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裂纹
复合型裂纹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力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483169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八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等;复合型裂纹的相关文献由228位作者贡献,包括田常海、杨邦成、任明法等。
复合型裂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83169篇
占比:99.99%
总计:1483258篇
复合型裂纹
-研究学者
- 田常海
- 杨邦成
- 任明法
- 蒋玉川
- 陈浩然
- 吴鹏飞
- 康兴无
- 强洪夫
- 邹定强
- 高鑫
- 刘晓坤
- 包陈
- 吕婧
- 吕文阁
- 孙树华
- 岳仕航
- 张亚
- 张修硕
- 易威
- 李玉龙
- 李高春
- 杜健辉
- 杨月诚
- 王启智
- 王汉功
- 王生楠
- 王阳
- 祁爽
- 苗张木
- 董国兴
- 董蕙茹
- 蔡力勋
- 许泽建
- 赵晨臣
- 赵阳
- 钱士强
- 闫相桥
- 陈四利
- 陈增涛
- 陈泽宇
- 韩永恒
- 饶秋华
- 马玉娥
- 马良
- 高庆
- HUANG Quang-zhang
- LIU Chang
- Liu Pan
- Miao Xinting
- QIANG Hong-fu
-
-
吴鹏飞;
杨邦成;
岳仕航
-
-
摘要:
通过AA7075-T6铝合金在不同加载角度下的Ⅰ-Ⅱ复合高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利用FRANC3D中M-积分计算了复合型裂纹尖端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值,结合七点递增多项式对数据处理,得出了复合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分析了复合疲劳性能,并探讨了复合裂纹扩展的路径及断口特性。结果给出了纯Ⅰ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在稳定扩展阶段的Paris公式的参数;并表明:Ⅰ型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最长,复合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复合疲劳裂纹开裂方向的数值分析及实验结果与理论吻合;复合疲劳断口表现为脆性断裂。
-
-
吴鹏飞;
杨邦成
-
-
摘要:
为研究Ⅰ型(张开型)、Ⅱ型(剪开型)复合裂纹的扩展行为,通过数值方法结合试验数据分析Ⅰ-Ⅱ复合型(30°、45°、60°)加载下AA7075材料高周疲劳裂纹扩展,分别利用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值(ΔK^(*))和循环J积分(ΔJ)描述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给出相应的Paris公式表达式;推导ΔK^(*)与ΔJ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所推导的ΔK^(*)与ΔJ理论关系式可以提供与数值方法相同的结果;由于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均需经验公式复合获得,利用ΔJ能有效代替ΔK^(*)作为参数描述高周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
吴丰雷;
杨邦成;
刘健;
吴鹏飞;
岳仕航
-
-
摘要:
为研究硬质聚氯乙烯材料的疲劳损伤扩展规律,本文进行了不同加载角度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引入了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参数构建了损伤扩展速率与复合型裂纹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值之间的表达式,通过损伤扩展速率分析了复合型加载下裂纹扩展的规律,得到各加载角度下材料的损伤参数。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可行;在复合型加载下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大材料寿命延长;加载角度对材料损伤扩展速率存在一定的影响。
-
-
-
段国胜
-
-
摘要:
为检验和提高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对线弹性材料复合型裂纹扩展预测的精确性,考虑T应力在脆性断裂中的作用,建立了广义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广义最大周向应力准则描述了变量Ⅰ型和Ⅱ型断裂应力强度因子、断裂韧性KⅠ 和KⅡ 、平行裂纹的应力分量T应力以及临界裂纹扩展区半径对裂纹断裂强度在应力强度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T应力的加入使裂纹尖端应力场解析式对裂纹尖端应力分布的描述更加精确,因而提高了对裂纹扩展特征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T应力对断裂韧度预测结果影响显著,特别是在Ⅱ型断裂占主导地位时,影响更大;随着围压的增大,不同裂纹扩展区半径材料的断裂强度在应力强度因子空间内的分布特征逐渐趋于一致,且Ⅱ型断裂在复合型断裂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脆性材料裂纹扩展受到裂纹尖端奇异应力K及常数项T应力的共同控制,考虑裂纹尖端Williams级数解高阶项的影响提高了对裂纹断裂韧度预测的精度.
-
-
-
王阳;
李高春;
伍鹏;
杨明;
韩永恒
-
-
摘要:
为实现复合型裂纹尖端变形场及J积分测量,对预制含中心贯穿复合型裂纹的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试件进行了拉伸观察试验,获得了复合型裂纹试件的变形图片序列.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得到试件表面的位移和应变场,运用J积分理论和DIC方法得到的变形场计算复合型裂纹尖端的J积分.将DIC方法得到的变形场结果以及运用J积分理论和DIC方法计算得到的J积分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DIC方法获得的变形场分布特点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不同积分路径下的J积分具有守恒性,验证了DIC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J积分;相同拉伸位移和复合型裂纹下J积分随角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裂纹从0°~45 °时J积分值变化较小,裂纹从45 °~67.5 °时J积分值有较明显的下降.
-
-
王阳;
李高春;
王玉峰;
史小强;
韩永恒
-
-
摘要:
为了实现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复合型裂纹尖端变形场测量及破坏模式分析,制作了含中心贯穿复合型裂纹的HTPB推进剂试件,进行了动态拉伸观察试验,获得了复合型裂纹的扩展特性,并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得到试件表面及裂纹尖端的应变场,对复合型裂纹尖端应变场特点及应变场与裂纹扩展规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型裂纹试件的拉伸过程可以分为线性段、非线性段和失效段三个阶段,裂纹沿与载荷垂直的方向扩展;数字图像相关方法采用大变形分析方法能有效解决试件大变形的问题,可以定量给出试件表面的应变场,且应变集中区域与理论结果吻合;复合型裂纹的扩展与应变场的变化密切相关,应变场在裂纹尖端产生应变集中,导致裂纹扩展.
-
-
贾宝惠;
刘彦波;
卢翔
-
-
摘要:
以带多点损伤的空孔板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分析法分析裂纹起裂位置和裂纹倾斜角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对比了共线多裂纹与非共线复合型裂纹起始扩展速率和扩展寿命的差异.结果表明:非共线复合型裂纹起始扩展速率偏大,裂纹扩展寿命缩短约2.5%.在非共线复合型裂纹模型中,随着裂纹倾斜角增加,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先增大后减小,且在15°时,整体裂纹扩展速率达最大值.相邻孔间裂纹的相对位置和相对方位影响裂纹的扩展路径,进而影响裂纹扩展寿命.
-
-
周磊;
朱哲明;
范勇;
刘瑞峰;
邓帅;
董玉清
-
-
摘要:
为了研究来自不同方向的冲击加载作用对含裂纹巷道围岩破坏方式的影响,采用青砂岩作为试验材料,进行相应的模型试验研究.首先,在巷道围岩的圆拱顶处设置单裂纹以模拟围岩内天然的裂纹缺陷;随后,采用冲击试验机进行动态加载试验,通过应变计确定巷道模型内预制裂纹起裂时间及扩展速度,并进行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裂纹的扩展路径规律与巷道围岩的破坏方式;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冲击载荷来源于拱顶时,巷道围岩破坏主要为裂纹起裂、扩展,拱底发生拉伸破坏;当冲击载荷来源于侧帮时,巷道围岩仅在两侧拱肩处发生破坏.巷道围岩内预制裂纹的动态起裂韧度与冲击加载方向偏向角有关.在相同动态载荷作用下,巷道断面拱肩与拱脚压应力较大,容易产生拉伸破坏,动态稳定性较小.
-
-
孙远韬
-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2016年
-
摘要:
结构本身的非完善性及其性能逐步劣化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但目前针对诸如裂纹这类缺陷的诊断方法受不确定影响因素较大,而这些因素的信息又往往不易获得,使得基于大样本数理统计理论的随机可靠性分析失去数据支持导致诊断结果可靠程度不高.为了提高裂纹结构失效评估的可靠程度,本项目以复合型裂纹为对象,给出多维仿射空间转化下的裂纹寿命可靠性分析模型,并结合裂纹扩展的动态网格划分策略和状态函数不断发生变化情况下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得到复合型裂纹扩展规律及其混合可靠性评价结果,为大型裂纹结构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
-
王哲君;
WANG Zhe-jun;
强洪夫;
QIANG Hong-fu;
王广;
WANG Guang;
武文明;
WU Wen-ming;
刘畅;
LIU Chang;
黄拳章;
HUANG Quang-zhang
- 《2016年第七届含能材料与钝感弹药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固体推进剂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内部产生缺陷,而缺陷往往被理想化为裂纹,裂纹的出现影响了药柱的结构完整性,而且会对影响导弹的弹道性能,为了获得发动机的极限性能,就需要对推进剂药柱进行系统研究.ABAQUS功能强大的有限元软件,可以分析复杂的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系统,模拟非常复杂的模型,处理高度非线性问题.ABAQUS中对于一般线弹性材料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可以直接在历程变量中得到.而对于推进剂类似分析时要经历大变形的材料,计算的分析步中就需要将几何非线性打开,此时在ABAQUS的结果中不能直接得到所要求的应力强度因子,必须通过J积分得到,论文介绍了裂纹面位移法求解复合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整个过程,同时计算了推进剂裂尖复合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求解,并与理论值相比,计算结果可以作为推进剂裂纹扩展试件的尺寸选择提供很好的参考.
-
-
田常海;
任明法
- 《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本文以垂直于裂纹扩展径向平面上的主应力σ1及极径r的组合量√2πr·σ1为主应力强度因子σ1,提出主应力强度因子下的复合型裂纹初始扩展准则及扩展的静态断裂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复合型裂纹的门槛值方程和裂纹面扭转角公式及裂纹扩展速率公式,定义复合型裂纹的理论门槛值,进行Ⅰ-Ⅲ复合型裂纹扩展试验。
-
-
许泽建;
李玉龙
- 《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对含有预制裂纹的中心穿透裂纹板和复合型三点弯曲试样在动态载荷作用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裂纹面与载荷作用方向的夹角均取15°~90°之间的6种情况。得到了Ⅰ型和Ⅱ型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时间历程;并研究不同裂纹角对动态复合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穿透裂纹板试样在15°和90°两种情况下KⅡ(t)和KⅠ(t)分别占主导成分;45°时KⅠ(t)和KⅡ(t)基本相同;随着裂纹面与载荷夹角的增加KⅠ(t)呈增加趋势而KⅡ(t)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复合型三点弯曲试样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趋势与上述情况基本相同,但在30°时KⅡ(t)和KⅠ(t)几乎相同。以上结果为复合型裂纹动态起裂韧性的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
钱士强;
傅瑢;
陈以萍;
林涵胜
- 《第八次全国热处理大会》
| 2003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回火温度对35CrMo钢Ⅰ、Ⅰ+Ⅱ、Ⅰ+Ⅲ复合型裂纹疲劳门槛值的影响.35CrMo钢试样在860°C淬火后,分别进行200°C、300°C、400°C、550°C、650°C回火.采用对称四点弯曲、反对称四点弯曲和斜裂纹对称四点弯曲等加载方式测定了Ⅰ型、Ⅰ+Ⅱ型、Ⅰ+Ⅲ型裂纹疲劳门槛值.试验结果表明:(1)35CrMo钢各种回火组织的Ⅰ+Ⅱ和Ⅰ+Ⅲ型疲劳门槛值均低于相应的Ⅰ型疲劳门槛值.(2)在Ⅰ型加载条件下,尖裂纹的疲劳门槛值比钝裂纹的低,在Ⅰ+Ⅲ复合型加载条件下情况相反,尖裂纹的疲劳门槛值比钝裂纹的高.(3)Ⅰ、Ⅰ+Ⅱ、Ⅰ+Ⅲ型疲劳门槛值均随回火温度升高出现峰值,400°C回火组织的Ⅰ型和Ⅰ+Ⅲ型疲劳门槛值最高,550°C回火组织的Ⅰ+Ⅱ型疲劳门槛值最高.(4)疲劳门槛值既受强度制约也与塑性有关,在强度和塑性两个因素配合适宜时,疲劳门槛值出现峰值.
-
-
田常海;
邹定强
- 《铁科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2002年学术活动周研讨会》
| 2002年
-
摘要:
本文以垂直于裂纹扩展径向平面上的主应力σ及极径γ的组合量2πγσ作为主应力因子σ,提出了主应力因子下的复合型裂纹扩展的静态断裂模型,进行的Ⅰ-Ⅱ复合型裂纹扩展试验,并对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试验表明:提出的裂纹扩展模型是适用的.
-
-
田常海;
邹定强;
孙树华
- 《第五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
| 2001年
-
摘要:
研制了复合型裂纹断裂扩展试验夹具,提出了复合型裂纹长度测量的显微镜直读比拟法,应用设计的夹具和提出的裂纹长度测量方法在MTS810上进行了多种复合型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获得了复合型裂纹扩展的a-N曲线及一些新的结果.
-
-
Wang Yuanzhe;
王远哲;
Miao Xinting;
缪新婷;
Zhou Changyu;
周昌玉
- 《第九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为了探究Ⅰ型载荷分量对复合裂纹载荷位移曲线和极限载荷的影响,分别采用CCP(中心裂纹板)和CTS(紧凑拉伸剪切试样)模型进行模拟,取15°、30°、60°、75°裂纹倾角,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裂纹尺寸a/w=0.3、0.5、0.7时的载荷位移曲线,并针对CCP与CTS模拟结果的差异做出分析.随着裂纹倾角的增加,CCP试样极限载荷呈下降趋势,即工型裂纹具有更高的危险性;而CTS试样由于载荷的作用,当裂纹尺寸a/w<0.5时,裂尖产生闭合效应,极限载荷随工型载荷分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a/w>0.5时,裂尖产生张开效应,极限载荷随Ⅰ型载荷分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结果表明,随载荷中Ⅰ型载荷分量的增大,不同试样模拟得到的极限载荷变化规律存在显著差异.
-
-
-
-
-
-
-
- 西北工业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7.19
-
摘要:
本发明属于材料力学试验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实现多种复合型裂纹扩展的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四个扇形弧板、两个U型钩、两个调节试样位置的带孔垫块,及若干复合型裂纹扩展试样。所述扇形弧板上具有三组通孔H1,i、H2,i和H3,i,i=1,...,N,N为每组通孔的个数;每组通孔的圆心置于扇形弧板的同一半径上且等弧度间距排布,且每组通孔的最两端两个通孔Hj,1和Hj,N,j=1,2,3相对于扇形弧板的圆心呈90度弧度关系。本发明能够实现标准化的Ⅰ型、Ⅱ型、Ⅲ型和不同复合比的Ⅰ/Ⅱ型、Ⅰ/Ⅲ型和Ⅱ/Ⅲ型复合裂纹扩展实验,且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对比性,可以为研究不同载荷复合比对复合型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提供实验基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