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后期
围产后期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特种医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4747篇;相关期刊35种,包括今日畜牧兽医、畜禽业、中国奶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 、第六届京津冀一体化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等;围产后期的相关文献由171位作者贡献,包括肖喜东、顾洁、叶日松等。
围产后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747篇
占比:99.55%
总计:14813篇
围产后期
-研究学者
- 肖喜东
- 顾洁
- 叶日松
- 万兴超
- 严慧
- 任书男
- 兰明慧
- 刘伟
- 刘晶晶
- 张俊英
- 张克春
- 张玲
- 张长领
- 徐国忠
- 曹志军
- 李云章
- 李明华
- 李胜利
- 杨开伦
- 杨红健
- 查斯图
- 王雅晶
- 田树清
- 程波
- 纪守坤
- 范占炼
- 范春玲
- 范艳平
- 蒋涛
- 蒋瑞东
- 薛俊欣
- 郭彬
- 郭春燕
- 韩玉林
- 乌仁图雅
- 付玉强
- 任书男1
- 任文军
- 任霖惠
- 侯引绪
- 刘东军
- 刘伟1
- 刘冰
- 刘小明
- 刘建成
- 刘琳珊
- 刘风武
- 叶耿坪
- 吉慧敏
- 向福林
-
-
杨明路;
张海亮;
安涛;
徐伟;
竹磊;
张帆;
张晓雪;
黄锡霞;
王雅春
-
-
摘要:
为探究我国南京地区荷斯坦牛围产后期日产奶量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收集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014年6月—2019年5月产犊的512头荷斯坦牛产后第1~7天的产奶量记录,利用SAS软件GLM过程分析胎次、泌乳天数、产犊年份、产犊季节产犊难易等因素对产后前7 d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产后第1~7天产奶量分别为7.23、16.8、22.26、25.72、28.30、29.83、31.50 kg;产后第1~2天的日产奶量递增率最高,为132.4%,第6~7天的递增率最低,为5.6%;胎次、泌乳天数、产犊季节和产犊难易对产后前7 d的日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6胎的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最高;夏季产犊的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季节;难产奶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奶牛;产后前7 d的日产奶量对奶牛自身生理状态和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为建模分析荷斯坦牛产后前7 d日产奶量的遗传规律奠定了基础,为规模化牧场利用日产奶量数据对围产后期奶牛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
-
-
郭彬
-
-
摘要:
新产奶牛的产后围产期阶段是饲养管理的重要时期,也是各类疾病的多发时期。做好新产牛产后护理,有助于降低奶牛各类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产奶量。在加强围产后期饲养管理上,建立和优化了奶牛产后的饲养方案,通过实践,针对改善牛舍环境、强化产后奶牛护理措施和做好疾病防控保健等的方面研究,实现了新产奶牛产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使奶牛体况得到了快速恢复。
-
-
宝华;
宋利文;
张航;
杨阿日木扎;
谢天明;
马燕芬
-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围产后期SCK奶牛机体是否产生了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试验选取胎次、体重、上一胎次产奶量接近的产前(5±2)d的50头临床检查健康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根据产后10d奶牛血液中BHBA含量是否在1.2~3.0mM范围内,选取其中10头奶牛作为对照组(健康奶牛,n=10),10头奶牛作为SCK组(n=10)。分别于产后第10d、20d早晨饲喂前采集尾静脉血液用于测定SCK参数(BHBA、NEFA)、氧化参数、抗氧化参数、炎性因子、生产性能。结果表明,SCK组奶牛血液中SCK参数(BHBA、NEFA)、肝功能指标(AST、ALT、ALB、CHOL和TG)、氧化参数(ROS、MDA和H2O2)、炎性因子(TNF-α、IL-1β、IL-2、IL-8和IFN-γ)和SCC在产后10d和20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SCK组奶牛产后20d时以上所述参数仍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10d的奶牛(P<0.05);而GLU含量、IgG含量、抗氧化参数(TAC、SOD和GPX)、DMI和产奶量在产后10d和20d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SCK组奶牛产后20d时以上参数仍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10d的奶牛(P<0.05)。综上所述,奶牛在产后20d内机体产生了亚临床酮病,SCK奶牛肝脏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和炎性损伤,显著降低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
-
-
-
-
刘伟;
程波;
蒋瑞东;
任书男;
李云章;
查斯图
-
-
摘要:
为了评估本中药方剂对围产后期奶牛的保健情况,研究产后奶牛体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试验将30头正常分娩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了奶牛在产后第3,7,14,21天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β)、IL-10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在产后第21天血浆中的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在产后第7天血浆中的IL-1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此中药方剂对奶牛血浆中部分细胞因子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对正常分娩奶牛有一定的产后保健效果.
-
-
刘伟;
查斯图;
程波;
蒋瑞东;
任书男;
李云章
-
-
摘要:
为了评估本中药方剂对围产后期奶牛的保健情况,研究产后奶牛体内部分炎症相关因子含量的变化,本试验将30头正常分娩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了产后奶牛在第3,7,14,21天时血浆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结合珠蛋白(H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奶牛血浆IL-6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奶牛血浆IL-6含量在第21天时显著高于第3天(P<0.05);试验组奶牛第21天血浆H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此中药对IL-6和急性期反应的Hp两种炎症相关因子有调节作用,对正常分娩奶牛有一定的产后保健效果.
-
-
刘伟1;
查斯图2;
程波1;
蒋瑞东1;
任书男1;
李云章1
-
-
摘要:
为了评估本中药方剂对围产后期奶牛的保健情况,研究产后奶牛体内部分炎症相关因子含量的变化,本试验将30头正常分娩奶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了产后奶牛在第3,7,14,21天时血浆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结合珠蛋白(H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奶牛血浆IL-6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奶牛血浆IL-6含量在第21天时显著高于第3天(P〈0.05);试验组奶牛第21天血浆H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此中药对IL-6和急性期反应的Hp两种炎症相关因子有调节作用,对正常分娩奶牛有一定的产后保健效果。
-
-
李明华
- 《第六届京津冀一体化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
| 2018年
-
摘要:
为了验证干奶前期饲喂燕麦草对奶牛围产后期的影响,本试验将干奶牛按照预产日期、胎次、体况、上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原则两两配对进行分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分为三个阶段,试验组分三个梯度用等量的燕麦草替代东北草,对照组不饲喂燕麦草,两组日粮粗饲料比例一致,营养水平基本接近.试验结果为干奶前期饲喂燕麦草可以显著提高干奶前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5);干奶前期饲喂燕麦草可以降低奶牛产犊时人工助产的比率,犊牛出生重略有增加,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干奶前期饲喂燕麦草可以明显降低奶牛产后酮病的发病率;干奶前期饲喂燕麦草可以提高奶牛产后21天以内的产奶量,饲喂2kg、3kg燕麦草时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
-
-
-
范春玲;
兰明慧;
张国华;
刘琳珊;
胡丹
- 《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实验是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铬对围产后期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奶牛业科学应用铬制剂提供参考。选用20头胎次相近和分娩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基础日粮,3个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6.0和9.0g/d的酵母铬。试验期为2周,从分娩当天持续到产后14天。续到产后14天。分别在分娩当天、产后7天和14天,尾静脉采集血液,测定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血清中IgM,IgA和IgG含量。分别在产后7d和14d采集乳样进行DHI分析测定。同时实验结束日对酵母铬最高添加组W采集乳样、测定乳中总铬含量。结果如下:在不同的时间点各添加组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添加组刺激指数随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机体的恢复,在不同的时间点,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随之增加。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中的比例及血清IgG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全血淋巴细胞数量、血清IgA , IgM含量不断升高。铬添加组血液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在白细胞中的比例、IgA , IgM和IgG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酵母铬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尿素氮和干物质没有显著影响。酵母铬最高添加组,乳铬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通过研究发现,围产后期奶牛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酵母铬,可以增强奶牛的免疫能力。本试验条件下,发现基础日粮添加酵母铬,使铬添加水平为0.8 mg Cr/kg DM时,效果较好。补充酵母铬可能影响了铜和锌等微量元素的代谢,间接参与免疫球蛋白合成。围产期奶牛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机体血清中有较高的皮质醇水平,因而对胰岛素有强烈的拮抗作用,引起胰岛素的活性下降或水平下降,这时铬必然要被动员来加强胰岛素的活性。在对应激动物补充有效的铬源后,由于铬的协同增强作用,胰岛素的活性和水平大大提高,由于它与皮质醇相互拮抗,增强机体的抗应激力,解除皮质醇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使免疫系统功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