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六届全国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
第六届全国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

第六届全国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6-04-12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会议文集:第六届全国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馆藏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的重要基础和资源保障.评价馆藏文献资源,将促进提升馆藏文献资源建设水平,为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资源保障.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县区级及以下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分布最广泛、最接近基层读者,是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社会效益的骨干力量.文章将以深圳市宝安区公共图书馆为例,从馆藏政策、数量、质量和成本效益四方面对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馆藏纸质文献进行评价分析,为提升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提高基层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基层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 摘要: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物呈缴制度缺乏,《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中仅对实体电子出版物的呈缴做了相关规定,但对电子图书、电子报刊、数据库、网络出版物等占数字出版物主体的资源并未做出规定.在推动构建数字出版物呈缴制度以实现对这些资源进行妥善收集、保存和利用的过程中,出版物呈缴的相关主体作为呈缴制度中关键性因素,其范围的界定和利益诉求的表达等,将对数字出版物呈缴制度的有效实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无论将谁作为呈缴主体,数字出版物呈缴都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与保障。图书馆等法定样本接收单位采集电子版需要法律的授权与支持;同时出版社不清楚图书馆采集电子资源的用途,担心非合理使用,所以需要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另外,缴送的目的不仅在于保存,也要考虑应用,所以亟须同时出台统一的数字出版物保存的格式标准,否则会影响后续的保存和使用。
  • 摘要:回顾上海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发展政策,指出数字资源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可能晚于实际采访工作.并综合分析了纸电关系及其处理,访问方式授权,使用绩效与新型采集方式的探索利用,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等内容。
  • 摘要:以文字、段落、图表和引文等传统知识表达方式和PDF、Word等格式的文献形式已无法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在信息爆炸环境下智能化阅读和科研的需要,语义出版是对人类知识表达智能化改造基础上的出版方式,它通过语义标记揭示文献的概念、实体、内容结构和篇章结构并能描述文献、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文献的语义,并使机器能理解其含义,能从海量信息中快速获取、过滤、理解需要的知识并提供获取的可行性途径.分析了语义出版对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并从规划、选择和采集方面,资源组织方面,资源利用方面,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文献资源建设应对策略。
  • 摘要: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原为苏联国家图书馆,苏联解体后成为俄罗斯两个国家图书馆之一.依据高效务实的信息资源建设战略,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馆藏量居俄罗斯各图书馆之首、世界排名仅次于英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在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特别是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得到了俄罗斯联邦政府的重视.国家数字图书馆旨在收藏、保存以及揭示能够促进国家科学和文化发展的数字文献,并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2014年俄联邦文化部部长梅金斯基(МединскийB.)指出:"(俄联邦)文化部今年最关键的项目就是筹备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开馆,并引入统一的读者卡.可以预见的是,国家数字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的基础设施,必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基石."2014年10月,根据俄联邦文化部的决定,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开始承担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和俄罗斯国立科学技术公共图书馆也参与其中.图书馆摆脱了同每一位作者签订许可协议这一浩大工程,并可以根据作者的意愿使用其作品的复本。开放许可实际上是一种简易的著作权管理方式,其本质在于允许作者向社会宣布,为了社会利益他可以放弃哪些权利,哪些权利要留给自己。这种做法最大限度地尊重作品权利方的利益,又使图书馆部分拥有了作品数字化权利,值得我国立法界和图书馆界借鉴和吸收。
  • 摘要:博硕士学位论文是国家信息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数字化论文的出现促进了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博硕士学位论文资源共享(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子项目),诱发了数据库公司之间抢夺学位论文这一宝贵的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旨在电子化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校际共享,而数据库公司则追求利益最大化,与这些机构不同的是,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唯一全面负责收藏和整理我国学位论文的机构,始终重视馆藏质量,在学位论文资源的权威性建设上颇有成效。提出国家图书馆博硕士学位论文资源权威性建设的问题及建议,指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标准需统一,应该尽快建立以博硕士学位论文为中心的大中华学术文库等。
  • 摘要:目前,对非正式出版文献的定义和范围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界定.在国内一般是指那些难以通过常规购书渠道或一般检索方法获取的、有使用价值的各种中文信息载体,因其一般不属于正式出版物,也称之为"内部资料"或"非正式出版物"对于非正式出版物的馆藏建设,建议强化文献收藏意识,呼吁出台非正式出版物呈缴制度,建立非正式出版文献资源库。
  • 摘要:阅读趋势的变化和数字阅读带来的出版变革对图书产业链各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所有研究领域的普遍使用使得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文献资料已经或正在实现数字化整合,纸质与数字内容消费此消彼长,数字时代人们对内容的消费呈现立体多元、个性化的特征,纸质内容消费比例下降,数字内容逐渐成为内容消费的主要方式.数字化、网络化终将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建立起新型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同时以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补充资源不足的书面,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调整文献资源建设的模式和策略,积极探索建设特色馆藏、电子文献收藏的新办法新路子,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建设服务。
  • 摘要:高校图书馆购置中文图书通常采用招标方式完成,其能吸引更多馆配商参与竞争投标,经评标委员会议标,从中选出资信优良服务上乘的馆配商,有利于保证馆藏质量.高校图书馆采用招标方式增强购置中文图书的透明度,使程序公开成为阳光行为,减少暗箱符合现代经济规律保障了诸方利益.高校图书馆应该采用招标方式将购置中文图书处于市场经济中,参与竞争的馆配商为获得收益,必会让步给出最佳的折扣及配套服务,使馆方获得更多实惠,以有限的资金购取更多资源及服务.
  • 摘要:出版物缴存制度自1537年在法国问世以来已有460年的历史,在中国也有90余年的历史.这一制度为完整地收集和保存本国文化遗产并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因评判标准的不同,在缴存客体版本的选定与验收上一直面临着诸多困扰."最优版本"标准的提出,对于规范出版物缴送的版本与格式,减轻缴送方经济负担和版本筛选的工作量,保障国家法定缴送政策的顺利执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世界最大的国家图书馆,拥有200余年的悠久历史,在国家法定缴存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9年以来,针对数字资源的兴起,美国国会图书馆对在线资源的缴存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举措,包括加强法定缴存"最优版本"标准研究论证,将新兴类型文献的"最优版本"标准纳入论证范畴等。
  • 摘要:中国文学典籍外译的形式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对促进中外文化融合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陆续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仅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日、英、法、德、意、西等语种的中国当代文学外译图书即在870种以上,中国有作品被译成西方文字的当代作家在230位以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新闻出版总署于2004年启动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仅2011年就与29个国家124家出版机构签订了240个资助协议,涉及240个项目,文版20个.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山楂树之恋》输出到挪威、瑞典、韩国、泰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版权累计输出13种.代表当代中国文学创作最高水平的《人民文学》杂志于2011年11月推出英文版试刊号,刊登了由英美专业人士翻译的5位2011年茅盾文学奖得主的介绍和作品节选,其中包括外国读者较为熟悉的莫言、毕飞宇等.从零星翻译到结集成套翻译,近几年中国文学外译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以系列丛书为例,有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汉英对照中国古典名著丛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朝花夕拾汉英对照中国文学书系》《英汉对照中国文学宝库》(分古代、现代、当代卷)、外文出版社的《古诗苑汉英译丛》、作家出版社与新世界出版社的《中国文学》(中英双语版)丛书等.2012年4月的伦敦书展上中德合作出版六卷本英文版《20世纪中国文学选集》的签约仪式隆重举行.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中国文学受到世界关注的程度已达到一个新高度.建议加强中国典籍外译文献收藏的自觉意识,扩大书目信息源的收集范围,充分挖掘和利用捐赠与国际交换渠道,鼓励外籍读者参与文献荐购。
  • 摘要:分析了数据分析对采访工作的意义,并提议应全面推进数据分析应用在采访工作中的运用,指出必须拓宽数据的采集渠道,完善数据分析系统,同时确保采访人员相应的数据分析素质。这不仅是数据分析的保障,也是数字时代图书馆采访领域发展的必然需求。
  • 摘要:随着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全球出版载体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数字资源的快速扩张使其载体和提供的方式与传统文献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迫使图书馆改变传统的文献采购模式,适应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图书馆联盟采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国内外图书馆购买数字资源的重要方式.面对新的采购模式,应注重树立共信机制并促进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加强特色资源的互补和数字资源的保护。
  • 摘要:随着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不再是一家独大,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其鲜明的特点和时代特征越来越被现代人群所吸引,也正不断引领包括图书馆行业在内的全社会文明前进的脚步.1自媒体的概念和特点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个人、团体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目前国内图书馆罕有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文献采访工作的样例,但有的图书馆已经开展了"读者荐购""表单选书""专家推荐"等不同于传统采访工作形式的有益尝试。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必然会迎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不断前行,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实现交互式文献采访,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图书馆馆情、能充分满足用户多样化信息需求的科学采访之路。
  • 摘要:地方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研究祖国各地的历史、地理、物产资源、风土人情、自然灾害等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材料.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为"上图")作为上海地区最大的公共性研究性图书馆,承担着全面、完整地收藏和保存国内各类文献资源的责任,而收集和保存地方志在上海图书馆有着优良的传统.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本馆地方志文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建议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方志整理及研究,加强馆藏方志揭示。编制馆藏方志目录,建立地方志数据库,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征集与宣传。
  • 摘要:在互联网飞速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其工作的一项重点,而且它的重要性还在不断增强,数字资源除了应具备传统资源的可靠性以外,还应发挥所长,即要发挥其便捷性和丰富性.本文主要从发挥数字资源的丰富性角度进行论述,浅谈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多元化采集问题.数字资源多元化的实现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首先将从多样化和多元化两个角度,从国家、读者、出版者三个方面来论述.图书馆应该结合本馆特色、实际情况以及各方要求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采集规划,并需要得到资金支持,人才支持,并增强合作意识。
  • 摘要:地方文献建设是图书馆和图书情报机构文献采访引入机制的重要工作之一.地方文献体现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人文的发展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扩大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文献资料和信息资源.作为文献质量的有力补充,把学科馆员引入区域地方文献的建设机制,是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进行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新方法、新制度.针对区域文献立法制度面临的问题,数字信息资源采集已成为文化风向标,未来,学科馆员集思广益,拓宽文献采访研究视野,必能发挥出学科馆员的社会交际能力和科研交流能力,提高地方文献的高层次建设。
  • 摘要:分析了专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现状,我国的史学类科研院所是顺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潮流建立的,在推动国家历史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等为代表.经过多年积累,这些院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事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败。数字时代的科研院所史学专业图书馆,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建设的优势,利用电子信息发展的机遇,实现服务科研事业的第二次大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完善馆藏资源建设的绩效评估机制,加强人才资源队伍建设,引进复合型人才等。
  • 摘要: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通过对乡土知识与地方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可以使这部分人类文明成果得以传承和利用,同时促进当地民众了解区域的知识和文化遗产,增强地区自豪感和归属感.现就太原市图书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方面进行思考与分析.图书馆员不仅负责特色资源的采集、整合、及时更新、宣传推广、管理维护,而且要有参与学科研究的能力,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应培养与锻造一支既具有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深度参与信息服务,彰显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作用,采用多种宣传方式,立体传播地方文献。
  • 摘要:增值服务是国内招标采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图书馆增值服务是一种创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需求和馆配商的激烈竞争共同催生了馆配商的增值服务.一方面,图书馆受人员编制限制和购书经费限制,很难跟上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出版市场图书的激增,对于采访人员挑选适合馆藏的图书增加了压力;另一方面招标采购增加了代理商竞争的压力,代理商思考如何通过高附加值的服务来增加中标可能性.增值服务的出现对图书馆业务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减员增效,为采编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应注重提高采访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对增值服务质最进行评估分析,赏罚分明,规范完善业务流程,加强对增值服务质量审校,加强代理商增值服务人员管理及培训。
  •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作为教学和科研保障机构的图书馆,建设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图书信息生产者的出版社与作为消费者的高校图书馆依靠书商进行信息沟通,彼此之间缺乏直接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导致图书馆配市场中供需矛盾突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日益严重.数字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图书采访工作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存在在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并相互产生着影响.充分了解高校图书馆采访信息链中的各个要素,可以极大地提升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效率以及馆藏质量具体途径包括举办馆配会,利用QQ、微信等建立交流社区,合作开展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等.
  • 摘要:介绍了学位论文资源采集的概念,学位论文是指为了获得所修学位,按要求被授予学位的人所撰写的论文.作为现代学位制度的产物,世界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提交学位论文并达到合格标准来获得相应学位.学位论文富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世界各国的情报信息机构都非常重视的一种文献资源,一直是学生、教师、科研工作者广为引用的重要参考文献,广大读者对学位论文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作为资源建设的核心一环,如何更为合理、高效地采集学位论文资源,提高文献的采全率与利用率成了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位论文载体不断更新,给采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采集应改变落后的工作方法,多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适应新时代,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成就。在全力采集我国大陆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致力于全球华人学位论文,包括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华侨学位论文、海外中国学学位论文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的学位论文的采集。
  •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用户等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数字时代,由于信息获取方式的便捷,视障读者运用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只要加强对视障数字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馆员素质,定期举办针对视障读者的数字资源使用培训班,了解视障读者阅读需求。视障数字资源建设做到不盲目不盲从,采用自建加共享的原则,扩大许昌市图书馆的视障数字资源,把视障数字资源建设纳入全馆整体数字资源建设统筹中来,那么相信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视障读者会将互联网作为自身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
  • 摘要:指出了数字时代下图书馆面临深刻变化,读者需求呈现旺盛而多样的特征数字时代悄然来临.其中外文资源建设尤为重要.新时代的图书馆不仅仅着眼于图书的"借"与"还",更要注重信息的开放式存取.科技的发达、手机等载体的功能强大,使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成为可能.快速高效、创新开放、便捷灵活、注重体验等成为信息时代读者需求的新特征,面对新形势,应讲求图书馆经济性.兼顾公益性和市场化需求,与时俱进,建立高效共享资源"虚拟图书馆",统筹规划.协调采访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
  • 摘要:随书光盘就是指图书所附带的光盘,指附加在图书中的以光盘为媒介的一种特殊的文献资料,是图书内容的有效说明和解释,是图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图书是光盘的基础,光盘是图书的应用工具和延伸.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以及出版技术的日益成熟,在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最初的随书光盘以计算机类文献为主;而后扩展到其他工业技术类,如化工、建筑设计等;如今,更进而发展到社会科学类,如语言、文学和教育等.现今随书光盘已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学科门类.随书光盘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文献的信息量,同时也增强了图书文献的可读性和实践性,因而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然而,光盘载体具有特殊性,如何科学地编目和有效地管理好这些随书光盘,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已成为各类型图书馆需要重视和探索的问题.对此,建议协调好数字化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培养并提高图书馆员自身业务能力,实现随书光盘资源网络化,加强与完善硬件设备建设等。
  • 摘要:谷歌数字图书馆从诞生到发展至今,不仅颠覆了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也改变了图书馆这一产业的竞争格局。由其所引发的影响绝不局限于图书情报领域,更是扩展到信息服务以及文化传播等众多领域,面对新形势,提出几个方面的建议,在国家著作权法律层面-增设合理使用的弹性条款,在运行制度层面-设立图书版权登记处,在著作权管理层面-建立健全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 摘要:众筹出版、自主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也逐渐兴起.数字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观念以及用户需求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图书馆不再能按照传统的资源采购模式进行采购,要更新观念、开阔思路,在立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多方面合作来共同构建文献资源保障网络体系,做好图书馆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等工作,逐步适应读者的迫切需要,为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摘要:互联网时代,大量视听资源的版权交易都由物理介质转向网络传播,个人和视听网站的原创作品中也产生了丰富的优质资源.从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等方面而言,网络视听资源都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类.对图书馆资源采访工作而言,网络原创音视频资源人藏图书馆,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应该重视对网络视听资源采集,结合网络视听资源的新特点,逐步实现图书馆视听资源采集的"互联网转型".要主动提升视听资源的服务,促进采访工作的开展,主导网络视听资源创作,掌握采访主动权。
  • 摘要:文献采访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业务,文献装订工作是其中的重要步骤.博士论文作为一种数量庞大的灰色文献,其装订工作对文献采访的整体过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献装订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质量,关系到读者服务的重要环节.博士学位论文是由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作者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以及独立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学科领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博士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鉴于图书馆博士论文装订质量存在问题,为了提高图书馆业务工作水平,笔者从多年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的实际经验中,分析探索博士论文装订质量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找出对策.比如增加装订工人数量,满足博士论文装订工作需要,学位授予单位应制订严格的博士论文制作要求和标准,提高论文印刷和装订质量,图书馆应该完善装订合同内容,规范装订厂完成装订博士论文的时限和数量。
  • 摘要:2014年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要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公共图书馆要完成自身使命和责任担当,深化对地域(城市、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图书馆要充分认识地域(城市、乡村)文化及其内涵;搞清楚公共图书馆与地域文化的密切联系;挖掘地域文化这座资源丰富的"金矿",赓续中华文脉;进一步弘扬地域文化,更好地促进文化惠民服务,也使公共图书馆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和跨越.
  •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开始充斥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图书馆与大数据时代的交集更是引发了无数人的猜测与遐想.不过有关人文社科类学术型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的相关问题,却向来少人问津.实际上,作为整个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型图书馆对于时代发展和转变有着更为灵敏的感知和反应;人文社科领域也作为科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兴衰进退.那么在这个全新的大数据时代,人文社科类学术型图书馆又该如何构建自己的资源体系,从而保持自身在信息领域的传统优势地位,这无疑是个极有意义的命题.面对新局面,建议图书馆努力打造个性化的资源提供服务,资源建设理念由以资源为中心应向以用户为中心擅变。
  • 摘要:绩效评估最初用于企业的管理,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图书馆.通过开展对图书馆的业务、资源、服务和技术的绩效评估,可以达到提高用户满意率、管理资源、改进服务、提升技术等目的.绩效评估是图书馆实现预期管理目标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对于图书馆绩效评估,目前有多种解释.比如,"图书馆绩效评估,是评估图书馆所提供服务和开展其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并评估图书馆为开展这些服务和活动所配置资源的效率".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图书馆绩效"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效能以及拨款和资源利用在提供服务中的效率";"效能"(Effectiveness)是指对设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测评,即一项活动最大限度达到设定结果,为有效能;"效率"(Efficiency)是指既定实现目标中对资源使用情况的测评,即一项活动中最小限度地使用资源或使用相同资源的情况下能做出更多成绩,为有效率.简言之,图书馆绩效评估是根据图书馆既定的目标而对其投入与产出的效果和效率进行度量的过程.为实现馆藏资源建设中的绩效评估,建议图书馆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综合应用平衡计分卡等评估方法。
  • 摘要:当前世界范围内,读者阅读旨趣的改变,多元文化主题的呈现,为出版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全媒体出版、按需出版、开放存取出版、维基出版等多种出版模式相继出现,使得出版业空前活跃.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文化多元化以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出版题材的繁复多样、出版主题的多元共生、同质异构和异质同构的新型多种出版样式不仅给出版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也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形势,提出要优化馆藏资源采集方式,确定馆藏结构,构建科学的馆藏资源体系,及时补充缺藏文献,完善馆藏资源基本建设,加强特色馆藏建设,促进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 摘要:众所周知,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出现给陷入困境的传统图书馆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契机.人们对数字图书馆的美好愿望于20世纪末逐渐演变成席卷全球的实际行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术图书馆在向数字化迈进的过程中,馆藏信息资源结构正在或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已经发生了转移,从以往主要以纸质文献为主逐渐转向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同步建设的发展轨道,而且后者的比例有日渐扩大的态势.然而,资源的数字化在提升了图书馆的信息整合能力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随着数据库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数字资源一方面颠覆了图书馆资源形式的传统格局和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旧有模式,另一方面,数字资源的建设又在知识产权、建设成本以及具体的技术问题上面临着一系列困局.为此,数字时代学术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实现思维转向,应促进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图书馆须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并获得立法保障,必须寻求更大范围内的国际合作。
  •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简称POD)系统不断成熟,实现了图书出版整个流程的数字化,从图书内容的输入到图书的印刷、成品的装订合为一体,在时效性和个性化方面远超传统印刷技术.未来,选择和购买按需出版文献可能成为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一个常态化途径。要认识到按需出版给外文文献采访工作带来的便利,也要对因按需出版深入发展而带来的一些挑战有所警惕,要对文献内容、质量的判断和把握,纸本文献与开放存取文献、电子资源的协调,按需出版定制性特点带来的随意性问题,实现数字化产业链中代理商的角色转换。
  •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中心,近年来逐渐由资源建设转向学科服务,包括面向学科的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所设学科,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及专业优势,统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建立一个完善、系统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大学城图书馆服务于这五所高校研究生院和研究中心,同时也面向市民开放.结合本校图书馆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优化学科专业藏书结构的建议,包括完善采访机制,完善资源评估,学科馆员参与图书采访,加大读者参与采访力度等。
  • 摘要:分析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电子书采访的发展概况,而电子书发展的异军突起给美国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共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与电子书供应商的合作,谋求合同的优惠条款,争取获得资源的保存权或永久获取权,增加资源馆外访问的途径,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电子书流通的统计功能和电子书的元数据格式,促进电子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在保障公益性和文化传播的同时也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在外借制度上要考虑出版社、作者、经销商的合理利益,合理地提供电子书同时外借的数量,建立合理的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借阅制度,以适应出版商对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的挑战。
  • 摘要: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年初文化部和财政部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从设施网络、服务供给、组织支撑、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服务评估等5个方面对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涉及公共图书馆的指标有25项,其中与文献资源建设有关的指标有7项,包括人均占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人均年新增公共图书馆藏书等.从中可以看出文献资源建设对于公共图书馆乃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结合本馆的工作,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对策,要敢于突破局限,确立辩证思维模式,在制度层面实现顶层设计与规划,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政策和多元化投入格局,强化图书馆联盟对文献资源建设的有效补充。
  •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论述环境的外文图书很多,涉及环境政策、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如何从众多的图书中挑选出读者所需的图书,这就需要对外借流通图书进行分析与研究,了解读者阅读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采选,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采访经费.为此,笔者对上海图书馆2012-2014年X环境类西文图书从流通/采访比、流通/馆藏比、读者对象、题名、作者、分类、主题、出版社、出版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力图掌握读者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为采选该类图书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图书采访工作一直被视为最能体现图书馆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核心工作,当然也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尽管图书采访工作如此重要,但近年来图书采访中的外包现象还是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图书采访工作已经无法躲避外包.对图书采访外包现象进行探讨无疑会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图书采访工作,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建议慎重选择外包对象,慎重选择外包形式趋利避害,从而不断提升图书采访工作的质量。
  • 摘要:西文纸质学术图书是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的特色馆藏,最近几年西文图书的采购量已稳定在每年2万种左右.但是随着国外出版业数字化速度的加快,上图也制定了数字化进程的目标,十二五期末已经达到了24%,十三五期间争取达到30%.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西文学术电子图书数据库就成为采选的重要目标.上图目前已经同时订购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议录全部纸本和电子书、Palgrave Macmillan(英国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Springer(德国施普林格)电子图书数据库和部分纸本图书,2015年又新订了Wiley Online Library(约翰威立在线图书馆)电子图书,而该公司纸本图书一直是上图采选最重点的目标.上图采选条例规定外文图书采选要合理控制印刷型与数字版的比率,对学术价值高利用率也高的文献,在文献采购经费基本维持印刷型价格时,从文献保障和推广阅读等角度出发,可以同时采选印刷型和数字版文献.但对采选馆员而言已经有电子图书是否还有必要采购纸本图书,如何进行纸本与电子书结合采购,采选条例中规定的比较原则,并没有精细化的操作细则,因此本文试图从文献保障、读者利用率、文献价值三个方面对Springer公司纸电结合采购工作进行探索。
  • 摘要: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承担全校教学、科研文献信息需求保障的重任.其文献资源则反映院校学科、专业课程、博硕士点、重点研究基地等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外文文献是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知识和学术信息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文献保障体系之一,其涉及的学科结构与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为保障重点学科和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的互动发展,二者之间要有一个"沟通"的桥梁。而面对外文文献特别是外文原版报刊和电子资源的价格年度涨幅惊人,资金需求和政策支持得不到保障的局面,外文文献资源与重点学科建设实现互动发展的条件就是经费保障、政策支持和加强沟通。
  • 摘要:非正式出版文献,也称为"内部资料",一般是指那些难以通过常规购书渠道或一般检索方法获取的、有使用价值的各种中文信息载体.主要包括会议文献、研究报告、学位论文、内部刊物、民间文献等.近年来,其价值越来越受社会所重视,图书馆界也在积极展开此类文献的研究与实践,国家图书馆在2008年着力对此类文献进行收集,现已形成一定规模,本文就其中的回忆录类文献进行梳理,探讨相关的实际问题,包括非正式出版回忆录的开发利用,非正式出版回忆录的特色建设,非正式出版回忆录的采集方法等,希望对此类文献的资源建设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 摘要:博士后制度与博士后研究报告博士后制度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造就优秀专业人才的模式."博士后"的名字来源于英语postdoctoral,它不是一个学历,也不是一个职称,而是指的一种工作经历,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研究工作的阶段.同时,也是大家对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的称谓.所以,应该充分抓住现在全民推崇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尽早地开始博士后研究报告的数据库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各部门协调一致,共同为这一特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做出自己的努力。
  • 摘要:图书馆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石,它又与出版物的生产、传播、利用的机制及发行特点密切相关.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在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出版物载体形式、品种多样化,数量急剧增长,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又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出版环境,给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作为直接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图书馆人,应认清多元出版模式下出版物的生产、传播、发行规律,建立符合本馆长远的和短期的馆藏资源体系.对此,结合本馆的经验提出了搭建平台,学习网络上的各种百科,加强对非常规资源的整理与利用,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馆藏以满足读者需求,建立特色馆藏等措施建议。
  • 摘要:中文图书采访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依据自己的目标、任务,通过采访、维护、积累文献,形成本馆文献资源体系的过程,是图书馆完成其社会责任最主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图书馆最基础、最核心的业务工作之一.图书馆面临的全新的信息化环境使传统的中文图书采访工作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馆藏资源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的局面;馆藏资源采访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传统采访、网上采购、集团联合采访以及资源导航等多种采访方式并存的局面;馆藏资源供货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政府招标方式确定文献供应商来替代采访人员自主选择文献供应商的局面.对此,应整合文献资源,实现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互补,建立文献保障体系,多措并举,提高文献入藏率,中文图书建设在特色上做文章,正确处理读者阅读需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摘要:学位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论文,它是博硕士研究生为获取学位,在导师指导下,以大量文献调研为基础,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反复实验而撰写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成果的学术研究论文.学位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是人们了解当前最新学术动态,掌握前沿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已成为图书馆和图书情报机构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位论文电子版收缴工作是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收藏中心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想做好学位论文电子版缴送工作,需要学位论文采访人员不懈地努力,加强和文化部、教育部以及立法部门沟通,为学位论文收缴工作做好政策支持;与学位授予单位及学位论文作者协商沟通,做好学位论文收缴的宣传工作;与技术部门合作,开发设计安全可靠的学位论文电子呈缴系统,为学位论文收缴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规范管理学位论文的收藏使用,更好地发挥国家馆的作用。
  • 摘要: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出版物数量逐年增加,出版物的载体类型不同,更多渠道的文献资料涌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地方图书馆文献来源.在看到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工作将面临的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做好地方文献的收藏、采访工作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接下来将面临的重点工作任务.对此,要注意做好纸质文献收藏工作,建立信息化的文献采访渠道,同时作为文献采访工作人员,更加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由此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文献采访的质量。
  • 摘要:本文将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视角,在充分理解MOOC内涵的基础上,分析MOOC的数字化特征,讨论阐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对MOOC的促进作用.MOOC课程标志着传统教学模式在互联网社会中新的探索,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也是高校图书馆面向未来知识社会的发展趋势,将MOOC课程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工作统一起来,有利于加速高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图书馆在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对MOOC课程的推动作用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构建社会化的学习中心,不断改善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用户体验,建设包含MOOC资源在内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强化跨平台资源获取,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
  • 摘要:国家图书馆的日文图书采访工作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拥有庞大的日文纸质图书馆藏。据最新统计,目前馆藏日文图书共有约82万种册,其中社会科学类图书约占80%,主要包括哲学、历史、政治、法律经济类图书,自然科学类图书也有一定量的收藏。这些馆藏图书成为国内读者了解日本、研究日本的重要信息来源。目前国家图书馆在日文图书采访方面通过采购、交换、受赠、呈缴这四种方式确保了国内外日文纸质图书来源的畅通。基于现实的原因,可对今后的日文图书采访工作做出如下展望:日文图书采访人员要与时俱进,在继续关注日本传统纸质出版的同时要时刻关注电子出版行情,尤其是电子书的发展趋势,掌握日本电子出版市场的发展动态;学习电子书相关知识,如电子书的格式、电子书出版发行知识等,为将来电子书采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摸索新的可行性较高的采购模式,制定合理的采访原则,平衡好纸质书与电子书的购书比例,合理利用经费等。
  • 摘要:图书采访工作是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通过觅求、选择、采集等方式建立馆藏,并连续不断地补充新出版物的过程.从传统意义上讲,图书采访之所以为图书采访而不是图书采购,就在于既要对资源"采",更要重视多方位地"访".就数字时代而言,就是要进行图书信息收集和图书质量走访,变以书为本为以人为本.数字时代虽然馆藏纸质图书比例有所降低,但读者阅读习惯未改变,特别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对纸质文献资料的需求仍占很大比例.因此,对于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采选还是不容忽视.今天,选书的难度,不仅在于对书的价值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对书的读者需求掌控分析.图书采访决策直接影响采访的质量,而图书采访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藏书质量和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借力数字时代便利条件,因此要树立品牌意识,建设特色馆藏,注重馆际互动,实现联建共享,灵活控制图书复本,动态调整采购数量,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多途径采选图书。
  •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使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西方的图书馆也引起了国人的注意,1906年,清学部参事罗振玉在《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中写道:"保固有之国粹,而进以世界之知识,一举而二善备者,莫如设立图书馆,图书馆之增设,与文明进步相追逐."1909年军机大臣张之洞抱病上奏《学部奏筹建京师图书馆折》:"图书馆为学术之渊薮,京师尤系天下观听,规模必求宏远,搜罗必极精详,庶足以供多士之研求,昭同文之盛治."优秀文化典籍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思想价值的挖掘,使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真正成为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是国家典籍博物馆的职责。两年来国家典籍博物馆所举办的展览达到了以下三个目的:以典籍的凝聚力诉说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典籍的感召力演绎中华文明的历史沧桑,以典籍的感染力追寻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要激活深藏在国家图书馆中优秀典籍的生命力,"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古籍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和生活,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在把一家的经典变成全社会的经典,把一家的守望变成全社会的守望。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亦会经受严峻的考验.图书馆界的一些专家甚至认为知识管理运行的好坏,将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成败.而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媒介,通过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知识信息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的一种重要途径.为此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不能只停留于传统的服务方式即提供简单的知识传递服务方式,更应立足于为用户提供专题性或个性化的馆藏资源的综合整合服务即实现检索即所得的一站式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具备海量数据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传输能力等,借助云计算的技术,着力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加强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 摘要: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资源保障的重任,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的基础和保障,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师、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已远远超过了传统的馆藏范围,对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为了满足高校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在不断地适应和改变,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已不局限于馆藏文献资源,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增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传播、移动阅读也改变着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如何在新形势下适应数字资源发展带来的变化,如何调整馆藏发展政策,将数字资源、网络资源同原有的纸质馆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资源体系,是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的重要的任务,为此,必须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和宣传,加强数字资源的评估,制定相应的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形成数字资源建设的管理体系。
  • 摘要:数字时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构造了新的环境.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责和重要任务.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资源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资源建设成为衡量图书馆实力的重要指标.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图书馆要采取相关策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那么,数字时代文献资源建设新思路是什么,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包括建立与完善图书馆书目数据库,藏出自己的特色,充分开发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大力开发网络资源,大力建立特色馆藏数据库,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技术人才培养,多种文献类型并存,吸引读者,确立以用为主、藏为辅的藏书建设,开辟电子图书专属阅览室等。
  • 摘要:2015年是英国著名诗人、批评家、出版人,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略特(T.S.Eliot,1888-1965)逝世50周年,也是相关文献出版的一个集大成的年份.近几个月来,笔者查阅多种资料,为国图补藏了艾略特主题的英文图书11种,包括新出传记1种,书信集3卷,诗歌3种,其一是2014年新出的以前未发表过的诗作,其二是由艾略特夫人瓦莱丽(Valerie Eliot,1926-2012)编订,1971年出版的诗人代表作《荒原》原稿影印及誊写版;其三则是今年11月推出的精校精注版两卷本《艾略特诗集》。T.S.艾略特是英语文学界乃至中文学术界中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也是英语出版界的一个重要关注对象。梳理相关资料,敏锐关注出版动态,保证学术价值较高的文献馆藏,是采访馆员的责任与使命。历史上各种精良版本的文集、诗集、书信集及研究专著都应尽量补藏,近年来新出现的数字化出版物更应予以关注,及时购藏。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文化资源建设的重镇,在数字出版日趋活跃,文献资源高度整合、共建共享的全球化背景下,应该重视名家名作的补藏与数据库购存,使得其学术意义与社会意义都更为彰显。
  • 摘要:2015年1月30日,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并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不断重视,图书购置经费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图书馆越来越多.在中央深化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大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意味着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将主要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以往自主采购的方式将沦为配角.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政府招标采购模式下的几点注意事项,包括能使用图书协议供货资格公开招标方式的,不要使用图书供货公开招标,使用图书协议供货资格公开招标方式的,供货期限尽量延长但一般不超过3年。目前,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审批的协议定点采购项目期限均不超过3年,使用图书协议供货资格公开招标方式的,在公开招标文件及资格合同中,要明确:中标供应商获得协议供货资格并不意味采购人一定要向其进行图书采购,采购人可以通过其他一家或多家中标供应商采购等。
  • 摘要:在社会科学乃至在自然科学领域,国际组织和政府出版物历来被认为是长期、稳定、权威的信息来源,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历来重视这种特殊文献的资源建设.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出版物是国家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之一.无论是收藏历史、收藏品种,还是收藏数量、阅览室规模等方面均在国内同类文献收藏机构中首屈一指.国家图书馆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专门设立的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出版物组,它是一个集采、编、阅、藏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组.其次,缩微文献阅览室(属缩微文献部的编目与典藏组)藏有日本政府出版物和英美政府解密资料缩微品.此外,电子资源阅览室收藏有少量美国政府出版物(简称GPUS)光盘,外文期刊阅览室有政府出版物中的数种核心期刊.可以考虑建立国际组织和政府信息网络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争取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和购买数据库。此外,针对网络资源对实体资源的冲击很大,资源建设中被动收藏的成分较多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 摘要:开放存取也叫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下文均以OA表述.它是为了降低学术交流门槛,为学术科研服务的一种新型的学术资源开放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商业出版模式.根据"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对OA的定义:OA意味着某文献可以在互联网公共领域里被免费获取,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等任何合法用途.正因为如此,对于图书馆而言,OA对调整馆藏结构、降低购书购刊经费,实现纸电协调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OA发展迅猛,目前OA期刊的数量已超过2万种,OA出版社达1000余家,机构知识库数量超过2000个.DOAJ、PLoS、OALib等知名的OA资源平台已经得到广泛科研人员的认可和使用.面对OA图书出版对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造成的新影响,建议谨慎选择出版社,减少采购风险,了解出版社销售策略,跟踪出版模式变化,加强与OA项目组织的合作,寻找和积累OA图书资源,以读者需要为原则,适量采选OA印版图书。
  • 摘要:开放获取图书的兴起近20年,西方学术图书的市场发行量下滑了90%.目前,平均每本学术图书的印刷数低于200本.传统学术出版,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及一些小众学科学术图书出版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威胁.学术图书出版已经陷入印数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图书馆购买力越来越弱,读者范围越来越小,学术影响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出版社、作者与研究人员、图书馆与用户等的利益受到损害,学术图书出版面临危机.建议将开放获取图书纳入馆藏,拓展馆藏资源覆盖范围,优化采购经费配置,实现图书馆与出版社双赢,整合开放获取图书,提升馆藏资源质量。
  • 摘要:文献采访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首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和服务水平.由于出版社逐步完成改企转制,致使图书出版市场给出版发行行业带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随之信息量的陡增又引发了文献信息资源出版量的膨胀.所以,出版市场的复杂变革使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急切要求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现实、接受挑战,积极探究新形势下变革形式的特点、变化环境的应对与密切结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创新,建议提高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深入研究出版发行机构,充分利用网上书店书目,广泛收集各类书目信息等。
  • 摘要:图书目录在图书馆购书流程中,一般于选书环节由出版社或图书代理商提供.与出版社书目不同,代理商提供的书目信息往往来源更为广泛,目录编制原则和标准往往也参差不齐,与图书馆的需求更是常常难以契合.每个采访人员都深谙书目质量对于选书质量的重要性,它不仅直接影响选书工作的效率,影响所购图书是否符合馆藏需求,由于书目问题造成复本等不符合要求的到书,更是会影响验收登到、结账和编目等后续各环节能否顺利衔接.对此,提出两点思考,认为出版社、代理商和采选人员之间,还有图书馆内部的选书员和发订、登到人员之间,都需要相互理解与合作,选书员和书目提供方都要做好面对问题、发现问题的准备。
  • 摘要:文献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基础,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步入大数据时代,广大读者对文献需求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好文献资源建设,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界一直以来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通过多元化途径加强文献资源建设.以下以佛山地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为例,探索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比如实现读者自主采购借阅服务,图书音像供货资格联合招标,采编业务外包,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馆藏结构优化和馆际文献交流,应采取多元化的采访方式,解决采编人才培养问题等。
  • 摘要:近几年来,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成为出版界的主流趋势,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和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自身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出版业终端大客户的图书馆来说,新型出版模式的出现对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产生了诸多影响,使图书馆漏采、缺采、偏离读者需求等现象屡屡发生.本文从分析出版业新型出版模式的角度出发,阐述这些新型出版模式对图书馆纸本文献采访工作的影响,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将出版社纳入重点访求范围.出版发行重在融通,推进电子版图书缴送制度,搭建电子书资源整合平台,针对特殊出版形式,改变个别出版社的采购模式。
  • 摘要:数字资源建设绩效评价的前期工作包括明确数字资源建设项目意义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对于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维护文化安全,积极抢占网络文化阵地,把握信息技术环境下文化发展主导权的需要,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见,数字图书馆将成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数字资源建设将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对此,需要通过绩效评价,给政府部门决策予参考,通过绩效评价,指导数字图书馆建设,结合实际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全媒体出版、数字出版、按需出版、开放存取出版、出版等多种出版模式相继出现,给图书馆馆藏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多种出版模式使得出版物载体多元化、品种多样化,图书馆采访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出版环境和新的选择.来自美国近1200家发行商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5个月,电子书销售同比下降了近一成.英国电子书市场份额在2012年到2014年从20%增加到33%,但是在2015年一季度又下滑至29%.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也显示,电子书销售增幅已明显放缓.复杂的出版环境给馆藏资源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图书馆要根据读者需求、馆藏要求、经费、出版情况来进行馆藏建设规划,提出了建立图书馆馆藏整合评价体系以及多元出版模式下图书馆馆藏建设构想,其中,在馆藏结构方面,纸质文献和电子图书要有合理的分配;在馆藏经费分配方面,纸质文献和电子图书之间如何分配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在重点收藏方面,应该考虑各类资源的系统性和同时兼顾特色馆藏的需要,达到多种资源合理分配,满足收藏与使用的需要。
  •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使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信息交流的方式、获取知识的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高职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高职大学生读者的需求.当今高职图书馆工作已经从以书刊为载体的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针对大学生对数字图书馆认识使用程度不高的局面,提出要重视自我宣传,加强用户教育,转变图书馆的观念。
  • 摘要:原生数字(Born-Digital)资源是指原生数字资源指以数字格式产生的,并且通过数字设备获取的资料.简单说,其实就是直接诞生在网络上,通过网络传播、利用的资源.随着网络的发展,原生数字资源的种类不断发展壮大.分析指出原生数字资源的收藏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有关原生数字资源收藏政策值得借鉴,馆际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