抓紧进一步排查中。“‘中国天眼’的搜寻之路漫漫,我们一直在努力。”
-
-
许峰;
邹雪
-
-
摘要:
《我的三体》是粉丝自制的系列动画,改编自刘慈欣创作的科幻文学作品《三体》。《我的三体》系列动画包括《我的三体》《我的三体之罗辑传》《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三季,分别于2014年、2016年和2020年播出,主要讲述因地球位置被暴露给外星文明,导致三体人入侵进而改变人类命运的故事。《我的三体》系列是我国硬核科幻动画的代表,三季作品在豆瓣网和哔哩哔哩视频弹幕网站(下称B站)都收获了9.5-9.9分的高分评价,其中《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在B站一度完成8623.5万次播放,位列国漫榜单“神作”之一。
-
-
freelee
-
-
摘要:
自启用以来,单是脉冲星,FAST就发现了超过240颗。此外,其还有望在短期内实现纳赫兹的引力波探测,捕捉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原初引力波。科幻片中提到地球人发现外星文明时,总会出现一件经典“道具”:拥有“大锅”一般的碟片(碟片中央伸出长长天线)的大型建筑物。从1996年惊悚风格的《天袭》,到1997年的经典之作《超时空接触》,再到2019年的低成本影片《宏观世界》,都找得到“大锅”的巍然模样。
-
-
修诚龙;
王梅
-
-
摘要:
设计说明:本设计来源于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三体》。通过对书籍理解的选择和运用,围绕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而展开。通过发展创新的理念体现插画表现的张力、活力和趣味性,刺激读者的感官体验,着重表现对未来外星文明的忧虑和恐怖。结合拼布和国画技艺,运用马克笔、针管笔、波墨等手法表现宇宙,使用复古的亚麻布、花边、布料的色彩,进行裁剪与拼贴,完成整个系列作品。作品颜色昏暗、层次丰富,具有一种神秘的科幻感。
-
-
-
-
-
摘要:
浩瀚星空,广袤苍穹,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自古以来就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宇宙的起源有什么奥秘?宇宙的尽头是什么样?外星文明是否存在?古往今来,人类对于浩瀚宇宙的追问和探索从未停止。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指出,"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
-
-
Freelee
-
-
摘要:
科幻片中提到地球人发现外星文明时,总会出现一件经典“道具”:拥有“大锅”一般的碟片(碟片中央伸出长长天线)的大型建筑物。“大锅”的标准名称叫“射电望远镜”。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收获了大量宝贵的天文发现,但文艺作品将它和外星人扯上关系,也并非信口雌黄。寻找地外文明痕迹,同样是射电望远镜的任务。
-
-
陆离;
余嘉(摄影)
-
-
摘要:
围绕着三星堆的种种未解之谜,至今仍没有定论:他们是谁?古蜀部落?夏朝的流亡贵族?他们从哪里来?又为何消失了?神秘的三星堆、未解的谜团让很多人误以为它是“外星文明”。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不同意这一点,这些青铜器、金器、象牙,包括陶器和石器,每一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和其他文明之间有干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由此想象,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在四川广汉生活着一个擅于学习、创造的种族,他们吸收了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最终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三星堆文明。
-
-
郭传敏(文/图)
-
-
摘要:
2021年3月开始,三星堆遗址新一轮的考古发掘连续多日占据网络热搜头条,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的那些造型夸张、神秘诡谲的青铜人像,让大家心中不禁发问:它们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从30多年前青铜人像发现后即已“出圈”,除了考古学家,还有很多人对三星堆青铜文明的来源表达着自己的观点,除“西来说”之外,甚至还有外星文明说,当然很多观点不论是从论据还是论证过程来说,都禁不住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