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dinger法
Seldinger法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3259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现代医院、齐鲁护理杂志、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全国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暨首届肿瘤靶向治疗东方国际论坛等;Seldinger法的相关文献由222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永法、倪明珠、刘坤申等。
Seldinger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3259篇
占比:99.92%
总计:93329篇
Seldinger法
-研究学者
- 朱永法
- 倪明珠
- 刘坤申
- 吴玲
- 周淑英
- 张静
- 景淑娟
- 李荣
- 李蓉梅
- 田芳
- 葛琳娜
- 赵燕
- 陶士瑛
- 雍群
- 高国昀
- 丁嘉祥
- 万国华
- 万红梅
- 严金川
- 于大禹
- 付晓君
- 任晓英
- 何国平
- 何显森
- 余世庆
- 余泽洪
- 侯伟
- 侯鲁强
- 俞世安
- 俞雨生
- 关心
- 冼伟进
- 刘刚
- 刘启瑜
- 刘文玲
- 刘文英
- 刘磊
- 刘继英
- 别文华
- 卢志先
- 史建华
- 叶伟丽
- 叶德刚
- 叶蔚
- 向守萍
- 向阳
- 吕建华
- 吕新兵
- 吕桂兰
- 吴军
-
-
沈剑;
张鸽
-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法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3例高危险患者在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法膀胱穿刺造瘘术,评估手术安全性。结果:23例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顺利更换造瘘管。结论: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法膀胱穿刺造瘘术具有更为安全、创伤小的优点,在手术风险高、耐受性差的患者中应用价值大。
-
-
彭晓枫;
林建帆;
许进雄
-
-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Seldinger法腹膜透析置管术在终末期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汕尾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完成腹膜透析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完成腹膜透析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和术后1~12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15±8.22)min、(26.16±4.23)mm、(4.76±1.12)h、(9.21±2.3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6.91±12.69)min、(43.09±7.17)mm、(8.29±2.09)h、(13.46±3.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及远期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67%、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手术创伤较小、安全可靠的置管方式,可有效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
郭林;
贺小霞;
关心;
蔡晓雯;
梅芳芳
-
-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经导丝引导(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传统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对照组为传统手术切开直视下腹膜透析置管术,超声组为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记录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情况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行置管术的操作时间(51.3±17.1)min比较,超声组(29.6±10.4)min手术时间更短,超声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比率(3.3%)比对照组(20%)少(P<0.05),而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手术切开腹膜透析置管术比较,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病人疼痛轻,使用镇痛药物少,值得推广及肾脏内科医生掌握和应用.
-
-
郭亚玲;
吴雪平;
陈芳芳;
付晓君;
叶伟丽;
刘磊;
陈卫东
-
-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常见腹膜透析置管法(Seldinger法及外科切开法)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并行上述两种腹膜透析置管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Seldinger组35例,外科切开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所需时间,切口长度,患者术中疼痛、出血情况,置管即刻成功率;患者术后切口和(或)隧道出血情况,第一次腹膜透析腹透液颜色,从置管到出院的时间,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出现液体渗漏、导管移位、堵管和感染的情况.结果 与外科切开组比较,Seldinger组切口长度明显减小、置管时间明显缩短、术中疼痛明显减轻及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和(或)隧道口出血率、第一次腹膜透析血性腹透液发生率相似(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未出现液体渗漏;导管移位及堵管的发生率类似(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脏器损伤及感染.结论 Seldinger法置管不需要外科医生配合,易于操作,置管时间短,创伤小,能提早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缩短住院日,可考虑在临床上广泛开展.
-
-
成水芹;
周婷婷;
张志宏;
陈赟敏;
王芳;
吕桂兰;
王金泉;
俞雨生
-
-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PD)置管术的临床特点,评估近中期患者的并发症、转归及导管技术生存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超声引导下行Seldinger法经皮穿刺PD置管术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特点、术后并发症、导管技术生存率,所有患者术后至少随访期半年. 结果:共收集49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4.1±13.3岁.手术时间为23.4±2.4 min,腹部切口长度2.6±0.3 cm,平均术后12h即开始PD治疗.术中腹腔出血1例(约20ml),经PD液冲洗后出血消失;术后出现血性PD液2例,3d后血性PD液均消失;术后3d出现渗漏合并疝气、导管移位、网膜包裹各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膜炎、切口处感染、隧道感染、愈合不良等.术后1个月1例患者因网膜包裹改血液透析治疗,1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拔除PD导管.术后3个月1例患者导管移位经保守治疗成功复位. 结论:超声引导下Seldinger法经皮穿刺PD置管术相对安全、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
-
王军贤
-
-
摘要:
目的 记录和分析300例改良后的Seldinger法行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穿刺用时、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以期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及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方法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共300例,应用改良后的Seldinger法行桡动脉穿刺.记录改良后的Seldinger法行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穿刺用时、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改良后的Seldinger法行桡动脉穿刺的穿刺成功率为100.0%;桡动脉穿刺平均用时(233±78)s,男性平均用时(203±53)s,女性平均用时(280±88)s.桡动脉痉挛者28例(9.3%);术后发生轻度局部血肿者15例(5.0%);桡动脉闭塞者17例(5.7%).结论 改良后的Seldinger法行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高,穿刺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
陈伟;
吴莹辉;
李燚;
庄菁
-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Seldinger法腹膜透析术在急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床边超声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置入腹膜透析管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15例.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中,除1例术后发生管道阻塞,1例术后出现导管漂移,余13例腹膜透析管均成功放置到预定位置,顺利进行腹膜透析,术后7d内无导管移位、网膜包裹、渗漏、腹膜炎、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Seldinger法腹膜透析术安全、可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为抢救急危重患者争取了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毛秀芳;
王恒菊
-
-
摘要: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of ultrasound guided pericardium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a large amount of pericardial effusion.Methods:32 patients with pericardial effusion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4.They were given ultrasound guided pericardium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treatment.20 patients with pericardial effusion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03 to December 2008.They were given under ECG clinical nursing bedside puncture pericardial effusion treatment.The nursing coordin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ultrasound guided pericardium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treatment method was most often a success,but under ECG clinical nursing bedside puncture pericardial effusion treatment method need to repeatedly puncture.The complication incidence rate of ultrasound guided pericardium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treatment method was 3.12%;the complication incidence rate under ECG clinical nursing bedside puncture pericardial effusion treatment method was 5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Ultrasound guided pericardium puncture catheter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a large amount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Accurate and appropriate,effective nursing coordination is security guarantee.%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心包积液患者32例,给予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心包积液患者20例,给予心电临护下床旁刺穿心包积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方法大部分通常一次成功,而心电临护下床旁穿刺心包积液治疗方法需反复多次穿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3.12%,心电临护下床旁穿刺心包积液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是安全、有效的,准确得当、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安全的保障。
-
-
史建华;
栗春;
李炎;
高春宇;
张成作
-
-
摘要:
目的 观察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B超引导下,45例心包积液患者采用Seldinger导管法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间断抽吸心包积液、注射治疗药物,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同时采用多种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 45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置管穿刺引流后,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留置导管引流心包积液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
-
-
-
-
-
-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1999-06-02
-
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将图像作为多个对象的集合体,在该各对象单元处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使其多路转换,形成多路数据的多路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图像分解为多个主对象,指定各主对象的对象指定步骤、根据需要将所指定的主对象分解为更细小的副对象,以此将主对象分解为多个阶层、进行指定的步骤、使每一个指定的主对象及/或副对象信息包化并给予信息包编号的步骤,以及将分为阶层的内容作为阶层化信息附加于多路数据的步骤,还揭示重放以这种数据多路转换方法多路转换过的多路数据的多路数据重放方法以及使用该多路数据重放方法的多路数据重放装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