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钻井
垂直钻井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73154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新疆石油天然气、西部探矿工程、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6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2014年度钻井技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第五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等;垂直钻井的相关文献由43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宝林、薛启龙、胡国强等。
垂直钻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3154篇
占比:99.83%
总计:73275篇
垂直钻井
-研究学者
- 刘宝林
- 薛启龙
- 胡国强
- 胡远彪
- 邓乐
- 周琴
- 李国民
- 汝大军
- 艾才云
- 艾维平
- 徐秀杰
- 杨甘生
- 王瑜
- 张磊
- 穆总结
- 郝楠
- 吴仲华
- 孙浩玉
- 王海岩
- 王霞
- 聂云飞
- 马哲
- 马清明
- 何虹志
- 刘永旺
- 刘白雁
- 吴文晋
- 周仪
- 周思奇
- 周斌
- 尹光才
- 曾亿山
- 李子丰
- 李松林
- 李立鑫
- 杨琳
- 熊洁
- 王希勇
- 王德贵
- 王晋
- 王道明
- 田家林
- 白玉新
- 盛利民
- 窦修荣
- 苏义脑
- 訾斌
- 黄峰
- 黎根银
- 刘伟
-
-
李志彬
-
-
摘要:
随着油气钻探技术的发展,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凭借其精准的井斜控制能力、有效释放钻压、大幅提高机械钻速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在高陡构造、大倾角、深井等复杂地层中直井钻探及直井段的井斜控制问题。通过充分调研分析目前国内外10种典型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的技术构成和应用概况,对比总结了各自的技术优劣势及适用性。相较于目前商业运用广泛的国外成熟系统,国内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的发展已取得了进步,建议在机电设计、信号传输等方面逐步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
-
李旭
-
-
摘要:
定向钻井技术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同时也是开发地热资源和开展地质研究的重要途径.回顾和介绍了定向钻井技术的发展进程,调研了定向钻进工具(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和垂直钻井系统)的发展情况,讨论了定向钻井技术面临的挑战.最后,对定向钻井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
滕学清;
刘洪涛;
李宁;
王天博;
汝大军;
董仁
-
-
摘要:
塔里木盆地博孜区块属于典型的山前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自然造斜能力强、防斜打直难,采用常规的防斜打直技术难以保证井斜控制效果.为此,分析了自动垂直钻井技术在博孜区块超深井的应用难点,针对博孜区块上部砾岩地层的井下钻具振动大、防斜打直难等情况,开展了减振优化、超深井信号传输和防斜打直工艺优化等方面的技术研究.BZ1501井一开198~417及565~1000 m井段应用了自动垂直钻井系统,两趟钻累计工作循环时间281 h,平均机械钻速2.43 m/h,井斜角0.2°,与该井应用常规钟摆钻具组合及BZ18井应用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相比,工作寿命长,机械钻速快,井斜控制效果好.现场应用表明,超深井防斜打直钻井技术在塔里木博孜区块的钻井提速效果较好,可以在该区块推广应用.
-
-
王慕阳;
睢圣
-
-
摘要:
为解决永川页岩气区块钻井中的工程技术难题,文章根据第一轮勘探井施工过程中收集的大量实钻数据,分析了区块的地质特征,总结了提速工具的应用情况,优选了难钻地层的针对性钻头,优化了水平段的钻井技术。形成区块内的钻井关键工艺:①陆相地层易斜,使用垂直钻井工具能有效保证井身质量,同时能够提高机械钻速;②须家河组及龙潭组-石牛栏组等地层可钻性差,通过优选针对特定地层的个性化PDC钻头,能够增加单趟钻的进尺和提高机械钻速;③对三开钻井情况分析,总结出了常规定向工艺与旋转导向工艺的最佳结合方式。与此同时,针对钻井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提出永川区块页岩气后续发展的建议。
-
-
高宇
-
-
摘要:
针对复合高层位坚硬顶板所产生的工作面及巷道强矿压问题,传统的井下水力压裂及爆破切顶卸压等技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基于马道头矿8106工作面顶底板岩层赋存条件,结合地面垂直钻井水力压裂技术,对压裂目标层、钻井位置及井身结构等进行具体参数设计并在现场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地面水力压裂效果显著,工作面及巷道强矿压现象得到明显缓解.
-
-
-
张端瑞;
文涛;
蒲磊;
迟军;
周小君;
梁红军;
赵彩庭
-
-
摘要:
为有效解决库车山前井因高陡构造、高含砾石及地层各向异性导致的井斜控制难、钻头涡动及钻具黏滑问题,塔里木油田在克深A井盐上高含砾石地层康村组、吉迪克组应用了"垂直钻井工具+等壁厚螺杆"提速钻具组合.优选了适用于库车山前地区的输出功率高、性能稳定、处理复杂能力强的螺杆钻具,并通过钻柱力学及水力学优化设计解决了与垂直钻井工具的配套问题,实钻过程可用钻压高、扭矩平稳、机械钻速快,能够有效控制井斜并改善钻头涡动、钻具黏滑等非正常钻进状态,达到了解放钻压、保护钻头和提高破岩效率的目的,相比邻井同层位同井段机械钻速、单趟钻进尺分别有75%~262%、51%~134%的提高.验证了"垂直钻井工具+等壁厚螺杆"钻具组合在库车山前高陡含砾地层的提速应用可行性,可在库车山前井盐上地层规模推广使用.
-
-
-
-
胡大梁;
欧彪;
郭治良;
谭玮;
廖凯飞;
王世红
-
-
摘要:
针对川西二叠系超深风险井永胜1井在钻探中存在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上部陆相地层软硬交错、易发生井斜超标、可钻性差,海相地层高温高压、含硫化氢等难题,优化必封点位置,设计井身结构为四开备五开;配套采用复合钻井、垂直钻井等提速工艺;优选高效钻头,优化深部井段钻井液体系和性能.实钻结果表明,永胜1井钻井工程设计科学合理,全井钻井周期356.45 d,平均机械钻速2.39 m/h,创川西地区钻达6 000 m井深的最快纪录.该井顺利完钻也为川西地区7 000 m超深井钻井积累了宝贵经验.
-
-
王丽娟;
周静;
尚海燕;
张晶
- 《2017年油气钻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实时测量钻头附近的井眼姿态参数,即井斜角、工具面角和方位角,是旋转导向钻井的关键技术.传统坐标系在垂直钻井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幅值小,导致钻头会偏离垂直井眼轨迹.本文提出一种增加两轴构成一个五轴坐标系的方法,来提高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幅值.经过仿真实验表明,五轴坐标系在垂直钻井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幅值会提高到其最大值的0.7071倍,从而提高了姿态参数的测量精度.
-
-
刘文革;
刘智荣;
黄建宁;
张晓宏;
曹继玉
- 《2016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研究矿山垂直钻井救援通道施工关键技术,矿难发生时通过钻井技术建立救援通道将被困人员安全从井下提升到地面.方法:分析总结矿山垂直钻井救生救援通道施工特点,应用机械设计与钻进工艺方法,研制了矿山大口径快速钻进用JFKQΦ850/5-Φ254集束式反井气动潜孔锤、JZQΦ850/4-Φ254集束式正循环气动潜孔锤、JFQ中850/5-中203集束式反循环气动潜孔锤钻头、矿山多用途大口径钻孔井壁管安装装置.研究了救援通道施工钻进工艺和成井技术.结果:研究建立了一套矿山垂直钻井救援通道施工技术,完成了国产化、系列化新产品,获得了4项授权专利.结论:对矿山大口径钻孔施工技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引领了行业技术发展,为我国矿山垂直钻井救生救援通道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
-
张长春;
王海岩;
马哲;
郝楠;
康健涛;
高明
- 《2014年度钻井技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研制的BH-VDT垂直钻井系统已在新疆塔里木油田进行了数年的现场应用,在多个区块都有成功应用的先例.克深504井位于克深区带克深5号构造上,地质结构复杂、地层倾角大、地质断层,钻井难度系数大.造成在克深区带克深5号构造上的几口井钻进过程中遇到同样问题的原因是在该地层钻进时选用的钻头类型不合适。BH-VDT垂直钻井系统在克深504井的应用是BH-VDT系统在克深区带克深5号构造区块的首次应用,说明BH-VDT垂直钻井系统满足在该地区的垂直钻进使用要求,为在克深区带克深5号构造区块的垂直钻井技术积累了经验。BH-VDT垂直钻井系统首次在克深504井使用单扶正器的钻具组合,并且井斜控制达到工程设计要求,证明了这种钻具组合的可行性,并为BH-VDT垂直钻井技术应用积累了经验。
-
-
Ru Dajun;
汝大军;
郝楠;
Hao Nan;
Yu Haifa;
虞海法;
MA Zhe;
马哲;
Zhou Shengpeng;
周胜鹏;
Huang Feng;
黄峰;
王海岩;
Wang Haiyan;
Cui Yuanzhong;
崔远众
- 《2011年度钻井技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
| 2011年
-
摘要:
供电和信号上传系统是BH-VDT5000垂直钻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整个系统供电和接收脉冲触发信号,并发射脉冲的使命.研究人员根据原垂直钻井系统在供电和信号上传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电路和机械设计两方面着手研究,经历了近4年的时间,经过反复的设计、试验,终于在2010年研发、制造出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供电和信号上传系统,并顺利通过了室内和现场测试.到目前为止,在塔里木油田的克深3和克深203井进行了876.68h的现场应用,供电和信号传输稳定,现场应用获得成功,证明了新型供电和信号上传系统能够满足BH-VDT5000垂直钻井系统的需要.
-
-
-
-
睢圣;
沈建文;
李林;
江昀
- 《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为解决永川页岩气区块钻井中的工程技术难题,文章根据第一轮勘探井施工过程中收集的大量实钻数据,分析了区块的地质特征,总结了提速工具的应用情况,优选了难钻地层的针对性钻头,优化了水平段的钻井技术.形成区块内的钻井关键工艺:①陆相地层易斜,使用垂直钻井工具能有效保证井身质量,同时能够提高机械钻速;②须家河组及龙潭组-石牛栏组等地层可钻性差,通过优选针对特定地层的个性化PDC钻头,能够增加单趟钻的进尺和提高机械钻速;③对三开钻井情况分析,总结出了常规定向工艺与旋转导向工艺的最佳结合方式.与此同时,针对钻井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永川区块页岩气后续发展的建议.
-
-
朱化蜀;
胡大梁;
肖国益;
肖辉;
王希勇;
李果
- 《第八届全国天然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川南永川海相页岩储藏平均井深4000m、岩性致密、可钻性极差、多套压力系统并存等工程地质难点,以深层水平井提速为目标,优化三开制井身结构,对复合钻井、垂直钻井以及旋转导向等关键技术进行应用研究,复合钻井同比提高80-639.7%,垂直钻井提高242-464%、空气钻井提高2.7倍,旋转导向钻井提高57%;各开次优选钻头钻速,有效进尺提高50%,提速52.7-165.8%,缩短钻井周期50%以上.现场应用表明,集成技术应用后同比邻井相同井深,平均钻速提高105.5%,节约钻井周期88.4天,综合节约近2000万元.
-
-
曾良才
-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2016年
-
摘要:
随着国内外油藏开发从浅层钻探转向深层钻探,井斜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由于条件所限,井下液压系统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其功率有限,难以提供持久的液压纠斜动力;其次,井下特殊工况会导致液压油体积改变,造成液压油与液压系统密封容腔不匹配,出现压力异常;另外,按地面环境设计规范制造的液压密封在井下工作时会出现密封失效现象.本项目针对井下纠斜液压系统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解决井下纠斜液压动力源稳定供给问题,研制运行可靠的井下液压系统压力自动补偿装置,研究表面形貌、环境条件对液压密封的影响,制定科学的井下液压静、动密封设计规范.
-
-
吴碧莲
- 《第五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阿克莫木气田目前处于勘探评价阶段,阿克101井是部署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喀什凹陷北缘阿克莫木构造带中部的1口评价井,其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上部为高陡地层,富含砾石,胶结性差,漏失严重;中部古近系、白垩系东巴组有大段膏岩、泥膏岩、膏泥岩等,易吸水膨胀而出现缩径、掉块、坍塌及卡钻等井下事故.阿克101井钻探目的层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砂岩.由于地层岩性复杂,施工难度大,在易漏地层和盐膏层施工中,要及时调整钻井施工参数。采用Power-V垂直钻井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直井段井身质量,提高机械钻速。套管程序的选择上,应在盐膏层井段下入无接箍厚壁组合套管,可以防止盐膏层蠕动挤坏套管。采用随钻防漏堵漏、欠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合理的钻井液密度等技术保证了顺利完钻。欠饱和盐水钻井液性能稳定,易于维护,有效地抑制了泥、膏岩吸水膨胀而造成的缩径、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