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阻生牙
埋伏阻生牙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47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国中医药咨讯、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2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第八届东北三省放射学学术会议等;埋伏阻生牙的相关文献由34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频频、林燕、江银华等。
埋伏阻生牙
-研究学者
- 徐频频
- 林燕
- 江银华
- 闫俊杰
- 倪振宇
- 刘伟东
- 操亚波
- 王剑锋
- 胡剑沛
- 胡荣党
- 邹海燕
- 陈媛
- 陶海标
- 丁王辉
- 乔虎
- 亓文婷
- 任小华
- 何文丹
- 侯玉霞
- 刘新疆
- 刘显
- 刘英志
- 刘路
- 刘鹤
- 包崇云
- 古育娣
- 史勇勇
- 司新芹
- 吉玲玲
- 吴浩
- 周仕宏
- 周洪
- 巫燕辉
- 廖学娟
- 张智勇
- 张铁柱
- 彭柏松
- 徐亚卡
- 曹新山
- 曹甜
- 曾桂琼
- 李彤
- 李明政
- 李来军
- 李湘琳
- 李璇
- 李青青
- 杨艳
- 毛锡金
- 潘剑
-
-
白雪;
李鹏举
-
-
摘要:
目的探究外科导萌辅助正畸矫治治疗小儿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83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外科导萌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畸矫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破龈时长、治疗时长及埋伏牙萌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矫治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治疗半年后,两组的附着龈宽度、附着龈厚度及唇侧骨板厚度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后7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3%(P<0.05)。结论外科导萌辅助正畸矫治治疗小儿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效果优于单纯外科导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牙萌出,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王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锥形束CT(CBCT)联合微创手术对埋伏阻生牙患者肿胀、疼痛及邻牙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上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埋伏阻生牙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试验组行口腔CBCT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拔除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 d肿胀、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软组织美学效果[红色美学评分(PE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肿胀程度、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红色美学评分(PES)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CBCT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埋伏阻生牙患者手术时间短,能减轻患者肿胀与疼痛程度,改善软组织美学效果,降低邻牙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
-
-
郭艳敏;
舒静媛;
孙轶群;
王青山
-
-
摘要: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定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9例45颗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分别拍摄曲面断层片和CBCT片,应用系统自带软件,观察、测量牙冠生长方向、牙冠所在位置、牙根弯曲及发育情况,分析比较两者之间差异.结果 CBCT在诊断牙冠生长方向、阻生类型、牙根弯曲及发育情况方面优于曲面断层片,P<0.05.结论 CBCT能准确定位埋伏阻生牙的空间位置及形态.
-
-
王恩福;
陶杨;
郭丽云;
吴均锐;
张振军
-
-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埋伏阻生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56例埋伏阻生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研究组(n=78).对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的X线摄影技术进行定位诊断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使用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技术进行定位诊断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患牙定位的准确率及其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患牙定位诊断的准确率相比,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数字化曲面断层摄影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埋伏阻生牙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
-
-
张舟辉
-
-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埋伏阻生牙应用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埋伏阻生牙患儿80例,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纯予以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在此基础上予以正畸牵引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成功率和二次手术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成功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二次手术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与正畸牵引联合应用于儿童埋伏阻生牙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有效率,减少二次手术发生,值得推广.
-
-
程谷;
周海华;
杨荣涛;
吕坤;
李祖兵;
李智
-
-
摘要:
埋伏牙拔除术作为口腔颌面外科专业临床训练项目之一,是实习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复杂手术技能.由于埋伏牙一般与邻牙牙根、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关系密切,使用传统手术拔除的方法对术者临床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准确判断埋伏牙的位置.而实习医生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常发生定位不精确而导致手术时间过长、创伤过大甚至发生邻牙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在埋伏牙拔除术的教学培训过程中,术前进行充足的模拟训练十分必要.本研究联合运用数字化外科导板和3D打印技术制备仿真教学模型,并以此模型辅助实习医生精确了解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和方向,进而决定开窗位置、去骨范围,并最终顺利拔除埋伏牙.其中,数字化外科导板能有效提高实习医生在训练拔除埋伏牙手术过程中的准确性,降低邻牙及附近神经血管损伤的概率.而3D打印个性化模型能直观地模拟埋伏牙的形态及其在牙槽骨中的位置,便于实习医生精准定位埋伏牙,迅速积累临床经验并掌握拔除技巧.该教学模型有助于埋伏牙虚拟拔除手术的训练,其设计符合埋伏牙的临床特征,能有效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动手能力,适合推广到医学院校用于临床教学.
-
-
-
-
-
沈祥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埋伏阻生牙中的实际价值.方法:88例疑似埋伏阻生牙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与手术或随访确诊结果对比.结果:88例疑似埋伏阻生牙患者、中93.18%经手术或随访确诊发生埋伏阻生牙,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曲面重建检出率为90.91%(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曲面重建对埋伏阻生牙诊断敏感性为96.34%、特异性为83.33%.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曲面重建检查诊断埋伏阻生牙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