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0年内共计26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03篇、会议论文5篇、相关期刊1045种,包括科学与文化、知识就是力量、科幻世界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等;科幻小说的相关文献由2040位作者贡献,包括星河、吴岩、佚名等。
科幻小说
-研究学者
- 星河
- 吴岩
- 佚名
- 刘慈欣
- 多拉
- 赫萌
- 赵晓旭
- 江晓原
- 王卫英
- 索凤利
- 陶卫东
- 黄伟
- 严丽琴
- 徐娜
- 林子明
- 王晋康
- 郑军
- 严锋
- 任冬梅
- 何懿(图)
- 凌晨
- 刘健
- 刘慈欣1
- 方陵生
- 李维明
- 詹姆斯·卡梅隆
- 陈越(整理)
- 高峰
- 何懿(插图)
- 刘熊
- 孙维梓
- 张苗苗
- 曾浩
- 李淼
- 杨鹏
- 老良
- 阿碧
- 韩松
- 黎云秀
- CCXX
- 刘义
- 刘伟
- 刘卫华
- 刘晓华
- 北星
- 周超群
- 夏桐枝
- 姚人杰(译)
- 孙梦蕊
- 宇镭
-
-
张运恺
- 《语文学刊》
| 2020年
-
摘要:
埃德加·爱伦·坡(以下简称“坡”)的哥特小说和侦探小说是国内外学界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而他的科幻小说却往往被忽视,原因在于人们对其重要性和研究价值认识不足.国内虽然对其部分篇目做过专门研究,但缺少综述性文章,而国外的研究则两相结合,全面具体,主要体现在对坡作为科幻小说家身份的界定、对其科幻小说的价值评判以及具体文本分析三个方面.通过梳理坡科幻小说的国外研究现状,可以加深我们对坡的了解,引导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其科幻小说的思想内涵,从而帮助我们拓宽坡研究的领域和思路.
-
-
-
李秀芳;
刘义
- 《文教资料》
| 2020年
-
摘要:
《华氏451》是美国科幻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坛反乌托邦文学的杰作.该小说除了具有深刻的政治批判性之外,在叙事方面也展现出高超的技巧.本文以色彩为切入点,分析色彩在小说中的象征含义及强化主题意义时的作用.同时,大量使用色彩词汇增加了小说的画面感,给读者带来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
-
杨赢
- 《教育研究与评论》
| 2020年
-
摘要:
对科幻小说展开专题研究性的阅读,通过小组自由选择专题、师生定期讨论、制作阅读海报和专题学案、带动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关注、小组合作展示阅读成果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哲学、科学、艺术等不同侧面思考社会人生,真正发挥了学科融通的"枢纽"作用,获得理性精神、反思意识、审辨思维、价值关怀上的极大进步.
-
-
曹勇军
- 《教育研究与评论》
| 2020年
-
摘要:
开设《球状闪电》阅读观摩课,希望用这种喜闻乐见的教研方式,推动科幻小说走进课堂,也借此探索科幻阅读教学的可能性和现实路径.这一课的落脚点,应该落在科幻阅读能力的本体上,落在科幻这种类型文本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上,落在"虽不存在,但看上去跟真的一样"的科幻形象的欣赏上,落在逻辑自洽、探索某种未来可能性的科学设定的理解上,落在自带动态化和陌生感的、幻"魅"重重的科幻情节的体验上,也因此,必然落在利用富有想象力的作品语言案例和素材开展的阅读和表达的训练上.
-
-
金敏娜;
唐伟胜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0年
-
摘要:
思辨小说虽历史渊源深厚,却在20世纪下半叶焕发新生.很多思辨小说含有科幻元素,但更多关注社会和文化因素,其魅力在于将虚构的世界与现实紧密联系.纵观其发展历程,思辨小说的内涵经历了广义—狭义—广义的变化:思辨小说最先被用来统称一切虚构小说,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术语特指"内空间"科幻小说,随着当代科幻小说、 奇幻小说、 恐怖小说等类型小说的边界不断模糊,难以清晰定义,思辨小说又被用来总称这些以描写"异世界"为特色的小说.正是由于思辨小说内涵的不断变化,才引起了围绕该术语的很多争议.文章梳理西方思辨小说的历史与现状、 定义与存在问题等,并在此基础上区分"狭义思辨小说"和"广义思辨小说".
-
-
-
-
-
王舒成
- 《教育研究与评论》
| 2020年
-
摘要:
科幻作品具有科技与人文、当下与未来、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和深刻哲思性的特点.多年的科幻阅读和科幻阅读教学经验表明,在常规课堂和语文活动中,科幻作品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媒介.教师要努力用丰富多元的形式,让推荐的科幻作品和语文学习完美契合.
-
-
-
-
史少博
- 《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北京时间2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科幻小说家弗拉基米尔·斯特莱特斯基(Vladimir Streletsky)编撰出了一份人类未来成就名单,其中有预言:2016年:地球的石油储量将开始耗尽、2029年:生化人将会出现、2035年:世界经济将因饮用水短缺遭遇另一场危机、2039年:科学家将发明人造子宫;第一个孕育生命的孵化器(humanincubator)将会出现.
-
-
张之杰
- 《第九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
-
摘要:
2015年出版的科普书《白话科学:原来科学可以这样谈》,含10篇正文,除了绪论,各搭配1-2篇与正文相呼应的科幻小说.搭配科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趣味,且使读者的大脑得到转换与休息.作者认为,这种写作模式也可逆向操作,即先有小说,再有科普正文.作者认为,逆向操作特别适合科学童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