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三届“明州茶论”研讨会
第三届“明州茶论”研讨会

第三届“明州茶论”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宁波
  • 出版时间: 2014-05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宁波茶文化促进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明州茶论”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国是产茶大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并饮用茶叶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茶叶在出口价格、品种以及品牌竞争力上都并不乐观.中国茶叶产业正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本文介绍了中国茶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并从品牌建立、维护和推广以及品牌核心内容及衍生意义的塑造等角度阐述了中国茶叶品牌战略规划.
  • 摘要:在分析浙江茶产业现状和实施茶产业提升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明确了现阶段浙江茶产业提升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并针对目标任务提出了相应的工作着力点,包括改良茶树品种,建设标准茶园,提升茶叶加工业,同步做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发展茶全产业链。
  • 摘要:中国茶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本文简单阐述了目前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概况,例举了一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不高、质量安全隐患、产品结构落后等主要问题,从育种、栽培、加工、深加工等方面综述了通过科技创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更好地推动茶产业稳步、快速地发展.
  • 摘要:白茶的香气成分中醇类和醛类占很大的比例,这体现了白茶鲜嫩、清醇、毫香显露等香气特征.本文探讨了温度对萎凋工艺的影响.白茶香气成分主要有:已醛、1-戊烯-3-醇、(E)-2-已烯醛、(Z)-3-已烯-1-醇、苯甲醛、苯乙醛、香叶醇、橙花叔醇、芳樟醇、环氧芳樟醇、脱氢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苯甲醇、苯乙醇等.香气总量,特别是醇类和醛类在低温长时间的萎凋过程中逐渐增多,体现了白茶的香气鲜嫩,滋味醇和的品质.这些香气成分在白茶香气的变化过程中有增加的趋势.白茶鲜叶中碳氢化合物的含量比较高,经过萎凋后其含量越来越少,它的减少和转化对白茶香气有改善作用.
  • 摘要:本文阐述了茶产业“强"与“大"的关系与中国茶产业现状,提出做强茶产业要找出核心竞争力,加强龙头茶业企业的带领,拓展茶叶销售途径等建议,同时关于做强宁波“明州仙茗"品牌的建议,包括要政府与行业协会有效引导,通过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合并、开展专业化分工和联合生产、建设共同设施等手段,促进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引导知识集约型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等。
  • 摘要:本文对2001年以来中国批准的与速溶茶相关的专利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对原料进行处理的速溶茶工艺、常规速溶茶的生产工艺、特殊品质速溶茶的生产工艺和、降低速溶茶中农药残留的工艺,提出是创新促进了中国速溶茶的发展.
  • 摘要:本文探讨了“寻访利休的故乡堺”这一名称所蕴含的内在意义,介绍了堺市现存的有关千利休的遗迹,阐述了堺市观光会展协会所举办的“寻访千利休的故乡堺”的具体内容,包括义务观光导游、出租自行车服务、“呈茶体验的活动”等,这种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模式在对茶文化的传播上起着很重要的作,游客们通过游览的景点及导游的解说,看到了千利休成长的过程,加深了对闲寂茶道的了解。同时也因为寻访利休的故乡堺,使得娇市的有关利休的茶产品特别受到游客的青睐,从而振兴了茶产业,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 摘要:作者认为,从21世纪初开始,就全球范围而言,茶叶供需已呈平衡状态.近10年来,世界茶园面积的扩大、茶叶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中国提供;而茶叶消费量的增长,也是主要依靠中国内需拉动的.而中国茶产业,特别是近年来的盲目快速发展,已对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力.为此,作者还认为,明州仙茗要持续发展,须要创新思路,转型升级,另辟蹊径.对此,作者提出三条建议,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包括明州仙茗要创新产品,要逐渐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品位建设,产区要逐渐演化成为美丽文化创意景区,要逐渐加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
  • 摘要:湖州在发展茶产业时没有仅仅局限于农业,而且向茶叶加工业和文化旅游业两个方向上构筑莲产业体系,实现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的发展,根据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特色,着力打造了长兴紫笋、安吉白茶和莫干黄芽三种珍稀茶品,加强研究打造《茶经》故里,借助电商打造茶叶新型营销平台。
  • 摘要:茶树花含有多糖、茶多酚、茶皂素、氨基酸等多种天然功能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然而茶树花在栽培中往往被抛弃而未被利用.因此茶树花的高效利用不仅能提高经济价值,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对茶树花进行了安全性评价,介绍了茶树花茶的加工、茶树花酒的酿造、茶树花饮料的开发、茶树花保健品的开发和茶树花在日化上的加工与利用。
  • 摘要:婺源县上晓村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通过中国著名的农业考古学家和中国著名的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先生在此村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这样一个小村成了中国著名的生态旅游村.陈文华先生在婺源上晓起村的将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的结合,为建设美丽中国、秀美乡村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即在建设秀美乡村时,一定要利用好自然资源,特别是生态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是上晓起村建设秀美乡村的成功经验,也为建设秀美乡村提供了成功的典范。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要善于挖掘与宣传历史文化资源,同样需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有茶园的村庄,可以将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既可宣传中国的茶文化,又可发展经济,还可保护生态环境。
  •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休闲产业的持续发展,作为新兴特色旅游项目的茶文化旅游日趋红火,为了有效提升茶文化景观美化工程总体水平,本文尝试以美学理念、鉴赏等层面为切入点,结合浙北湖州地区茶文化旅游、生态茶园项目等实际案例,着眼于茶树甄选、移植、造景、抚育等操作实务,辅以具有历史、人文底蕴的茶文化名胜古迹、茶人茶事及产业概况,浅述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相关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解析并提出珍惜自然、呵护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等建言,推动其付诸于实施,以一份感恩自然的情怀,将方兴未艾的茶文化、茶园景观建设得更加美好。
  • 摘要:本文试对安吉白茶与宁波白茶的优势及不足作一对比,安吉白茶拥有不可替代的原产地优势,已全面形成产业化,但在知识产权延伸、品种研发培育方面则稍逊一筹;加工工艺也比较单一,主要以条形茶为主,宁波白茶已出版两种白茶植物学专著,品种研发培育成果突出,9个宁波白茶特有基因登陆世界基因库,宁波白茶氨基酸含量创全国之最,珍稀黄茶御金香被定为国家茶树新品种,不足之处是尚未形成产业化。
  • 摘要:实践证明,轻贱具体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艺的价值取向,导致科技人员普遍不受尊重,科技发展缓慢,难以有效积累,形成系统的科学技术体系,促进茶叶科技发展,观念的制约,阻挡不了人类探索创新的本性。虽然阻力重重,关于茶叶的发明创造却仍不少见,纵观人类历史,特别是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重大发明,都是由市场需求激发并推广应用的,茶叶的发展也不例外,市场的强大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历史上,因为茶叶边贸需要克服运输和储存的难题,一套生产砖茶的专门技艺应运而生,砖茶贸易长盛不衰。20年前,安吉白茶还名不见经传,因为市场偏好这一奇特品种,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可采摘面积也不过200亩,但是如今全国的栽培面积早己是数十万亩了。市场认可一项科技创新,就会在利益上给予它激励,让它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市场不认可,再好的科技创新都无用武之地。因此,市场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也是鉴别科技优劣的筛选器。
  •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浙江茶产业取得很大成绩,但如今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如何进一步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作者建议:要扩大龙井茶生产区域范围,尽快形成浙江省名茶优势;要提倡名优茶与大宗茶并举、多茶类组合生产,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在采茶劳力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主要靠机采;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重视网络宣传与销售;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类涉茶机构与社团组织的作用,共同为浙江茶业的发展献策出力.
  • 摘要: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福泉山茶场,从1970年代末建设中国北方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到2009年建设宁波市科技示范园区,先后引入各类茶树品种100余个,其中国家级、省级良种比率达到75%以上,涵盖了浙、闽、粤、湘、皖、苏、滇等多个省良种,多个珍稀品种均为全市乃至全省首次引进,品种园被著名茶树育种专家刘祖生教授誉为"百茶园".福泉山茶场品种园成功创牌“东海龙舌”,提供了科研教学基地,丰富了茶场产品种类,提升了茶场整体实力,助推了全市茶叶产业。
  • 摘要:"三杯香"是泰顺茶叶的代名词,自然品质优异,深受消费者青睐.本文回顾了"三杯香"茶品牌的打造历程,总结了"三杯香"茶品牌创中国驰名商标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包括强化基础,拓展市场,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加大投入,扩大宣传,完善制度,强化监管,传承茶文化,塑造茶乡新形象。
  • 摘要:九州岛的茶叶栽培面积占日本34%,是日本茶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茶业生产基地.历史上九州岛是通往中国大陆的门户,也是中国茶引进日本的门户,为此九州岛是日本最早的茶叶发祥地.21世纪,为了发挥九州岛的"地利"的优势,促进东亚(日,中,韩)文化圈的观光旅游,日本推出"九州岛岛观光"的特区政策,为九州岛岛带来了"天时"良机,其中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交流,可谓是实现"人和"的最佳机会.九州岛的茶产业,茶园景观和九州岛地方茶俗,有九州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情风俗,同时存在着和大陆中国交流往来的丰富遗产。这些不解的渊源,是增进了解,以承继往开来的重要资源,希望“海上茶之路”的探求者们再创新时代的良缘契机。
  • 摘要:日本南九州岛熊本的茶叶栽培面积占全国第四位,毛茶生产量占全国第九位.县内茶园以山间丘陵为中心,主要以生产煎茶和蒸制玉绿茶为主.历史上在1600年前后开始有茶叶生产的记载.江户时代专供肥后藩主细川家族的御前茶园设在多久星原和白丝地区.熊本县南部人吉的相良藩为了促进和琉球的交易,也积极鼓励制茶业的发展.明治初期日本首家红茶讲习所的设立就在县内的山鹿和人吉.本文对釜炒茶、青柳茶、蒸制玉绿茶、矢部茶作简介.釜炒茶,就是在釜中炒制,来抑制茶叶的酸化酵素的制茶法。茶叶在350度的铁釜中,利用茶叶和茶釜接触中传导加热发生的水蒸气进行杀青。一般来说,经过杀青炒制后、在经过揉捻、中揉、干燥和烘干的过程,形成成品。青柳的命名,是在元禄年间(1688-1704),肥后(熊本)和日向(宫崎)的国境线的岗哨监视官员,发现在马见原(山都町)附近的茶叶品质优良,就取名青柳。蒸青制玉绿茶,在日本九州岛岛各地都有生产。外形像钩针一样大小蒸青制绿茶,经过蒸热、粗揉、揉捻、中揉、再干燥、烘焙的过程形成制品。“矢部茶”的最初记载,是1733(享保18)年。“商人收集茶叶,运往熊本市内”。现在主要生产第一次采摘的茶叶,以蒸制玉绿茶为主。同时也有一部分釜炒茶和煎茶的生产。茶园分布在标高350-600米的山地,由于大部分茶园集中在400-500米的高冷地带,冷凉的气候条件使得害虫发生的机率减少,有利于有机栽培和低农药栽培。
  • 摘要:日本有关饮茶史料最早在9世纪.对茶叶栽培的记述不明点很多.《吃茶养生记》的著者明庵荣西两次赴宋留学,第二次从宋归来后的活动据点是国际都市博德.离博德不远的熊本县球磨地区,12世纪末留有对茶的纪录(《平河文书》).日本中世纪名茶生产地的史料,有14世纪的《异制庭训往来》,记载有山城国□尾等茶产地.而在200年后撰着的《毛吹草》中,除了□尾、宇治等近畿地区的著名茶产地以外,同时排名的还有九州岛山间部生产的"砥持茶".而"砥持茶"在当地却没有被太多的重视.为何在《毛吹草》中有排名?这和在砥用的绿川下游河尻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砥持茶”的扬名,也许和14世纪以后,支配砥用地区的领主阿苏氏族有关系。从《毛吹草》的作者松江重赖交友关系来看,连歌跟随里村昌琢(1574-1636)学习,同时和西山宗因(1605-82)是好友。而宗因是出身于肥后国八代的连歌师、徘谐师。1622年第一次来到京都,1633年以后一直在京都、大阪活动。他创立的门派称之为谈林派,松尾芭蕉(1644-94)深受其影响。对全国各地名产非常关心的松江重赖,也许是在和宗因等连歌师日常交友活动中,得知“砥持茶”的。
  • 摘要:斗茶活动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曾是风靡社会各阶层的雅艺活动,助推了宋代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2011年开始的武林斗茶会,公开、公平、公正开展茶竞技,比试谁的茶所泡的茶汤更优秀,比试谁泡的茶汤质量更佳,比试谁能鉴别各种茶汤等级高低或年份长短,"仿宋斗茶"谁能夺冠等等,引起了全国各地基层茶工作者的浓厚兴趣和参与热情。斗茶活动提升人们对好茶的认识,推动茶艺文化健康发展,有助于明确茶叶生产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广科学种茶、科学制茶技术等,有助于普及选茶、贮茶常识,同时也可提升茶技能及对好茶的理解。
  • 摘要:本文从科技创新角度论述了发展湖南茶业的思路,即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克服科技创新惰性,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建设科技人才队伍.
  • 摘要:鲁成银是茶叶质量与标准化专家,近年来又致力于品牌化研究,他对中国茶产业发展提出七条建议,即规模过大产能过剩,谨防卖茶难,质量安全,警钟长鸣,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必须推行机采机制,应该从卖”名茶”走向卖”名牌,茶叶价格应该回归理性,让企业跟随市场的脚步,探索产品结构调整之路,同时要在创新中求转型。
  • 摘要:日本的茶叶生产流通,分为以茶农提供鲜叶、毛茶的制茶环节,和茶商进行精加工包装投入市场的流通两大环节.茶农,大部分拥有茶园和毛茶加工厂,进行茶鲜叶采摘和毛茶的加工制造.毛茶生产,是以"茶农协"为中心进行有组织地生产和制茶机械的设备维修."茶农协"是根据农业协同组合法,由复数茶农联合组成的生产毛茶的专业农协,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毛茶生产组织.本稿以对茶生产的中心地静冈县内的事例调查为依据,论述了日本毛茶生产组织"茶农协"的现状和课题.提出了"茶农协"今后的发展方向,包括茶农协组合社员的茶园经营,增加附加价值的新产品,茶农协农业经营的可能性,小规模茶农协解散的对策,农事组合法人、会社法人的转向。
  • 摘要:本稿是针对现在在日本静冈,福冈县和鹿儿岛生产销售的微生物制御发酵茶的制品为对象加以论述.微生物制御发酵茶,是日本最近开发,销售的一种新型发酵茶.它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单一微生物的发酵处理.从利用黑曲霉菌(Aspergillussp)进行发酵处理的微生物制御发酵茶中,分离得出的一种新的多酚物质,即teadenol(茯茶素),确定了其分子结构.Teadenol类,对于预防糖尿病,促进有降低脂肪作用的脂联素(Adiponectin)的分泌,抑制癌细胞转移的酵素活性,作为治疗代谢症候群(Meta bolic syndrome)的有效成分值得注目.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茶产业的现状,与“立顿"做了对比,在中国茶文明价值核心再度向西方渗透受阻情况之下,中国茶产业能不能不再纠结于“做大做强”上面花费无用功夫,而是怎样利用好区域公用品牌把产品做得更好,加强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实现“区域精耕”,大力倡导有机、生态茶的低碳理念,在不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不扩大现有茶园面积基础上,因地制宜,做好国内消费文章,把茶文化观光游学融入到大、小循环农业系统。以茶文化产业为导向,实现茶文化与茶经济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作为长期目标,把茶文化核心价值对外宣传做得更加透彻,即向世界做足中国茶文化功课。只有认同的文化思想才能在世界消费者意识中塑造中国名优茶的形象,换言之,只有成功的茶文化形象才能实现中国名优茶的突破,才能实现由“饮”到“品”的观念转变。中国茶产业通过这几十年曰渐成熟,一定会向着“做好”与高质量的增长方向迈进,逐渐摆脱廉价出口换外汇的贸易模式。目前世界正处在一个文化价值观为诉求的营销时代,虽然中国茶叶流行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始终与国外茶叶消费观念产生较大距离,只是作为一种普普通通的饮料存在,而不是中国人讲究的品茶概念。以笔者之见,如何把中国人的品茶生活方式融入西方,从而改变西方人饮茶的生活方式,即由“饮”之初级阶段上升到“品”之高级阶段,从中国古老的商业文明中找到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一养生和养心的生活方式,这才是中国茶界需要面对的大课题。当我们能让世界读懂如何步入“品”之佳境而非“饮”之概念时,也就是中国茶文化影响了世界,到了那一天,才是中国传统历史名茶品牌真正开始走向了世界。
  • 摘要:中国的茶饮料行业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加强而快速发展,呈现出了品牌多元化、产品个性化、包装多样化、营养保健化等特点,而激烈的竞争也为中国茶饮料行业带了了一些问题,例如食品安全问题、原料品质低劣、饮料口感欠佳等.本文通过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茶饮料行业发展的建议,包括保证茶饮料的天然安全性,开发营养健康的茶饮料产品,重视茶原料与工艺技术,加强茶类和茶资源开发利用。
  • 摘要:宁波赤岩峰茶业有限公司通过近十年努力,被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列入全国40家边销茶企业之一,确定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尤其是公司创新研发的装璜茶砖、工艺茶砖等产品,成为市场亮点,使低档茶得到了综合利用,该公司发挥产区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其原料来自有机茶、绿色茶认证基地,其元音牌砖茶的主要指标都优于国家标准,良好的品质受到了消费者喜爱和信任,目前该公司砖茶基本被内蒙古供销总社包销。同时大力研发丰富多彩的茶砖,实行边销与内销并举的销售策略。
  • 摘要:浙江省劳动模范、"中华名果"、国家级良种"宁海白"白枇杷创始人、宁海县一市白荔枝枇杷山庄总经理叶建国,20多年时间先后培育、研发成功国家级水果良种"宁海白"白枇杷和特色花茶明天牌白枇杷花茶.与培育成功白枇杷一样,叶建国研制成功白枇杷花茶,引来当地和外地白枇杷及普通红枇杷花茶的发展。目前,在宁海己有20多家上规模的白枇杷基地生产白枇杷花茶。而在叶建国的带领下,浙江余杭塘栖、福建漳州等传统枇杷产地,也开始开发红枇杷花茶,使枇杷花茶形成了一项新产业。叶建国研制成功白枇杷花茶的意义还在于,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特色花茶开发思路,如大宗优良水果中的柑橘花、苹果花、称猴桃花、梨花、枣花、杏花等,均可以举一反三,作为特色花茶开发利用。
  • 摘要:中国是食用油原料短缺国家,目前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国内茶叶产量供大于求,而被誉为"油黄金"的木本顶级健康油、拥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茶叶籽油,基本没有开发.重视发展叶、籽两用茶种,开发茶叶籽油,目前各地政府对茶产业都有不同程度优惠。作为优先发展项目,各地不妨在现有茶产业优惠基础上,对带头发展各类叶、籽两用茶种的,再给予适当优惠,鼓励茶农和茶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此举利国利民,期盼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给予重视,茶学专家多作研究,开发出更多能适应各地茶区的叶、籽两用良种,生产更多优质茶叶籽油。
  • 摘要:茶旅游业是中国茶文化、茶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试从陕西茶历史文化、陕南茶产业发展与茶旅游有机结合等方面提出建议,包括充分利用好“三农”政策,不失时机地发展茶产业,用茶文化打造茶品牌,让游客真正体验到清静雅和中的茶道精髓,茶乡旅游标新立异,完善服务功能,在打造陕南经济升级版的形势下,大力推进茶旅游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和标准化建设,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区域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发挥好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中的引擎作用,在全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特别是在陕南移民搬迁过程中,就要增强区域旅游的理念,按照宜居宜游的功能,让陕南城市和农村一样美丽、一样便捷,政府部门形成活力,共同推陈出新,以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 摘要:本文介绍了新型生产型鲜叶分级机、摊青空气处理机组、电磁杀青机、连续回潮机、燃油式智能化连续烘干机等名优茶加工机械的技术指标、操作规范、机械结构,其研发及应用具有许多优势,余姚市积极开展连续化、智能化和清洁化加工生产线的研发和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名优茶加工连续化发展潜力无限,但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研发和推广应用如何打破自身瓶颈,让连续化、智能化和清洁化加工生产线辐射宁波,走出浙江,普及华夏,今后仍需茶企在未来的经营中始终总结、积聚、沉淀,进一步研发和改进适合名优茶加工的连续化机械,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茶业增效、茶农增收。
  • 摘要:冲绳的饮茶文化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浙江鄞县出身的册封使陈侃《使琉球录》.琉球王国时代的宫廷专职司茶官员在款待册封使等外交活动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王国灭亡后,丸一洋行的贸易活动使香片茶成为冲绳人最普遍的日常饮料,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冲绳茶俗.冲绳茶业虽然经历了屡兴屡衰的历史,但新兴茶企业仍不懈地摸索着适合冲绳的风土条件和饮茶文化的茶业发展之路,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确立了如“琉球红茶”、“山城红茶”等初显成效的红茶品牌。
  • 摘要:徐霞客不仅是宁海旅游产业的一枚"金字"品牌,还是一位爱茶之人,也是茶文化生态旅游爱好者.借力徐霞客在宁海旅游产业中的品牌价值和现实基础,对宁海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议以宁海望海茶等资源为依托开展茶园生态观光游;整合宁海仙山、神泉、碧海、绿岛资源,依托“天然氧吧、人间仙境”之美誉,凸显宁海茶文化旅游的生态性;依托宁海特产,结合《徐霞客游记》中所列举的各地特产,开发各种茶点茶食,也可以借鉴西湖十景开发的西湖风光意境茶菜,如断桥残雪、三潭印月、双峰插云等;结合有关徐霞客的传说、典故,加强茶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依托茶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开发生态保健游;借助各种茶事活动、旅游活动如“中国徐霞客开游节”等为契机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品位。
  • 摘要:什么是优质绿茶?这里所指的优质绿茶是指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是指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的无公害优质绿茶,是符合广大消费者需求的商品茶.发展优质绿茶是扩大消费人群和消费量的主要途径,是茶业增产提效的重要途径,能充分挖掘宁波茶叶的生产潜力,符合中央反腐倡廉精神,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所谓优质绿茶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优质绿茶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茶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围绕优质、安全、低成本、可持续四个方面进行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紧紧抓住采摘机械化、初制连续化、拼配优化、包装简约化、销售环节简化等五方面不放松,具体做好品种良种化、茶园标准化、采摘机械化等,同时做好叫晌一个茶名、注册一个商标、搭建一个平台、起草一个标准等工作。
  • 摘要:澳门是中国茶文化和茶叶重要出口地,现当代茶文化活跃,这里保留了古老的茶店、自然质朴的茶礼、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澳门茶文化馆自成立以来,除了广纳民间的茶文茶社组织培训班和茶会外,近年亦努力更新观念,举办“乡土茶史导赏旅游活动”,将传统茶楼和茶庄串连起来组成参观路线,带领各参观者走遍大街小巷,一起寻找、追溯和重温昔日澳门的茶情风貌,未来茶文化馆亦会优化相关项目,如正研究推出“茶文化导赏团”,藉科技与传统相结合,参观者利用平板计算机沿途得到更多元化的信息,同时认识澳门茶文化的古今面貌。除了科技为茶文化游提升可能性之外,亦会发掘茶文化与其他艺术,如宗教文化、书画文化、音乐文化、舞蹈文化、等元素加入到茶文化旅游当中,当然这里澳门茶文化馆亦建议宁波方面可以考虑按自身特色设计茶民俗风情游、茶养生保健游、茶园体验游、茶节庆游、茶艺观赏游等等,在国外亦有不少是周六日,去到茶园内采茶,制茶,做陶艺等等都深受欢迎。除了特色主题规划外,亦可按路线长短规划一天市内的短线游,二至三天以相邻市相同或相近的茶文化旅游景点的中线游,最后是三天以上行程的长线茶文化游。最后亦建议可以从短线考虑引入茶文化故事自助游的模式来促进宁波茶文化。
  • 摘要:在当代社会的时空条件下,茶园是茶饮文化的主要起始点.茶园,可以具备生产、生活上的多重价值,生态与文化为其取向的重要两维.茶园的生态价值指向生产效能和自然生机,茶园的文化价值蕴含自然审美和人文艺术,茶园生态与文化价值的实现,有助于其在出产优质茶品的同时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担当,有益于茶饮文化之形态的丰富和形式的雅化.
  • 摘要:农业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界的劳动改造,获得利益的行为.但自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任意改造的.人类需要和自然共存.茶产业形成的景观,环境和文化,是人和自然相连的接点,其相互发展和维护的重要性,是今后面临的不可忽视的课题.景观、环境和文化的共同语言有异质、多样性、包含、复合、共存和共生。人和自然的共生就是农业。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茶生产技术的改进会出现新型的茶园景观。发展保护环境的茶业,需要人和动植物的共生。茶园管理不能再是对症下药式的,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综合管理。文化是都市、农村的异质之间的人与人的交流得以繁荣的产物。今后的农业也不仅仅是粮食生产的产业,还是承担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景观和文化创出的重要产业。
  • 摘要:在茶逐渐被人认知和认可的时代,茶产业逐步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提高认知度的重要性,大大小小的新品牌不计其数.企业重视品牌培育对于茶行业发展的影响是多面的,一方面茶产业需要一个庞大的队伍支撑,同时如何利用品牌作用于茶产业健康发展值得思考.如今茶产业缺乏强势的本土品牌作为推动力,品牌战略要实施必须借力使力。首先要提高单个品牌产品品质和强化认证意识,做到茶产业透明化、标准化,从源头到成品均可追溯,且符合中高端产品标准,可通过统一包装、统一门面、统一标准、统一价格初步实现透明化。其次要整合茶产业各渠道的资源,加强信息流通,宏观上来说减少了浪费。节省下来的资源可用于建设社会服务体系,使茶更全面地融入消费者的生活,简便消费者对茶消费的渠道方式,也增强了整体的茶氛围,最终节省下来的成本都将让利于消费者,实在性地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再次,充分利用联盟的优势,通过相互认可的价值观,找到最适合作伙伴,借助联盟中价值观相符的伙伴开拓潜在消费群。最终达到互利互惠,利于百姓,惠于百姓的理想状态。
  • 摘要:在"茶为国饮"的绿色消费主流倡导下,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振兴茶产业的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并走向成熟.诗词文化是中国旅游文化最精华的核心组成部分,与茶文化旅游高度融合、不可分割.本文结合长兴顾渚茶文化旅游风景区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以及特色优势,针对当前茶旅游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在优势认识、功能定位、三产链接方面的误区和盲点,提出转变观念,发挥优势,景观再造,凸显特色,品质旅游,诗城茶乡,旅游产品,诗意开发,文化复兴,品牌宣传的建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