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全国第五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
全国第五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

全国第五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7-10

主办单位:中国伦理学会

会议文集:全国第五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69条结果
  • 摘要:师道精神即贯穿于教师之道的基本精神.中国本来是有师道精神的,但当前需要依据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人类发展愿景和教育革新趋势以及传统师道精神的合理成分,构建新的师道精神.中国新师道精神的基本构成应该有:仁爱,这里主要指有仁慈之心,热爱学生;崇业,是指敬业,并且在敬业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事业看得崇高,为维持和提高自己事业的崇高性而努力;好学,即教师一边从业,一边要努力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真正做到终身学习,将此作为自己的一种基本的精神;尚实,指崇尚实在和实干,追求人生的充实和工作的实效,避免空谈和虚飘;平等,指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 摘要:本研究的大目标可用姚新中教授的“哲学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哲学的时代性、实践性正名”及北京体育大学任海教授曾“对体育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建议来概括。具体而言:通过跨学科研究进行体育伦理哲学理论创新与系统构建:通过全球体育实践批判彰显体育正义实践路径与前景:立足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和时代精神,中西融会贯通,创新体育正义思想理论和行动纲领(国际体育伦理与法律),引领全球体育健康发展(体育正义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体育正义通达全球正义恰逢其时,中国力量应可捷足先登。
  • 摘要: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所谓师德评价是指学校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及相关行为是否遵循职业道德的一种评议和认定.
  • 摘要:教师专业伦理是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它是在处理解决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中构建起来的价值体系.也就是说教师专业伦理一方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要求保障教师专业发展自由.本文把教师专业伦理定义为教师在专业化教育中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现如今,我国教师面临着一种“无边界”的教师专业伦理困境.本文主要从教师责任的无限扩大、教师权利的逐步萎缩、“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的道德重叠三个角度分析教师专业伦理的“无边界”困境,从而提出改善措施.
  • 摘要:著名教育家玛卡连珂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1]惩戒,作为教师管理学生的手段之一,如何实现其教育价值及意义是教育领域时刻关注及重视的问题.教师惩戒的合理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伦理做支撑,为避免教师不当惩戒的实施,教师应保证惩戒实施的动机之善,在实践中不断构建教师惩戒实施的伦理支撑品质,并遵循教师正当惩戒实施的伦理原则.
  • 摘要:批判性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形式.批判性道德教育之所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形式,是当前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当前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迫切的政治伦理要求.为了更好地进行批判性道德教育,应当坚持以下伦理原则:正确的价值立场、实事求是的态度、批判对事不对人、不同性质不同方法、坚持破立相结合.
  • 摘要:从这项针对基层中小学教师师德调研的整体结果来看,被调研教师对于人民教师的道德角色及其承担的道德职责是非常认可、明晰和维护的,他们对于自身作为师德建设主体的认知也非常自觉。与此同时,教师们也看到了目前师德现状及其建设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内外因的角度做出了选择性回答。在这些回答中,研究者看到了未来我国师德建设必须关注与重视的问题:师德标准/教师职业规范应当更具体化,具备可操作性;而且,师德规范应是有职业边界的,应规定师德底线,但并非让所有教师实现道德高标。
  • 摘要:对教育而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形势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在师德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无疑是顺应时代变化和推动师德教育工作更进一步的必然选择.
  • 摘要:高校发展,包括"双一流"高校赶超世界高校学科一流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提升教育质量的发展,高职高专学校培养数以万计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等等,不论哪一种类型高校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为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主动性、能动性、自觉性而拼搏的内生支撑力的支撑,可以说,高校发展教师内生支撑力问题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只有高度重视和解决好高校发展教师内生支撑力问题,才能使高校发展接地气、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并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努力,才有可能实现高校发展的目标.
  • 摘要:教育伦理必须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的问题是当下教育伦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电影《闪光少女》再现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主流与非主流的价值观对接,给了一个很好的启示.我国的新型教育伦理的理论建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根本上为教育事业立德树人,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任务服务.然而,当前所面对的是价值多元时代的青年群体.当代青年学生鲜明的特色、特点、特征,是当今价值多元化时代在青年群体身上的折射.作为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和准确认识这个群体的特色、特点、特征,这就要求要去读懂当代青年学生,要去理解当代青年学生,要去关爱当代青年学生.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将不尽如人意.
  • 摘要:在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面临诸多困境.德育“主题班会”作为我国中小学主要德育课程之一,依旧存在课程价值缺乏育德性、教学内容缺乏结构性、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主体性等现实问题.日本“道德时间”作为日本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项专门的、且行之有效的德育课程,对我国改进中小学德育主题班会具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
  • 摘要:思考力在教师追求专业发展、职业幸福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教师培训中存在的话语困境和价值困境,这与教师思考力的欠缺密不可分,提升教师思考力有助于让教师正确认识世界,获得幸福生活并实现教师培训的“教师为本”.在教师培训中增强教师思考力的培养,要以阅读为基础,以参与为核心,并采用科研工作坊作为培训的主要模式.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思考力的提升,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 摘要:先秦时期,自孔子创办了私学以来,儒家学派便有了发展的基础,而其对于教育传承的重视也是使得儒家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自那时起,在儒家学者一代接一代的不断传承之下,儒家逐渐形成较为全面、完整且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一门教育学与伦理学交叉的学科,何为教育伦理学,引用王正平老师在《教育伦理学》(1988)中的定义: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育职业劳动领域之内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科学。是全面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学问,是教师道德理论学说、教师道德规范学说和教师道德实践学说的有机统一。换而言之,教育伦理学作为一门跨专业跨领域的学科,以伦理道德的视角或维度,探究教育本身及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伦理道德关系及问题。对于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西方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而在中国也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所体现。《礼记·学记》作为保存了千年来古代教育智慧,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于教育问题的很好总结。
  • 摘要:孔子,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仍旧影响这我们当今的时代至.时至今日社会教育问题仍然是人们关切的重要问题,其中师德问题则变得日益突出,引起了人们广泛重视.面对师德伦理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回到孔子的时代,研究孔子意蕴丰富的教育伦理思想,尤其是关于师德伦理的思想.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是如何论述教师道德的以及如何思考教师伦理道德的底线呢?本文就以教师道德伦理的底线为研究中心,探索出孔子“以人为本”、“热爱学生”“公平教育”三个底线伦理原则,力图为解决师德伦理底线的问题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可供参考的理论模型或是修养进路.
  • 摘要:人与环境关系具有“相互创造性”、“过程同一性”、“主体主导性”和“动态发展性”的特征,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系统视角.启示我们要利用和优化培育环境,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改革和创新培育途径.
  • 摘要:在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在现代社会,教育借助于学校的平台变得越来越系统化、制度化、专门化,并且成为人类推动现代文明进步的最重要动力源泉。如果没有现代学校和现代教育的突发猛进,现代文明的推进必定是难以想象的。教育总是在进步.总体来看,它的进步是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展开。人类对教育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不断在更新。更好的社会存在要求有更好的教育与之匹配。好社会需要好教育,好教育也需要以好社会作为条件。教育的进步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精神和教育实践的不断提升,这不仅使教育的品质变得越来越好,而且使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人类文明对教育的依赖更加明显。没有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人类文明就不可能在现代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现代人类文明是以现代教育作为重要基础的。
  •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学校资源的差异性,高职学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体制、物质方面的束缚,也存在着思想认识方面的障碍.本文通过教育伦理的视角,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伦理价值和客观必要性,作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积极观点.
  • 摘要:无论是"教师德性至上论"还是"教师德性基础论",都容易使教师德性陷入困境.审视教师的德性困境,其根源正是由于教师德性的双重属性,因为社会与教师个人的矛盾,引发高标准的要求与基本的职业素养之间的差距与争论.深而思之,为何会出现教师德性的社会要求与个人诉求之间的矛盾?为何教师德性的高标准与底线论无法并行不悖?究其原因,或能从人性的解读、伦理价值的矛盾、制度规约的两难中找到解答.
  •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当今时代,教师道德陷入了伦理困顿之中.究其原因,社会转型、互联网的冲击、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和过多的非专业干预,是主要原因.为了摆脱教师伦理困顿状态,需要充分发挥师德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建构以专业精神为核心的教师专业伦理体系、以和谐校园为目标的教师专业生活伦理氛围、以教师幸福引领的教师专业生活价值追求和精神归宿.
  • 摘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关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信念、人生态度以及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其立足于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人生根本问题,关注着大学生健康成长与科学成才的诸多问题.不言而喻,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还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本身具有合伦理性.然而,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伦理问题,却时常被人们忽视轻视,甚至出现许多失德失范情形,致使该课程应有的人生思想教育价值和科学指导功能无法体现.因此,研究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伦理问题,探寻其教学伦理性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摘要:当前教学伦理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缺失,从教学伦理活动的参与主体来看,表现为专注教师“教”的伦理研究,遗忘学生“学”的伦理研究;从教学伦理的研究视角来看,体现在凸显以规约为基调的规范伦理学,冷落其他多元的伦理审视.为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未来的教学伦理研究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如重申教学内涵,重视与加强学生的学习伦理研究;冲破规范伦理的单一视角,提升教学伦理价值选择的适切性.
  • 摘要:师生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中最基础、最突出的一对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进步发展.虚拟空间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打破了原有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时空,拓展了师生间人际互动的内容.这一重要的人际交往互动平台对当下师生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学生应对虚拟空间中与教师的交往有合理的、客观的期待,教师也应努力调整自身适应互联网技术下对人际交往互动提出的挑战.
  • 摘要:“学术性师德”是一种内生性道德,是教师在精湛的业务水准层面所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一种道德品质与道德感染力.它是沟通“知识”与“美德”之间的一座桥梁.“学术性师德”概念的提出,科学地阐明了学术与师德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是有效破解“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润滑剂.提升教师的学术性师德,一方面需要教师个体自身的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培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的主动参与,改进与完善师德评价机制.与此同时,通过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增强师德观念中的发展性因素也是一项重要的现实举措.
  • 摘要:教育的主体是人,人是理性与情感的结合体,教育要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离不开理性原则和情感原则的综合指导.但情感在现代教育体制中备受冷落,相反,理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力图祛除或搁置情感因素.在教育功利化和技术化的驱动下,唯理性主义的教育成为新的压抑人的“工具”,人类情感失落,从而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因而,呼唤情感在教育领域的回归,实现理性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便成了当代教育伦理学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摘要:新教育背景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探索创新实践之路,着力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是学校的首要任务.
  • 摘要:新中高考在如何突出学生的优势、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如何支持学生多元发展、如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等方面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新中高考的变化,顺应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多样化人才的迫切需求,首都师大附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双导师制”育人模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教育改革,加大德育力度,完善教育网络,拓宽教育渠道.
  • 摘要:当前教学过程中学生幸福的缺失呼唤对学生需求的重视,教学伦理以保障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取向,关注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并创造幸福生活,对重建教育场域中的学生幸福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教学伦理的观照下,重新阐释了学生幸福的内涵及其构成,分析了学生幸福的缺失现状及其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重建教学生幸福的教学论理策略.
  • 摘要:在伦理学视阈下,教育激励包涵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它是一种道德激励,发挥着积极的道德效应,有着重要的道德意义.然而,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很多教育激励并非都是合乎伦理的,表现为教育激励的功利过度和道义过度;教育激励的动机、过程以及效果的伦理不及.为了让教育激励的目的更好地达成,教育激励要在一定的伦理限度内进行:一是坚持教育激励的道义与功利平衡;二是坚持教育激励的进取与协调并重;三是坚持教育激励的伦理与心理统一.
  • 摘要:"师德自觉"不是教师对师德规范的表浅认识,而是其从历史维度对自身职业地位及作用的全面认知、对师道和师德内涵的深刻体悟、对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的主动担当.师德建设不能仅靠外部规范,教师的师德自觉是其内生动力.从现实维度看,师德自觉不只是教师个体之事,师道的弘扬、教师尊严地位的维护、师德规范及标准的制定等,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公众的作为密切相关.教师主体历史维度的师德自觉与现实维度的职业体验相一致,师德建设才能取得成效.
  • 摘要:本文旨在对学校教育中的道德关系进行梳理,通过对人际形式的道德关系、制度形式的道德关系和精神形态的道德关系的"应然"模式与"实然"状态的探讨与分析,促使人们在对学校教育中的道德关系现状进行反思的同时,自觉地调整道德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从而使教育的现实走向日益趋近人们的教育期待.
  • 摘要: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生成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但在现代教育中,受限于工具理性思维,不仅难以实现教育对象的主体化,还导致了对他们的权力规训.使得教育由主体之间的思想对话演变为"生产—输出"的标准化生产实践.教育的过程被简单化为知识的传递过程,学生的主体性的建构活动被知识的灌输和技巧的培训过程所替代.随着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觉醒,对个性和个体自主性的重视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尊重人的生命的完整存在的基础上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主体性"生成"成为了现代教育最为紧迫的使命.
  • 摘要:当前我国部分师生关系存在不友善问题,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不友善和学生对教师的不友善.其原因在于教师、学生、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等方面.为此,应该发挥教师、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共同构建友善的师生关系.
  • 摘要: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是对高等教育制度的实然与应然状态的探究,是对善的高等教育制度的拷问.美国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浪潮,追逐效率与利益,"利"创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与生机,同时也带来了道德危机以及公正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有求"义"之传统,体现在"止于至善"的追求,"重德尚情"之传承."义利"共生是未来高等教育制度伦理之应然状态,不仅"逐利",崇尚效率,更要"求义",追寻道德与公正.
  • 摘要:在教育活动史研究视野下移、史料来源拓宽的背景下,《红楼梦》成为研究明清教育身体史的重要符号之一.儒家道德对女性教育的矛盾要求,改朝易代带来的极度管控,都将明清时期的女性身体教育推向异化的扭曲状态.在传统礼教标榜塑造"道德的身体"的基础上,明清女性身体教育逐渐由"以礼修身"演变为身体的尊卑教育,进而发展到"以礼为法".《红楼梦》以比"事多隐晦"的官修典籍更接近世俗真实的笔触反映明清女性身体意识,揭露了明清女性教育的奴役原则对身体的"暴政",启蒙人们重回女性身体解放的根本,即找回自我身体的"元话语".
  • 摘要: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实体性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得以实现,个体道德得以完成的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以理性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国人的民族伦理实体意识日渐式微,个人主义的越发盛行.因此,人们的伦理实体性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对此,必须加强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教育,增强公民的实体意识.
  • 摘要:“迎合式”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部分教师为吸引学生“眼球”、获取学生“点赞”、提升个人“魅力”、掩饰自身空白而形成的一种以刻意讨好部分学生喜好为教学目标的畸形教育模式.本文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迎合”取向,主要从教师立德树人视角分析,指出该现象造成的不良后果,并进一步指出产生此取向的原因,以及提出有效纠正这一取向的重要对策.
  • 摘要:立德树人,一直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其价值内涵未被削弱,反而被赋予了新的社会意义,成为当下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如何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成为教育界各学科热议的话题.本文试图从伦理学中的责任伦理视角探讨教师主体成为立德树人的主力军,在教师个体利益、教师尊严与社会地位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如俐摒弃“一切为学生好”的主观善良动机,却不顾教育手段与结果是否良善的信念伦理固有思维,转向责任伦理新视角.在责任伦理的指引下,教师主体从教书与育人、正面引导与关爱学生、关注社会与学术规范的教育全过程担负相应环节的责任,以教师责任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摘要:生命伦理既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责任担当,也是政策法规社会属性所固有的理论基础.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弘扬生命的张力,是教育伦理的一个核心内容.而政策法规尤其是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必须内在地包含对生命的呵护,以及生命教育伦理可实践性的路径指向.汶川大地震之后,教师对学生生命保护的伦理责任曾经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道义上的舆论追责依然显得苍白无力,政策法规上的规制则需要实践上的探索和不断的健全完善.将生命伦理责任转化为政策法规上可操作性的条款律令,是实现现代教育治理的一项重要途径.
  • 摘要:手机现象在高校思政课堂中日益显现,而高校思政课也常常因“玩手机”现象严重被诟病.针对此类问题,传统的禁与堵已不能显著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诸多高校设置“手机袋”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解决这一问题需找出形成思政课堂手机现象的原因,即考核制度不完善、手机媒体与教师在传递信息之间的竞争关系、复杂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合力下,创新高校思政课堂手机管理模式,思考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堂手机管理问题,夯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伦理基础.
  • 摘要:作为道德评价的一个特殊领域,师德评价面临虚与实、义与利、主观性与客观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内在矛盾困境,面对伦理目标偏差,多元文化冲击和教育观念滞后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必须进行现实的反思和超越.师德评价要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轨道,其标准的设立应体现完整性和层次性.应明晰评价的范围和教育行为的道德类型,将"具体考察"与"总体判断"结合起来.师德评价实践应辅之以一定的伦理教化和道德激励.
  • 摘要:近年来,随着《梁启超家书》等文献的广为传播,梁启超家庭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公民重新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的典范,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宣传.但是,对于梁启超家教所体现的中国"家"文化的意义,现在的涉及和探讨还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以梁家为典范的家庭也是不清楚的.有鉴于此,有必要再次强调中国人以家庭培养家庭成员的良心,以家庭教人大公无我.笔者认为,只有在认同这种家文化的基础上,才可能深入理解梁启超之寒素家世、仁智家教和清白家风的核心价值及对人们的启示.
  • 摘要: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理论,回归人的劳动本质,去探寻人的最高幸福.教师作为一种寻常而又特殊的职业,其职业劳动幸福感,是关系社会发展的大事.马克思主义劳动幸福理论,从人的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角度去理解幸福问题,将劳动幸福实实在在地落实在人的解放、人的发展和人的尊严上.于是,教师的劳动幸福不仅应该得到优先保障,而且还应该注重从这三个方面全面地得到:一是在人的全面发展意义上提升教师的劳动幸福,二是在人的解放意义上提升教师的劳动幸福,三是在人的尊严意义上提高教师的幸福.在具体的路径和策略选择上,也要分别从这三个维度加以科学考量.
  • 摘要:竞争教育是关于如何对待竞争、如何平等地竞争、如何合乎道德与法律规范地参与竞争的教育.竞争教育可以划分为出人头地的竞争教育和生存性竞争教育,竞争教育主要应该是教育孩子要学会社会化生存.在教育竞争过度的背后存在着一些不良竞争观,如:过于强调出人头地,唯分数主义正是它的体现;不择手段的机会主义,较典型的机会主义如非法的代考;精致的利己主义,这种不良竞争观只顾个人目的的实现,不顾及他人感受,不关心社会.学校在开展竞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应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结合.父母对孩子的竞争教育首先就要从课外补习、培训着手.社会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开展竞争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要跟市场经济的特点结合起来,因为市场经济要求每个主体平等和依法有道德地参与市场竞争.同时,要对那些违反正确竞争价值观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批评教育,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竞争价值观.
  • 摘要: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教师评价体系的伦理维度.认为实现伦理意蕴的教师评价体系需具备两大伦理维度,即公正、自由、幸福、效能构成了教师评价体系的内部伦理维度;评价人员的素质和公正程度、教师评价制度的公正程度、评价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和公平程度构成了教师评价体系的外部伦理维度,内外部伦理维度构成了"人"化的评价体系.
  • 摘要:近些年,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失衡的现象时有发生.受多元价值和市场经济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是造成师德失衡的思想根源.高校教师师德失衡的原因主要反映为:教师敬业精神受到市场经济利益取向的影响;教师的职业担当面临多元社会思潮负面的冲击;教师职业素养重塑未能适应大学改革环境的新变化;教师职业操守行为未能形成有效的制度监督机制.认真分析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失衡的成因,探讨高校师德建设的构建要素,有助于提高高校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 摘要:休闲教育的工具化与技术化阻碍了人的自我实现、生命张扬与全面发展,遮蔽了休闲教育所内含的伦理维度.休闲教育是对人们休闲生活方式的理念、方法、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使人们实现圆满生活和完美人生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具有丰赡的伦理意蕴、为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服务的教育.休闲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使休闲回归人本身是休闲教育的伦理旨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休闲教育的价值功用,提升人对休闲的自我认知是休闲教育的目标任务.
  • 摘要:古往今来,教育工作历来是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事业.其中,与人道主义精神息息相关的教育仁爱,是教育伦理的一个重要范畴.那么,什么是仁爱?什么是教育仁爱?教育仁爱的内涵、确立依据是什么?在教育中如何践行教育仁爱?本文拟对这些重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教育仁爱是合乎伦理性、教育规律、心理规律的科学道德原则。
  • 摘要:"教育"与"伦理"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伦理道德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价值基础.教育利益是教育伦理道德的物质基础.教育劳动的特点决定教育伦理道德的特殊重要性.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道德问题的新兴学科.从教育伦理学研究的不同层次看,它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研究范围包括教育的伦理价值和道德导向研究、教师职业伦理研究、教学伦理研究、教育管理伦理研究、教育特殊领域伦理研究、教育人格与教师美德研究.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伦理学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摘要:本文从规定性的角度对教师德性养成进行了释义,首先根据词源学上德性的定义和德性特征的阐释,对德性进行了界定;其次从德性概念引中到教师德性,从教师德性的内容与结构、价值与作用以及教师德性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和关系出发,对教师德性进行了界定;最后从德性养成的流派梳理进而提出教师德性养成进行了界定,得出教师德性养成是在身份认同的框架下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
  • 摘要:中国教育伦理要使其所涵涉的主题、诉求和旨趣打上"时代性"烙印与获致"当代性"标识,从而实现自身在当代的重构,应该以"对话"与"责任"为其基本维度,具体言之,一是在"对话"维度中实现自身从"依凭权力机制自上而下的教育伦理立法"转向"社会主体民主化的教育伦理建构",从"教育专家的伦理独白"转向"公众与教育专家的平等对话",从"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人伦结构"转向"教育者与受教者和谐互动的教育伦常秩序";二是在"责任"维度中实现自身从"自为性责任主体"转向"为他性责任主体",从"成材之教的责任承担"转向"成人之育的责任承诺",从"学术责任的应答"转向"社会责任的担当".
  • 摘要: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教师道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基于文化断裂的视角进行研究,可以逼近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也可以开辟出一条基于文化重建的教师道德重建的路径.为此,首先需要厘清道德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文化对道德具有涵育滋养和规约限制的功能,另一方面个体道德对文化具有主体性创造或被动性适应的不同主体性状态.社会转型中教师道德的文化断裂具体表现在三个文化层面上,传统文化和世俗文化,传统"士"阶层文化与现代专业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每一个层面的文化断裂造成了相应的教师道德的冲突、矛盾或者断裂.这样的断裂是由社会转型过程中教师对待文化的特定态度决定的:对传统文化中优良道德传统的误解或拒斥,对现代文化中专业伦理精神的轻视或逃避以及对个体文化中道德自我主体性的抑制或放逐.因此,教师道德的重建就需要找到相应的文化重建的实践路径.首先要"回到传统",实现对传统"师道"文化精髓的自觉传承与现代化发展,其次赢"走向专业",实现对现代专业文化中教师伦理精神的体认发挥与本土化建构,最后需要"重建自我",实现对个体文化中教师道德主体性的确立与引领性传播.
  • 摘要:遭遇学术性骚扰的女生之所以会出现寒蝉效应,与其个体心理、教师权力策略及组织氛围存在因果关联.学术性骚扰发生于存在不对等权力关系的师生之间,在这样的关系中,被骚扰者往往由于"无以名之"、羞耻感及屈从等心理而保持沉默.导致被骚扰者噤若寒蝉的外部原因,除了骚扰者施与的学术控制、操控同意及引诱"交换"等权力策略,还包括组织氛围中申诉机制的不健全、"息事宁人"的处理态度以及基于学术同共体利益而采取的为骚扰者辩护的不当举措.
  • 摘要: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高度叠加的时代,当前社会正在遭遇"价值混淆、情感撕裂、责任衰减、行为失范"等方面的变异,暴露出风险社会的"阿伦特困境".这种社会状态对学校德育最大的挑战在于,学校教育长期形成的"知晓的德育"——"告知→认同→执行"的道德教化模式已经失灵.迎接挑战,积极应对,构建"智行的德育"——"澄清→担当→智行"的道德养成模式,是走出"阿伦特困境",培养"善于过有智慧的道德生活的人"的必然选择.
  • 摘要:儿童形象是一个时代人们儿童观与教育现的整体反映.儿童形象的建构受多种主体的影响,家长、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作为儿童学校生活中最关键的成人,他们的教育观点及教育方法将直接作用于儿童形象的形成.而这三类主体都在不同角度建构着儿童的形象,彼此可能既存在共识也存在冲突.为此,本文想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三种主体对儿童形象究竟取得了何种共识?这些共识在彼此间是如何相互影响传递的?是否存在冲突,存在冲突时各主体又是如何协调的?对人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研究采用"以视频为线索引发多种声音"的研究方法,对安徽省X市F小学的四年级五班孩子的一日学校生活做了观察拍摄并进行录像剪辑,运用所剪辑的录像对"多主体"进行访谈.研究发现家长、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在学业成绩令人焦虑、不安全的儿童形象上达成了共识,在规则与自由、集体与个性的取向中进行两难的选择与协调,这些选择使儿童在纠结中成长.最后,本文讨论了三种主体对儿童学业成绩与安全的期待和担忧相互传递的机制以及在规则与自由、集体与个性的取向中进行最终选择背后的原因.
  • 摘要:教育劳动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由特定社会群体结合成的一个独特的劳动领域.教育工作者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劳动对象,两者辩证统一于教育劳动过程.在教育劳动中,人是教育劳动的唯一对象,这就决定了教育劳动内容、方式、目的都必须以合乎人本质规定为核心.而人本质的实现过程就表现为人的创造性的实现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劳动在本质上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是教育劳动的根本要求.
  • 摘要:公共信任表达的是民众对教育的信念,这一信念使其坚信教育值得将子女托付其中.然而一旦公众对教育开始怀疑、担忧、恐惧甚至逃避时,公共教育的信任危机便开始发生.公共教育信任危机表现为公共教育理念的信任危机、公共教育制度的信任危机和教师道德身份的信任危机,但它们具有内在的精神统一性,公共教育信任危机本质上是公共教育精神的危机.危机的化解需要在家庭、学校和政府等教育实体之间界定秩序,并坚守教育精神.
  • 摘要:培养幼儿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幼儿积极的文化身份,应该成为中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从幼儿文化认同的文化机制看,文化环境架构文化认同的社会框架,文化自信构成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基础,教育互动则是构建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中国社会正处在城市化、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文化流变中,同时又深受忽视幼儿权利及主体性的文化影响,游戏"剥夺"、文化"霸凌"与文化断裂等不合文化伦理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现象交叉影响,共同勾勒幼儿文化认同的文化困境.研究发现,文化流变导致幼儿文化归属感的缺失,文化"霸凌"与幼儿文化认同的迟疑相关,教师文化责任的缺席,则使得幼儿教育促进幼儿文化认同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应对幼儿文化认同的危机,需要建构合伦理的文化环境,改变看低童年游戏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文化生态,重视幼儿文化及幼儿在文化认同中的主体性,同时,依据游戏精神与教育的文化责任改造幼儿园课程与教育互动,为幼儿提供与其学习兴趣、动机与经验一致的早期环境.
  • 摘要:现代社会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科技在各个领域的顽强的信念,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有人认为,这种对技术的迷恋或"技术癖",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就是说,基于形成纽带的能力来看,这些关系变得越来越像"我-它"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以及学生之间的联系,要么减少了,要么因为教育的技术化而削弱了.与此同时,使问题恶化的也可能是所谓的"学习"过程,它认为教师仅仅是学习过程的辅助者,而不是有专门知识的人来教授别人.文中首先评估了当前的教育技术以及它在课堂中所产生的影响;其次,描述了布伯的"我-它"关系和"我-我"关系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最后,通过一个思想实验进行调查,从而来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能够在课堂上成功地取代人类教师.
  • 摘要:"知识本位"是我国当前学习评价价值观的基本取向,"有分无人"则是该学习评价价值观存在的根本问题.那么,学习评价价值观为什么会存在"有分无人"这一"价值失衡"问题,文章基于"社会·个体"的分析框架对此加以了分析.文章指出:从社会维度来看,在等级社会中向上浮动,分数是基本途径;从个体维度来看,实现功利主义价值观,分数是基本途径.而无论是"在等级社会中向上浮动"还是"追求功利主义",皆为人性使然.故而,对于追求以分数为代表的考试结果而言,人性都是深层的动力.
  • 摘要:在实践的意义上,道德理论就是关于道德决定的理论.道德决定是对行为应该如何的判断与选择.根据行为的抽象性与具体性,可以把道德决定分为抽象道德决定和具体道德决定两种.抽象道德决定是对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的决定,具体道德决定是对具体行为应该如何的个别决定.抽象道德决定也可称为社会道德决定,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特点.具体道德决定又可称为个体道德决定,与抽象道德决定相比较,具有个别性与主观性的特点.道德决定终极标准分为抽象道德决定终极标准和具体道德决定终极标准,前者是道德目的,后者是道德境界(表现为美德).道德决定的终极标准总体来说是功利与美德的综合统一,二者之间互促互补,共同作为人类的道德决定依据.抽象道德决定的终极标准是功利标准、理性标准,是由社会公共理性确立的绝对性标准,是社会创制道德的普遍目的,反映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道德的他律功能.具体道德决定终极标准建立在抽象道德决定终极标准的基础之上,是理性与非理性共同确立的主体性标准,是以功利为基础的美德标准,是人之为人的应然追求,体现了个体美德的自律功能.
  • 摘要:教师善是教师道德人格在实践中的展现,是教师规范伦理、责任伦理和美德伦理的融合与统一,是外在环境与教师主体道德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教育善实现的基础和福祉.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善面临利益选择冲突、价值判定两难和道德意志自由局限等现实困境,其实现常处于纠结与羁绊之中.教师善的实现须着力完善教师发展制度,构建教师生活的良序;改革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培养教育信仰笃定的未来卓越教师;构建教师道德共同体,丰富教师善的理性与实践之维,使善的实现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价值欲求.
  • 摘要:对“好教育”的追求,是我们时代的重要主题之一.什么是“好教育”?“好教育”具有什么特性?如何实现“好教育”?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构成了文章的基本框架.文章从对“好教育”的本体论追问入手,从学理上阐明了“好教育”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教育”,进而探讨了“好教育”的伦理本性,最后作者指出,实现好的教育,需要有与深谙“好教育”理念和素养的好老师,需要社会提供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还需要靠教育规律的不断探索和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事实的深入研究.
  • 摘要:“惩戒”如今已然成为教育活动中的“尴尬”词汇,其法理和学理方面的概念模糊与众说纷纭使其存在更具矛盾性,而“惩戒”矛盾性存在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其主体对象所在.本文通过分析“惩戒”与教育在主体对象上的契合点,从而将“惩戒”归位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并认为“惩戒”的价值追求在于其本身的教育性价值.最后从“惩戒”的应然性方面论述其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考虑人的双重本性以及对于完满教育的追求;从实然性的角度探讨了对于“惩戒”两个误区,即将“惩戒权”变为独裁的资本以及认为学生才是惩戒的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惩戒的游戏性,即教育惩戒实践中的规则和程序问题.
  • 摘要:德育存在的合理性源于其价值的外在体现.事物的价值体现在其客观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正是因为德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才会被统治者赋予其重要的社会地位,才会被广泛认可其合理性.社会实践的发展已经有力的证明,德育在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发挥过程中促进和实现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进步和个体的自我发展,从而形成了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之间特有的价值关系,这是构成德育存在合理性的价值基础.传统道德教育往往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约束性或支配性道德教育”、“知性论道德教育”,这些称谓就突出了这种道德教育形态的典型特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教育者扮演着道德权威支配着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而教育对象只是被约束被压抑的对象:教育过程取向偏重于道德规范灌输,培养教育对象的知识理性。传统道德教育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特征,主要是由于其服务于社会的功能角色决定的,它只是社会发展必需的工具之一,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服从型人格的人才,因而在教育过程中也就自然形成了支配与服从的教育关系以及知识性的内容体系。因此,传统道德教育特征的核心其实就是工具性价值取向以及这种取向导致的人的主体价值的缺失。随着个体道德选择的自主性、实践主体性日益增强,传统道德教育与人的主体价值的矛盾便日益突出,因而也很难得到个体的价值认可相反是遭致反感和拒绝。因此,建构德育的价值合理性,必须澄清德育的本体价值,还原人在德育中的主体价值。
  • 摘要:师德评价观的合理化是师德评价合理性的前提.目前,师德评价观中存在功利化、泛道德化、独白化三种不合理的评价取向.功利化的评价观忽视了对教师美德的培养、泛道德化的评价现丧失评价活动应该具有的正面效应、独白化的评价观违背了人的道德发展规律且无法准确把握评价对象的道德面貌.寻求评价观的合理化应该立足现代社会语境,消除动机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的对立,注重美德塑造和制度约束相统一,以满足评价的目的性和评价的规律性.
  • 摘要:教师社会性格是在相似的生活背景和职业经历基础上形成的,为大多数教师所共有的性格特征.教师社会性格不是教师性格特征在数量上的简单总和,它具有社会历史性、相对稳定性、动态适应性的特点.教师社会性格是教师文化的心理积淀,也是教师行为的内隐向导,同时也是国民性格的典范表征.
  • 摘要:道德教育过程基本要素构成主要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青年学生是道德叙事中重要的“听者”,同时,青年学生的能动性、主体性建构于自主思考、自我认识以及自觉积极的行动之上,因此,青年学生也是重要的“说者”.把青年学生纳入叙事构成要素的范围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与此同时,道德叙事中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如若缺场,道德叙事不可能得以开展,教师是道德叙事中不可或缺的“叙事者”.而在学生进行叙事之时,教师的“叙事者”角色就退隐为“倾听者”,也就成为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同行者、倾听者.但是,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互动的双方很少出现绝对的叙事者以及纯粹的倾听者,教师和青年学生双方都随时处于叙事者和倾听者的双重角色以及角色互换之中,表现为既是叙事者又是倾听者,表征了道德叙事教育方法中教师和学生这一对重要关系教学伦理.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其主导作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其主观能动性;促进两大道德叙事主体之间的交流以及分享可缓和教师和学生之间张力,提升德育成效.
  • 摘要:韩愈一生中阐述了很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今的教育发展仍能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想试图再次对韩愈的名作《师说》进行品读,希望可以通过对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师生典范”方面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本文以《师说》为出发点,试图分析师者、从师者双方各自应当注意的基本方面,强调这些方面对于维护师道的和谐发展尤为重要.此外,从笔者立足《师说》反思而出的一些对当代从师者的建议来看,试想表达出《师说》不仅仅只是在树立一面师者重要性的旗帜,更是在说明每一个从师者是否能够真正把这个道理内化于心而付诸于行动中去.最后,本文希望这些理论研究,可对我国当代的师道发展之路提供点滴的价值启示.
  • 摘要:杜威在反对教育目的(ends)和赞成教育目标(aims)的意义上提出“教育无目的论”的主张,他本人十分清楚目的(ends)和目标(aims)之间的区别.“教育无目的论”存在的问题是杜成本人没有意识到或故意隐藏自己的终极目的——民主,直接原因可能是民主的终极目的一旦被揭示就会变成某种程度的专制,其次可能是杜威策略性地回避讨论政治民主存在的问题,直接把民主作为衡量教育目标的标准.令人惊奇的是,杜威判断柏拉图的教育学说是最好的教育模式却忽视柏拉图对民主的反对.值得读者深思的是,他推崇民主反对专制,他批评专制的社会是静止的社会,但是民主难道就是尽善尽美的么?他完全无视托克维尔在半个世纪前作出的预言,民主与平等的结合是导向专制的唯一条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