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13-09-12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214条结果
  • 摘要:目的:观察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本腙(Cyanide p-trifluoromethoxyphenyl-hydrazone,FCCP)对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以3T3-L1前体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经1-甲基-3-异丁基黄嘌呤(3-isobutyl1-methyxanthine,MIX)、地塞米松、胰岛素方案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给予7.5μM FCCP干预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12h后,采用3H标记的2-脱氧葡萄糖检测成熟脂肪细胞的基础、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摄取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表达及转位,同时检测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IRS-1、AKT的总蛋白水平及磷酸化水平;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改变;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线粒体DNA拷贝数;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ATP含量;应用JC-1、DCFDA(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DA)荧光染料预染成熟脂肪细胞,流式细胞仪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变化.结果:(1)FCCP干预成熟脂肪细胞后降低胰岛素刺激下的葡萄糖摄取,但基础葡糖糖摄取无显著改变;(2)FCCP干预抑制成熟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下的IRS-1、AKT磷酸化活性,减少GLUT4由胞浆向胞膜的转位;(3)FCCP干预成熟脂肪细胞后,线粒体出现嵴断裂、减少、消失,部分线粒体肿胀,甚至呈空泡状等形态学变化;(4)FCCP显著下调成熟脂肪细胞中线粒体DNA拷贝数;(5)FCCP显著下调成熟脂肪细胞中线粒体的膜电位、ATP水平,其成熟脂肪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增高.结论:FCCP导致脂肪细胞线粒体形态异常、功能损伤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提示FCCP损害成熟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与FCCP引起的ROS水平增高有关.
  •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与婴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340名新生儿脐血及与其配对的9个月婴儿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儿脐血及婴儿血的血清25-(OH)D水平.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婴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时间、添加维生素D的时间、剂量、户外活动时间等资料;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等进行新生儿脐血与婴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相关性分析等.结果:新生儿脐血和婴儿的25-(OH)D水平分别是(30.03±11.24)nmol/L、(79.05±28.96)nmol/L;92.93%的新生儿和9.80%的9个月婴儿的25-(OH)D水平低于50nmol/L,33.82%的新生儿25-(OH)D水平低于25nmol/L,9个月婴儿的25-(OH)D水平无一例低于25nmol/L.新生儿脐血与9个月婴儿血清25-(OH)D水平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036,P=0.504.新生儿脐血及9个月婴儿血清的25-(OH)D水平均存在明显季节差异(F分别=20.845,3.565;P分别为0.000,0.014).维生素D水平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结论: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普遍存在,尤其在春季.婴儿维生素D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在秋季.新生儿脐血与9个月婴儿血清25-(OH)D水平无相关性.提示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可防可控,只要合理及时的补充维生素D,即可以有效的预防.必须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管理,重视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冬春季节的孕妇(尤其是孕晚期)和新生儿以及婴儿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特别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 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现况,为儿童健康管理提出建议.方法:2011年10至2012年9月间,浙江省纳入全国儿童营养调查与健康监测项目的四个监测点5岁以下参与健康管理的儿童.采用问卷调查与直接测量相结合的办法.结果:共监测5226例儿童,超重儿童占5.24%,低体重儿童占0.67%,贫血检出率12.92%;6月内母乳喂养率80.54%,其中纯母乳喂养率20.26%,6-8月辅食添加率80.98%,1岁后继续母乳喂养率13.44%,2岁后奶类添加率43.83%.结论:浙江省监测点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但2岁内的婴幼儿仍然面临如纯母乳喂养率低,贫血检出率较高等营养问题,需要根据本地区的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尤其是需要加强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的科学育儿宣教,以促进当地儿童的健康.
  • 摘要: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系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碘、铁、锌、铜、镁等)及常量元素(钠、钾、钙等)的总称.营养不良可因食物供给不足(灾荒、战争)、或食物摄入不当(缺乏知识)、或疾病吸收不良使儿童获得的营养素(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不能维持正常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发生营养低下(undernutrition)或营养过度(overnutrition)的状况.在诸多微量营养素中,维生素D和铁是重要的两种微量营养素.一、维生素D在儿童健康的多方位作用维生素D缺乏系指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足导致整体代谢发生异常.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是维生素D缺乏发展最为严重的阶段.肖玉联等人[3]探讨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对小囟门小儿头围发育及Gesell智力测评结果的关系,发现服用正常剂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不会阻碍头围的发育,对智力无影响.孙庆等人[4]探讨了补充强化钙和维生素D饮品对儿童骨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补充强化钙和维生素D饮品可促进儿童骨组织生长发育,提示儿童生长发育期应供给充足的营养素.近来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够改善促炎细胞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并且证实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维生素D受体及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密切相关.张荣伟等人探讨了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浆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发现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浆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其简易智能状态测试量表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正相关,认为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导致老年人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摘要: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饮食行为的干预性研究,评价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7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按照幼儿园随机分为卡片干预园、一般干预园和对照园,对干预园进行以卡片为主的饮食行为干预,一般干预园采用张贴海报及召开家长会等常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课题结束后给予干预资料及方法),干预时间为2010年3月-2010年6月.结果:①卡片干预园的儿童进食"洋快餐"、甜饮料和油炸食物的频率均下降(P<0.001),而一般干预园和对照园儿童仅有油炸食物进食频率下降(P值分别为0.010和0.027).卡片干预园和一般干预园的父母中,使用三种不健康食物对,儿童进行奖励的父母亲比例降低了(P<0.05),而对照园的比例并未改变(P>0.05).②卡片干预园的儿童进食三种不健康食物的频率随着时间推进而下降(Pvalue for trend:P<0.001).③该方法对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纠正效果明显,家长接受度高,幼儿园普遍欢迎,适合在幼儿园推广.结论:使用饮食行为卡片对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纠正效果明显,家长接受度高,幼儿园普遍欢迎,适合在幼儿园推广.
  •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GDM)和正常哺乳期妇女初乳、42天和90天成熟乳中胃生长素、脂联素、瘦素、真胰岛素的水平、影响因素、相互联系及其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及北京妇产医院产科确诊为GDM、单胎足月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为GDM组,无妊娠合并症的健康产妇及其单胎足月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采集产妇及新生儿的基本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产妇的初乳、42天和90天成熟乳及新生儿脐血中胃生长素、脂联素、瘦素、真胰岛素水平,监测产后90天内母婴健康状况、婴儿喂养方式和生长情况.结果:共入组101对母婴,GDM组52对,正常组49对。研究显示,(1)脐血中胃生长素水平高于母乳。(2)脐血中脂联素水平远高于母乳。(3)GDM组脐血中瘦素水平高于正常组。(4)母乳中真胰岛素水平高于脐血中真胰岛素水平。GDM组脐血中真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组中真胰岛素水平。GDM组初乳中真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组中真胰岛素水平。90天成熟乳中的真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组中的真胰岛素水平。OGTT值和有无糖尿病家族史是GDM母乳中胃生长素水平的影响因素;影响脂联素水平的因素有:母亲年龄、孕期空腹血糖值和喂养方式;影响GDM婴儿脐血和GDM母亲母乳中瘦素水平的因素有:母亲BMI,OGTT值、50g口服葡萄糖耐量值和喂养方式;影响GDM母乳中真胰岛素水平的因素有:母亲日MI、孕期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两组婴儿脐血、母亲初乳成熟乳中瘦素、瘦素/脂联素比值脂连素、真胰岛素水平等均显示出与出生、生后42天及90天时体重、身长、头围等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由于代谢异常,GDM组母亲母乳中和新生儿脐血中的激素水平与正常组不同。母乳中多种激素相关联相互影响、互相调节,共同作用于婴儿的生长发育。GDM的因素使母乳中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对下一代生长起到控制体重、防止肥胖的作用。
  • 摘要:目的:评估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在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型(PFIC2)患儿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疑似PFIC2患儿的ABCB 11基因的27个编码外显子及其剪接区域运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进行突变筛查,对变异曲线直接测序验证.测序结果运用Mutation Taster进行分析,新发现的错义突变用SIFT、PolyPhen-2、SNPs&GO进行致病性预测.结果:在10例患儿中,共检测到6种单核苷酸多态性(rs3815675、rs4148777、rs2287616、rs2287622、rs118109635、rs497692),4种错义突变(c.1009T>C、c.1415A>G、c.2792A>C、c.3392A>T)和1种无义突变(c.2782C>T).其中,错义突变c.1009T>C和c.3392A>T为首次发现的致病突变.结论: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结合直接测序技术可对PFIC2患儿进行高效廉价的基因诊断,突变检测准确率达100%.
  •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0-1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对来南京儿童医院保健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16岁2268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25(OH)D3检测.结果:(1)冬春季检测1204例,血清25(OH)D3为55.15±20.52nmol/l,男778例,女426例,血清25(OH)D3分别为55.22±20.83和55.02±19.95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岁组、1-7岁组和>7岁组,血清25(OH)D3分别为71.66±27.39、59.57±18.25和47.08±17.70nmol/l,组间两两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夏秋季检测1064例,血清25(OH)D3为67.99±46.15nmol/l,男670例,女392例,血清25(OH)D3分别为67.81±51.51和68.29±35.21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岁组、1-7岁组和>7岁组,血清25(OH)D3分别为100.25±47.26、72.87±50.89和57.29±36.29nmol/l,组间两两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日照不足的冬春季儿童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日照充足的夏秋季(P<0.01).结论:南京市0-16岁儿童除夏秋季婴儿组外,其余各年龄组全年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均属于不足的水平,并且年龄越大,维生素D水平越低,应该增加南京市儿童维生素D摄入量及增加户外活动,尤需重视7岁以上儿童及冬春季维生素D的补充.
  • 摘要:目的:尽管新的强有力的抗生素不断应用,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神经后遗症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探讨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提高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自身修复能力的作用.方法:采用3周龄SD大鼠,建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外源性BDNF诱导室管膜下区和海马齿状回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增殖、分化的变化.结果:1、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抗生素治疗7天后,海马齿状回DCX标记新生神经元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2、BDNF辅佐治疗7天后,能促进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组和正常对照治疗组齿状回Brdu阳性NSCs的增殖增多(P<0.05),但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治疗组较正常对照治疗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促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治疗组齿状回DCX标记新生神经元增加,接近正常对照水平(P>0.05);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治疗组齿状回增殖的NSCs能分化为DC)(/Brdu和NeuN/Brdu共表达的新生神经细胞和成熟神经细胞(P<0.05).结论:以上研究结果提示,1、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感染早期可激活内源性NSC的增殖,但不能分化为神经元,并有新生神经细胞受损,内源性修复机制障碍.2、外源性BDNF辅佐治疗7天,能促进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内源性NSC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提高内源性NSC修复能力.
  • 摘要:目的:检测藏红花素对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集落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及藏红花素组,藏红花素浓度分别为250ng/ml、500ng/ml、1000ng/ml、2000ng/ml,培养14天进行集落计数.结果:藏红花素浓度≤1000ng/ml时随藏红花素浓度增加集落计数增加,1000ng/ml时增加最显著;藏红花素浓度增加至2000ng/ml时集落计数减少;增加至4000ng/ml时不形成集落.结论:适宜浓度的藏红花素(500-1000ng/ml)可提高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
  •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PICC置管体表测量的最佳方法.方法:将我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89例PICC置管婴幼儿及学龄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在总结文献资料及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设定了两种体外测量方法.方法一:婴幼儿组,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方法二:学龄前期儿童组:术肢与躯干成90°,自预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骨关节再加1cm.置管成功后摄X片确认PICC导管尖端位置,收集相关数据,包括PICC置管预置长度(cm)、实际置入长度(cm)、最适长度(cm)、PICC尖端至上腔静脉下1/3段中点的垂直距离(cm)、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至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处(右侧心腰位置)的垂直距离(cm)、患儿年龄、身高、体重、术肢臂围、诊断、置管静脉、有无肝脾肿大等.结果:婴幼儿PICC实际置入的尖端位置在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处以下者8例,占33例患儿的24.24%;学龄前期PICC实际置入的尖端位置在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处以下者16例,占56例患儿的28.57%.结论:选择恰当的方法准确测量PICC置入长度,是保证PICC尖端被置入上腔静脉,降低PICC置入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传统的PICC置入长度的体表测量方法是通过静脉走行体表投影而制定的,传统的测量方法是术肢手臂外展900(手臂平伸与躯干垂直),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侧胸锁关节,再垂直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但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心脏位置的改变具有年龄特征,在新生儿期,心脏的轴位更接近水平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型逐渐由圆桶型变为扁平长直的胸型,到7~12岁时,心脏的位置己接近成人水平。小儿的心脏、血管发育,血管圆周、长度、行程等方面都呈明显的年龄特征,由于心脏及血管的发育受年龄的影响,其体表投影的位置也会呈现相应的改变。我科自2007年开展PICC置管以来,多次发现按传统方法进行体外测量对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来说过深,因此,进行本研究进行探讨,而研究结果显示:方法一对婴幼儿适用;方法二对学龄前期儿童适用。
  • 摘要: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心肌营养素-1 (Adv-EG FP-CT-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神经分化中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r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性蛋白.将细胞分为以下4组:对照组、Adv-EGFP(重组腺病毒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组、Adv-EGFP-CT-1转染组及诱导剂组,各转染组分别向培养液中加入对应的腺病毒液,转染复数MOI=200.转然后48h,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予神经分化诱导,于诱导后5h、24h、48h DAPI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于诱导后5h、3d、7d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存活情况;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诱导处理后,CT-1组及对照组,细胞核大部分为淡蓝色圆形或椭圆形,而空病毒组及诱导剂组细胞核出现染色质聚集、固缩,见较多凋亡细胞核;诱导后各时间点,CT-1组及对照组早期凋亡率较空病毒组及诱导剂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对照组与CT-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病毒组及诱导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细胞随时间的延长均有凋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不同时间点,CT-1组及对照组存活率均高于空病毒组及诱导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空病毒组及诱导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细胞随时间的延长均出现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1可以维持旧MSCs神经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存活。
  • 摘要:目的:观察经肌肉注射HUCMSC后,对健康Wistar大鼠心肌组织ki-67、phh-3及cTnT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①正常组(肌肉注射HUCMSC的悬浮液—PBS)②培养液对照组(简称培养液组,肌肉注射HUCMSC的培养液—DMEM)③HUCMSC上清液组(简称上清液组,肌肉注射培养HUCMSC的上清液)④HUCMSC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肌肉注射HUCMSC0.25×105个)⑤HUCMSC中剂量组(简称中剂量组,肌肉注射HUCMSC1.0×105个)⑥HUCMSC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肌肉注射HUCMSC4.0×105个).每组10只,每只大鼠经肌肉注射液体0.8ml,四肢各注射0.2ml,4周后进行第2次注射(注射方式及液体量同第1次),第2次注射4周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固定、包埋及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ki-67、phh-3及cTnT的表达.结果:正常组中ki-67在心肌组织细胞胞核呈阴性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培养液组、上清液组及低、中、高剂量组间心肌组织细胞中ki-67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F=1.076;P>0.05);phh3在心肌组织细胞胞核表达呈弱阳性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培养液组、上清液组及低、中、高剂量组间心肌组织细胞中phh-3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F=0.167;P>0.05);cTnT在心肌细胞胞浆中表达呈强阳性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培养液组、上清液组及低、中、高剂量组间心肌组织中cTnT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F=0.300;P>0.05)。结论:经肌肉注射HUCMSC或其培养上清液对健康Wistar大鼠心肌组织中ki-67.phh-3及cTnT的表达无影响,证明肌肉注射HUCMSC或其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健康大鼠心肌组织无致瘤性或损害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心脏营养素-1(CT-1)是否能促进经5-氮杂胞苷(5-AZA)诱导的UC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染料法检测基因Alpha-cardiac actin、Beta-MHC、GATA4、Nkx2-5的表达量并进行分析.方法:自健康足月妊娠孕妇脐带分离、纯化UCMSCS,培养后分析细胞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生长周期.取第4代UCMSCS分别以普通培养基(A组)、加入含0.1nmol/L心脏营养素-1(CT-1)的培养基(B组)、经10umol/L5-aza诱导后加入普通培养基(C组)及10umol/L5-aza加入含不同浓度CT-1的培养基D组(包括D10.01nmol/L、D20.1nmol/L、D31nmol/L)培养.各目的基因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并进行SYBR Green染料法定量PCR扩增,使用2-△△CT法计算各分组中目的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基因Alpha-cardiac actin:D组表达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以D2组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Beta-MHC:表达未见增加;基因GATA4:D组表达均较空白组增加,以D1组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Nkx2-5:D组表达均较空白组增加,以D3组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脐带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UCMSCS的生物学特性.CT-1可明显促进5-AZA诱导的UC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不同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量与CT-1的浓度有关.
  • 摘要:目的:构建人miR-26b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前体脂肪细胞.方法:以人脂肪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包含miR-26b所在区域上下游100bp左右的基因组DNA,克隆慢病毒表达载体,进一步包装成慢病毒并感染人脂肪细胞.结果:成功构建miR-26b慢病毒载体,病毒感染效率可达75%左右,miR-26b过表达2倍以上.结论:通过人miR-26b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为miR-26b在人脂肪细胞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研究在小鼠胚胎心脏室间隔发育关键时间点E11.5及E13.5不同SWI/SNF复合物的组成及其作用伴侣.方法:小鼠胚胎E11.5及E13.5小鼠胚胎心脏的DNA芯片检测(重复3遍)及分析,筛选出有差异表达的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亚基基因;分别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验证表达的差异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亚基在小鼠胚胎心脏室间隔发育过程中的定位表达;应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研究SWI/SNF的ATP核心亚基BRG1(或BRM)可以募集的SWI/SNF亚基,以及各个SWI/SNF亚基对BRG1(或BRM)的募集.结果:DNA芯片结果显示E11.5及E13.5小鼠胚胎心脏有显著性差异表达(Fold change>1.5,P<0.05)的SWI/SNF复合物亚基共7个(BRG1,BRM,BAF155,Baf47,Baf60a,Baf60b,Baf60c);经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验证上述E11.5及E13.5小鼠胚胎心脏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SWI/SNF复合物亚基基因共5个(BRG1,BRM,BAF155,Baf60a,Baf60c);免疫组织化学分析E11.5及E13.5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BRG1,BRM,BAF155,Baf60a,Baf60c均可于定位表达与室间隔相应结构区域;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发现BRG,可以共沉淀BAF 155BaffiOa,同时BAF155,Baf60a也可以共沉淀BRG1,另外,BRM可以共沉淀BAF155.Baf60a,Baf60c,而BAF155,Baf60a,Baf60c也可以共沉淀BRM.结论:SWI/SNF复合物亚基BRG1,BRM,BAF155,Baf60a,Baf60c均参与了小鼠胚胎心脏室间隔发育过程;小鼠胚胎心脏室间隔发育过程中AT尸核心亚基BRG1(或日RM)的分子伴侣有交集也存在差异,说明小鼠胚胎心脏室间隔发育过程中存在不同SWI/SNF组分功能差异的调控机制。
  • 摘要:目的:本实验使用Notch通路阻断剂DAPT以阻断Notch-Runx1信号传导通路,观察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用下大鼠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及Notch-Runx1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影响,研究Notch-Runx1信号传导通路在VEGF促进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1.体外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研究.2.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VEGF组,DAPT组,两药组(VEGF+DAPT).3.显微镜下(100×)观察各实验组细胞形态的变化.4.应用CCK-8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5.应用RT-PCR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Notch-Runx1通路相关基因(Notch1、Notch2、FIk-1、HES-1、RUNX-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1.各实验组在培养72h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VEGF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形态活性较好,而DAP丁组和两药组细胞形态变圆脱落,数目明显减少。2.各时间点(24h,48h,72h)VEGF组存活率均最高,而DAPT组及两药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VEGF对MSC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可被DAPT所抑制。3.与对照组相比,VEGF组的 Notch1,Notch2和Flk-1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上调,而DAPT组及两药组Notch1和Notch2的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PT组及两药组的Flk-1基因mRNA表达水平稍有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ES-1 mRNA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RUNX-1 mRNA表达水平在VEGF组有所降低,而在两药组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T组的RUNX-1 mRNA表达水平稍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VEGF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DAPT可以抑制这种增殖作用。2.VEGF可上调Notch-Runx1信号通路中Notch1,Notch2,Flk-1 mRNA水平。DAPT可下调Notch-Runx1信号通路中Notch1,Notch2 mRNA水平;VEGF可下调Runx-1 mRNA表达水平,而DAPT对Runx-1 mRNA表达水平影响不明显。3.Notch-Runx1信号通路在VEGF促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拉莫三嗪(LTG)、卡马西平(CBZ)和苯巴比妥(PB)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SunFireTMC18(4.6mmx250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乙胺(64.5∶35∶0.5,v/v/v),磷酸调节pH至6.5,流速为1.0ml.min-1,血浆标本经乙酸乙酯-二氯甲烷(75∶25)提取,以布洛芬为内标,在237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TG:0.625-40.0μg.ml-1,CBZ:0.625-40μg.ml-1,PB:1.25-100μg·ml-1)各被测药物与内标峰之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回收率均在91%-101%,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8%.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合临床上对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的常规监测.
  • 摘要:目的:探讨LYRM1基因过表达对骨骼肌细胞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株(L6),分别以pcD NA3.1及LYRM1-pcDNA3.1转染L6,构建空载对照细胞株及过表达LYRM1基因细胞株,筛选、验证细胞株LYRM1的表达.诱导L6分化成熟后以H2-DCFDA探针孵育,荧光显微镜观察ROS的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ROS的生成变化.结果:过表达LYRM1基因细胞株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对照空载细胞;LYRM1基因过表达组荧光值为24.8933±4.45736,空载对照组荧光值为13.1512±0.734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0<0.05).结论:LYRM1基因在骨骼肌细胞中过表达可显著增加其ROS的产生,提示LYRM1基因过表达可影响细胞线粒体功能、造成线粒体损伤.
  •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神经前体细胞抗凋亡和促分化的作用.方法:以大鼠神经前体干细胞即Ge6细胞作为研究对象(Ge6是具有分化潜能的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系,该细胞本身自带绿色荧光,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部妇幼研究院李赫冬实验室提供),培养基中加入含IGF-I10ng/mL的为实验组,不含IGF-Ⅰ的为对照组,分别继续培养2d,4d,6d,采用细胞荧光染色检测IGF-Ⅰ对神经前体细胞抗凋亡、促少突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各组细胞caspase-3蛋白、O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实时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IGF-Ⅰ对Ge6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荧光染色表明加入含IGF-I10ng/mL的实验组Ge6细胞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减少,O4的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增加.实验组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培养4d(0.035±0.002)和6d(0.051±0.001)与对照组培养4d(0.070±0.005)和6d(0.074±0.00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O4的阳性表达率:培养2d(0.013±0.002)和4d(0.026±0.002)与对照组培养2d(0.000±0.000)和4d(0.018±0.00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q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Ge6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低,实验组培养4d(2.0067±0.2943)和6d(1.1936±0.2441)与对照组培养4d(5.5298±1.027)和6d(5.3714±0.512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GF-Ⅰ对神经前体细胞具有抗凋亡和促进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的作用.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HDAC2在海马发育过程中表达模式的变化及其与NSE的关联性,以期为揭示生后发育过程中学习记忆功能相关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不同发育阶段(生后1、3、7天和2、4、8周)海马组织中HDAC2与NSE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并对上述时间点的大鼠海马脑片进行了HDAC2蛋白的免疫荧光定位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大鼠海马区HDAC2 mRNA表达水平在新生期达到峰值,继而随幼仔的发育逐渐下降;而NSE 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则与HDAC2相反,在新生期低表达,随发育逐渐上升并稳定在高表达水平。在不断发育过程中,NSE mRNA表达呈“S”型变化,而HDAC2呈“倒S”型,两者在生后7天发生交汇,表达水平近乎相同。Western blot显示HDAC2与NSE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与mRNA的表达基本一致。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大鼠海马组织中HDAC2蛋白主要分布在CA1, CA3和DG区神经元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随发育其表达水平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并且存在由胞核向胞浆逐渐转位表达的现象。结论:大鼠海马组织中HDAC2的表达水平随生后发育逐渐减少,与NSE的表达呈负相关,并存在由胞核向胞浆逐渐转位现象,为学习记忆功能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提供了实验基础。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予幼鼠预防性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再制作内毒素血症模型,动态观察胃肠粘膜损伤情况及胃肠粘膜TGF-a、EGFR的表达情况.方法:15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内毒素组(LPS组)、表皮生长因子组(EGF组).EGF组予腹腔内注射EGF连三天,LPS组及CON组予同单位体积生理盐水.第四日予LPS组、EGF组腹腔内注射LPS,CON组注射同单位体积生理盐水.在注射后3h、6h、12h、24h、48h、72h将幼鼠处死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胃组织TGF-a、EGFR和小肠组织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死亡率比较:CON组无死亡,LPS组死亡率最高,为47.95%,EGF组24h死亡率为5.33%.病理改变:LPS组病理改变最明显;EGF组病理改变较LPS组明显减轻.小肠粘膜损伤评分明显低于LPS组.胃粘膜EGFR的表达:CON组染色浅;LPS组先上升后下降再逐渐恢复;EGF组先升高后恢复.EGF组和LPS组的不同时相点分别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粘膜TGF-α的表达:CON组染色浅,LPS组表达稍增,EGF组表达也有增加,EGF组与LPS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粘膜EGFR的表达:CON组染色浅,LPS组与EGF组呈先升高后降低再恢复的趋势,EGF组与LPS组相比,3h、6h、12h、24h这四个时相点有显著差异(P<0.01),而48h、72h这两个时相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S对胃肠粘膜的损伤较重,而预防性应用EGF的幼鼠的胃肠粘膜损伤减轻,且24h死亡率明显下降;LPS组胃粘膜EGFR的表达升高,EGF组各时相点EGFR的表达均高于同时相点LPS组,而TGF-α的表达虽有升高,但与EGF组相比无明显差异;LPS组小肠粘膜的EGFR的表达在3h、6h、12h、24h明显低于EGF组同时相点的表达量.
  • 摘要:目的:DNA甲基化和众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限制母体饮食能通过表观遗传改变而造成子代先天性疾病的发生.母体维生素A(VA)缺乏可以造成子代先心病的发生.探究母体VA缺乏改变子代心脏发育关键基因GATA-4甲基化水平.方法:48只清洁级断乳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VAN组,n=16)、VA缺乏组(VAD组,n=32).分别给予普通饲料(4 IU VA/g饲料)、VAD饲料(无VA)10周后,与健康雄性SD大鼠交配.次日发现阴栓者即为妊娠第0.5天.将受孕VAD组的孕鼠随机分为2个亚组,即VAD组(n=16)、VAD补充组(VADS组,n=16).亚组中VAD组继予原饲料喂养;补充组给予VA补充饲料(10 IU VA/g饲料)喂养.于妊娠第13.5天取各组胚胎心脏组织,观察子代心脏发育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期子代心脏GATA-4基因表达水平;利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方法测定GATA-4基因甲基化位点和分布情况,以及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MTs)水平.结果:VAD组子代心脏畸形率为35.3%,高于VAN组(P<0.01)。该组GATA一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ADS组子代心脏畸形率和GATA-4基因表达都得到改善。子代心脏组织GATA-4基因甲基化分析中发现,发生甲基化的位点分布广泛且无明显特征性。VAN组、VAD组和VADS组的甲基化率分别为0.93%,3.95%和2.09%,存在显著差异(X2=12.045.P=0.017)。DNMTs检测则提示:VAD组DNMT1表达显著升高(P<0.01);DNMT3a和3b表达下调(P<0.01,P<0.05)。VADS组DNMT,和3a的表达均得到恢复,与VA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母体VA缺乏影响妊娠早期子代胚胎心脏组织GATA-4基因甲基化水平,与部分DNMTs的异常表达参与影响了GATA-4基因甲基化水平有关。孕早期及时补充VA可以部分纠正GATA-4和DNM下s基因的表达,能改变因VA缺乏而造成对胚胎心脏的毒性作用。
  • 摘要:目的:评价Prader Willi综合征不同基因型,父源性缺失或母源性单亲二倍体,患者智力水平和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病的差异性.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获得对Prader Willi综合征不同基因型的患者进行表型差异性研究的文献.以父源性缺失(DEL组)或母源性单亲二倍体(mUPD组)智力水平、精神性疾病发病率为分析对象,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76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13篇文献进入系统评价(病例组n=423,对照组n=318),全部为英文文献.对于数据进行Meta分析,DEL组与mUPD组智力水平分析,①全量表智商的比较(NM,-2.69;95%Cl,-4.86 to-0.52;p=0.02),②语言智商的比较(NM,-7.5;95%Cl,-9.75 to -5.26;p<0.00001),⑧操作智商的比较(NM,4.02;95%Cl,1.13 to 6.91;p=0.006);DEL组与mUPD组精神性疾病发病率的分析,①总体发病率的比较(OR,0.14;95%Cl,0.08 to 0.23;p<0.00001),②抑郁型精神病的比较(OR,0.77;95%Cl,0.35 to 1.68;p=0.51),③两极性精神病的比较(OR,0.04;95%Cl,0.01 to 0.23;p=0.0002).结论:在Prader-Willi不同的基因型中,父源性缺失或母源性单亲二倍体,引起的Prader-Willi综合征神经系统的表型并不完全相同.在父源性缺失的患儿,更容易出现语言发育的落后;在母源性单亲二倍体的患儿,更容易出现操作能力发育的落后,以及精神性疾病尤以两极性精神疾病为著.
  • 摘要: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卵清蛋白(OVA)过敏小鼠治疗效果.方法:40只OVA过敏小鼠按atRA干预剂量不同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以及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atRA干预后小鼠体重、腹泻及肠道形态学变化,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VA-lgE、大便总lgA及OVA-lg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CD4+CD25+FoxP3+T细胞占总CD4+T细胞百分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atRA干预组小鼠血清OVA-lgE(1.221±0.367 vs 0.793±0.616)和大便OVA-lgA (1.573±0.656 vs 0.905±0.279)降低(P<0.05);小鼠空肠形态学基本正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肠系膜淋巴结中CD4+CD25+FoxP3+T细胞占总CD4+T细胞百分比(10.641±1.218 vs10.936±0.954)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高剂量两组小鼠血清OVA-lgE(1.221±0.367 vs 1.109±0.319;1.221±0.367 vs 0.938±0.281)、大便总lgA(1.050±0.291 vs1.104±0.358;1.050±0.291 vs 1.069±0.221)及肠系膜淋巴结中CD4+CD25+FoxP3+T细胞占总CD4+T细胞百分比(10.641±1.218 vs 9.968±2.465;10.641±1.218 vs 12.146±2.15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高量atRA干预会造成小鼠体重下降及肠道粘膜损伤.结论:低剂量atRA对OVA过敏小鼠可能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而中、高剂量atRA对OVA过敏小鼠无治疗作用.
  • 摘要:目的:溶血活性是肺炎球菌溶血素(PLY)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运用溶血活性不同的肺炎球菌溶血素建立脑损伤模型,探讨溶血活性对PLY致大鼠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4周龄大鼠,经左侧颈内动脉注入等剂量溶血活性缺失的肺炎球菌溶血素(PLY(-))及溶血活性正常的肺炎球菌溶血素(PLY(+)),观察脑组织神经损伤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PLY(+)组脑组织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较PLY(-)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PLY(-)组NSE及GFAP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及IL-6水平PLY(+)组较PLY(-)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PLY(-)组TNF-α及IL-6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溶血活性在肺炎链球菌造成脑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炎症因子释放.
  • 摘要:目的:研究江西省儿童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侵袭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的157例SA侵袭性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将以上患儿采集于无菌部位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对分离出的161株SA菌株进行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结果:1、SA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情况:2009-2012年培养分离出SA菌株161株,其中MRSA菌株38株.SA从无菌部位脓液标本检出100株,占62.11%;血液标本检出53株,占32.92%;胸腹水标本检出8株,占4.97%.检出的MRSA菌株38株,分别来自无菌部位脓液标本20株(20/38,52.63%)、血标本14株(14/38,36.84%)、胸腹水4株(4/38,10.52%);MRSA的检出率逐年上升,2009年为10.5%(4/38),2010年为21.6%(13/60),2011年为32.2%(10/31),2012年为34.3%(11/32).2、年龄构成:161株SA侵袭性感染的患者年龄分别为1天~12岁,其中1天-28天:29株,占18.01%;28天-1岁:74株,占45.96%;1岁-3岁:29株,占18.01%;3岁-6岁:6株,占3.73%;6岁-12岁:23株,占14.29%.3、疾病构成:161株SA中,患无菌部位脓肿82例,支气管肺炎26例,化脓性关节炎17例,骨髓炎14例,皮肤蜂窝织炎12例,肺脓疡6例,化脓性胸膜炎2例,双肺组织挫伤并感染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4、耐药情况:161株SA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96%,红霉素72%,苯唑青霉素38.6%,克林霉素28%,复方新诺明14%,氯霉素13.3%,利福平9.3%,庆大霉素6.6%,夫西地酸钠2.6%,未发现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SA.结论:SA能产生多种毒素及酶,可引起儿童侵袭性感染.28天-1岁组SA阳性检出率最高,提示SA主要感染婴儿.SA对青霉素及红霉素保持较高的耐药性.MRSA的检出率以无菌部位脓液标本为最高;MRSA的检出率逐年升高,提示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素,并加强对SA耐药性的监测.
  • 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l类分子的基因多态性特征,为KIR及其配体与疾病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184例中国北方汉族儿童(男91例,女93例),入选标准为:1、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正常;2、无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3、家族史阴性.采用PCR法分别检测KIR及HLA-ABC的基因多态性.KIR基因的观察频率、基因型频率及与HLA-ABC配体组合频率采用直接计算法,估计人群基因频率采用公式:GF=1-(1-OF)1/2.结果:16个KIR基因在本研究中均能检测到;4个框架基因的基因频率均为100%;其他KIR的基因频率在16.3%-99.5%之间.本研究共检测出24种基因型(包括一种新的基因型,其基因组成包括框架基因及KIR2DL3、3DL1、2DP1),最常见的基因型为1型(51.1%),50%基因型仅在单一个体中检测到.在HLA-A、B、C基因座位上,分别检测出低分辨水平等位基因12种、27种、11种,最常见的等位基因分别为HLA-A*02,HLA-B*15,HLA-C*07.本研究首次报道了9对KIR/HLA配对组合在汉族人群中的频率,最常见的配对组合为KIR2DL3/HLA-C1.结论:本研究初步获得了我国北方汉族人群的KIR及其配体HLA-ABC基因多态性特征;首次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对KIR/HLA配对组合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其与疾病的关系提供参考数据.
  • 摘要:目的:既往研究表明,骨髓移植患儿移植后营养不良风险增加,主要表现在蛋白质、能量、微量元素代谢改变方面.评估了骨髓移植患儿预处理前和干细胞回输前的营养状况,研究了其不同状态下氮平衡的变化.方法:本实验研究了13名拟行骨髓移植的患儿营养状况的变化,在预处理前和移植前这两个时间点分别收集了患儿体重、白蛋白、氮平衡等营养状况相关指标.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3名患儿平均年龄为7.53±4.43岁.平均住院时间为42.5±15.1天.预处理前患儿平均体重为30.3±17.1kg,预处理后体重显著下降为28.5±15.7kg,与预处理前比较,p=0.0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白蛋白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与体重相似,预处理前为39.9±3.5,移植前为35.9±3.9,两者相比p=0.007,具有统计学差异.预处理前,患儿氮平衡为1.71±6.38g,其中7人为正氮平衡,6人为负氮平衡.预处理后所有患儿均为负氮平衡,平均为-5.02±3.89g,p=0.01.其中7名患儿给予了肠外营养支持(PN),其氮平衡与未用PN患儿相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2±4.0 vs 5.7±5.7,p=0.014).结论:本研究表明骨髓移植患儿在移植前可能就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必须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手段以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 摘要:目的:通过应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探讨其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SC)在致敏小鼠植入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致敏受者免疫排斥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实验将BALB/c小鼠分5组:①致敏组②致敏同时-7天应用5×105Treg组③致敏同时一13天及-7天应用5×105Treg组④正常小鼠移植组予等体积的PBS进行对照⑤正常小鼠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0天予致死量8Gy直线加速器照射后予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骨髓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进行移植.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或器官组织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细胞归巢,同时记录生存状况,监测其造血重建的情况.结果:移植后12及24小时,应用Treg组与致敏组相比,在不同组织荧光细胞归巢数量明显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敏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均于6~13天全部死亡,而分别应用5×105Treg 1次及两次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天及16天,与致敏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Treg能诱导致敏受者对异基因HSC的免疫耐受,抑制免疫杀伤,延长其生存期,但未能完全诱导免疫耐受,HSC最后仍被致敏小鼠排斥以致其死亡.
  • 摘要:目的:通过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分别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SC)植入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致敏受者免疫排斥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实验将BALB/c小鼠分4组:①-7天致敏组②-7致敏同时应用CTLA4Ig+anti-CD154组③正常小鼠应用CTLA4lg及anti-CD154的鼠源性对照抗体④正常小鼠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0天予致死量8Gy直线加速器照射后予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骨髓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进行移植.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或器官组织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细胞归巢,同时记录生存状况,监测其造血重建的情况.结果:与致敏组相比,应用CTLA4Ig+anti-CD154组能促进异基因HSC植入,诱导免疫耐受,并在28天内完成造血重建.结论:应用CTLA4Ig及anti-CD15能诱导致敏受者对异基因HSC的免疫耐受,促进其植入,并完成造血重建.
  • 摘要:目的:观察异种UC-MSCs静脉移植的安全性及UC-MSCs在UUO大鼠体内的分布,为人UC-MSCs静脉移植治疗肾损伤大鼠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冻存的UC-MSCs复苏、扩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6/ml备用.2.8周龄雌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4组,各21只:①单侧输尿管梗阻组:简称为UUO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7d尾静脉注射PBS1ml.②单侧输尿管梗阻+细胞移植组:简称为UUO+MSCs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7d尾静脉注射5×106UC-MSCs.③假手术组:简称为Sham组,手术入路方式同UUO组,进腹腔后分离左输尿管但不结扎输尿管,术后7d经尾静脉注射PBS1ml.④假手术+细胞移植组:简称为Sham+MSCs组,手术入路方式同UUO组,进腹腔后分离左输尿管但不结扎输尿管,术后7d尾静脉注射5×106UC-MSCs.3.四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14d、21d、28d共3个时间点各取7只杀鼠,造模后和杀鼠前均测量体重,杀鼠后收集血标本、肾脏、心脏、肝脏、脾脏和肺,行以下检查:①血标本检测血常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②四组大鼠肾组织均行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希夫反应(PAS)和Masson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的形态学改变;③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四组大鼠心、肝、脾、肺、肾组织MAB1281(标记人UC-MSCs)阳性表达细胞,光镜下观察并计数阳性细胞个数.结果:①各时间点Sham+MSCs组的体重增长、血常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与Sham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UUO组和UUO+MSCs组结扎侧肾脏随时间的延长,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步加重,肾小球无明显病变.③四组大鼠心、肝、脾、肺大体标本肉眼观察均无明显异常.Sham+MSCs组心、肝、脾、肺、肾组织光镜下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④外源性的UC-MSCs主要分布在肺和脾脏,其次是肾脏和心肌,肝脏几乎没有.UUO+MSCs组脾脏的UC-MSCs明显少于Sham+MSCs组(P<0.01),但肾脏的UC-MSCs却多于Sham+MSCs组,而且UUO+MSCs组的左肾UC-MSCs主要分布在肾间质,Sham+MSCs组的肾脏UC-MSCs却主要分布在肾小球.结论:①异种UC-MSCs静脉移植是安全可行的.②异种UC-MSCs静脉移植到梗阻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后能归巢到受损的肾组织.
  •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出醛固酮肾损害小鼠肾皮质差异表达的miRNA,进一步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理,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1.制各醛固酮肾损伤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醛固酮灌注3天组、醛固酮灌注7天组,每组6例,留取肾皮质标本.2.利用miRNeasy Mini Kit(Qiagen)提取分离总RNA,使用Spectrophotometer OD-1000(OneDrop)检测RNA浓度.所提取的总RNA经过检测符合芯片实验的要求.3.利用AFFX MiRNA表达谱芯片实验进行miRNA的检测,经过数据转换和分析后,筛选出上调和下调的miRNA.4.通过逆转录和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5.应用StarBase数据库整合PITA、miRanda软件进行miRNA的交集靶基因预测,对交集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1.根据芯片结果,以实验组与对照组RQ≥2.0或RQ≤0.5为标准,筛选出10个有显著表达差异的miRNA,其中包括8个显著下调的miRNA,以及2个显著上调的miRNA.2.挑选出醛固酮灌注组显著上调的mmu-miR-183及显著下调的mmu-miR-1187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miRNA表达与芯片结果表达趋势基本一致.3.利用Starbase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交集靶基因,其中有6个存在交集靶基因,预测到的靶基因数共有232个,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分布于110个群中(P<0.05),与代谢、生长发育、转录调控、基因表达等过程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这些靶基因参与12个通路(P<0.05),与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肾脏炎症及纤维化相关.结论:1.使用芯片筛选出10个有显著表达差异的miRNAs.2.q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表达趋势基本一致,证实了芯片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3.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在醛固酮诱导的肾脏纤维化和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肾脏损害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体外观察敲低小鼠肾小球足细胞Orai1基因表达对小鼠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nn、podocin、TRPC6及α-actinin-4等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33℃许可条件下培养的小鼠足细胞,传代后转入37℃非许可条件下继续培养10-14天至分化成熟,用脂质体2000转染试剂转染针对Orai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转染后用流式细胞仪测转染效率;转染后48小时测Orai1、nephrin、podocin、TRPC6及α-actinin-4 mRNA表达的变化;转染后72小时测Orai1、podocin及α-actinin-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1)流式细胞仪测转染效率约为76%(P<0.05).(2)Orai1 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转染前分别降低了约59%、37%,(P<0.05).(3)在Orai1基因表达削弱的情况下,α-actinin-4、podocin在mRNA水平下降分别约44%、40%,(P<0.05),蛋白水平下降约29%、31%,(P<0.05);TRPC6及nephnn在mRNA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敲低Orai1基因表达可以降低足细胞podocin、α-actinin-4的表达.
  • 摘要:目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是几乎所有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的共同病理表现.研究证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l-1)在小管间质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胶囊(其成分同桂枝茯苓丸,主要由桂枝、茯苓、芍药、牡丹皮、桃仁等组成)在部分肾脏损伤中起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TIF动物模型,观察u-PA和PAl-1在TIF过程中的表达以及桂枝茯苓胶囊对u-PA、PAl-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模型组(24只),预防组(24只).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TIF模型.预防组大鼠加以125mg/kg桂枝茯苓胶囊,溶于生理盐水灌胃,日2次,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每天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分别于实验第7d、14d、21d时随机选取8只大鼠,行功能学检测然后处死,行光镜下观察梗阻侧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评价肾脏u-PA、PAl-1表达变化.结果:①7天及14天模型组、预防组大鼠血肌醉(serum creatinine,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nitrogen.BUN)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21天模型组、预防组BUN,Cr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BUN,Cr均较各自14天时明显升高(P><0.01,且预防组较模型组降低(P<0.01,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大鼠日UN, Cr无明显变化(P
  • 摘要:目的:观察儿童脓毒症患者血浆中mi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PICU住院的40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中位数年龄0.75(0.52,1.90)岁,男27例,女13例,其中严重脓毒症16例,7例死亡.选取20例非感染性手术后发生SIRS的患儿作为SIRS组,1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血浆中miR-21、miR-125b、miR-132、miR-146a、miR-155、miR-223的表达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表达差异的血浆miRNA、PCT和CRP等指标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利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患儿血浆TNF-α和IL-10水平.结果:各组之间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各组血浆中miR-21、miR-125b、miR-132、miR-155表达水平无差异.脓毒症组miR-146a、miR-223的表达水平均较SIRS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SIRS组miR-223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而miR-146a在两组之间表达无差异.严重脓毒症较一般脓毒症血浆miR-146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但miR-223无统计学差异.miR-146a、miR-223和PCT、CRP预测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95%Cl0.708~0.922),0.678(95%Cl0.537~0.818),0.706(95%Cl0.571~0.842)和0.588(95%Cl0.427~0.748).miR-146a预测脓毒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和70%,miR-223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和55%.脓毒症组血浆IL-10、IL-10/TNF-α水平较SIRS组和对照组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miR-146a、miR-223均和IL-10、IL-10/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浆中miR-146a、miR-223表达上调,可以作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 摘要: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过程中出现暂时性失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3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头晕、头痛、胸闷等进行HUTT的患者3488例次,年龄2.00~79.00(19.28±15.05)岁,男1654例次,女1834例次;其中<18岁(儿童组)2428例次,年龄2.00~17.82(10.80±2.94)岁;≥18岁(成人组)1060例次,年龄18.00~79.00(38.68±13.59)岁.分析HUTT过程中出现暂时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3488例次HUTT过程中出现暂时性失语13例(3.72‰),成人组高于儿童组[9例(8.49%)vs4例1.65%),2=9.306,P<0.01];男女比较无差异[女9例(4.9%‰)vs男4例(2.4%‰),2=1.451,P>0.05].(2)失语出现时间:失语出现于BHUT过程中的4~17(11.33±6.66)min,SNHUT舌下含药后2~10(4.90±2.69)min.(3)干预措施:所有失语患者,通过立即采取平卧位、吸氧、进食盒装牛奶或输液治疗等措施后,失语自行消失,恢复后无言语表达障碍及言语理解障碍.结论:HUTT时存在诱发暂时性失语的风险,恰当干预后失语可自行消失.
  • 摘要:文章介绍了左室特发性室速儿童患者1例。此患儿由于入院时心电图诊断不明确,影响了治疗。在使用了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后,考虑为左室特发性室速,而应用维拉帕米治疗,5min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左室特发性室速因其对维拉帕米敏感,又称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较少发生于儿童,但己有报道。其心电图特点为:1.胸导联QRS波呈右束支阻滞形态;2.肢体导联QRS波呈左前分支阻滞形态;3. V5和V6导联绝大多数呈rS型(R/S<1>(V1-V6的S波逐渐加深);4.由于室速起源于心室的间隔部位,故QRS波一般不宽,时限在0.12s左右,易误诊室上速;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持续数小时数日不等,多数患者发作时血流动力学仍比较稳定,预后较好,少数发展成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而本例左室特发性室速由于发作时间久,存在一定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以及肝脏肿大,下肢浮肿等心功能不全表现。该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的主要机制目前认为是折返,或延迟后除极健康搜索的触发激动有关。该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可分为药物和射频消融术,药物治疗主要是以维拉帕米为主,且效果显著。一般容易因为诊断不明确而延误治疗。因此,对该型室性心动过速做出正确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 摘要:目的:探讨喉罩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心血管内科择期手术病人,近期无呼吸道感染病史.随机分为Ⅰ组(LMA组)30例和Ⅱ组(气管插管TT组)30例.两组病人入室后予氯胺酮1mg/kg,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1mg/kg诱导后Ⅰ组行喉罩置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Ⅱ组予顺式阿曲库胺0.1mg/kg,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两组患儿均以丙泊酚1-2mg/kg泵入,七氟醚1%-1.5%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LMA(TT)置入前、置入后及拔除LMA(TT)时的HR、MAP、SP02.并记录LMA、TT插入、拔出时的并发症及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种方法均在满意的麻醉下完成手术,以喉罩维持气道对患儿心血管刺激小,术毕即可拔除喉罩,术后患儿完全清醒的时间快,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结论:喉罩可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中安全应用.
  • 摘要:目的:评估小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寻找一种无创的床边快速评估心肌收缩力的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前瞻性研究,包括VSD术后组和健康对照组两个组,分别为VSD修补术后1-2周的小小婴儿和同龄健康小婴儿.采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对两组对象进行肌力指数等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比较两组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VSD术后组和健康对照组各41例,两组的月龄中位数均为3个月,月龄范围均为1-6个月.VSD术后组小婴儿的肌力指数(SMII)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1.27±0.32)vs.(1.08±0.21)mW.m-2,P<0.01).心率、每博指数、心指数及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舒张压在VSD术后组稍偏高(P=0.032).结论:小婴儿VSD修补术后早期,循环功能各项指标尚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有待后期随访监测.肌力指数直接反映心肌功能,可能在术后随访用药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病理情况.方法:对本院2005年至201 0年小儿肾病专科31例住院尿常规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肾穿刺活检,部分病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本组31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病理损害,光镜结果显示病理分级Ⅱ-Ⅵ级不等,其中Ⅱ级占35.48%(11/31),Ⅲ级占54.83%(17/31),Ⅳ级、Ⅴ级及Ⅵ级各占3.23%(1/31).免疫荧光病理显示单纯IgA沉积型占48.38%(15/31),IgA+ IgG沉积型占19.36%(6/31),IgA+IgM沉积型占19.36%(6/31),IgA+IgG+IgM沉积型占12.90%(4/31).14例患儿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其中10例(10/14,占71.43%)高于正常值.结论:尿常规检查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已经存在肾脏病理改变,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发现肾损害有意义的指标.
  • 摘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a),简称ITP,是一类以血小板计数减少而增加患儿出血风险的疾病,对于大多数儿童患者,ITP是一类自限性疾病,然而对于一些儿童和多数成人患者而言,慢性ITP的患者多见.最新的ITP治疗手段,包括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是2011年美国血液学会ITP最新指南中提到的一种有效的治疗难治性ITP,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慢性ITP的二线用药,从而避免脾切除.TPO受体激动剂在近几年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中能有效升高血小板计数水平,然而,血小板的水平的维持依赖于TPO受体激动剂的长期使用.本综述主要总结了目前慢性ITP治疗中最新的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T细胞抗原受体(TCR)是T细胞接受T细胞依赖性抗原刺激和形成T细胞记忆应答的基础.此前研究发现无论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或轻型的X连锁血小板减少症(XLT)患者在年龄超过15周岁后,其外周血来源的T细胞TCR多样性出现受限,推测可能与T细胞凋亡增多继而出现淋巴细胞减少有关.截至目前,国内外尚未见WAS基因突变对外周血各种淋巴细胞亚群TCR多样性影响的报道.本研究探讨WAS及XLT患儿不同T细胞亚群中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TCRVβ)受体谱限制性改变的程度及模式.方法:采集15例WAS,8例XLT及25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的外周新鲜血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CD4+、CD8+T细胞,进一步分选足够数量的初始及记忆CD4+、CD8+T细胞,立即提取RNA,并合成cDNA,采用互补决定区3(CDR3)的谱型图方法分析比较WAS、XLT及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CDR3谱型变化,对各CDR3谱型图进行复杂性评分,评分小于4分的亚家族即为TCRVβ多样性受限;对外周血细胞及分选的各群细胞的平均复杂性评分、受限频率,各亚家族受限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同龄对照相比,患儿总外周血细胞,分选的CD8+T细胞,及分选的初始CD8+T细胞和记忆CD4+T细胞TCR的CDR3谱型明显受限,平均复杂性评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患儿及正常同龄对照的总外周血细胞及分选细胞的受限频率统计分析显示,患儿总外周血细胞、分选的CD4+T细胞、初始CD4+T和记忆CD8+T细胞的受限频率跟同龄正常对照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分选的CD8+T细胞、初始 CD8+T及记忆CD4+T细胞亚群的受限频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23个亚家族的受限百分比统计分析显示,WAS和XLT患者记忆CD4+T细胞的Vp14,Vp17亚家族,初始CD8+T细胞的Vp6,Vp13A亚家族,及记忆CD8+T细胞的Vp21亚家族跟正常对照相比,其CDR3谱型受限百分比都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国内外首次发现WAS基因突变可选择性影响初始CD8+T细胞及记忆CD4+T细胞TCR Vp库多样性的形成,可能与WAS及XLT病人对疫苗、感染的记忆应答减低有关。某些特殊的TCR寡克隆可能参与介导了WAS的免疫病理过程。
  •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DIC的患儿的142例病例资料.记录DIC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和预后等资料.依据入院24h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组(≥30g/L)和低蛋白血症组(<30g/L),分析不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DIC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为68.3%(97/142).低蛋白血症组病死率(42.3%)高于正常白蛋白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蛋白血症组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组(P<0.05).低蛋白血症组PT值及APTT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组,血小板(Pit)明显降低(P<0.05).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28.47±3.86vs25.89±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蛋白血症在新生儿DIC患儿中发病率较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与DIC预后密切相关,因此,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评估新生儿DIC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评估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近11年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单纯PS共48例.扩张前先确定PS的类型和测量瓣环大小,球囊直径选择比瓣环径线大20%~40%,扩张后即刻测肺动脉与右心室跨瓣压差(△P),观察比较PBPV后肺动脉瓣开放、射流及肺动脉瓣、三尖瓣反流情况.结果:48例患者中38例采用单球囊,10例双球囊扩张,均扩张成功,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BPV是一种治疗单纯PS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己成为治疗PS的首选方法.
  • 摘要: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DR)特异性siRNA转染对鼠主动脉内皮细胞(EC)增生、凋亡、一氧化氮合酶及载脂蛋白E (apoE)表达的影响,探讨维生素D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主动脉EC分离培养,观察VDR特异性siRNA转染对小鼠EC生长的影响,采用AlamarBlue还原法测定细胞增生活力,采用FLM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原位标记凋亡细胞核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法检测eNOS mRNA和apoE mRNA表达,并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质粒转染组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质粒转染组比较,VDR特异性siRNA转染组各时间点(24h、36h、48h)EC增生活力明显下降(P<0.01)、EC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培养液上清NO浓度明显下降(P<0.01)、eNOS-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eNOS活性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apoE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相关分析发现在VDR特异性siRNA转染组,eNOS表达量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与apoE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VDR特异性siRNA转染对鼠主动脉EC增生、凋亡、eNOS及apoE表达产生明显影响.提示抑制VDR,可以下调apoE mRNA表达,同时,由于apoE mRNA表达下降,可能是导致EC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NO浓度下降、eNOS-mRNA与eNOS活性蛋白表达下调的重要原因.VDR表达下降也可能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表明维生素D与apoE相关作用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通过eNOS与AS相关联.
  • 摘要: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对高肺血流大鼠肺动脉胶原堆积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分流组(n=8),分流+ADM组(n=8).对后两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8周后,对分流+ADM组大鼠,皮下埋微量渗透泵持续予ADM1.5μg/(kg·h).继续饲养2周后,测定动脉平均压(mPAP)和右心室/(左心室十室间隔)重量比值,检测肺血管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和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动脉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Ⅰ、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ⅠNP、PⅢNP)和肺组织转录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流组大鼠mPAP、右心室肥厚程度、肺小血管肌化程度以及肺中、小动脉相对中膜厚度均明显增加,肺组织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加,肺动脉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上调,肺组织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上调,血清PⅠNP、PⅢNP及肺组织TGF-β1含量明显增加.ADM使肺动脉压力明显回降,右心室肥厚程度减轻,肺血管结构改变缓解,肺组织胶原沉积减少,肺组织前胶原mRNA表达下调,血清PⅠNP、PⅢNP及肺组织TGF-β1含量降低.结论:ADM可能通过TGF-β1途径,抑制前胶原合成,减轻肺组织胶原沉积,缓解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基质重塑.
  • 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2)对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重塑的调节作用.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分流组和分流+SO2组.对分流组和分流+SO2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分流+SO2组大鼠每天腹腔内注射Na2SO3/NaHSO3 85mg.Kg-1·d-1,8周后以右心导管的方法测定三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及肺动脉舒张压;光学显微镜观察肺小血管形态学的改变;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肺组织中SO2含量;AST/GOT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AAT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AAT2蛋白的表达;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AAT2的mRNA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总胶原蛋白(羟脯氨酸含量)、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和TGF-β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和TGF-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肺动脉舒张压(dPAP)分别升高58.33%,72.88%,43.35%(P<0.05);肺小血管中肌型动脉和部分肌型动脉所占百分比明显升高,而非肌型动脉所占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中S02含量明显下降(P<0.05),肺组织中内源性SO2生成关键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AT)活性明显下降(P<0.05)AAT2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P<0.05);肺组织总胶原蛋白及胶原蛋白Ⅰ和Ⅲ含量显著增加;肺组织TGF-β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分流组相比,分流+SO2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平均降低22.15%(P<0.05),肺动脉平均压平均降低20.63%(P<0.05);肺血管肌化程度明显缓解:肌型动脉和部分肌型百分比明显降低,非肌型动脉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中总胶原蛋白、胶原蛋白I和胶原蛋白III的表达分别降低15.28%,13.85%,26.80%(P<0.05)。TGF-β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SO2可抑制高肺血流性肺血管胶原的重塑进而缓解高肺血流性肺血管结构重构,从而拮抗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而其抑制高肺血流性肺血管胶原重塑的机制可能与TGF-β信号通路有关。
  • 摘要:目的:调查消化科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2010年STRONG kids评分标准对314例消化科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体格测量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结果:314名患儿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29.3%(92/314),≤1岁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6.7%,1-3岁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4.8%,≥4岁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8.5%,≤1岁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19.1%,≤1岁营养不足发生率为45%,1-3岁营养不足发生率为38.3%,≥4岁营养不足发生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RONG kids能有效筛查小儿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为营养支持的临床合理足应用提供指导.
  • 摘要:目的:本研究试图明确母孕期肥胖是否对子代的学习、记忆等认知系统产生影响,同时探讨其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为"疾病的胎儿起源学说"向神经系统深入提供思路,同时为孕期合理体重控制和干预提供临床线索.方法:采用高脂(HF)或高糖(HP)饮食制造孕期肥胖母鼠模型,同时子代大鼠哺乳期采用标准饮食饲养。监测孕期母鼠体重以及子代大鼠出生及产后十周龄体重。在子代出生后第十周,通过血清学酶联反应等方法检测子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血清瘦素等外周内分泌相关指标;通过行为学测试,检测子代大鼠灵活性学习能力和注意力定式转化能力;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测试子代大鼠纹状体多巴胺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测试子代大鼠下丘脑瘦素磷酸化水平和相关信号通路。结果:高脂或高糖饮食暴露引起母源性肥胖后,其子代大鼠在成年期早期尚未出现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血清瘦素等外周内分泌指标改变时,其神经系统即出现认知损伤症状。在两种常见的适应性行为测试中,子代大鼠注意力定式转化能力未见受损,但其灵活性学习能力却出现特异性损伤。此外,这种灵活性学习损伤仅发生在早期初学阶段。进一步检测纹状体多巴胺水平发现,母孕期肥胖子代大鼠纹状体多巴胺水平明显降低,且同时发生下丘脑瘦素抵抗现象,STATA3参与瘦素信号系统调控。结论:疾病的胎儿起源学说中,目前研究焦点多在母孕期肥胖对子代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研究提示,较之子代内分泌系统的血清学改变,其神经系统的认知损伤症状可能出现更早。在子代大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血清瘦素等外周内分泌指标尚未明显改变时,其神经系统早期灵活性学习能力即己出现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与子代大鼠STATA3介导的中枢瘦素抵抗机制有关,进而导致其纹状体多巴胺调节失衡。研究为“疾病的胎儿起源学说”向神经系统深入提供思路,同时为孕期合理体重控制和干预提供临床线索。
  • 摘要:随着胎儿超声诊断技术的成熟,胎儿心包积液的检出率也逐渐提高,引起了越来越多产科、新生儿科和小儿心脏科医生的关注.胎儿心包积液病因并不是十分明确,其形成多与胎儿疾病相关联.现有文献资料表明,染色体异常、心血管疾病、宫内感染、胎儿贫血为胎儿心包积液的主要原因.对于存在心包积液的胎儿,需予以进行一系列检查,寻找其原发疾病.胎儿心包积液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孤立性胎儿心包积液,积液只发生于心包腔,而未见于其它浆膜腔隙,且不伴有胎儿水肿;另一种为胎儿水肿的一部分.预后与有无伴其他疾病相关.由于大量心包积液影响胎儿肺部发育、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对于有适应证的病例,可行心包穿刺术、心包引流、胸腔-羊膜腔分流术.
  • 摘要:目的:探讨对患有重度肺动脉狭窄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以及评价对新生儿重度肺动脉狭窄进行早期药物及介入治疗干预后,其治疗结果以及右心室形态及功能的发育情况.方法:2011-2012年11例产前诊断为重度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闭锁患儿,男性2例,女性7例,出生后即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并接受相应的监护,应用前列腺素E维持动脉导管开放,在新生儿期的适当时机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术.对术前,术中以及术后1个月至1年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氧监测,通过用右心室容积/左心室容积的方法绘制曲线来预估右心室的形态及发育的程度.结果:产前诊断重度肺动脉狭窄的准确率达100%.产前准确诊断对出生后的恰当干预有重要意义.通过血氧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重度肺动脉狭窄患儿及时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1,可以短期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在动脉导管完全关闭前进行球囊扩张有效安全.通过术后1个月至2年的随访中发现,与术前相比,右室收缩压明显下降,同时右心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右心室的功能和发育也有了较好的提高.结论:对重度肺动脉狭窄胎儿进行产前监测可以有效的提高胎儿的存活率,为患儿手术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十分可靠的证据并且可以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及早的对患儿进行球囊扩张治疗,在术后及短期随访中发现,患儿的右心室容积增大,舒张功能改善,说明重度肺动脉狭窄患儿在新生儿早期的进行干预对右心室的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宫内发育迟缓(IUGR)尤其是生后出现生长追赶(CG-IUGR)的个体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y)的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是营养和能量代谢的关键调控点,推测CG-IUGR大鼠骨骼肌和肝脏中PGC-1α启动子的DNA甲基化及PGC-1α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发生了改变并在生长追赶及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方法:将SPF级别的受孕第一天的SD雌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限食组,对限食组母鼠孕期全程限制饲料并减少每窝仔鼠数量以建立CG-IUGR模型.于大鼠8周龄时处死并取其后肢骨骼肌及肝脏,提取RNA及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及线粒体DNA含量;对DNA进行亚硫酸氢盐转化,将转化后的模板用于PCR扩增PGC-1α启动子序列,用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的方法分析PGC-1α启动子上-803、-787、-582、-326、-215、-186及-178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结果:CG-IUGR大鼠骨骼肌和肝脏组织中PGC-1α的mRNA水平小于正常组(p<0.05),PGC-1α启动子上-803位点和-787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线粒体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G-IUGR大鼠骨骼肌和肝脏PGC-1α启动子特异位点甲基化水平、PGC-1α表达量及线粒体含量发生了改变,宫内营养不良的环境(IUGR)及生后的营养充足的环境(生长追赶)可能共同介导了这种改变,这可能是编程CG-IUGR胰岛素抵抗表型的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中晚孕期联合系统超声在筛查胎儿先天性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起,对来我院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每位孕妇均行中晚孕期联合系统超声检查方法,即在孕20~24周和孕30~34周各进行一次系统超声检查.每位孕妇均详细登记并进行追踪随访,所有胎儿资料均存放于工作站内以便行系统评估和统计.结果: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产前系统超声共检查13874例孕妇,其中畸形胎儿384例,畸形发生率2.77%(384/13874).孕20~24周时检出畸形胎儿315例,检出率82.03%(315/384),孕30~34周时检出畸形胎儿43例,检出率11.20%(43/384),两次孕期共检出畸形胎儿358例,畸形胎儿检出率提高至93.23%(358/384)(P<0.01).漏诊26例,漏诊率6.77%(26/384).结论:中晚孕期联合系统超声检查可显著提高畸形胎儿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异种脐带间充质细胞肌肉注射对健康Wistar大鼠心肌VEGF、cTnI表达及血清VEGF、HGF、IGF-1和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培养液对照组、HUC-MSCs上清液组、HUC-MSCs低剂量组、HUC-MSCs中剂量组和HUC-MSCs高剂量组;各组分别于大鼠四肢肌肉肌注PBS液、DMEM液、培养HUC-MSCs的上清液、0.25×105、1.0×105和4.0×105HUC-MSCs;4周后重复注射;实验第8周后取血和心肌组织.ELISA法测血清VEGF、HGF、IGF-1和GM-CSF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大鼠心肌VEGF和cTnI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均无死亡,体重、姿势、活动度、毛发纹理和皮肤完整性无异常改变。肌注前后各组间大鼠血清VEGF,IGF-1,HGF和GM-CSF水平差异无显著性(F=0.194~1.042,P>0.05);同组大鼠肌注前后血清VEGF,IGF-1、HGF和GM-CSF水平差异亦无显著性(t=-1.6222.173,P>0.05)。肌注后8周,各组大鼠cTn1在心肌细胞胞浆中均匀分布且呈强阳性表达,VEGF亦在心肌细胞胞浆中分布,但呈弱阳性表达;各组间大鼠心肌组织cTnl和VEGF含量差异无显著性(F=1.019,0.651;P>0.05).结论:肌注HUC-MSCs或其培养上清液对正常大鼠血清VEGF,HGF,IGF-1和GM-CSF水平及心肌组织cTn1和VEGF的表达无影响。
  • 摘要:目的:母亲的精神压力是儿童成长环境的重要内容.以往研究表明,过度的妊娠期压力会对胎儿的神经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母亲的精神压力对不同发育阶段或不同性别的儿童的神经发育是否产生差异性影响,目前并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母亲的精神压力对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儿童发育阶段和性别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2010年2~8月,在上海新华医院和国际妇婴保健院的产前门诊随机招募230名孕晚期妇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和《孕妇生活事件量表》评估孕妇的情绪压力和生活事件压力。分娩后继续随访,在儿童2~3岁时采用SCL-90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再次评估母亲的精神压力,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和《幼儿气质评估表TTS》评估儿童的智能发育和气质发育状况。结果:母亲孕晚期平均年龄为(29.27±2.98)岁。胎儿期和幼儿期母亲的SCL-90总分分别为109.78±19.51和114.0±27.67,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相关性r=0.31。胎儿期和幼儿期母亲的事件压力总分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男女孩平均年龄无显著差异(男VS女:(31.98±2.18)月:(31.59±2.24)月,男孩103例,女孩127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母亲孕期SCL-90总分每增加,分,儿童的应物能降低0.10分(p=0.039),语言能降低0.15分(p=0.031),孕期SCL-90总分与儿童性别对儿童的智能发育无明显交互影响,另外孕期SCL-90总分对儿童气质发育的各维度无明显影响。结论:(1)母亲妊娠期情绪压力明显影响幼儿的智能发育,包括损害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但这种影响无明显性别差异。(2)幼儿期母亲过高的情绪压力与幼儿节律性低、易退缩、适应性低、反应强度高、情绪本质消极、坚持性低的气质特点密切相关。幼儿期母亲的情绪压力对男孩反应强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女孩的影响。
  • 摘要:目的:1.了解重庆市铜梁县育龄期农村妇女补充叶酸状况.2.探讨孕早期体内血浆叶酸、红细胞叶酸、VB12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从重庆市铜梁县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募集18-35周岁、孕周<12周育龄期农村妇女共计309例做为研究对象,进行个人健康调查问卷调查、抽取5ml血样做叶酸等营养素的检测.各研究对象分娩后填写妊娠期及妊娠结局调查问卷.结果:1.299例研究对象中249例进行了叶酸增补,增补率为83.3%(249/299).其中怀孕前增补率为16.4%(49/299),怀孕初期增补率为66.9%(200/299).2.所有研究对象中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为11.0%(33/299),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为43.8%(131/299).Fe缺乏率为8.4%(25/299);贫血率为7.4%(22/299).3.在未增补叶酸组中血浆叶酸、红细胞叶酸分别为8.6±3.3ng/ml和618.4±274.0ng/ml,怀孕前增补组为16.8±5.0ng/ml和827.6±271.9ng/ml,怀孕初期增补组为14.0±5.9ng/ml和776.1±307.7ng/ml,增补叶酸后血浆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明显高于未增补组(p<0.01),三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VB12在孕前增补组为903.6±374.9pg/ml,显著高于孕初期增补组762.3±325.6pg/ml)和未增补组(787.8±302.3pg/ml)的水平(p<0.05),而孕初期增补组与未增补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叶酸未增补组小于胎龄儿(SGA)、早产发生率分别是17.5%、15%,较叶酸增补组(4.7%、4.7%)明显增高,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体内红细胞叶酸水平会影响婴儿身长(B=0.197,p<0.01)和出生体重(B=0.149,p<0.05);体内Fe的水平与婴儿身长具有相关性(B=0.137,p<0.05).结论:1.重庆市育龄期农村妇女增补叶酸比例较高.2.育龄期妇女增补叶酸能显著改善体内血浆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并有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3.该地区农村妇女维生素A、Fe的缺乏率仍较高,营养状况急需改善.
  •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Rice法于大鼠生后7天建立HIBD模型,HIBD损伤24小时后腹腔移植1~1.5x106 MSCs(MSCs组),HIBD组注射等量的PBS液.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5周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分别于HIBD损伤3d、7d和14d取三组大鼠海马组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Bax和Bcl-2的表达变化.同时利用氧糖剥夺(OGD)PC12细胞模型模拟体内HIBD,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m Blotting检测PC12细胞中IL-6、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过表达Ad-IL-6腺病毒感染PC12细胞,探索IL-6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MSCs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时间和距离均处于sham组和HIBD组之间,提示MSCs移植对HIB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2)HIBD损伤3d时,HIBD组IL-6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两组高;7d时,MSCs组!L-6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sham和HIBD两组有显著增加,而HIBD组与sham组之间IL-6表达无明显差异;14d时,HIBD组的IL-6表达最高。(3)HIBD损伤后3个时间点中,HIBD组Bax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而在7d和14d时MSCs组Bax的表达水平却明显低于HIBD组。同时三组间Bcl-2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4)体外实验结果提示,OGD可增加PC12细胞凋亡率,提高MMP,并且促进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水平。经Ad-I L-6腺病毒感染后,OGD损伤的PC12细胞的凋亡率和MMP均较Ad-RFP组降低,Bax在mRNA和蛋白水平也显著低于Ad-RFP组,但Bcl-2表达变化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HIBD损伤早期,受损海马组织可产生大量IL-6,发挥炎症损伤作用;但在损伤后期,MSCs移植后海马组织中IL-6高表达,而Bax表达降低。在OGD损伤模型中,IL-6可抑制Bax的表达水平,提示IL-6可能存在抗细胞凋亡,促进脑损伤的修复的作用。
  • 摘要: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不同,其发作形式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等各种形式可单独存在或交叉共存.近年来随着对癫痫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癫痫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就癫痫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方法及药物治疗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为更好地治愈患儿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临床特点并评估疗效.方法:观察我院儿科14例NPSLE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治疗情况、SLEDAI评分,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8例患儿首诊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确诊NPSLE时合并有狼疮性肾炎的患儿病情重,SLEDAI评分高.经过半年的系统治疗,NPSLE患儿的SLEDAI评分能从33.57±2.57降至3.5±1.07.结论:(1)NPSLE是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现之一.(2)NPSLE表现复杂多样.(3)NPSLE的患儿应进行系统治疗并密切监测免疫指标和SLEDAI评分.
  •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11月于我科住院的4例ADEM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治疗后的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史者4例,均为急性起病,脑和脊髓损害的表现重叠出现,有脑脊液及脑、脊髓影像学检查的改变.4例均予甲强龙冲击及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冲击治疗,疗效明显.4例随访6个月到1.5年,无复发,其中1例遗留膀胱少量残余尿.结论:ADEM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为主,颅脑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并且有利于早期诊断,也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儿童ADEM在治疗的早期及时给予甲泼尼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冲击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病情恢复.
  •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程度缺氧缺血(HI)大鼠模型中脑组织与外周血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研究外周血HIF-1α含量变化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探讨HIF-1α含量在动物模型中早期评价脑损伤的临床意义,为临床上早期评估HIE患儿脑损伤程度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192只7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轻度HI组和重度HI组.选择模型成功后的2h、8h、24h、3d四个时间点,随机取各组一半大鼠灌注取脑、石蜡包埋,应用HE染色、TUNEL染色及iNOS表达评估脑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中HIF-1α含量;另一半心脏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IF-1α含量.结果:1.脑损伤相关指标:HE染色中HI模型组的大鼠海马CA3区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其中重度HI组细胞水肿变性较明显,细胞核有不同程度的溶解、皱缩、变性;TUNEL染色中重度HI组CA3区细胞调亡数目较轻度HI、假手术组均明显增多(P<0.05),而轻度HI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SVZ区iNOS蛋白,HI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表达量均明显增多(P<0.05),且重度HI组与轻度HI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HIF-1a的表达趋势:与假手术组相比较,HI模型组大鼠的脑组织与外周血中HIF-1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且表达趋势相似,分别在HI后2h后出现,24h达高峰,3d明显下降;并且在缺氧缺血后24h之前观察的各时间点,重度HI组表达量均偏高,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外周血HIF-1a含量与脑损伤指标相关性分析:外周血中HIF-1a的含量与凋亡细胞数、iNOS值呈正相关(ra=0.875 P<0.05,rb=0.956 P<0.05)。结论:大鼠在缺氧缺血发生后的24h内,外周血中HIF-1a含量与脑损伤的轻重程度明显相关,其脑损伤程度越重,表达量越高。
  • 摘要:目的:提高对高钙血症引发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高钙血症诱发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随访,并文献复习高钙血症、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结果:入院时患儿发热、头痛、呕吐、烦躁,神清,查体:血压140/95mmHg精神反应差,烦躁不安,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细湿罗音,心腹、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本病例患儿平素乱服钙片(含维生素D,每天3-5片,1次/日).查血总钙4.5mmol/L.脑脊液常规细胞数4×106/L,蛋白定性++,生化蛋白600mg/L,余正常.肾脏超声肾脏肿大并弥漫性回声改变,腹水.头颅MRI双侧额颞顶枕叶皮层异常信号.入院诊断1.高钙血症2.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3.支气管肺炎.给予抗感染、降钙(鲑鱼降钙素、利尿、补充生理盐水等)、减轻脑水肿、降压等治疗,患儿体温稳定,头痛、呕吐、烦躁症状消失,未再抽搐,血压正常,血钙渐降至3.2mmol/l,肾功能及肾脏超声正常,出院.随访过程中监测血压正常,有跟骨骨质疏松,发病2月复查血钙、头颅MRI正常.发病9月后出现癫痫症状,表现为限局性发作,口服"奥卡西平"控制可.结论:本病例患者有高钙血症,血钙高达4.5mmol/L,头颅MRI双侧额颞顶枕叶皮层异常信号,入院后积极规律治疗治疗后,病情很快控制,及时减轻患者痛苦,挽救了患者生命.临床医生往往对此病认识不足,且高钙血症诱发的极少见,容易误诊、漏诊,常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早期及正确治疗病情可出现明显好转,多数能完全恢复,不留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处理不当会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
  • 摘要:目的:对1个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MDCIA)家系的临床表现、血生化改变、影像学特点及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该家系2例患儿及父母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电生理、血液生化、头颅MRI检查,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对先证者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结合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进行测序,确定基因突变的类型后采用第一代测序方法(Sanger)对其弟及其父母进行验证,分析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结果:患儿出生不久即出现运动发育落后,其智力发育基本正常,无惊厥发作,肌酶中-重度升高,头颅MRI提示脑白质异常信号,胼胝体、基底节、小脑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通过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及其弟LAMA2(NM_001079823)基因存在c,2045 2046delAG(p.Lys682LysfsX22)和Exon 5 del两个突变,c.2045_2046delAG(p.Lys682LysfsX22)可以造成蛋白合成链提前终止,功能丧失,为已报道的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的致病突变;Exon 5 del使得5号外显子全部缺失,造成读码框改变和蛋白质一级结构异常,预计也会造成蛋白功能丧失;其中c.2045_2046delAG(p.Lys682LysfsX22)遗传自父亲,Exon 5 del突变遗传自母亲,提示该家系中两例患者LAMA2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结论:本研究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系两例患儿为LAMA2基因c.2045_ 2046delAG(p.Lys682LysfsX22)和Exon 5 del复合杂合突变,其突变基因分别来自父母,符合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规律,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
  •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经基因确诊为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WM)的28例患儿临床表型及基因型进行分析,以探讨中国患儿的特点.方法:2006.9-2013.2我院儿科临床诊断并经EIF281-5基因检测确诊的28例VWM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符合Vander knaap等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对患儿临床表型特点进行分析并进行随访.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EIF281-5基因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进行分子诊断;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验证中国患者中的常见突变E/F283 c.1037T>C(p.lle346Thr)是否为创始者突变(founder mutation).结果:1)基本情况:男18例,女,0例。16例(57.1)起病前发育正常,余12例起病前轻度智力或运动发育落后;2)起病特点:起病年龄为4个月至7岁6个月,22例(78.6%)为发热或轻微头部外伤后急性起病,6例无明显诱因亚急性起病,除1例婴儿型患儿以惊厥、意识障碍起病外,其余均以运动障碍起病;3)临床分型:根据起病年龄及进展特点,18例为早期儿童型,10例为婴儿型;4)病程特点:所有患儿呈进行性加重,71.4%(20/28)病程中有发作性加重,己获独走技能的患儿最早于发病0.17年不能独走,发病2年后均不能独走。结论:目前诊断的VWM中国患儿以早期儿童型为主,病程中发作性加重现象常见,运动倒退进展较快;中国VWM患儿有独特的突变构成谱,EIF2B3突变率明显高于白种人群(32.1% vs 4%),EIFB3的p.l1e346下hr为中国患者的创始者突变。
  • 摘要:目的:探讨Rolandic区小棘波分布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分析.方法:118例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中记录到Rolandic区小棘波的患儿分成热性惊厥组、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组、癫痫组、非癫痫性发作组,分析每组Rolandic区小棘波分布情况.结果:118例VEEG记录到Rolandic区小棘波患儿中男62例,女56例,年龄最小3月,最大4岁5月;3月-2岁85例,占72.03%.101例患儿(85.59%)存在癫痫性发作,其中热性惊厥42例(35.59%)、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组35例(29.66%)、癫痫24例(20.34%);17例为非癫痫性发作(14.41%).结论:婴幼儿Rolandic区小棘波与癫痫发作具有高度相关性,但不具有高度特异性,Rolandic区小棘波是否能作为诊断癫痫和确定发作灶的依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50例已明确诊断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儿肱二头肌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应用酶组织化学(包括琥珀酸脱氢酶(SDH),α-磷酸甘油脱氢酶(α-GPD)和腺苷三磷酸环化酶(ATPase)、免疫组织化学CollagenⅣ抗体和图像分析等技术,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儿骨骼肌单位面积内毛细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数与肌纤维数的比值、与肌纤维类型组成比、与单一肌纤维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α-磷酸甘油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同龄正常对照组比较: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儿骨骼肌出现毛细血管闭塞和基底膜增厚的病理现象;2)单一肌纤维单位面积内毛细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数与肌纤维数的比值均明显减少;3)毛细血管密度的减少随着肌纤维组成比由FG→2C→FOG→SO有着密切的关联;4)单一肌纤维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α-磷酸甘油脱氢酶活性的降低均与单位面积内毛细血管密度的减少呈正相关.结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儿骨骼肌变性坏死病理特征与毛细血管数密度减少有关,改善微循环障碍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原发性发作性运动障碍(PD)的三种类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发作性非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ND)、发作性劳累诱发性运动障碍(PED)的临床特征、基因学研究及治疗与疗效.方法:对8例PD患儿进行表型分析,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并收集部分病例外周血DNA,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方法进行PKD致病基因PRRT2基因、PNKD致病基因MR1基因和PED致病基因SLC2A1基因突变筛查;对部分患儿进行治疗,并观察近期治疗疗效.结果:共收集到8例PD患儿,其中PKD患儿4例,PNKD患儿2例,PED患儿2例.对3例PKD患儿和1例PNKD患儿进行PCR和DNA直接测序,未检出突变.对1例PED患儿进行PCR和DNA直接测序和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检测,未检测突变.对3例PKD患儿进行治疗,2例对奥卡西平治疗有效,1例对氯硝西泮治疗有效;对1例PNKD患儿进行氯硝西泮治疗有效;对1例PED患儿进行生酮饮食短期治疗,依从性问题疗效待定.结论:PD存在临床表型和遗传异质性.PD有不同表型,不同表型有不同的治疗选择.
  •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高密度芯片进行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研究,继续探究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在LKS的发生中起到的作用.方法:①共收集了20例患儿及9例患儿核心家系的血标本,采用了Gentra(R)Puregene(R)Blood Kit试剂盒进行DNA抽提;②选用Agilent公司的高密度1x1M和2x400K SurePrint G3 Human CGH芯片对20例患儿及9对家长的DNA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③用Agilent Genomic Workbench 7.0.4对CNV进行数据分析;④与基因组变异的数据库DGV进行比对,寻找罕见的CNV;⑤查阅文献,进行功能比对,筛选出与LKS的发生可能有关的CNV.结果:1.20例患儿中的19例发现了共81条罕见CNV,分布在19例患儿的基因中;2.这些CNV共包含24条缺失突变和57条重复突变,长度范围从3506~580132bp,中位数14192bp,平均长度74188bp;3.共在3个病例中检测到9例新发生的CNV.结论:尽管LKS表现出高度遗传的异质性,仍有一些CNV处在相同的区域或影响到相同的基因,多种CNV的改变可能是LKS表型多变的基础.
  • 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rs2049046和rs988748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北京地区汉族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发病的关系.方法:1.本研究选取来自北京地区的151例TS患儿(病例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24例正常对照儿童(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MassARRAY单核苷酸多态性质谱基因分型法对所选择的BDNF基因2个SNPs(rs2049046,rs988748)进行检测及分析,比较各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及联合基因型频率分布.2.运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评估TS患儿临床抽动症状的严重程度,以25分为标准将男性病例组划分为2组:高分组(YGTSS≥25分),低分组(YGTSS<25),分析2个位点多态性与TS抽动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BDNF基因2个SNP位点(rs2049046,rs988748)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rs2049046 AT+TT基因型个体较携带AA基因型个体发生TS的风险增加(OR=1.054, 95%Cl:0.633,1.755),rs988748 CG+CC基因型增加了发生TS的风险(OR=1.027,95%Cl:0.592,1.780).2.rs2049046:TS高分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及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X2=9.181,P=0.002;X2=9.019,P=0.011).rs988748:C等位基因个体较携带G等位基因个体发生重症TS的风险显著增加(OR=1.186,95%Cl:0.829,1.697).TS低分组与男性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按转录调控区rs2049046、rs988748顺序,2个SNPs可以组成4种单体型,分别为A-G、T-C、C-A及T-G.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各单体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BDN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2049046和rs988748)可能与北京地区汉族TS的易感性有关.2.rs2049046 T等位基因及TT基因型可能与TS抽动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源性神经肽Y基因(rAAV2/1-hNPY-EGFP)转染对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行为、EEG及其海马磷酸化Tau蛋白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3组(n=24):对照组、KA组及NPY组.采用大鼠右侧海马CA3区注射KA2μl(0.4μg/μl)每3日一次,共注射5次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癫痫模型.NPY组向侧脑室注射10μl的rAAV2/1-N PY-EGFP(滴度为5×1011v.g./ml),KA组向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本研究的前期实验己证明rAAV2/1-empty-EGFP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对照组在海马CA3区及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利用视频监视系统观察注射后2w和4w各组大鼠癫痫发作情况、发作潜伏期以及EEG,同时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KA组相比,2w时NPY组大鼠行为学无明显差异(P</span>>0.10),4周时NPY组大鼠行为学发作级别降低、发作潜伏期延长、脑电图癫痫波放电频率减少、波幅降低(P</span><0.05),对照组无发作; (2)与对照组相比,KA组和NPY组大鼠在2周和4周时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KA组相比,NPY组大鼠4w时海马组织中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磷酸化Tau蛋白在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rAAV2/1-hNPY-EGFP基因转染可以明显减轻大鼠癫痫发作级别,并可延长发作潜伏期.rAAV2/1-hNPY-EGFP基因转染可能通过抑制KA诱导的大鼠癫痫发作时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剂量拉莫三嗪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的海马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影响及痫性大鼠海马Caspase-3和HSP70表达情况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6周龄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戊四氮模型组、拉莫三嗪低剂量组、拉莫三嗪中剂量组、拉莫三嗪高剂量组.正常组予3.5ml/kg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余各组均予腹腔注射PTZ 35mg/kg并观察其行为学变化.行为学判断按Racine分级法连续出现3次Ⅲ级以上发作作为点燃标准.全部点燃后,随机挑选1只动物以胞外脑片钳技术记录癫痫样波.之后戊四氮模型组及拉莫三嗪各组给予PTZ 35mg/kg每日一次腹腔注射维持点燃,LTG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其LD50(600mg/d)的1/30,1/20,1/10剂量灌胃,持续2周.在末次灌胃24h内,对各组大鼠进行心脏灌注固定取海马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3和HSP70的表达.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表示,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结果:1.癫痈大鼠模型有癫痛波存在,戊四氮组及拉莫三嗓各组均有病性发作,与模型组发作比较,拉莫三嗓各组癫痈发作的潜伏期延长(p0.05),且发作级别降低;2.尼氏染色:戊四氮组及拉莫三嗦各组海马神经元皱缩,体积缩小,与周围组织有脱离,胞核深染,有核分裂及核溶解,具有凋亡的特征,多数胞浆呈空泡状,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散乱,无层次感,尼氏体减少,部分神经元丢失,细胞密度小。结论:1.癫痈发作可引起大鼠动物模型大脑海马区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改变,抗癫痈药物拉莫三嗓可以减轻大鼠癫痈发作的严重程度。2.拉莫三嗓对戊四氮致痈大鼠的癫痈发作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Caspase-3表达,增加HSP70表达抑制了癫痈过程中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实现的。
  • 摘要:目的:观察幼鼠反复癫痫发作致苔藓纤维发芽(MFS)的动态变化及MFS与慢性期反复自发性发作(SRS)的关系.方法:将出生后21天(P21)的健康雄性Wistar幼鼠19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1组(48只)、癫痫1组(80只)、对照2组(12只)、癫痫2组(50只),其中对照1组及EP1组用于观察不同时间点苔藓纤维发芽的动态变化;对照2组及EP2组用于观察慢性期自发性发作情况.应用氯化锂一匹罗卡品致痫幼鼠模型,诱导大鼠在生后21天,25天,29天反复癫痫发作,采用Timm染色法观察癫痫1组幼鼠末次癫痫发作后1d,3d,7d,14d,20d,30d,45d,60d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的动态变化;观察癫痫2组慢性期自发性发作情况,比较出现SRS (EP2-SRS)与未出现SRS(EP2-非SRS)的大鼠苔藓纤维发芽的差异;采用Niss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坏死及凋亡发生情况,对CA3、CA1区神经元进行细胞计数,观察SRS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1组相比,Timm染色显示癫痫1组在反复癫痫发作后:1天,3天,7天,在内分子层偶见Timm染色颗粒,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复痫性发作后14天,20天,30天,45天,60天,与相应各时点对照组相比,内分子层和CA3区均可见明显Timm染色颗粒(P<0.05)。2.癫痫2组:EP2-SRS组、EP2-非SRS组与对照2组相比,内分子层和CA3区均可见明显Timm染色颗粒(P<0.05);但EP2-SRS与EP2-非SRS的大鼠相比,Timm染色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3.海马神经元形态学观察:对照2组大鼠CA3区、CA1区神经元形态清晰,大小基本一致,排列整齐,核仁清晰,胞浆透明,可见尼氏小体;EP2-SRS组、EP2一非SRS组CA3,CA,区神经元排列疏松紊乱,胞体肿胀,与对照组相比,数目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2-SRS组与EP2一非SRS组相比,CA3区、CA1区神经元细胞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幼年反复癫痫发作可引起海马区神经元明显损伤,并可导致苔醉纤维发芽明显增加;在氯化锉一匹罗卡品模型中,苔鲜纤维发芽可能不是导致慢性期自发性发作的因素。
  • 摘要:目的:PI3K-p85、Akt和S6k在MTLE模型鼠海马内的动态表达变化,以期为MTLE慢性进展中神经元异常突触形成寻找原因,为MTLE的防治提供治疗思路.方法:利用匹罗卡品诱导SD鼠发作癫痫制成MTLE模型,于制模成功后2h、3w和8w取实验鼠大脑海马,利用免疫印迹(WB)和免疫共沉淀(Co-IP)的方法观察,观察各期海马内PI3K-p85、与IL-1RI结合的PI3K-p85、Akt、p-Akt和S6k的表达变化.结果:匹罗卡品诱导的MTLE模型鼠海马内PI3K-p85在急性期、潜伏期和慢性期表达均增加,与IL-1RI结合的PI3K-p85在急性期表达增加,潜伏期表达稍增高,慢性期表达下降;Akt在急性期表达下降、潜伏期表达与同期对照组持平、慢性期表达增加,而p-Akt在急性期和潜伏期表达增加,在慢性期表达下降;S6k在急性期表达变化不大,在潜伏期和慢性期表达明显增加.结论:MTLE模型各期海马内PI3K-p85、与IL-1RI结合的PI3K-p85、Akt、p-Akt和S6k的表达均出现变化,其中以与IL-1RI结合的PI3K-p85和p-Akt表达变化存在一致性,而S6k表现为表达逐渐增高,由此可以推测,IL-1RI结合的PI3K-p85可以直接活化Akt,进而激活S6k,从而影响MTLE慢性进程中神经元突触的异常发生,导致癫痫慢性自发发作.这一改变可能与MLTE发病密切相关,深入的探讨其机制可能为MTLE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摘要:目的:探索幼年SD大鼠不同程度脱髓鞘对惊厥易患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含0.6%铜宗饲料喂养21 d幼年大鼠2周(铜宗2周组)、4周(铜宗4周组)并制备幼鼠不同程度脱髓鞘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对脱髓鞘模型进行鉴定;利用匹罗卡品诱导大鼠惊厥发作,记录其出现惊厥的时间;膜片钳记录自无镁人工脑脊液(ACSF)诱导后海马脑片自发放电的潜伏期;利用视频-脑电图检测大鼠行为及其脑电图的改变;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铜宗可导致海马及其胼胝体内髓鞘脱失,且铜宗4周组大鼠髓鞘脱失程度明显重于铜宗2周组,铜宗4周组大鼠经匹罗卡品诱发惊厥的潜伏期[(13.33±3.46)min]较对照组[(19.66±4.33)min]明显缩短(t=4.62,P<0.01);膜片钳测定结果发现,铜宗2周组大鼠自发放电潜伏期[(35.00±5.03)min]与同龄对照组[(49.86±10.65)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P<0.05);铜宗4周组与其同龄对照组相比,大鼠自发放电的潜伏期(min)明显缩短(19.29±3.95与51.86±10.79,t=7.50,P<0.01),且脱髓鞘程度越重,潜伏缩短就更明显(t=6.50,P<0.01);通过视频及脑电图联合检测发现,66.64%的铜宗2周组大鼠脑电图出现了癫痫样放电,铜宗4周组出现异常脑电图阳性率达100%,同龄对照组脑电图均无异常;铜宗2周及4周组海马神经元TUNEL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年大鼠脱髓鞘后,惊厥易患性明显增加,且与脱髓鞘程度有关,提示髓鞘的病变有可能是导致癫痫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认识家族性肾上腺皮质缺乏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提醒临床医师了解导致儿童癫痫发作的更多原因,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通过对该病例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诊断该患儿为家族性糖皮质激素缺乏症合并继发性癫痫,给以强的松药物替代治疗,病情明显改善.并予以随访.结果:该患儿目前诊断为家族性糖皮质激素缺乏症合并继发性癫痫.该病属于较少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产病.该患儿以"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诉就诊,同时存在头颅MRI及脑电图的显著异常,以"癫痫"为诊断治疗约一年,效差.予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结论:家族性糖皮质激素缺乏症的患儿经常出现由于低血糖而导致的反复抽搐,这种抽搐发作可能最终转化为癫痫.但是体内单纯的糖皮质激素缺乏和较高的ACTH的水平,也许会直接导致脑发育不良,直接引起癫痫发作.这作为一种不常见的癫痫的病因,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 摘要: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发作性癫痫(ADNFLE)中CHRNA4基因序列的变异性,探索其与ADNFLE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ADNFLE的家系6个,其总成员为66例,发病者24例,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200例作为正常对照.提取两基因组中DNA并特异性扩增CHRNA4的1~6号外显子片段,对其进行纯化与测序.测序结果利用DNA Star软件包中的SeqmanTM进行序列对比分析.用SPSS1 3.0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在CHRNA4基因第5号外显子中发现4个碱基替换:c.909T>G、c.1440G>T、c.1458T>C及c.942C>T,均为同义替换.前三种替换属纯合变异,在24例ADNFLE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者中均存在,发生率为100%,而942C>T替换仅出现在一例患者中,属杂合变异.结论:本研究在ADNFLE患者CHRNA4基因1~6号外显子片段中均未发现已报道的热点突变的存在.CHRNA4基因是否参与ADNFLE的发病,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进行功能学的研究.
  • 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难治性癫痫儿童外周血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力求揭示癫痫发病机制中氧化应激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入院的10例难治性癫痫全面性发作儿童(称为实验组)外周血,同期收集健康同龄同性别儿童(体检儿童或外科包皮手术前患者作为对照组)外周血2-3毫升.标本离心后取上清液(血浆)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TOA),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酶标法测定微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ELISA方法检测人8-异构前列腺素F2α指标.结果:实验组TOA明显低于对照组(3.70±1.38 vs 6.91±2.17,P<0.01),实验组GSH明显低于对照组(2.44±1.17 vs 9.44±5.07um01/l,P<0.01),MDA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87±1.22 vs 5.37±2.37nmol/ml,P>0.05),NO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52.63±38.36 vs 49.72±17.18umol/l,P>0.05),8-异构前列腺素F2α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81.61±22.92 vs 50 7.53±38.13pg/ml,P<0.01)。实验结果发现难治性癫痫患儿抗氧化能力低于对照组。虽然MDA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代表脂质过氧化的另一指标8-异构前列腺素F2α实验组明显降低,这可能与疾病的发展,饮食和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有关。难治性癫痫儿童外周血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变可能与NO无关。结论:不同癫痫发作模型氧化应激的表现特征不尽相同。难治性癫痫儿童外周血氧化应激状态发生变化,说明氧化应激参与了难治性癫痫的病生机制。然而,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多种癫痫模型中氧化应激或者损害的抗氧化系统的具体分子/细胞机制,并探讨各种抗癫痫药物对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
  • 摘要: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戊四氮(PTZ)诱导发育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内的表达变化;通过ERK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干预,探讨该通路是否参与了癫痫大鼠海马内HIF-1α的表达.方法:21日龄SD大鼠(20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E组(96只)、NS组(96只)和PD98059组(16只),SE组腹腔注射PTZ溶液制作SE模型,NS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造模后0.5h、1h、1.5h、6h、12h、24h采用RT-PCR、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SE组与NS组大鼠海马内HIF-1α、ERK1/2mRNA和蛋白的表达;PD98059组大鼠腹腔注射PD98059,10min后腹腔注射PTZ溶液制作SE模型,造模成功后1h采用RT-PCR检测大鼠海马内HIF-1α、ERK1/2mRNA的表达,而于造模成功后1.5h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其相应蛋白的表达,并与SE组比较.结果:1、与NS组比较,SE组大鼠海马内HIF-1α、ERK1/2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其中ERK1/2mRNA的表达高峰在SE后1h(1.112±0.126),HIF-1αmRNA的表达高峰在SE后1.5h(0.589±0.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NS组比较,SE组大鼠海马内HIF-1α、p-ERK1/2蛋白的表达亦明显升高,其中p-ERK1/2蛋白的表达高峰在SE后1.5h(1.127±0.155),而HIF-1α蛋白的表达高峰在SE后6h(0.230±0.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SE组相比,PD98059组大鼠海马内ERK1/2mRNA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而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亦降低(P<0.0 5),两指标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戊四氮诱导发育期大鼠SE后ERK信号通路被激活,它参与了SE后海马内HIF-1α的表达调控。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不典型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2年7月在齐鲁医院就诊的122例BECT患儿,对病程中出现不典型症状的11例BECT患儿进行动态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监测,并对其发作时的表现、神经心理学损伤及对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反应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11例患儿病程中均出现发作形式的改变或脑电图恶化.2例丙戊酸钠治疗有效,4例丙戊酸钠加氯硝西泮治疗有效,3例托吡酯治疗有效.2例经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后,仍存在睡眠期脑电图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结论:BECT存在不典型表现,病程中可出现不同的发作形式,同时伴有脑电图的恶化及认知行为等方面的缺陷,发作相对难以控制.
  • 摘要:目的:观察亚氨基二丙腈(IDPN)构建的抽动障碍(TD)模型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并探讨免疫功能紊乱在T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出生21日龄(Postnatal Day,P21)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D组和TD+药物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IDPN构建TD大鼠模型.TD+药物干预组于建模第8天开始予以氟哌啶醇(0.5mg/kg)灌胃,TD组及正常对照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持续7d.按照Diamond的方法进行抽动行为评定.各组大鼠于P34处死,取脑组织匀浆,采用ELASE法检测脑组织IL-6及TNF-α的水平.同时,取大鼠胸腺、脾脏,通过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评定免疫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D组大鼠脑组织中IL-6、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伴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动物抽动行为评分与IL-6和TNF-α浓度呈正相关(P<0.05),而与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氟哌啶醇可明显减轻抽动障碍大鼠刻板行为;药物干预后大鼠脑组织中IL-6、TNF-α含量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6、TNF-α、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异常与大鼠抽动行为密切相关,脑组织中IL-6、TNF-α水平越高,抽动症状越为显著,提示免疫功能紊乱在T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IL-6、TNF-α介导TD的发生.
  •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总结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肌肉活检123例患儿骨骼肌病理学特点,探讨肌肉活检技术在小儿神经肌肉病中诊断价值.方法:骨骼肌通过开放性活检手术方法获得,标本经液氮预冷的异戊烷速冻处理后,5-8μm冰冻连续切片行组织化学(包括H&E、改良Gomori、品红-PAS、油红-ORO、改良VG);酶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包括NADH-TR、细胞色素氧化酶(COX)、琥珀酸脱氢酶(SDH)单胺色素氧化酶(AMP)、腺苷三磷酸环化酶(ATPase)、酸性磷酸酶(ACP)非乙酰胆碱脂酶(NSE)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包括dystrophin、dystroglycans(α-and β-DG),sarcoglycans(α,β,γand 6),sarcospan,synthrophins,dystrobrevin、α-Laminin和CollagenⅣ等40余种抗体检测.结果:(1)在82例肌组织表现为肌营养不良样的病理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行相关抗体检测。其中,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 49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 14例、女性DMD患者2例、2C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 2C)4例、2B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 2B)1例、Merosin缺乏先天型肌营养不良2例、a-dystroglycans缺陷型先天性性肌营养不良2例、CollagenW缺陷型Ullrich先天型肌营养不良2例,炎性肌肉疾病5例,未明确分型诊断5例。(2)有18例表现为特殊病理特征。其中,线粒体肌病5例、神经蜡样脂褐素沉积病1例、糖原累积病6例、脂肪蓄积性肌病1例、先天性轴空肌病3例、中央核肌病2例、先天性均一性1型肌纤维优势肌病5例、先天性2B型肌纤维缺乏肌病2例。(3)表现为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病理特征12例。其中,符合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1型)8例、符合周围神经病相关肌病病理特征4例。(4)骨骼肌受到损害但未有特异性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选择性IIb肌纤维萎缩有5例。(5)肌肉活检未见异常6例。结论:82例肌组织表现为肌营养不良样的病理特征的病例,临床均表现肌酸激酶(CK)重度增高、运动功能障碍、大部分的男性患儿经MLPA的Dystrophin基因未检出缺失或重复,通过肌肉活检最终的明确诊断,并且对DMD和BMD的鉴别、不同类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分型鉴别,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分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和炎性肌病的鉴别诊断、临床预后及选择的干预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对18例表现为骨骼肌特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中,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的线粒体肌病和脂质代谢异常以及糖原累积病之间的鉴别、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肌病分型、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鉴别诊断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通过肌肉活检技术不仅是鉴别诊断这些疾病发病原因的唯一方法,而且可从蛋白质水平及病理结构特征认识不同遗传方式小儿神经肌肉疾病,通过遗传咨询,对指导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的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F波、H反射在诊断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的意义.方法:对32例初诊为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的检测.结果:在受检神经中,运动神经异常占86.33%,感觉神经异常占56.25%,F波异常占89.58%,H反射异常占81.25%.结论:NCV、F波和H反射在诊断儿童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及了解神经远端、近端受损程度,从而客观评估相应病情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对82例经CT证实的硬脑膜下积液进行了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观察.方法:检查方法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导睡眠)状态下按国际10/20法安置电极,常规单、双极导联描记EEG,时间不少于15min.BEAM采用日本4214型脑电记录仪与DYD-500型脑电地形图仪进行分析,采样时间不少于2min.结果:82例CT均表现额、颞、项骨内板下方有新月形低密度区.其中7例并脑沟回轻度增宽.双额区低密度区14例,双额、颞区45例,双额、顶区14例,双额、右项区4例,双额、颞、顶区5例.EEG76例异常,轻度64例,中度12例.72例均为广泛性异常,其中以左侧为著者50例,以右侧为著者22例.EEG表现为额、颞、中央区低至中波幅δ节律显著增多,波幅比枕部低,θ波频率慢且数量少.4例为局限性异常,EEG为额、前颞区δ波幅低且δ频率慢.82例中BEAM中76例异常,BEAM评定主要依据各频带的分布及能量级别的改变.本组资料标准如下: (额、颞、前中央、侧中央区δ频带能量级别比枕部低7级以上,e频带能量级别<4级为异常).BEAM异常部位与EEG相同,但病变范围比CT相应地扩大.结论:本组有以下特点:1、大多数为前因未闭的婴幼儿;2、多数有感染前驱症状;3、EEG显示额、前、中颖,中央、侧中央区波幅偏低且a频率偏慢,e波少且e频率慢。BEAM均示额、颖区b能量级比枕部低7级以上,e能量级<4级。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低血糖症导致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低血糖因素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收入天津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9例低血糖症所致癫痫发作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9例全部于晨起空腹时发作,形式均为全面性发作,9例中入院当时即刻监测血糖确诊为低血糖症的仅1例,余8例均系入院后监测血糖及癫痫反复发作时发现低血糖症,首次癫痫发作至病因确诊时间为2h-3y.确诊后立即予50%葡萄糖1-2ml/kg静脉注射,后静点10%葡萄糖维持糖速6-8ug/kg.min,及一日多餐,餐间加服生玉米淀粉等治疗7例痊愈,2例随机血糖仍低于2.8mmol/L,均未再癫痫发作.结论:儿童低血糖症所致的癫痫发作易误诊、漏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低血糖因素的重视,监测血糖应为癫痫发作后的常规检查.
  • 摘要:目的:了解我中心心理科门诊抽动障碍患儿的就诊状况.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我中心心理科门诊初次就诊的126例抽动障碍患儿的就诊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抽动障碍患儿中,男97例(77.0%),女29例(23.0%),年龄为3.1~16.5岁,平均8.9±6.3岁,学龄前期患儿32例(25.4%),学龄期患儿94例(74.6%),病程1周~13年;首诊儿内科73例(57.9%),其中以神经科最多(26例),其次依次为心血管科(19例)、呼吸科(17例)、消化科(11例),首诊心理科33例(26.2%),首诊其它科20例(眼科、保健科、中医科,15.9%);初次发作83例(65.9%);抽动障碍共患其它疾病41例(包括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及其它,32.5%);单独采用非药物治疗21例,单独采用药物治疗71例,二者联合治疗34例.结论:抽动障碍患儿常首诊于儿内科,儿内科医生应提高对抽动障碍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抽动障碍共患病发生率较高,应重视抽动障碍的诊治.
  • 摘要: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量表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104例脑瘫患儿由同两名评估者在一周之内,进行Carroll双上肢功能与Gesell发育量表测试.用SPSS17.0统计软件将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年龄(DA)和发育商(DQ)分别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关性,同时比较脑瘫偏瘫患者中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分健手和患手的差异性.结果:将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DA和DQ分别进行比较,在脑瘫非偏瘫患者76例中,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DA r=0.752,p<0.001,与DQ r=0.456,p<0.001.在脑瘫偏瘫患者28例中,在健手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DA r=0.722,p<0.001,与DQ r=0.186,p=0.335;在患手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DA r=0.591,p<0.001,与DQ r=0.081,p=0.677.同时健手和患手用秩和检验,Z=-4.708,p<0.001.结论:根据本组研究表明,脑瘫非偏瘫患者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Gesell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年龄高度相关;与Gesell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发育商相关性差.在脑瘫偏瘫患者中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年龄也高度相关,和发育商不相关.
  • 摘要:目的:评价儿童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发作症状学和长程视频脑电图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3-12月,常规进行连续4-24h长程VEEG监测(包括清醒、睡眠和诱发实验),对其中62例监测到临床发作且确诊为儿童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发作症状学、脑电图特点和癫痫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长程VEEG监测,结合临床发作症状学和同步EEG改变,部分性癫痫发作共62例,男女比例约为2∶1.录像脑电图显示其中单一部分性发作52例,兼有部分性和全面性发作6例,部分-癫痫性痉挛混合发作3例,部分-全面-癫痫性痉挛混合发作1例.在发作症状学上,不对称强直、过度运动以及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是三种常见的部分性发作形式,分别为17例(27.4%)、14例(22.6%)和14例(22.6%).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局灶或局部性痫样放电19例,多灶痫样放电38例,高度失律3例,Rolandic区痫样放电2例.根据脑电-临床表现,在癫痫综合征分类上,额叶癫痫24例,枕叶癫痫3例,顶叶癫痫2例,颞叶癫痫2例、婴儿痉挛3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3例,不典型BECT2例.结论:儿童部分性癫痫发作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长程视频脑电图在明确部分性癫痫发作症状学、发作起始以及癫痫综合征可提供可靠的脑电-临床依据.
  • 摘要:目的:观察Rolandic癫痫伴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分析4例确诊为Rolandic癫痫患儿合并ESES的临床特点、智力、认知、脑电图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结果:4例患儿起病早期均符合良性Rolandic癫痫的诊断标准,在病程中均出现发作频率增加,但未出现新的发作形式,伴有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正版(WISC-R)智力测试2例为轻度智力低下,2例为边缘智力.3例存在明显多动及注意力缺陷.脑电图均具有ESES的特征,表现为NREM期棘慢波接近持续发放.例1在丙戊酸(VPA)的基础上加用加氯硝西泮(CZP)后发作控制,脑电图改善,情绪有所改善,但认知及学习困难改善不明显.例2加用CZP控制不满意,口服强地松4周内发作停止,脑电图明显改善,ESES消失,精神行为症状也随之改善.例3停用卡马西平(CBZ),换用VPA单药治疗,发作控制,但精神行为症状仍明显,脑电图无明显改善,加用强地松8周后脑电图改善,精神行为症状好转.但停用强的松后又出现较明显的精神行为症状,后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学习困难.例4经多种AEDs治疗,虽发作得到控制,但脑电图无明显改善,精神行为症状仍明显.结论:Rolandic癫痫伴ESES时均伴有发作频率增加及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皮质激素对部分患儿临床症状及脑电图的改善有作用,伴ESES的BECT患儿精神心理方面的预后可能并不乐观.
  • 摘要:目的:探索24小时动态视频脑电图对儿童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确诊为癫痫的动态脑电图(AEEG)诊断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态脑电图(AEEG)与普通脑电图(EEG)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检出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AEEG描记中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比清醒期增加15.6%.且57.8%出现在NREM1~2期.睡眠纺锤波的缺如及减弱,对癫痫患者具有重要的脑电图意义.AEEG可以记录到癫痫发作起始时的波形变化.结论: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镇静环在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反复惊厥发作患儿中的疗效.方法: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反复惊厥发作的患儿20例,分为两组,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GCS评分等临床指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9例,给予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降颅压等治疗,惊厥反复发作时给予水合氯醛、地西泮、苯巴比妥等镇静剂随时对症.治疗组11例,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惊厥反复发作时给予镇静环治疗,即不同镇静剂按时交替给药(水合氯醛联合地西泮、苯巴比妥交替给药,开始为每4小时1次,根据病情好转程度逐渐延长给药时间,直至停用).结果:两组患儿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儿临床治愈后继发癫痫的的4例,留有智力障碍的3例.治疗组患儿临床治愈后继发癫痫的2例,留有智力障碍的1例.治疗组预后遗留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镇静环在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伴反复惊厥发作时,可以降低脑代谢率、耗氧量和耗能,避免了神经元的不可逆性损伤和死亡,避免了因大量耗氧、耗能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起到了保护脑细胞、避免病情加重、减轻预后并发症的作用.并且经济、安全,值得推广应用.镇静己成为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复惊厥可引起颅压增高,氧耗量增加,耗能增加,血凝酶增高,呼吸、心跳骤停等.镇静可以抑制抽搐反复发作,降低颅内压,降低氧耗量,降低耗能.
  • 摘要:目的:对门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就医行为及药物治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方法: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心理卫生科首诊确诊并使用药物治疗的所有ADHD患儿采用自制量表进行一般社会学资料收集并进行心理测验.2012年7月采用采用回顾性访谈的方法对使用药物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电话随访及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共有病例699例,有效随访490例.453例(92.45%)选用哌甲酯治疗.依从性好者185例(37.75%)用药6个月以上178例.ADHD患儿就诊年龄与母亲文化程度正相关,与总智商及ADHD亚型负相关.停药原因前三位为:担心药物副作用,儿童行为问题无明显改善,不规律使用药物.家长接受心理教育及家长对药物治疗的看法对依从性有影响.结论:母亲受教育程度低、总智商低及ADHD混合型患儿就诊年龄早,提升对ADHD的正确认知改善母亲管理效能有助于降低ADHD症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ADHD患儿家庭对药物治疗依从性差,针对家长的心理教育,提升家长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知,可能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抗癫痫药治疗11例合并ESES的MAE患儿临床疗效、脑电图及认知改善情况.方法:对我院小儿神经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经视频脑电图确诊11例合并ESES的MAE患儿,继续原有抗癫痫药物规律治疗的同时,应用甲基泼尼松龙按每日15~30mg/kg/d,连用3d,1周后重复治疗1次,可连用3个疗程,间隔1周后改为泼尼松口服1.5~2mg/kg/d,维持治疗3个月开始逐渐减量至停用,总疗程6-12个月.观察身体各项指标变化及副作用情况.治疗前1周和完成治疗后2周分别复查脑电及临床发作情况,比较治疗前后变化.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分别进行智力测试,对比治疗前后患儿认知情况.结果:11例伴ESES的MAE患儿中6例临床发作呈癫痫持续状态,其中不典型失神持续状态4例,不典型失神混合肌阵挛发作持续状态2例.治疗前脑电图均为ESES现象,智测显示平均VIQ、PIQ、FIQ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尤以VIQ下降最显著.语言明显障碍者6例.1 1例行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患儿中,2例接受1次冲击治疗,9例接受3次治疗.其中2例治疗结束后发作消失,脑电图癫痫样放电减少76%以上,达到临床缓解;6例临床发作减少60%以上和脑电图放电减少50%以上,治疗有效;上述8例认知功能基本恢复到同龄正常儿水平,5例语言障碍者均得到改善;2例发作减少30%以上,病情好转,存在轻度认识障碍;1例无效,发作无减少且仍存有ESES,遗留严重认知障碍.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可有效的控制或减少MAE患儿发作及消除电持续状态,既可减少癫痫发作对患儿造成的损害,又能减少或消除脑电图ESES现象,减轻或恢复对患儿认知功能,在抗癫痫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时可考虑使用.
  • 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肠道黏膜通透性变化及益生菌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癫痫患儿120例,在常规抗癫痫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益生菌干预组64例和非干预组56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和D-乳酸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癫痫完全控制52例(81.25%),非干预组完全控制41例(73.21%),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X2=1.11,P>0.05);治疗前血浆二胺氧化酶与D-乳酸含量益生菌干预组分别为(26.85±6.64、18.52±4.34),非干预组分别为(27.44±4.88、18.89±4.45),正常儿童(24.13±5.70、16.40±3.47),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3.308、3.654;P=0.039、0.028),q检验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血浆二胺氧化酶与D-乳酸含量益生菌干预组分别为(25.01±5.37、17.68±3.89),非干预组分别为(26.94±5.12、16.84±4.35),与正常儿童三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3.728、3.099;P=0.026、0.048),q检验益生菌干预组和非干预组血浆二胺氧化酶与D-乳酸含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儿童相比,干预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干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益生菌对癫痫患儿肠道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奥卡西平(OXC)联合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2010年9月经小儿癫痫门诊诊治的31例局限性癫痫患儿,就诊年龄2-15岁,平均7.7岁,病程6个月-2年.简单局限性发作(SPS)2例,复杂局限性发作(CPS)3例,局限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SGTCS)16例,SPS和SGTCS均有8例,CPS和SGTCS均有2例.根据应用OXC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开始应用一种非OXC抗癫痫药治疗,因疗效不好,在原用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加用OXC;B组为首选OXC治疗后因仍有发作加用其他抗癫痫药物.从开始处方用药到随访时间最少为1年,最多为2年.最初1~2个月每周递增,20~40mgkg-1d-1为目标剂量,分两次口服.回顾性分析31例应用OXC联合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其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患儿的耐受性.结果:A组23例,经OXC添加治疗完全控制发作者占47.2%,总有效率81.3%,OXC所用剂量为26.7±6.75mgkg-1d-1,其中10例完全转换为OXC单药治疗,8例单药治疗无发作.B组OXC加丙戊酸钠治疗,发作频率减少均≥50%,疗效最高.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占9.7%,均为可以耐受的不良反应,1例为头晕,1例为乏力、困倦,1例为皮疹,分别因缓慢加量略减量或未进行任何处理,上述症状自行消失,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OXC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癫痫安全、有效,有较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是适合于长期应用的新型高效抗癫痫药物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平肝汤结合电疗、耳穴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采用健脾平肝汤结合电针、耳穴治疗;对照组71例,服用氟哌啶醇治疗.治疗两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从第四周开始治疗组的YGTSS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显著,总有效率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6%.治疗组的TES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平肝汤结合电疗、耳穴贴敷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优于口服氟哌啶醇,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 摘要: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婴幼儿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2月诊治婴幼儿癫痫患者45例予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或添加治疗,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起始量为7.8~16.6mg/(kgd),4-8周加量期,维持期剂量为20~47.6mg/(kgd).统计每月发作次数,比较用药2月与用药前1月的发作减少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55.56%(25/45例),其中完全控制率为37.78%(17/45例),有效率为17.78%(8/45例).小于1岁组总有效率为58.06%(18/31),≥岁组为50.00%(7/14),两组率比较P>0.05.部分性发作总有效率为75.00%(12/16),全面性发作为44.83%(13/29),两组率比较P>0.05.11例出现不良反应(24.44%),其中7例为嗜睡(15.55%),3例为激惹(6.67%),1例为腹泻(2.22%).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婴幼儿癫痫有良好疗效,其对部分性发作疗效好,亦对全面性发作有一定疗效,其在婴幼儿癫痫安全性较高,耐受性较好.
  • 摘要:目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和慢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都是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根据各自的典型特征可以鉴别,然而不是所有的患者均具有典型的特征,一些少见的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患者具有波动进展缓解的特点,此类患者国外报道为治疗相关波动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容易被误认为急性起病慢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报道1例治疗相关波动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患儿,女,4岁,因双下肢乏力2天于2012年4月12日入院,入院时神志清,精神一般,双下肢肌力约Ⅳ级,肌张力减低,双侧膝腱反射迟钝,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阴性,考虑格林-巴利综合征,入院第2天行脑脊液检查白细胞0×106/L、蛋白1.11g/,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双下肢肌力继续下降至Ⅲ级,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侧膝腱反射消失,并出现饮水呛咳,四肢神经传导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头颅与脊髓MRI未见异常,继续营养对症处理,入院第12天(病程14天)双下肢肌力继续下降至Ⅱ级,双上肢Ⅲ-Ⅳ级,再次脑脊液检查白细胞10×106/L,蛋白3.79g/L,入院第14天第2疗程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入院第20天四肢肌力较前改善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上肢Ⅳ级,入院第25天四肢肌力再次下降双下肢肌力Ⅱ级,双上肢Ⅲ-Ⅳ级,入院第30天,再次应用丙种球蛋白第3疗程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肌力再次改善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上肢Ⅳ级,住院36天,出院康复治疗.结论:正确认识治疗相关波动性格林一巴利综合征有利于理解此类患儿脑脊液蛋白异常升高,肌无力波动进展缓解,治疗上患儿可以从多次丙种球蛋白获益。
  • 摘要:目的:研究"改良的阿特金斯饮食"(MAD)对我国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其耐受性.方法: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我院9例难治性癫痫患儿,年龄2-14岁,在抗癫痫药的基础上接受MAD治疗3个月,观察发作控制情况、依从性及副作用.结果:9例患儿中,1例在3个月之前退出治疗.4例发作减少50%以上,1例停止发作,3例患儿发作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部分患儿出现便秘及短暂性高脂血症,未影响治疗.结论:MAD对我国儿童难治性癫痫有一定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
  • 摘要:目的:比较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隔日给药与每日给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临床上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一种新的给药方式.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59例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隔日给药组2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9.4±2.3)岁;每日给药组33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9.2±2.0)岁.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给予阿立哌唑(1.25~10mg,1次/2天)与阿立哌唑(2.5~10mg,1次/天)治疗,共治疗12周.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于入组时、治疗第2、4、8、12周末对患者评估临床疗效,计算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隔日给药组治疗第2、4、8、12周末减分率分别为(30±15)%、(49±12)%、(63±20)%、(66±22)%;每日给药组第2、4、8、12周末的减分率分别为(29±13)%、(52±23)%、(59±23)%、(64±23)%,隔日给药组与每日给药组在治疗第2周末(t=0.274,P>0.05),第4周末(t=0.603,P>0.05),第8周末(t,0.702,P>0.05),第12周末(t=0.388,P>0.05),两组各期YGTSS减分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根据YGTSS减分率评定标准,治疗第12周末,隔日给药组和每日给药组患儿有效率分别为92%和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7.69%(2/26)与15.15%(5/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立呱哩隔日给药能有效改善运动及发声抽动,副作用轻,是临床上阿立呱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给药方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