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14年中国魔芋产业发展研讨会
2014年中国魔芋产业发展研讨会

2014年中国魔芋产业发展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四川绵阳
  • 出版时间: 2014-09-18

主办单位:中国园艺学会

会议文集:2014年中国魔芋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魔芋产业属于资源型战略性产业,中国是既适宜种植魔芋,也具备魔芋后续加工能力,并且市场需求旺盛的国家.近年来国际国内魔芋市场需求十分强劲,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中国魔芋产业兴起时间仅有30年,但发展较为迅速,魔芋已在食品、医药、化工、钻探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已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最具成长潜力与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资源产业.通过分析魔芋种植业、加工业和制品业的基本情况,提出魔芋产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魔芋企业建基地已成为业界的共识,魔芋林下种植已得到广泛应用,魔芋规范化种植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依靠科技解决种植瓶颈前景看好,产品研发向着多种类高附加值发展。
  • 摘要:云南省为魔芋的起源地之一,拥有天南星科11个魔芋种的资源分布,居全国魔芋资源分布之首,而富源县为中国魔芋种植和加工重点县之一,对云南乃至中国魔芋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调研了楚雄市大过口乡,永胜县大安乡,沪水县鲁掌镇魔芋产业情况及特色,发现不论在魔芋种植老区还是新区,发展魔芋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病虫害难防治、没有抗病的新品种、土地连作障碍严重、魔芋深加工发展慢、市场前景不明朗。提出要解放思想上实现突破,在科研上实现突破,在引进深加工企业上实现突破。
  •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而大数据的应用可促进企业发展,对行业进行洞察,对市场需求进行观测.对于庞大而复杂的市场而言,需要进行整体的了解,但是需要付出很多财力物力的.如何利用大数据这个工具服务中国魔芋产业,对于魔芋产业发展是个重要的命题.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魔芋趋势,网友对于魔芋提出的问题,魔芋搜索量的地域分布,人群性别与年龄,搜索指数和成交指数,人群定位,消费层次等问题。
  • 摘要:为摸清平利县魔芋的种植、加工、销售现状,正确评价魔芋产业的比较优势,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将魔芋打造成特色优势产业,县农技中心于组织有关人员与8月上中旬对县魔芋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缺乏规划引导,缺乏龙头带动,缺乏科技支撑,缺乏项目扶持。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发展思路;培植产业龙头,完善产业链条;加大技术投入,强化科技支撑;倾斜项目扶持,完善政策配套。
  • 摘要:田源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位于竹溪县天宝乡取宝洞村,海拔800~1000米,气候适宜,植被丰富,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魔芋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和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合作社采取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注重生态循环发展,借种还种盘活壮大产业,统一租地,承包管理,借力发展,创新了发展模式。建立了配套机制:合同种植消除芋农顾虑,种芋集中安全越冬贮藏吸引农民参与,提供必要技术指导解决种植难题,二次分红让利于农。增强了发展效应,引领了一方发展,做强了产业基地,延伸了发展链条,实现了发展双赢。
  • 摘要:笔者通过对魔芋种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着种植规模过小,种植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扩张不快,总产量不足;良种繁育基地数量与规模过少,导致优质种源短缺;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布点过少,示范带动辐射面过窄,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偏低;种植模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种植模式;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布局,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种繁基地;建设核心示范园区;优化种植模式;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化发展等对策。
  • 摘要:魔芋产品中的硫含量、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催生了有机魔芋的生态化种植.滇西北优越的自然环境,没有受到污染的水源、空气和土壤为有机魔芋种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能让魔芋产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 摘要: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植物.因富含葡甘聚糖等多种成分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被誉为新世纪的"保健食品"和"工业味精".魔芋具有产业链条长、加工产值高、应用前景广的特点,已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陕西省种植魔芋历史悠久,特别是陕南商洛山区具有种植魔芋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条件.目前商洛市魔芋产业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栽培模式不断增加,群众组织意识有所提高,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但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种子问题,低产问题,栽培技术,加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等问题。提出要积极宣传引导,健全组织机构,政府统筹安排,抓好基地建设,推广先进技术,完善加工销售体系。
  • 摘要:彭水县平安镇长坪村12组魔芋种植业的发展也是随着全县魔芋产业的发展起伏,经历"起步—摸索—观望—快进—跨越"的发展历程.通过2012年魔芋的种植,种植户赵兴中对魔芋有了全新的认识,燃起了对魔芋希望之火。同年,12组村民五保户杨清老人在2011年魔芋种植的基础上,虽然种植面积只有1.5亩,但也取得了不错的种植效果。这些都悄然的引起了周边农户的注意。2013年西南大学魔芋研究中心全面进驻长坪村全方位支撑该村的魔芋种植业。2014年是长坪村魔芋种植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一年,广大的老百姓看到身边魔芋种植取得良好效益,看到了榜样的力量,由原来的观望进而变成主动的参与,积极的种植,长坪村掀起了魔芋种植的小高潮。
  • 摘要:甘肃省陇南市最南端的文县有丰富的林下魔芋种植基地资源,是个发展魔芋产业的好地方.陇南市丰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德明先生以碧口镇为大本营,组建了一个50人的管理团队,决心以公司化运作来推动魔芋产业。公司邀请了中国魔芋协会张盛林会长做产业顾问,请了一批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与同一区域内的广元市魔芋协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通过走出去项目考察、参观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进行理论培训和在基地进行现场培训,培育出了一大批基地管理人才,让基地村上的村官和有带动能力的农民做产业工人的带班人。快速启动的“丰泰公司”,从去年开始己经在曲水、化坪、后坝、、大水等7个基地村流转了耕地、荒地、茶地和林地3万多亩,整理了土地15000多亩,规范化播种了魔芋5000多亩,一个上档次的碧口魔芋产业带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公司效益。公司的奋斗自标是在以碧口为中心的周边7个乡镇,投资6.8亿元,用5年时间,公司化运作科学种植,稳步推进,发展基地10万亩,建成有鲜魔芋烘干线30条,精加工线10条,形成开发和加工魔芋高端产品的大型魔芋加工和销售企业,发展成集魔芋科、农、工、贸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 摘要:本文开展了魔芋超高产栽培试验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rn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大区面积为2.0亩,其中大种芋试验面积为1.5亩,对照小种芋面积为0.5亩。种植方法采取1行魔芋套1行玉米,大种芋株行距约30cm×75cm,小种芋株行距约为:20cm×5Ocm;起高垄种植。试验区亩施硫酸钾型生物有机复合肥75kg:施肥方式为先起垄开沟后,在沟底先施农家肥,后在农家肥上施复合肥,再在肥上盖上一层薄土后种植种芋。整个生育期内各项栽培管理措施相同。试验于2013年5月4日播种,大种芋亩播种约625公斤左右,小种芋亩播种约300公斤左右,试验地点设在长阳县龙舟坪镇郑家榜村,海拔1470米。rn 结果表明,超高产栽培的亩产出收获比(生长系数)为4.5倍,远低于对照的5.9倍,但其亩纯收获产品量是对照的1.5倍;显然,播种种芋越大(一定范围内),在同等种植条件下的比较效益越高。另外,今年的超高产试验没有达到预期的产量目标,与今年前期长时间高温干旱后期持续多阴雨天气等自然灾害有较大关系,造成病害发生较往年偏重所致,下一步将完善并更深入开展相关试验及配套技术研究,并总结出一套成熟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来指导生产应用,从而促进芋农增产增收。
  • 摘要:魔芋连作后产量和品质急剧下滑,病害发生比较明显.如果魔芋与万寿菊轮作,万寿菊根的挥发油中含有抑菌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对魔芋起到调节作用,本试验通过万寿菊与魔芋的2年一倒茬栽培,调查其产量和控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万寿菊、魔芋倒茬栽培对魔芋病害防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摘要:为探索花魔芋和湖北贝母的周年轮作栽培新模式,以花魔芋、湖北贝母为材料,考察其生育期、产量、病虫害、经济效益及栽培生理,探索新的轮作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花魔芋和湖北贝母轮作,生长期衔接良好,净作产量和效益分别为12377.85 kg/hm2和6189.25元/hm2,轮作中魔芋产量12489.00kg/hm2、贝母产量8889.00 kg/hm2,总效益151335.00元/hm2.与对照相比,病害无显著差异,魔芋增产0.89%,虫害升高1.92%,综合效益高107.66%.同时,首次报道花魔芋根状茎的栽培生理问题,发现了其生育期与种芋安全贮藏的重要关系,提出生育期达184天以上方能基本保障根状茎的生理成熟.由此得出,花魔芋—湖北贝母一年两熟轮作栽培新模式可解决山区可耕作土地少、中药材野生种质资源湖北贝母过度开采等突出问题,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 摘要:比较分析了富源县2013年魔芋、烤烟和玉米三种作物及魔芋两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种植魔芋的经济收益远远高于烤烟和玉米,属高投入高产出产业.但玉米为富源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不可替代性.遵循魔芋的生长特性,大力推广玉米与魔芋套种、轮作和二年制魔芋种植模式,有利于富源魔芋产业持续发展和保障玉米粮食安全生产.
  • 摘要:魔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繁种可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大田生产中一般采用球茎无性繁殖,本文总结了魔芋种子繁育、球茎繁育、组培苗繁育等方法的优缺点及生长周期流程.
  • 摘要:魔芋种芋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如果质量出现问题,会影响魔芋的生产,继而引发魔芋生产系列问题,影响芋农收入。种芋生产者之间管理水平存在差异,为确保优质魔芋良种进入大田生产,进而持续稳定魔芋生产,魔芋种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强化繁种过程控制,安全贮藏魔芋种芋,重视种芋包装运输,加强种芋质量检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选育魔芋良种,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摘要:种子纯度是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本文通过两种随机取样方法,对2014年市面上种子经营户经过分级筛选后即将出售的子芋纯度进行调查,一种方法是单位重量子芋的纯度,另一种是每100粒子芋的纯度.调查结果显示:单位重量1000g子芋平均纯度为94.4%,单位数量100粒子芋平均纯度为93.9%.
  • 摘要:本试验通过对魔芋全粉、普通魔芋精粉、飞粉以及通过乙醇洗涤后的魔芋粉的SO2含量的测定、分析以及比较,结果表明:SO2在魔芋粉中主要结合在葡甘露聚糖上,经乙醇洗涤可以达到脱除SO2的目的,其脱除率与料液比、洗涤次数、乙醇浓度有关.
  • 摘要:通过皿内试验研究生防链霉菌对软腐病菌的拮抗及链霉菌无细胞发酵液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生防菌剂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效以及对植株光合、生物量、产量及球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生防链霉菌Act12无细胞发酵滤液对6种软腐病菌均有拮抗作用,拮抗圈直径19.4-31.6 mm;能促进甜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②链霉菌活菌剂对魔芋软腐病有一定防效.菌剂拌土单独接种对收获时魔芋软腐病的相对防效为65.0%;菌剂与软腐病菌混接处理,在病原菌接种后第10、20 d的相对防效分别为100.0%和58.4%.③菌剂能促进魔芋生长,提高产量.菌剂与软腐病菌混接处理魔芋地径、净光合速率、球茎鲜重、根茎鲜重及根茎个数分别较软腐病菌单接显著增加11.1%、111.7%、54.8%、304.2%及200.0% (P<0.05).④链霉菌剂接种能明显改善魔芋球茎品质.菌剂单接处理魔芋球茎葡甘聚糖含量、淀粉及纤维素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14.0%、8.1%及27.7%(P<0.05).结论:接种链霉菌剂能明显促进魔芋生长,提高魔芋产量和和葡甘聚糖含量,增强抗病能力.
  • 摘要:本标准规定了魔芋主要病害调查对象、调查时期、调查取样方法、调查分级标准、抗病性鉴定评价标准;以及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境内魔芋主要病害调查及其综合防治,主要指农业的、生态的、物理的、化学的等防治措施综合集成,对其它魔芋产区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安康魔芋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魔芋种植四大核心区域之一,魔芋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目前安康市魔芋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加工体系初步形成,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品牌优势逐步显现,促农增收效果明显,产业模式不断创新。但存在着良种繁育体系尚不健全,生产组织化水平低,龙头企业不强,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要以做大基地为重点,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做强龙头为突破,延伸产业发展链条;以创新机制为抓手,提高产业化水平;以强化服务为支撑,降低产业发展风险;以抓点示范为带动,助推产业加快发展。
  • 摘要:近几年,建始县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魔芋产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先后启动了基地建设"1211"工程和百户种植大户与百户加工大户的"双百示范"工程,促使建始县在魔芋基地规模、种植技术、产品加工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产业链得到延伸和加粗,产业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增强.建始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栽培经验丰富,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芋农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多种简便有效、可复制的种植模式,一是散生种植风险低,二是果下种芋前景广阔,三是田间隔魔芋价值很高。在标准化生产管理过程中,突出抓好以农业防治为主的健身栽培技术,大力推广轮作换茬、撒施石灰、精选种芋、浸种消毒、起垄栽培、套作遮阴、增施有机肥、肥种隔离、及时收获、架藏越冬等关键适用技术,使病害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确保了魔芋优质高产和可持续发展。魔芋加工必须不断适应市场、符合标准、提档升级,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一是按照魔芋二氧化硫含量新标准要求,积极探索降硫(低硫)烘烤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二是制品加工引入高精深加工项目。 建始县魔芋产业发展的好坏是事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大事,各级各部门鼎力相助,紧密配合,为魔芋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形成了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魔芋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 摘要:魔芋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在特色农业魔芋产业化进程中,由魔芋生产经营者或者是魔芋生产经营服务者、利用者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本着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具有法人资格和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魔芋产业由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产业链组成,产业链的关键是基地建设,而基地建设的关键所在市人—数以万计的农民,如何组织农民生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魔芋产业的关键所在,而魔芋专业合作社的优势所在就是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产业的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提供充足的原料。中国魔芋产业历经数年发展才有今天的局面,未来魔芋产业的兴衰起决定于魔芋专业合作社这个新载体。
  • 摘要:魔芋是竹溪县最具特色的传统项目,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高效经济作物。据《竹溪县志》记载,县种植魔芋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老百姓养成了良好的种植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竹溪县拥有得天独厚的魔芋生长环境,特有的气候、土壤条件符合魔芋生长习性,是魔芋生长繁育的最适宜区域之一,加之魔芋生产历史悠久,种植户达3.5万户,全县魔芋基地种植面积由九十年代初的0.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8万余亩。目前基地有规模,品牌有效应,种植技术有领先优势,组织机构健全,产品有市场、种植有效益。得益于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科学编制绿色崛起发展规划,强化组织领导,出台激励政策措施,创新种植方式,强化科技支撑等措施与做法。
  • 摘要:首先澄清了中国魔芋种、地方居群、品种的概念混淆,并对中国魔芋种质资源现状做了分析,再从审定品种的名称、选育单位、审定时间、来源、特性及适宜种植区域对已审定的品种现状进行了总结,并简要介绍了文献中已报道的新品系,最后分析了现有品种推广应用情况,并对未来中国魔芋品种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魔芋育种提供参考.
  • 摘要:长阳县位于武陵山东延余脉,气候及地理呈垂直立体分布,在海拔600-1200米中山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适于魔芋栽培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目前魔芋产业基地建设良好,专业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加强了技术服务和科技创新,提升了产业科技含量。但病害严重是制约产业规模发展的首要因素,种芋缺乏成为魔芋产业发展瓶颈,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提出要重视魔芋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加大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体系建设;依托科研院所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合作社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 摘要:宜昌市魔芋种植群众基础好,病害防控与标准化种植程度高,已发展壮大多家知名龙头企业,产业效益日益提升,魔芋产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为了加快推进宜昌魔芋产业提档升级,笔者从本市魔芋的发展前景、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等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 摘要:中国魔芋之乡一湖北竹溪县把魔芋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项目和主导产业,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万亩魔芋乡镇,培植千亩专业村,培育百亩种植大户,切实抓好标准化种植的关键技术落实,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以科学制定产业规划为统揽,以培植魔芋专业村与产业大户为抓手,以创办示范片为重心,以防病技术试验、研究及新技术技术推广为突破口,以创新服务为关键,以创新发展中介组织为核心,以政策配套为支撑,稳步推进魔芋特色板块的壮大和发展,全县近半数农户种植魔芋,2014年魔芋板块基地总面积突破8.2万亩,较上年新增0.2万亩,全年力争鲜芋产量7万吨,实现收入2.8亿元以上,芋农人均增收1000元.
  • 摘要:富源县富村镇致信魔芋专业合作社,通过打通川、陕、鄂等省外魔芋干片市场,打通种子销售渠道,筹措资金组建魔芋烘烤厂及精粉加工厂,开辟魔芋精粉加工原材料渠道,建设省内外魔芋种植基地,由最初从事干片收购的三人组建,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对几年的发展历程,总体表现在:立足于当地,凭借当地魔芋产业搭建的平台,发展到走出省门,逐步一步一个脚印起步,壮大,腾飞。
  • 摘要:会同魔芋种植历史悠久,全县每个乡镇每个角落都生长有魔芋,但都是零星种植,自然繁育,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只有极少数农户用家庭手工作坊,加工成魔芋豆腐做菜食用。产业存在着鲜芋分散,加工薄弱;资金不足,投入有限;宣传滞后,缺乏引导;经验不足,人才有限等问题。提出了积极推广庭院及林下种植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工销售体系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明确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基地建设;以科技为后盾,提高种植含金量和产出效益;培育加工建设体系,尽快完善产业链条;发挥政府职能,健全服务体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大小类型魔芋种球的种植试验,分析大田生产的用种成本和产出效益的关系,提出用不同大小类型的种球做种的优劣.rn 针对魔芋具有的膨大特性,以种源生产为目的,应采用10-20g小球茎的一龄种做种,适当密植增加群体的光合效能,每亩播种量150kg、密度15000株/亩左右;以获得高质量和产量的种源。rn 以外地引种、兼顾种源繁殖和商品芋栽培为目的,宜采用20-40g小球茎二龄种种植,每亩播种量250kg、密度10000株/亩左右;节约用种成本,降低软腐病害带来的风险,进行二年制栽培,以获得部分商品芋和大量种芋。rn 自繁种源,不需长途运输,以快速回收投资为目的,可采用50-1OOg二龄种种植,每亩播种量5OOkg、密度6000株/亩左右;最大限度满足魔芋的需肥供给,提高膨大系数,综合防治软腐病害,力求低种龄种植就达到加工的商品标准要求而出售,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rn 创造最适宜的栽培环境,能够控制软腐病害的前提下(目前尚不能彻底防治软腐病害),用100-250g大球茎种植,每亩播种量800kg、密度4000株/亩左右;适当稀植,辅助相应的农艺措施(如地膜覆盖),降低劳动成本,高投入高产出,经济回收快。
  • 摘要:由于近年来柑橘外销困难,种植效益下降,果农增收困难,为了充分利用宜昌市丰富的柑橘林下空闲地,积极开展了将魔芋从高海拔地区(高山)引种到低海拔地区(丘陵平原)柑橘林下试验种植,既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取得了初步成效.rn 柑橘林下魔芋前中期出苗率高,整齐度好,发病率轻,但中后期因遮荫率低而难耐高温与强光照,发病率大幅上升,凡荫蔽度在60%左右的林下魔芋,发生日灼病、软腐病等病害的均很轻或没有,因而荫蔽度成为低海拔林下魔芋引种种植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rn 从柑橘林下魔芋收获期田间测产调查发现,凡林下土层小于20 cm、不保墒以及易因天干缺水的高坡地,均表现出长势差、产量低、发病重等特点,因而,柑橘林下引种种植魔芋,应避免这类田块。rn 柑橘林下引种种植的花魔芋均为从高山上引种而来,对低海拔高温强光环境普遍表现出适应性不强,从而表现出病害发生偏重,而本地林下多年种植的品种却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因而从低海拔相似地区繁种、引种发展柑橘林下魔芋生产应是未来重点考虑的方向。rn 从柑橘林下魔芋收获产量上看,表现出产量不高、增长系数偏低,这可能与林下荫蔽度较高有很大关系,因而发展林下魔芋繁种可能成为林下魔芋的优势;同时,采取挖大留小、滚动发展,累积取得成效的方式发展较适于低海拔林下种植,新发展的地方应以就近引进小种为宜。
  • 摘要:本论文研究了展叶期施用不同量的硝酸钾(CK:0;A:337.5;B:675.0;C:1012.5 kghm-2)后富源花魔芋的长势、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和含钾量、葡甘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钾肥的施用,对展叶期魔芋的株高和展幅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8月前,株高增加显著;而展幅的增加延续到9月,以至于显著增加魔芋产量.最佳KN03施用量为337.5 kghm-2,平均单个大芋重量和折合产量最高,分别为0.375kg和42855 kghm-2,生长系数为7.14,比对照增加55.2%.魔芋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含钾量均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说明魔芋是一种喜钾作物,对钾素营养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但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不明显,高施钾处理甚至比中施钾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下降.魔芋地下部分植株钾增长率随钾肥施用量增加而降低,低施用量处理(处理A)植株钾增长率最高为45.09%.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魔芋中葡甘聚糖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当供钾量为1012.5 kghm-2时,葡甘聚糖的含量最高,达到53.89%,是对照的1.49倍.低KNO3施用量处理(处理A),魔芋葡甘聚糖产量增长率最高为411%.
  • 摘要:通过对富源县2014年雨水过多,平地、低洼地块普遍积水,导致魔芋病害发生突出的现象,经过充分调查,分析结果为:1、软腐病发病率低洼地比缓坡地明显增加.2、魔芋根系被积水浸泡后不能进行正常的营养物质交换,根系沤烂.3、种球块茎在淹水、渍水情况下腐烂.
  • 摘要:本试验以不同发芽高度的花魔芋的实生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蒽酮法、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等方法测定其生长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淀粉以及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花魔芋实生种子发芽后株高从4.5-13.5cm的可溶性糖含量前期是介于3.046-7.927mg/g的波动状态,后期又从3.046mg/g增加到12.444mg/g.可溶性蛋白从158.464mg/g,降到109.629mg/g然后又增加到150.771mg/g.淀粉从54.072mg/g增加到93.346mg/g,最后又减少到66.88mg/g.叶绿素含量由0.693mg/g增加到2.33mg/g.以期为魔芋的有性生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摘要:林下魔芋种植模式为魔芋大面积栽培,繁育种芋,增产增收找到了新途径,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地社会经济效益.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种植地块规划不合理,阴蔽度控制不合理,调种选种不合理,田间管理不合理,盲目推进不合理等问题。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引领,强化技术服务,坚持抓点示范,营造发展氛围。
  • 摘要:本文从魔芋良种繁育对魔芋产业发展的意义,魔芋良种繁育目标确定,魔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方面阐述,提出了魔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建议:组建良种繁育科研团队建立完善的魔芋研究领域分工协作研究系统,分片、分地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加大科研,不断完善魔芋良种繁育技术体系。
  • 摘要:以花魔芋幼叶叶片为材料,提取花魔芋幼叶总RNA,反转录cDNA.根据Gnebank中薯芋类等PPO基因设计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得到花魔芋PPO(PPO)基因763bp的cDNA片段.通过5′-Race和3′-Race分别得到611bp和426bp大小的cDNA片段,最终得到PPO全长cDNA序列2071bp,GC含量65.14%,开放阅读框位于385~1836bp处,加尾信号(AATAAA)位于第1931bp处.通过cDNA推导得到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PO编码484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为55.17 kD,pI为9.32,经Smart-emb1预测其含2个典型的PPO1 DWL和PPO1 KFDV保守结构域,分别位于序列第276~329和第351~409位氨基酸残基处,还有一个酪氨酸酶核心保守域结构位于第60~270位氨基酸残基处,预测结果显示其含有15个α-螺旋和5个β-折叠结构.
  • 摘要:以20份珠芽魔芋为材料,利用改良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分析染色体特征并作相关性和聚类分析,探讨核型特征与种间进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珠芽魔芋染色体数目有2n=39、2n=28、2n=26和2n=24,染色体类型包括正中部(M)、中部(m)、近中部(sm)和近端部(st)着丝点染色体4种.核型类型为2A、1B、2B、3B,染色体平均臂比范围为1.17-2.10,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范围为1.58~3.70,着丝点指数范围为33.23%-46.26%,核型不对称系数范围为54.02%-68.12%;按核型不对称系数从高到低排序其进化程度,2008LP18和2009-006进化程度高,2008LP16进化程度低:核型参数的重要性排序为核型不对称系数>平均臂比>臂比大于2的比率>染色体最长/最短值>核型类型>着丝点指数均值,20种珠芽魔芋核型参数在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魔芋属植物分类依据.
  • 摘要:魔芋生产的最大障碍因素是魔芋软腐病的危害,造成魔芋生产发展速度慢,市场前景虽好,但产业体系难以形成;连作魔芋土壤带菌,加之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极有利于魔芋软腐病的发生危害,生产上除采取健身栽培措施外,针对魔芋软腐病生产上基本没有特效防治药剂的现实,探讨利用兽用青、链霉素防治魔芋软腐病的试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效.研究表明,兽用青、链霉素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不容质疑,发病初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市场比价与20%噻菌铜相当,应加强多点示范。兽用青、链霉素属于生物制剂,推广使用有利于无公害魔芋示范基地建设,生产无农药污染的魔芋产品,有利于提高魔芋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兽用青、链霉素防治魔芋软腐病,在于准确预测魔芋发病时期,切实加强魔芋病害的预测预报,对指导魔芋软腐病科学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摘要:为探明魔芋灰霉病的发病规律,对其发病症状、致病菌及其生理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魔芋灰霉病菌为葡萄孢菌属(Botryotinia);其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在pH 4-9条件下均能萌发,最适pH为5;在各种营养液中均能萌发,在2%的蔗糖液中萌发最好,其次为2%的葡萄糖和魔芋甘露低聚糖;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7℃、5min.魔芋灰霉病菌菌丝在4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PDA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最适的产孢培养基为PDA+魔芋甘露低聚糖;菌丝在5-30℃均能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20-25℃;在pH 4-9均能生长及产孢,最适pH为5.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