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38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112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医药与保健、人人健康(医学导刊)、中国社区医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经方论坛、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等;外感风寒的相关文献由415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徐柔云、牛忻群等。

外感风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0 占比:7.4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112 占比:92.53%

总计:4444篇

外感风寒—发文趋势图

外感风寒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徐柔云
  • 牛忻群
  • 李承平
  • 段兴
  • 牛国莲
  • 王延群
  • 于永春
  • 包佐义
  • 吴逸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思涵; 唐占英
    • 摘要: 身体略有不适时,有些朋友倾向于选择使用日常的养生保健方法解决,如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这些疗法确实能治疗疾病,缓解症状,但要在合理、适度、正确应用的前提下。在家保健,使用拔罐、刮痧等方法时有哪些风险需要规避呢?杂志曾多次介绍过的,如普通人在家拔罐应使用较为安全的真空拔罐器,拔火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拔罐、刮痧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立即洗澡,以免外感风寒等。但仍有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待下文为您详细道来。
    • 王豪
    • 摘要: 中医学认为,哮喘是由于宿痰内伏,复因外邪或其他诱因而触发,以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痰阻气道,气道挛急,便成为喘病。现将具体病因及治疗用药介绍如下:一、具体病因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肺气不得宣降,因而上逆作喘。或因吸入烟尘、花粉、动物毛屑、异味气体等,影响肺气的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生而致哮喘。
    • 费强
    • 摘要: 感冒是养鸡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常见支气管堵塞,就是由于外感风寒引起的风寒感冒,郁而化热,热於于肺后变成的急热性呼吸道症状。在症状初期,基本不能在肺脏痰饮中分离出病菌或病毒。西医中对支气管堵塞的病原分析,一般是在病症中后期,那时机体自身抵抗力不能承受病症的影响,且病菌病毒已对机体有致病性。所以支气管堵塞最基础的原因,感冒是诱发的罪魁祸首。
    • 胡献国
    • 摘要: 麻桂,即麻黄、桂枝,二者均有辛温解表之功,临床常相须为用,故合称麻桂。不过,二者出身不同,临床使用稍有差异。麻黄,又名净麻黄、西麻黄。中医认为,麻黄性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咳喘、水肿、小便不利等。
    • 摘要: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美味的蔬菜越来越多,尤其是香椿很受欢迎。香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对于外感风寒、胃痛、痢疾等疾病有一定的功效。另外,香椿独有的清香味也让很多人喜欢。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农历三月是吃香椿的好时节,过季后香椿就会老,不仅味道不好,而且没有营养,那么香椿怎么选呢?很多人对此并不清楚,但有经验者都知道,有五种香椿不要去选。第一,茎又细又硬的不要买。质量好的香椿茎相对较粗,如果香椿茎又细又硬的,很可能已经放很长时间了,这种味道不好,营养也会减少很多,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茎粗的。
    • 摘要: 秦子曰∶头痛头风,同一症也。头风者,头痛症中之症,方书以痛之久者为头风,暴起者为头痛。其词盖以头痛为外感,头风为内伤。愚意虽有新久之别,而外感内伤之分,不在此也。头痛头风,同归于痛而已,因于风者,名头风可也。伤寒门头痛,皆是三阳经表症,今在杂症门,虽分外感内伤,然三阳三阴,皆有头痛。——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头痛论》秦子曰∶哮与喘似同,而实异短息。喉中如水鸡声者,乃谓之哮;但张口气急,不能转息者,谓之喘。《正传》云,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哮病内伤痰饮,外感风寒,合而成。——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哮病论》.
    • 摘要: 宜补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中医角度讲,有些疾病是由于外感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三伏天气温最高,自然界阳气最旺盛,同时人体的阳气最充沛。此时补阳,可以去除寒邪,不但能治愈疾病,而且让人在炎热的环境里不会闷热、烦躁。宜食补。三伏天湿气极盛,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四肢发软、胸闷、食欲不振。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有营养、易消化、忌生冷油腻。瓜菜清热,冬瓜、黄瓜、苦瓜、山药、芹菜等都是祛湿佳品。
    • 张蔚
    • 摘要: 近年来,药店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藿香正气”系列中成药,如胶囊、口服液、滴丸等令人挑花了眼。那么,这些药物有什么异同呢?多管齐下温化湿邪其实,早在宋代,“藿香正气”就已经成为百姓居家必备之良药,在太医局发布的处方手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中记载了藿香正气散的配方与适应证。这是一副治疗外感风寒、湿浊内阻的好方子,通俗点讲,就是着凉的同时有湿浊在胃肠作怪,令人一边上吐下泻,一边发热怕冷,类似现代的胃肠型感冒。方名既突出了核心药物,又点明了其功效内涵。正气是机体维持正常活动、抵御外邪的根本,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为正气提供了物质基础。当外邪,尤其是脾胃最厌恶的湿邪入侵,芳香类药物能够温化湿浊,给脾胃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鼓舞正气,一举驱散外邪,“藿香正气”即取此意。
    • 于浩; 刘竹云
    • 摘要: 腺样体又称增殖体或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是咽淋巴内环的一部分。腺样体肥大是由于反复炎症刺激导致腺样体病理性增生,以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为主,主要在10岁以下儿童多发。现将中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孙书臣等[1]认为病因有外因、内因之分。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为外因。
    • 摘要: 生姜性微温、味辛,归肺经、脾经、胃经。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及药毒,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者。生姜配桂枝、细辛、五味子、甘草,可以治疗肺寒咳嗽、痰涎稀薄,对老年支气管炎、咳痰不利、背寒肢冷、口腻味淡之寒饮证有捷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