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极
变极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30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铁路运输、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5817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伊犁教育学院学报、湖北工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第六届中国交流电机调速传动学术会议等;变极的相关文献由41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晓东、李德生、王雪帆等。
变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5817篇
占比:99.96%
总计:175886篇
变极
-研究学者
- 赵晓东
- 李德生
- 王雪帆
- 许实章
- 黄开胜
- 钟儒明
- 周理兵
- 李斌
- 李树广
- 李红
- 程小华
- 赵文成
- 钱罗奋
- 于克训
- 刘权
- 张俊岭
- 张波
- 戈宝军
- 曲荣海
- 李大伟
- 蔺梦轩
- 刘东
- 刘习军
- 刘继辉
- 司纪凯
- 周封
- 夏德媛
- 孙东森
- 宋德风
- 封海潮
- 康敏
- 廖启国
- 张文龙
- 张昆仑
- 李伟力
- 李应生
- 杨家强
- 杨泽斌
- 林政安
- 林鹤云
- 毕大强
- 沈稼丰
- 王榕生
- 罗良才
- 葛宝明
- 贺建华
- 郭元梅
- 陈嘉圣
- 陈小勤
- 陈成勋
-
-
唐拥军;
毕旭;
葛禹霖;
肖业祥
-
-
摘要:
水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受到水力、电气和机械三种因素的藕联影响。在电气因素引起的问题中,径向磁拉力不平衡就是典型之一。潘家口蓄能电厂4号机组存在严重的磁拉力不平衡,使得主轴摆度大幅增大,尤其是上导摆度。本文对该机组上导摆度偏大的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结果发现转子采用的大小磁极和不等间距的磁极布置是导致磁拉力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动平衡配重大幅减小了主轴摆度,优化了机组运行条件。本文论述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可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借鉴。
-
-
李静
-
-
摘要:
研究了14/16极高压变极三相异步电机定转子所需要的槽配合和定子出线方式,并成功完成了电机的开发设计及产品的制造.通过对该双速电机产品的试验表明,在满足机组要求的情况下,从高速切换到低速,可以减少功率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
-
-
-
-
唐庆华
-
-
摘要:
通过对一台低速极空载电流表现异常的双绕组变极电机的检查、分析及处理,介绍了槽号相位图在双绕组变极电机中的应用.同时通过这个实例证明,槽号相位图是一种简捷可靠的分析手段,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双绕组变极电机的设计和制造中.
-
-
苏启平
-
-
摘要:
YD-6/4(△/2Y)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不同于其它倍极绕组.由于它是不规则分布,两个极数的绕组系数接近.文章介绍了YD-6/4(△/2Y) H225-280的双速电机绕组连绕过桥线(连接线)绕线和嵌线工序的具体改进,做到了节约材料,减少接头,提高质量.
-
-
-
-
肖承明
-
-
摘要:
国电黄金埠发电有限公司对循环水泵电动机进行变极改造后,低速循环水泵运行时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的收球率极低(50%以下).对胶球收球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进胶球投运条件,低速循环水泵运行时收球率达到95%以上,可满足凝汽器清洗需要.
-
-
-
赵文成
- 《第二届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
| 2007年
-
摘要:
针对传统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由于转子回路串接电阻的起动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本文提出转子回路无滑环碳刷不串接电阻的变极谐波起动方案.该方案针对大型绕线转子电机的特点,提出一种实现谐波起动的定子绕组新接法,该方法引进了"全绕组起动"的概念构造.正常运行时又可换接为标准绕组,转子绕组则采用"无感"的概念和复合线圈技术,新型绕线转子电机同样具有高起动转矩、低起动电流.同时它还具有高可靠性、高功率因数、高效率、高过载能力、低转差损耗的特点,节能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