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MSM人群性病艾滋病互动合作理念与策略研讨会
MSM人群性病艾滋病互动合作理念与策略研讨会

MSM人群性病艾滋病互动合作理念与策略研讨会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4-11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会议文集:MSM人群性病艾滋病互动合作理念与策略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推动对艾滋病普及教育和积极预防、控制的同时,一系列法律、伦理领域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艾滋婚姻”就是其中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议题。支持者认为“艾滋婚姻”体现了政府部门和主流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人文关爱。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婚姻控制的初衷,是基于社会安全的考虑。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拥有权利、受到尊重的人才是真正安全的。而反对者亦提出“艾滋婚姻”产生的一系列医学和伦理的难题。
  • 摘要:在MSM人群的HIV感染和AIDS预防、控制工作中,涉及很多伦理方面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在研制抗逆转录病毒(antiretryiral)药物及蛋白酶抑制剂方面进展很快,并开展了各种对HIV/AIDS的预防和治疗方案的研究,但迄今还没有理想的药物和疫苗。相当一部分人对待AIDs和同性恋的恐惧就像从前对麻风病、鼠疫等瘟疫的恐惧一样。致使MSM人群在对疾病缺乏了解和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引发出了不少伦理方面的问题。
  • 摘要:中英项目“男男性行为者性病服务模式”已经开展了半年的运作,半年来经过最初的踩点了解项目实施地的情况,开展项目定点医院的考察选择,人群基线情况调查,医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项目目标人群的相关知识培训等。今年3月份昆明和成都相继投入项目的正式实施阶段。
  • 摘要: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由于普遍存在不安全的性行为而成为性病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之一。性病的感染是影响艾滋病流行的一种重要因素,在生殖器感染的情况下,在不安全的性行为中,将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为此,云南省健康教育所与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南京性病麻风病技术指导中心进行了合作,在昆明选定了两个性病诊所为MSM人群提供规范的性病诊疗服务。由志愿者通过介绍和发放性病服务推介卡的方式进行性病推介服务。多数的MSM对于到正规的性病诊疗机构就诊及参与性病的推介服务心存疑虑。在此,对MSM人群在性病就医中存在的障碍及性病推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以促进这一人群形成正确的就医行为,尽快抑制艾滋病在这一人群的流行。
  • 摘要:在艾滋病加速蔓延的今天,重要的是加强交流与合作,尽可能避免在同性爱认识上的激烈争论.消除歧视是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会进一步消除歧视与偏见。
  • 摘要:性取向是终生不变的,发生在身边的双性恋现象多数可以划分到同性性取向与异性性取向中去。少数性取向模糊者在其双性恋的生活中会因感情的积累和性的感受最终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性取向的人,那时候他的性取向是明确的同性性取向或异性性取向。所以说双性恋只是一种现象而非确定的,终生不变的性取向。
  • 摘要:专业机构与MSM人群STD、HIV/AIDS干预志愿者之间的合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对MSM人群进行综合健康干预的工作。在过去的一些项目中,这种与志愿者进行密切合作的关系就不断地出现变化,而且随着STD、HIV/AIDS在MSM人群中传播的速度开始逐步递增(有关资料的反馈),探索如何建立一支中国MSM人群的志愿者工作队伍有着更深刻的含义.目前,各种不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机构对MSM人群STD、HIV/AIDS干预活动,更能看到志愿者与专业机构合作将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研究课题。1997年3月~2004年9月,前国际同性恋组织健康干预亚太地区小组成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云南省健康教育协会会员先后利用国际项目(只利用了国外的一些方法进行个人专题调研)和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项目合作的基础平台,持续开展了个人专项课题调研。本报告是借助中英项目对2002年7月-2004年9月国内从未采取到采取对MSM人群进行STD,HIV/AIDS综合干预,而展开了MSM人群STD, HIV/AIDS志愿者资源利用的个人调研工作,旨在根据不同地区志愿者、专业机构的需求,克服影响在专业机构与志愿者合作中的主客观因素,提供有效发展志愿者队伍,稳定志愿者队伍的有效手段。
  • 摘要:目前,MSM在许多国家已成为HIV感染的主要人群,中国部分省市也在MSM人群中也发现了HIV感染者,据有关资料报道,中国MSM人群HIV感染率已达1.5%。为了解贵阳市MSM人群的行为特点,以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于2003年12月对贵阳市30余例MSM进行了艾滋病KABP问卷调查,并采血作HIV、HB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
  • 摘要:在中英项目资助下,2001年-2004年,在成都同志社群中进行由同志主导的HIV/AIDS综合干预,以促进安全性行为,降低HIV感染风险.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改善同志社区与大众群体的沟通,以社群传播和沟通为进路,探索有效的HIV/AIDS社会控制模式。
  •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以往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异性恋者,而忽略了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MSM人群。由于社会接纳的困难,导致MSM人群的生存空间相对闭塞、狭小,缺乏周围群体的认同,与大众社会产生深深的隔膜,周围人亦不愿或不能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情感支持。以致缺乏基本疾病预防知识,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社会的偏见也导致了MSM人群个体害怕曝光,不敢到正规门诊定期检查,不能享受正常的卫生保健服务,这些不利于性病艾滋病的及早发现和治疗。中国正处于艾滋病广泛流行期,MSM问题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性病艾滋病防治的趋势是性病与艾滋病的防治结合,更加重视行为干预和改进医疗干预。但是中国目前很少有针对MSM人群的健康促进措施或项目,加上同性恋人群高危行为的存在及预防知识的缺乏,使加强针对该人群的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已迫在眉睫。
  • 摘要:在开放了二十多年的中国,人们对同性恋仍充满偏见。同性恋不能公开地站在阳光下,他们对传统社会还是感到恐惧,社会压力使他们永远只能隐藏在阴暗的角落,不能光明磊落地走进阳光里,寻找快乐的生活。这样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形成了一定的局限性,造成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使得主流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更加偏见。假若一些机构能够平等、宽容地对待他们,及时地给他们教育、引导,让社会摒弃对他们的不良看法,使他们能够追求一种健康的向上的生活。
  • 摘要:研究表明,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对HIV/AIDS知识了解相对较高,但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在此人群中存在明显的知、行分离情况。对云南的MSM人群行为监测调查表明,MSM人群对HIV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6.6%,但在6月内与非付费的性伴肛交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2.4%,最近一次与不付费性伴肛交中使用安全套比例为47.096。为探求影响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的潜在因素,对MSM人群进行了专题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归纳了影响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的因素,以期对开展针对此人群的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 摘要:目前,为同志人群工作的志愿者的服务方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建立网站,一种是设立热线,还有一个就是外展工作:当然,有些志愿者的工作兼顾了其中的两种或者全部。由于志愿者特定的相对弱势的身份,因此在工作中非常需要有关部门机构的理解支持,尤其是进行外展工作的志愿者.他们接触的人员从某种意义上是需要“被动提供”知识的(之所以用这个看似别扭的词,是由于不想给人留下“灌输”的感觉,因为一切都是以“自愿”为前提的一包括接受知识)。这些人员活跃在酒吧、厕所、网吧、浴池、渔场,是同志人群中最为活跃的一群。也是接触面最广的一群,从疾病传播的面来看是辐射面最广的一群,所以应该是同志健康干预工作的重点。据调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通过上网“钓人”或者视频“激情”。实际上,但同同志网站已经给同志人群提供了最为广泛的信息和相关的知识、吸引了各种类型的同志人群,是如果他们没有兴趣去寻找有关的知识,丰富的网上健康知识不可能自动跑进他们的脑袋里。同时这些人也很少通过打热线获取相关知识。因此,外展工作的志愿者和有着自己固定场所的网站和热线的志愿者不同,他们处于相对恶劣的工作环境而且必须面对面直接接触各种层次的工作对象,他们遇到的问题就更加复杂,风险也非常大,极其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和合作。
  • 摘要: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危机侵袭人类,首先在同性恋人群中被发现。在一段时间内同性恋者人群是艾滋病传染率最高的群体。之后随着同性恋者社区积极行动,及全社会艾滋病应对工作向有序化发展,艾滋病在同性恋人群中的感染率有大幅度下降。但到现在为止同性恋者人群中艾滋病传染率仍然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就使对同性恋人群的干预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同性恋者社区中开展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是现今摆在公共卫生机关和同性恋者人群面前的其同问题。 因此同性恋社区艾滋病干预工作也必然是社会、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的综合干预。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改革的问题。因此它不仅仅应在医学科学规律指导下进行,还要在一定的社会行为规则的指导下进行。这就为同性恋社区艾滋病干预工作提出了伦理学方面的要求。
  • 摘要:艾滋病是从美国的同性欲人群中发现的,同性欲行为人群对于艾滋病流行的控制有其重要性。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社会也是因为艾滋病流行,才引起对同性欲人群的关注的。同性欲是一个性欲取向问题,就心理学而言,Homosexuality一词并不直接体现恋或爱的含义。很多同性欲行为的发生仅仅是为了追求性欲满足,而并不与爱或恋的情感因素有关,从学术角度来说,同性欲一词比同性恋或同性爱更为确切。就一个具有同性之间性行为倾向的社会群体而言,由于恋或爱都包含着鲜明的感情色彩,而更多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并不存在恋情或爱情,因此同性恋人群或同性爱人群的用词,都不能包括虽有同性之间的性活动,却并无同性之间感情的群体成员,只有同性欲人群一词可以涵盖全部具有同性欲的性活动,而不论是否存在恋情或爱情的群体成员。
  • 摘要: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由于普遍存在不安全的性行为而成为性病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之一。而性病的感染是影响艾滋病流行的一种重要因素,在生殖器感染的情况下,将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为了解和掌握男男性行为者目前的就医选择及对就医环境、医生的需求,针对性地改善医疗服务、为促进其正确求医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于2004年3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展了相关的调查。
  • 摘要:2001年以来,中国同性爱(gay)社区干预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新一届国家政府对艾滋重视程度的显著提升,给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形势正朝越来越有利于工作和社区的方向演进,而且这一转变在不断加速。与1990年代相比,现在可以说是形势大好。然而,形势的变化也带来了种种新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学界与社区的合作、关于gay社区发展、艾滋与社区工作、推广安全套与减少(同性)性伴的关系、关于法律方面的工作等问题。
  • 摘要:“爱心天空网站”是由原来的追梦人网站与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在黑龙江省通讯管理机构备案注册的一个公益性同性恋健康干预网站。网站不仅成为黑吉辽三省门户网站,其管理员更是分布于全国各地,北至佳木斯,南至大连、北京、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在建站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各个社会部门的重视和帮助。在整个网站的六年多时间中,力争为同性恋人群的健康、疾病预防、疾病救助、同性恋理论的研究等提供资料,并积极参与各项疾病预防控制的实际工作。
  • 摘要:本文介绍了性病艾滋病的咨询特点、定义、咨询作用、咨询原则、开设咨询门诊的要求、非语言行为和语言行为等咨询技巧。
  • 摘要:“同性恋”与“异性恋”差别在哪里?也许大家能告诉我一系列的不同。但是如果我将根源问题这样来问:“什么是异性恋?”或者“异性恋是什么?”或者换回来问:“同性恋是什么?”恐怕没有人能够给出圆满的答案。中国人民大学的潘绥铭教授有过这样的阐述:“同性恋”的定义是个很复杂、很深奥的学术问题。直到现在,国际性学界也还没有得出一个公认的统一说法。有些人认为,只要跟相同性别的人发生过性行为,就算“同性恋”者。可是如果仅仅有过一次,而且以后永远都是只跟异性,难道这个词也应该象疤痕一样,跟随一辈子吗?另一些人认为,只要对同性的人产生了性爱的欲望,就是“同性恋”者。这可就不好说了,因为如果没有带来任何实际的行为,我们怎么能确定某种欲望究竟是性爱的,还是友谊的呢?还有人认为,只有那些自己认为自己是“同性恋”的人,才能算作“同性恋”者,哪怕他们对别人并不承认。但是这也有问题:许多人还弄不明白“同性恋”这个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他们又怎么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呢?一些青少年连自己是不是异性恋都说不清楚,更何谈“同性恋”?因此,轻易地把自己或者把别人封为“同性恋”者,至少也是不科学的。
  • 摘要:性病、艾滋病的检测和诊治,在目前已经成为数以百万计的性病、HIV/AIDS感染者,以及更多的受到HIV/AIDS危害的人们客观存在的迫切需求。否则,如果没有这种潜力极大的真实需求的存在,如果没有这种需求带来的利益驱动,那些所谓的“老军医”、“一针灵”一类的黑医生骗人的小广告就不会随处可见,猖狂泛滥。我们仅仅看到他们的危害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泛滥,至少把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难道去找他们求治的人真的不明白正规医院在设施、技术方面要比他们更可靠,更优越,更具备诊治技术的能力吗?显然不是如此。稍有正常思维就可以清楚,诊治性病的黑医生在诊治设施,技术方面显然不具备正规医院的优势。但是,以我的观察,尽管他们并不具备性病诊治的专业学识和技术,却具备了正规医院没有很好发挥的一种专业性质的聪明——设法去迎合性病求治者的深层次的精神心理的需求,并设法用商业运做的方式去暗示他们能够使求治者的这种需求在他们那里得到满足。
  • 摘要:在中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相当一部分MSM人群已经或是即将进入异性婚姻,这就决定了此人群的艾滋病病毒双向传播性,应该引起防治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MSM的定义和人口分布、婚姻对MSM的性行为特征的影响、艾滋病在MSM中的流行。
  • 摘要:中国流行情况:自1994年以来,艾滋病传播的速度加快,疫情逐年大幅上升,从报告的数字来看,1994年是1993年的两倍,1995年是1993年的5. 7倍,到1998年则比1993年上升T11倍之多,2001年与2000年比,又较上年增长58. 3096,上升的速度居世界前列,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习。不同地区主要传播途径不一,在广西、云南等地,主要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在河南等地主要在献血人员中传播,在辽宁等地主要途径由以往以吸毒、血液传播为主,现在向性传播为主转变。中国的艾滋病呈蛙跳式增长。本文分析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正确对待男同性恋人群的态度。
  • 摘要:为探讨一套“男男性行为者(MSM)性病服务模式”,医院在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风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在成都同志关爱小组配合下,从2004年初开展了针对MSM人群的性病防治服务。本文介绍了人员培训和医院服务质量,并分析了目前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 摘要:对于艾滋病而言,在流行的早期,监测的传统概念是以病例的早期发现为目的,隔离被感染的个体,经常是这种方法的最终结果。而现代的公共卫生则强调:监测是在人群中搜集、整理、排查艾滋病发生前期潜在性探询和可疑性再证实的分析、研究、预测和评价,从而达到提出战略解决方案,制定政策和策略的目的:为科学的组织、实施控制艾滋病而服务。艾滋病的监测通常是指为了达到控制艾滋病的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并利用搜集和整理好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有预示性的对其现实和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形成原因进行系统、综合、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预测和评价。另外,监测系统可以利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数据,感染的决定因素和其它因素进行有目的的探察;如评估艾滋病流行的程度、艾滋病感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及应引起关注的范围:达到识别特别易感和易感的人群,策划降低他们的易感性行为的目的;并在制定政策和分配资源方面为预防艾滋病提供帮助;最终达到预防和预测艾滋病流行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并对感染者提供平等、关怀、帮助和社会支持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及其其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
  • 摘要:艾滋病进入中国以后,同性恋人群一直被认为是“传播HIV的高危人群”.全社会在对艾滋病抱有恐俱,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抱有歧视的同时,整个社会也对同性恋人群及同性恋者抱有更具偏见的极大的恐俱和歧视。如今,在整个社会的防控艾滋病社会干预工作对同性恋人群的漠视和丑化中,在存在着高危行为的社会人群中唯一率先自发开展了行为干预行动的同性恋人群的志愿者工作,正被对同性恋的歧视置于更加尴尬的边缘地位。在这种形势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针对存在着HIV/AIDS传播高危行为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如果漠视同性恋人群,将是可怕的结果。如果重视同性恋人群的社会干预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哪里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同性恋人群:怎样和这个群体进行交流和沟通,如何同该人群的志愿者合作,进而达到对该人群的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的开展。本文介绍了一套用于专业人员与同性恋人群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培训模式。尽管这个模式还不成熟,但是这种培训必将对国内在同性恋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社会干预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 摘要:据专家分析,中国的男男同性恋者约占成年男性的1%-3%,本项目以同性恋人群为基础开展男男性接触者(下称“MSM”)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活动。MSM是与“同性恋”不同的概念,在有些男性集中的群体中,即使不是同性恋人群,也存在着同性的性行为。由于MsM的特殊性行为方式,使得在这部分人群中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因此,MsM人群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下称“协会”)与北京纪安德健康教育研究所(下称“研究所”)合作,自2000年起,共同探讨如何在MSM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 摘要:在目前尚无有效治愈AIDS药物的今天,对MSM群体进行STD/AIDS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是有效控制HIV传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MSM项目工作的实施,也极大地促进了MSM人群对STD/HIY的防范意识。这将在MSM同伴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对MSM人群降低STD/HIV发病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为全社会预防和控制AIDS流行作出积极的贡献。
  • 摘要:随着中国AIDS疫情的迅速发展,MSM人群在AIDS防控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综述回顾中国既往在MSM人群中开展的工作并对此进行评估,结合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今后在MSM人群中开展性病(STD), AIDS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艾滋病肆虐美国,当时政府和社会联合,在同性恋人群和主流社会中都大张旗鼓地展开了以使用安全套为主的安全性行为教育,收效甚为显著。本文探讨了美国公共政策背后所隐含的党派背景和唯贞洁教育。
  •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精神病学界疾病诊断新标准的出台,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江苏省的交通广播己经出现了每周定期的同性恋专盈广播节目,它己经成为了同性恋者向社会介绍自己,寻求理解、支持的有效渠道。这些事件的深层次实质在于消除了偏见后,建立了沟通的渠道,促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进而有效地推动了社会认知的进步和同性恋者群体主动配合防控艾滋病的侵袭。当然偏见和歧视并不是一践而就就能够解决的。身份的不平等、价值观的不平等、权利和义务的不平等、社会影响的不平等……都在影响着目前的协作,有些甚至己经开始阻碍了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真正平等的交流应该建立在消除歧视和偏见、强势和和弱势之间都存在发展和相互借鉴的问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原则之上。相互的融合是整个环境改善和社会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前提下,只有加强相互交流,建立没有偏见、尊重、理解、支持的氛围才能够真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