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四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西北植物病理学会学术年会
第四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西北植物病理学会学术年会

第四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西北植物病理学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兰州
  • 出版时间: 2015-08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会议文集:第四次全国植物抗病虫和病害流行与控制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西北植物病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对定西市马铃薯生长期真菌性土传病害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到3种病原菌: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引起马铃薯炭疽病,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引起马铃薯黄萎病,立枯丝核菌(Rhizoefonia solani)引起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黑痣病菌菌丝存在遗传分化现象,从定西市马铃薯产区采集茎部和薯块病样80份,经融合群测定.结果表明,80株菌株中与标准菌株AG3融合的占总数的70.0%、与AG4-HG-Ⅱ融合的占15.0%、与AG2-1融合的占7.5%.
  • 摘要:红枣(Zizyphus Jujuba Mill.)系原产于我国的传统名优特树种,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在新疆红枣产业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其中南疆四地州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然而,随着枣树新品种的引进、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种植模式的多样化,造就了不同的枣园生态小气候,致使一些次要病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一些新病害也相继出现.。2013年7月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多浪乡红枣品种示范基地发现了一种新病害。该病主要为害枣树的叶片和果实,在树势弱的枣树上发生最为严重。病斑首先出现在枣果上,病斑圆形,中间褐色,具黄色晕圈,病部表皮粗糙坏死,略凹陷,直径1-5cm,后期存在多个病斑融合现象。叶片发病主要发生在树势弱的枣树上,病斑首先出现在幼嫩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直径1-4mm 的褐色坏死斑,具黄色晕圈。后期病斑遍布整棵枣树上的所有叶片和果实,致使叶片内卷干枯,枣果脱落,常造成整棵枣树当年绝收。自2013年病害发生始,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连续2年的病害监测、致病性试验和病原鉴定的基础上,明确了病害的发生规律及致病病原种类。2013年7月中旬,36个带有典型症状的叶片和果实标本被采集,70%的酒精表面消毒后,将叶片和果实样本切成直径3-5mm的小块,放入3%的NaCLO消毒3分钟,无菌水清洗3次,放入PDA平板上,30℃下培养1周,期间对分离物进行初步的分离纯化,共获得2种细菌和4种真菌。疑似病原真菌采用单孢分离法、细菌采用划线法进行分离纯化,并保存于PDA斜面上备用。采用室内离体接种和室外活体接种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致病性试验,验证病原。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6种疑似病原物中,只有1种真菌具有致病性,而其他5种疑似病原物不具备致病性。针对具有致病性的真菌采用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准确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分生孢子梗灰黑色,有膈,分枝或不分枝,分生孢子(11-20×4.0-9.0μm)链生(5-7个),倒梨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具圆锥形或圆柱形的短喙。形态学特征与Alternariaalternata[1]的形态学描述相近。为进一步准确鉴定病原,选取11个单孢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EF1-728F和EF1-986R通用引物[2]对11个单孢菌株的转录因子基因(EF-1α) 进行扩增,每个菌株扩增片段大约都在250 bp左右,扩增片段测序后利用基因序列数据库库中的Blastn[3]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所有11菌株的扩增片段彼此的相似性为100%,并且与基因库中的A.alternata(Accession No.AY438647,EU139384,KJ008710,KJ638247,KJ830919,KF889267和KJ008708)的相似性为98-100%,而与其它14个不同的Alternaria种的相似性为85-95%。一个代表菌株(XJ201501) 被提交到基因库(GenBank)中,基因序列号为(KP763645)。基于形态学鉴定,致病性试验和分子鉴定,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发生的红枣褐色斑点病的致病病原被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a.。
  • 摘要:本章通过对发酵罐中顶孢霉菌株液体培养工艺的优化,得到了顶孢霉菌株在液体发酵过程中的菌丝含量、产孢量和pH值的不同指标及其变化范围。随发酵时间的推移,顶孢霉菌株的菌丝含量不断上升,分别在24h和44h的时候达到高峰;而顶孢霉菌株液体培养基中的含孢量随时间的不断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32h是达到最高峰;pH值虽然也随时间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但是波动较小。而所测质量指标中对含孢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pH值,由试验数据可知在酸性环境中可能更适宜顶孢霉菌的生长。本试验结果与许寿涛[3]对球孢白僵菌液体发酵中菌丝含量及含孢量等的技术指标测定结果趋势大致相同,但球孢白僵菌发酵液中的PH值随时间的变化呈先降低后回升然后又降低的趋势。微生物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其碳、氮等营养成分的消耗,以及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产生及平衡等,使菌丝生物量、芽生孢子含量和pH值等指标发生变化。发酵初始,由于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pH值及通气量,菌体迅速进入指数生长期,是菌丝生物量和芽生孢子含量迅速增大。这个过程通常与接种量、接种菌龄和培养液的营养组成有关。顶孢霉种子发酵罐的第一次菌丝生物量高峰出现在接种后24h左右,同时由于碳、氮等营养成分的消耗和菌体代谢物的产生而引起pH值下降。随后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由于部分菌丝的自融而导致生物量下降,同时释放碱性代谢产物而使pH值上升。当pH回升到有利于菌体生长的范围时,由于此时发酵液中营养仍然充足,菌丝生物量便又开始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pH值与菌丝生物量变化趋势相吻合。
  • 摘要:为了筛选对苜蓿褐斑病防治效果好的生物类药剂,本试验选取20种药剂进行室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药剂对子囊孢子的萌发和菌落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抑菌率差异明显,百菌清和翠贝抑制效果最好达100%.子囊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在90%以上的有12种药剂,效果最差的为70%代森锰锌为25.6%;菌落的生长:抑制率在90%以上的有14种药剂,最差的为70%可湿性粉剂安泰生为12.5%.
  • 摘要: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我国多数麦区麦蚜的优势种.目前我国生产上对蚜虫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成功开发对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具有重要经济与生态意义.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简称EβF)是蚜虫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属萜烯类信息化合物,具有驱避蚜虫和吸引天敌的作用.为了明确测定对引发蚜虫嗅觉行为反应的最低阈值浓度,为EβF的田间应用提供依据,以麦长管蚜为目标蚜虫,EβF矿物油溶液为试剂, 观察麦长管蚜对不同浓度EβF的逃逸行为和“Y”型管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随着EβF浓度升高,麦长管蚜若蚜3 min内逃离数显著增加,有翅蚜比例显著增加,种群个体数量显著下降,驱避效果明显增强。EβF浓度为200 ng/μL和≥600ng/μL使蚜虫逃离数显著增加(P<0.05)。“Y”型管选择行为测试结果表明, EβF≥600 ng/μL 对3 龄若蚜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P<0.01)。与对照相比,EβF浓度≥600 ng/μL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有翅蚜比例(P<0.01);EβF浓度≥400 ng/μL极显著抑制蚜虫种群个体数量增长(P<0.01),但与600 ng/μL处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600 ng/μL EβF矿物油溶液为麦长管蚜驱避剂的最低阈值浓度。以转EBF 合成酶基因小麦(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提供)为材料,采用PCR技术对转基因小麦进行分子鉴定,利用PCR法检测转基因小麦EBF 合成酶基因表达谱,GC×GC-TOFMS检测转基因小麦EBF释放谱,应用四臂嗅觉仪检测蚜虫与天敌嗅觉行为反应。本研究确定EβF引发蚜虫嗅觉行为反应的最低阈值浓度,初步建立转EBF合成酶基因小麦的抗蚜评价技术规范,为筛选适于田间防治麦蚜的转EBF合成酶基因小麦株系的选育等提供实验依据。
  • 摘要:我国有着适宜于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中国苹果产业分布主要包括有渤海湾产区、西北黄土高原产区、黄河故道和秦岭北麓产区和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西南冷凉高地产区包括云南东北部的昭通、西北部的丽江、滇中的马龙及昆明,贵州西北部的威宁、毕节地区,西藏昌都以南和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带和四川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的川西地区.西南冷凉高地产区维度低,海拔高,垂直分布差异明显,年平均温度在10-13.5℃之间,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升,多生产早熟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和2%.rn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病害的发生种类、发生特点及其流行规律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结果调查鉴定,确定在这一生态区域,鉴定明确常见苹果病害共二十余种。其中,主要是真菌病害,其次,存在病毒及类病毒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主要为害叶、枝、干和果实;其中以苹果腐烂病、苹果早期落叶病、白粉病、霉心病、锈果病等为害严重。轮纹病近年来有明显逐年加重的趋势。rn 在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腐烂病为主要枝干病害。平均病树率达28%,平均病疤率达到38%。病疤类型以新生病疤为主,主要出现在主干或中心干上,向阳面偏多。树龄大和营养状况差仍然是腐烂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剪锯口发病最多,冻伤、分支裂口对腐烂病的发生也有影响。在苹果生长季节,总体出现春季、秋季病疤扩展高峰。4-5月下旬病疤直径增长相对较快,6月中旬,病疤直径增长缓慢,中间出现两次小的波动,秋季再次出现小的病疤面积增长小高峰。rn 在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及各期果实,以叶片发病最为常见。病原种类有:褐斑病Marssonina mali(P.Henn.)Ito,轮斑病Alternaria mall Roberts。在川藏地区,还有和灰斑病Phyllosticta pirina Sa。在西南冷凉高地产区,以褐斑病发生普遍且严重。一般从5月中旬发生为害到10月上中旬结束,但终年只有一个发病为害高峰,且其消长与雨量呈正相关。由于此病害引起早期(7月中旬)大量落叶,严重地削弱树势和影响正常的花芽分化,大大地降低了当年和来年的产量及质量。苹果树轮纹病在在西南冷凉高地产区有逐年发生严重的趋势。在云南昆明团结乡的发病率最高,达47.54%。四年树龄的果树发病较高达60%,新果园的发病率高于老果园的发病率,达60%。三个主栽品种嘎啦、红富士、新红星中发病率最高的是新红星,达40.53%。与我国总体病害发生情况比较,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病害以腐烂病和早期落叶病为主,与全国总体情况相似。但是,在云南昭通苹果主产区及四川盐源,腐烂病明显较其他省份严重,一般发病率在27.5%,局部地方,高达80%。早期落叶病的发生与全国平均发生水平相似,发病率在10% -20%。腐烂病较为严重可能原因是云南昭通及四川盐源为苹果老产区,树龄偏老,一般都在8~12年,或者可能是缺乏科学管理,过度追求产量,偏施化肥,对苹果病害防治研究缺少投入所致。rn 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病害的发生程度与品种、栽培管理关系密切。树势较弱发病较重,因此,更换抗病品种和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树势是这一区域苹果生产上最为重要措施。为了推广这些技术措施,加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的培训,贯彻执行果品生产综合管理制度(integrated fruit production,简称IFP),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技术体系;加强栽培管理,害监狈0、预报重大病害,掌握合适防控时机,结合生物、化学、物理防控等多项技术措施,尽力避免过度使用、滥用化学农药,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绿色、有机果园建设,走高端产品路线,在有条件的部分苹果产区,建设优质产品基地,从而解决苹果病害防控问题,促进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 摘要:为了解顶孢霉可湿性粉剂在常规栽培条件下的田间控虫效果和应用潜力,本文中将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顶孢霉可湿性粉剂对蚜虫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并对甘肃地区露地栽培条件下甘蓝蔬菜上蚜虫的防治进行试验和效果评价.通过10%顶孢霉可湿性粉剂对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10%顶孢霉可湿性粉剂对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稀释倍数为300倍或500倍的时候,在大田施用时防治效果最好,且在第10d时优于阿维菌素。但作用速度相对缓慢。这种结果是由于化学农药主要通过化学有效成分作用于靶标生物起作用,而真菌制剂的侵染体为活孢子,从侵染到发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外界环境条件,从而药效比较缓慢,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考虑在喷施微生物杀虫剂时适当增加部分增效剂。在许寿涛,陈斌等人[4,5]的研究中,在研究微生物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时,均在纯分生孢子制剂中加入了化学杀虫剂作为增效剂。而作为增效剂的该化学杀虫剂必须要符合与微生物杀虫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剂量使用甚至低于亚致死用量以保证其低毒低残留这两个条件。丝孢类杀虫真菌制剂的杀虫效果受环境因子尤其是温、湿度的影响,适宜的温湿度可利于孢子萌发,选择适合的助剂和应用配套技术对菌剂的保护增效至关重要。所以,在进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中,应考虑田间试验期间该地区的气象资料。
  • 摘要:本论文以室内筛选、扦插扩繁的抗蓟马无性系R-1和感蓟马无性系I-1为材料,以0头·枝条-1为对照,研究牛角花齿蓟马不同虫口密度(1、3、5、7、10头·枝条-1)下苜蓿叶片中木质素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受不同虫口蓟马持续为害后,抗感苜蓿叶中木质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10头/枝条密度时含量最高.在不同虫口压力与不同为害时期,苜蓿R-1和I-1叶中总黄酮含量均升高,并且随着为害时间的持续,苜蓿叶片中的黄酮含量呈升高的趋势,说明蓟马为害能诱导苜蓿叶片木质素和总黄酮含量的增加.
  • 摘要:近年来,天津及周边地区芹菜叶斑病严重发生,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和茎.植株受害时,首先在叶边缘、叶柄处发病,逐步蔓延到整个叶片,叶片被害初呈黄绿色水渍状斑,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2~15毫米,中央灰褐色,内部组织坏死后病部变薄呈半透明状,周缘深褐色,稍隆起,外围具黄色晕圈.病斑不受叶脉限制,严重时扩大汇合成斑块,终致整个叶片变黄枯死.叶柄和茎染病,病斑椭圆形,大小3~23毫米,初始产生水渍状小斑,扩大后成暗褐色稍凹陷条斑,发生严重时,使植株倒伏。田间湿度高时,病部常长出灰白色霉层。rn 经针对为害天津地区芹菜叶斑病采集分离致病病原进行鉴定,发现目前引起夏秋季芹菜叶斑病的病原菌为芹菜尾孢(Cercospora apii Fres.),其分生孢子梗数根丛生,浅褐色,膝状节有或无,其上孢痕明显,具0~6个隔膜,大小30~80×2~6μm。分生孢子无色、鞭状,直或稍弯曲,顶端较尖,具3~19个隔膜,大小40~150×3~6μm。rn 尾孢属真菌(Cercospora spp)是目前发现种类最多、寄主范围广的真菌类群之一,经研究尾孢属大部分种可引起植物叶斑类病害。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芹菜尾孢叶斑病一直作为一种次要的病害而未引起关注。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塞尔维亚、伊朗、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的陕西、内蒙、河北、山东、广东、福建、江苏等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芹菜上均有芹菜叶斑病发生。经我们对天津地区芹菜病害进行调查,发现芹菜叶斑病已经上升为芹菜主要病害之一,在芹菜幼苗期、成株期均可造成为害,以成株受害较重,一般发生率达到30%以上,对芹菜的品质、产量皆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经研究,尾孢叶斑病病菌发育适温范围为22℃~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夏秋季正是以这样的天气为主.近年来随着蔬菜设施化栽培模式的推广,我国多种形式保护地芹菜生产发展迅速,生产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棚内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引发芹菜尾孢叶斑病,芹菜尾孢叶斑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目前在各地芹菜生产中进行尾孢叶斑病防治主要是依靠施用各种杀菌剂。Berger等报道为了控制芹菜叶斑病的发生,美国整个芹菜生长季要喷施20~35次杀菌剂才能收到良好效果,造成较高的食品安全问题。抗病品种的种植对于生产中病害的控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展开芹菜抗尾孢叶斑病育种工作非常必要。rn 据此对芹菜尾孢的培养条件与在芹菜上的接种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PDA培养菌落扩展缓慢,培养10d后菌落仅为1cm左右。同时采用常规的保湿接种的方法,对芹菜尾孢病原菌在寄主其芹菜上的侵染扩散进行观察,发现该病原菌在人工条件下较难接种发病,且有较长的潜育期,侵染发病缓慢,人工接种30多天以后,才开始产生症状。同时试验证明,环境条件的改变,对芹菜尾孢叶斑病的发生及发病程度的影响很大,因此对抗芹菜尾孢品种的鉴定工作有较高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芹菜生产技术水平,加强抗病育种研究,针对为害芹菜的尾孢叶斑病菌,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芹菜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对于培育出抗叶斑病品种非常必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