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42445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浙江临床医学、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全安、Rosenfeld RM、Rovers MM等。
咽鼓管功能障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42445篇
占比:99.99%
总计:1042538篇
咽鼓管功能障碍
-研究学者
- 张全安
- Rosenfeld RM
- Rovers MM
- Schilder AG
- Zielhuis GA
- 张江平
- 杨妙丽
- 唐安洲
- 刘月红
- 刘芊
- 吴彦娴
- 吴涛
- 周诗侗
- 娄凡
- 孙美华
- 布克哈特·弗朗茨
- 徐光
- 方红雁
- 明澄
- 李朝军
- 杨贵军
- 熊观霞
- 石雄州
- 科林·鲁塞尔·安德森
- 蔡卓
- 谭颂华
- 邹帆
- 金新
- 阮奕劲
- 陈红江
- 马静
- 高明华
- 高燕
- 黄秀花
- McDonnellJP
- Schmi.G
- 万仁强
- 严道南
- 于锋
- 付一凡
- 代永娟
- 何光耀
- 何勤
- 何坤武
- 何婷
- 余振亚
- 侯昭晖
- 关志华
- 农东晓
- 冯超
-
-
李研;
蒋虹
-
-
摘要:
目的观察腺样体消融术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腺样体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腺样体消融术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鼓膜愈合时间、听力恢复正常时间、耳鸣耳闷消失时间、积液持续存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ETDQ-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消融术同期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伴咽鼓管功能障碍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听力水平及咽鼓管功能障碍情况,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利于患儿病情尽快地康复。
-
-
何婷;
孙宇
-
-
摘要: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全球发病率为每100000人中1.2人,其发病高峰集中在东南亚和我国(每10万人中2.1~9.4人)[1]。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颈部淋巴结肿大、鼻衄、鼻塞、听力障碍、头痛和复视。由于肿瘤压迫或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超过40%的鼻咽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
-
-
王文萍;
王洪田
-
-
摘要:
咽鼓管是连接中耳鼓室与鼻咽部的重要通道,其主要生理功能包括维持中耳气压、中耳引流、防止逆行感染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称为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ETD可进一步造成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甚至黏连性中耳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变应原引起的发生在鼻腔黏膜的过敏性炎症,属于Ⅰ型变态反应,过敏性炎症亦可发生在咽鼓管、鼓室、鼓窦、乳突等区域的被覆黏膜。由于中耳黏膜与鼻腔黏膜相延续,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可影响中耳黏膜。近来多项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均发现以AR为代表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与ETD关系密切。AR是ETD的危险因素,AR时鼻腔黏膜及鼻咽部黏膜的炎症反应可促使ETD的产生,并进一步引起OME。是否伴有变态反应因素会使OME呈现不同的临床特点,进而决定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本文拟对目前有关Ⅰ型变态反应因素对咽鼓管功能及OME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付一凡;
汲婧
-
-
摘要:
咽鼓管是沟通中耳和外界的关键通道,具有维持中耳压力平衡、保持中耳清洁等功能。由于咽鼓管与外界不直接相通,不易检测,且结构复杂,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诊断金标准。因此建立相关疾病模型对研究、解决临床上咽鼓管功能障碍的诊疗难题至关重要。本文回顾了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疾病特点和目前研究所用到的疾病模型,包括动物模型、尸头模型、数值模型,分析并比较了当前各疾病模型的优点和不足,重点对数值模型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展望,为咽鼓管疾病的研究与诊疗提供参考。
-
-
郦海能;
楼志平
-
-
摘要:
目的 评价常规工具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ET)术后效果的敏感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单侧或双侧BET治疗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SOM)患者34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随访时,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咽鼓管测压(TMM)测量R值、声导抗测试、咽鼓管评分(ETS)法和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评价球囊扩张术的疗效.结果 在所有常规工具中,ETS和TMM测量R值变化最快.术前ETS为(3.65±1.60)分,术后2周的ETS为(4.38±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的ETDQ-7评分分别降至(26.03±5.58)分、(14.85±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的改善率分别为29.4%、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M是诊断ET功能障碍的一种客观、准确且可重复的检测方法.ETS是评价患者术后症状最敏感的指标,但不建议将其作为术后效果评估的唯一工具.
-
-
陈金灿;
徐继峰;
李巍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耳胆脂瘤并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使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86耳)中耳胆脂瘤并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球囊组(41例)和非球囊组(45例).非球囊组采用改良乳突根治术,球囊组采用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平均听阈、气骨导差、声导抗、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及干耳时间,并评估鼓膜愈合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听阈、气骨导差、声导抗、ETDQ-7评分及干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鼓膜愈合率较非球囊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中耳胆脂瘤,改良乳突根治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近期疗效改善明显.
-
-
徐光
-
-
摘要: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疗效。方法纳入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确诊鼻咽癌,并接受放疗后咽鼓管出现功能障碍9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照组对采取鼓膜切开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两组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咽鼓管功能恢复情况及整体疗效差异。结果术前,两组鼓室压差值与ETD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实验组鼓室压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TDQ-7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优良率(95.56%)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
-
吴彦娴;
张晴;
何坤武
-
-
摘要:
咽鼓管功能障碍(ETD)为咽鼓管(ET)正常功能发挥失效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该疾病的诊断大多基于临床症状及电耳镜下鼓膜运动情况,但到目前为止,仍无诊断的金标准.为了克服这一点,临床已经开发并持续研究了许多检测ET通气功能的方法,如:ET声测法、TMM、九步法、TTAG等客观测试方法.但这些是间接评估其功能的方法,不能定位ET病灶,因此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进行视觉评估的研究是近年来ETD研究的热点.本综述旨在回顾影像学在ET的解剖中的表现及在评估ETD中的作用.
-
-
郭婧欣;
许丽林;
陶安周
-
-
摘要:
听骨链重建术是鼓室成形术中的一部分,用于治疗各种听骨功能障碍.关于听骨链的重建应当在鼓室成型术一期时完成还是二期单独进行,目前存在较多争议,一些学者指出在一期手术期间发现中耳环境差,需考虑二期行听骨修复,但这主要由外科医生的经验决定.目前关于是否二期行听骨链重建术的标准还未达成共识,本文从目前已有的中耳风险评价方案以及术后长期随访报告着眼,总结影响听骨链分期重建术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耳科医生提供更为客观的临床工作建议.
-
-
徐光
-
-
摘要:
目的 研究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疗效.方法 纳入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确诊鼻咽癌,并接受放疗后咽鼓管出现功能障碍9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照组对采取鼓膜切开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两组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咽鼓管功能恢复情况及整体疗效差异.结果 术前,两组鼓室压差值与ETD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实验组鼓室压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TDQ-7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优良率(95.56%)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
-
- H4奥芬制药
- 加埃唐·泰拉斯
- 公开公告日期:2022-12-23
-
摘要:
本发明涉及异喹啉多功能配体——1‑(7‑氨基‑4,5,6‑三乙氧基‑1‑氧代‑1,3‑二氢‑3‑异苯并呋喃)基‑8‑甲氧基‑2‑甲基‑6,7‑亚甲二氧基‑2,3,4‑四氢异喹啉或曲托喹啉用于治疗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及泪腺功能障碍的用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