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度
块度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专利文献215569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爆破、工程爆破等;
块度的相关文献由49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新霞、王卫星、胡英国等。
块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5569篇
占比:99.95%
总计:215676篇
块度
-研究学者
- 吴新霞
- 王卫星
- 胡英国
- 郭连军
- 刘美山
- 张中雷
- 赵根
- 卢文波
- 张继春
- 徐振洋
- 杨仕教
- 于崇
- 刘迎九
- 史秀志
- 夏祥
- 朱敏杰
- 李庆松
- 李海波
- 梁海
- 武仁杰
- 王林桂
- 郑皓文
- 郭钦鹏
- A·德贝勒
- D·里格尔
- K·克吕格尔
- T·马楚拉特
- 严鹏
- 于守立
- 任凤玉
- 任华伟
- 何峰
- 余刚
- 余红兵
- 余舟
- 冯强
- 冷振东
- 刘婷婷
- 刘德强
- 刘晓
- 刘艳辉
- 刘萍
- 刘鑫
- 利伟军
- 吴迪
- 周俊武
- 周建敏
- 周桂松
- 周游
- 周辉
-
-
李林军;
史秀志;
胡洪文;
党建东;
刘增辉;
王衍海
-
-
摘要:
为改善某地下金属矿山爆破块度不均匀问题,对扇形中深孔孔网参数进行了优化,对不同孔距和排距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孔距1.6~2.0 m、排距不大于1.6 m时可以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对比监测点的等效应力峰值后推断顶底板的稳定性以及爆破块度,综合考虑凿岩成本和炸药单耗,最终选择孔网参数为:孔距1.8 m、排距1.6 m。现场爆破结果表明,与原有孔网参数爆破效果相比,应用优化后的孔网参数爆破所得矿石D_(20)提高了37%、D_(80)下降了41%。
-
-
栾辉
-
-
摘要:
矿山开采分为采矿环节和选矿环节,采矿过程,爆破块度可以作为评价爆破能量利用的重要指标,研究爆破块度与炸药能耗的规律,是实现采矿节能的重要途径。选矿过程,探索爆破块度对选矿的影响,指出小直径岩块有利于筛分和破碎,可实现选矿节能降耗目标,同时指出优化破磨能耗的措施。根据采选过程能耗分布不均衡问题,提出了将采选能耗作为整体进行系统研究,使能量均匀化利用。
-
-
-
罗志华;
史秀志;
陈飞;
邱贤阳;
霍晓锋
-
-
摘要:
粉矿率是矿山经济技术指标评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粉矿数量多会增大铲装、运输的难度,也会扩大矿石损失进而影响矿山开采经济效益.为了在爆破开采过程中有效降低粉矿的数量,减少矿山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通过ANSYS/LS-DYNA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模型单元失效比例和运用块度处理系统加工处理模型裂纹进一步分析块度,研究径向不耦合装药对粉矿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出:当炮孔直径为110 m时,随着药包直径从60 mm增大到110 mm,整体失效体积比例由27.83%增大到46.73%,岩体破碎粉矿程度逐渐增高,与此同时,大块率比例由初始的17.60%先下降至0再升高至20.01%.药包直径在80 mm时,粉矿率低,大块率符合要求.现场实证表明:优化后的装药药包直径爆破过程中,所产生粉矿有明显的降低,且块度适中.
-
-
苗小虎;
喻智;
谭期仁;
史秀志;
张世安;
董文明;
KALIPI Ismael
-
-
摘要:
基于湖山铀矿降低火工品消耗的现场需求,本文分析了空气间隔装药理论及合理空气柱长度计算方法,总结了现有的空气间隔装置,在利用弹性理论计算合理空气间隔长度后于纳米比亚湖山铀矿爆破施工现场开展了空气间隔装药爆破试验.运用爆破块度分析、铲装速率及火工品消耗统计等方法,得到了常规连续柱状装药及空气间隔装药条件下的爆破效果.试验效果表明:相对于连续柱状装药区域,空气间隔装药区域火工品消耗降低了24%,X50增大约21%,但铲装速度仅下降了3.5%,空气间隔装药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本文为矿山降低火工品消耗、提升经济效益指明了方向,为同类型矿山爆破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
-
-
-
-
赵洪宝;
魏子强;
王涛;
陈凯文;
任朝朋;
李英皓
-
-
摘要:
为了研究排土场边坡在振动作用下的稳定性与滑移启动规律,利用自主研发的块体堆积散体边坡稳定性模拟试验装置对河曲露天煤矿内排土场进行相似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块体组成与振动频率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状态及滑坡启动模式。模型以标高为+1004.0 m的第1台阶平盘为界,+1004.0 m以上平均粒径1.05 mm,+1004.0 m以下平均粒径9.26 mm,试验过程中振动频率逐级递增,递增幅度为5 Hz,以10 Hz为起始频率直至40 Hz时试验结束,模拟现场爆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频率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振动烈度,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试验台在试验各个阶段x,y,z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数据,绘制加速度时程曲线并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在10~20 Hz时,排土场边坡能基本保持稳定,而20 Hz的振动频率使第2台阶最先表现为大范围坡面块体滑移;当20~40 Hz时模型处于持续破坏状态,说明20 Hz的振动频率为排土场边坡保持稳定的极限振动频率。在低频率高振幅的状态下,块体大于5 mm的颗粒运动以滚动为主;在高频率低振幅的状态下,坡面上大块度物料的运动主要依靠小块体滑动摩擦带动与推动,边坡表面物料小块体滑移运动的方式以滑动为主;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分析,合适的块度区配可以提高排土场散体边坡的稳定性,增加散体边坡对振动的抵抗能力,这为露天矿山在排土工作采用粗细物料混合排弃提供了依据,并可后续研究维持排土场边坡的最佳粗细物料比例。
-
-
任少峰;
周俊;
王彬;
余红兵;
杨静
-
-
摘要:
基于EPS泡沫材料的吸能特性,建立实验混凝土模型,将聚苯乙烯(EPS)泡沫与空气作为不耦合介质,利用DH3820高速静态应变测试采集系统采集应变数据,采用G-G-S分布函数分析爆破块度.研究表明:与径向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相比,聚苯乙烯(EPS)泡沫不耦合装药爆破应变峰值更大,破碎块度更为均匀.在区间1.66~1.80内,径向聚苯乙烯(EPS)泡沫不耦合装药存在最优不耦合系数,使得聚苯乙烯泡沫不耦合装药爆破效果最佳.聚苯乙烯(EPS)泡沫作为一种新型介质在现场不耦合装药中具有一定可行性.%Due to the energ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PS foam,experimental model of concrete was estab-lished.EPS foam and air were used as uncoupling medium.DH3820 high-speed static strain test acquisition system was used to collect strain data.The GGS distribution func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blasting fragment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radial air decoupled charge structure,uncoupled charge blasting with polystyrene (EPS)foam got strain peak larger and blasting fragmentation was more uniform.In the range of 1.66 ~ 1.80,the optimal uncoupling coefficient of radial polystyrene(EPS)foam uncoupled charge makes the best effect of uncoupled charge of polystyrene foam blasting. Polystyrene(EPS)foam as a new type of medium in the field of uncoupled charge has a certain feasibility.
-
-
张耿城;
贾建军;
乔继延;
冯春;
郭汝坤;
李世海
-
-
摘要:
对逐孔起爆和排间顺序起爆2种方式下,炮孔密集系数对爆破块度和块内损伤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炮孔密集系数从1.00逐渐增大变化至1.92,块度以平均破碎尺寸d50、极限破碎尺寸d90和大块率Br为评价指标,块内损伤度以系统破裂度Fr为评价指标.数值计算表明,当采用逐孔起爆时,由于每孔只有2个自由面,炮孔密集系数的变化影响不明显;当采用排间顺序起爆时,密集系数较大时,爆区内岩体的破碎较为均匀,随着密集系数的减小,由各炮孔包围的矩形区域中部出现大块分布,且密集系数越小,大块分布越明显.所以,在采用排间顺序起爆时,适当增大孔间距及缩小孔排距可以明显改善爆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