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7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0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86246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母婴世界、当代护士(学术版)、国际护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安徽省第十二次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国脐血移植协作组第五次会议、2012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文献由55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军、孙丽娟、李俊英等。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0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6246 占比:99.86%

总计:186502篇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发文趋势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研究学者

  • 于军
  • 孙丽娟
  • 李俊英
  • 李柳青
  • 杨红叶
  • 杨苏萍
  • 王刚
  • 王若雨
  • 谭维玉
  • 高文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钟玲玲
    • 摘要: 目的探讨纯次氯酸喷涂治疗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穿刺点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64例PICC穿刺点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碘伏湿敷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纯次氯酸喷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治愈时间及治疗费用、感染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换药次数、治愈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试验组患者在第1、2、3、4次换药时的细菌转阴率分别为28.13%、46.88%、81.25%和96.88%,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分别为6.25%、21.88%、56.25%和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局部皮肤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碘伏湿敷相比,纯次氯酸喷涂在治疗PICC穿刺点感染上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速度更快,治疗费用更低,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 向萍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所致静脉炎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TDP干预,两组持续干预5 d,比较两组机械静脉炎严重程度、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红肿、灼热、静脉条索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P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中的运用价值较高,可有效减轻病情,加快症状消退,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关务达
    • 摘要: 目的 探讨CT技术应用于肺癌患者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辽阳市结核病医院CT室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肺癌患者均采用从穿刺点测量至右胸锁关节的距离来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对照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向下反折至第四肋间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试验组40例肺癌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CT技术应用于胸锁关节到心脏阴影右上缘的垂直距离来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比较两组肺癌患者术中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一次到位率、患者满意度及机械性静脉炎人数。结果 试验组肺癌患者术中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一次到位率以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肺癌患者(P <0.05),试验组机械性静脉炎人数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来说,在常规测量基础上加用CT技术应用于胸锁关节到心脏阴影右上缘的垂直距离来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郭明; 郭果; 张雪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例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例1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020 g,生后第6天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第8天出现呼吸困难.例2仍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 230 g,生后第4天行PICC置管,第16天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X线胸片均提示导管异位及胸腔积液,给予拔除PICC、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引流、呼吸及营养支持等处理,患儿胸腔积液均渐消失.结论 新生儿PICC可并发乳糜胸,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预后良好.
    • 邓杨
    •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72例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肿瘤患者进行探究,将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将纳入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集束化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凝血指标有差异,研究组患者BPC、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T、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降低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发挥重要作用.
    • 温棉棉; 黄秀芳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结合奥伦自理模式在胃肠癌行5-氟尿嘧啶(5-FU)泵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8月31日行5-FU泵化疗的46例胃肠癌患者为对照组,采取PICC常规护理;选取2019年9月1日~2020年6月30日行5-FU泵化疗的42例胃肠癌患者为观察组,采取奥伦自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采用Kolcaba舒适度量表)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渗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量表中心理、精神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PICC置管结合奥伦自理模式对滴注5-FU泵进行化疗的胃肠癌患者实施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舒适度,减少渗血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 钱程; 石静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两种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消化道恶性肿瘤70例患者分别应用IVAP和PICC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和经济费用.结果 IVAP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组(P<0.05),IVAP组护士的满意率为100%,显著高于PICC组(P<0.05).医疗成本上,IVAP组的材料和人工操作成本费用明显比PICC组高.IVAP组维护费用明显低于PICC组的维护费用(P<0.05).结论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应用IVAP技术可有效减少置管不良反应的发生,能有效地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尽管IVAP材料和人工操作费用都较高,但因其维护次数和维护费用相对较少,也相对减少其医疗费用,且还有留置时间长的优点,故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王镜美; 赖宗浪; 余雨枫; 罗小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为肿瘤患者PICC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主题词和关键词结合,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搜集关于肿瘤患者PICC血流感染因素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1月25号.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1做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39篇,23个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男性、操作者经验少、头股静脉、未按时维护、更换敷贴天数、穿刺次数>2次、夏冬季置管、置管时间长、其他材料、导管移动、化疗疗程>6个、维护知识少、合并并发症、白细胞计数异常、化疗次数>3次、肿瘤中晚期、应用激素、静脉高营养、抗菌药物与肿瘤患者PICC血流感染有关;穿刺方式、住院时间长及文化程度高与肿瘤患者PICC血液感染无关.结论 为防止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发生感染,临床医务人员应在工作过程中,应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栾顺莲; 黄家香; 许秀云; 周婷婷; 张敏
    • 摘要: 目的 探究复合定位法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PICC外测量法与置管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复合定位法.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包括一次置管成功率、尖端位置最佳率、导管最终到位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P<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复合定位法测量准确性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尖端位置最佳率、导管最终到位率高,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并预防及调整PICC导管异位,提高患者满意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周婵; 卢晓燕; 李莉; 唐文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脐静脉置管(UVC)联合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2019年入住本院的低出生体重儿(VLBW)389,分为UVC+PICC组、PVC组(外周静脉置管)、UVC+PVC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三组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并发症、奶量增长速度、体重增长速度及住院天数的差别.结果 与其余二组相比,UVC+PICC组静脉穿刺次数、住院天数均有减少,奶量增加速度及体重增长速度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C联合PICC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的静脉穿刺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体重增长速度,奶量增长速度,无明显并发症,在VLBW的救治中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