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广州2014年中医药学术年会
广州2014年中医药学术年会

广州2014年中医药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4-12

主办单位:广州市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广州2014年中医药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正天丸作用于偏头痛大鼠血浆中的代谢物组变化来观察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可能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观察中成药正天丸对偏头痛的系统代谢网络的影响,测定内源性代谢物组的变化,初步筛选出磷脂酰胆碱、3,4-二羟苯乙二醇以及未确定化合物(质荷比为312.32)。本研究中模型组大鼠血浆PtdCho下降,提示神经细胞信息传递紊乱,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与临床上偏头痛患者多反映记忆力下降相一致。正天丸组大鼠PtdCho明显改善,提示其可能存在纠正神经细胞信息传递紊乱的作用。NE应答肾上腺素受体刺激时可产生一种抑制作用,以提高痛觉阈值,去甲肾上腺素通过降低肽神经递质的释放水平而支持其抑制疼痛的作用效果。本研究发现正天丸组MHPG较模型组降低,考虑与正天丸止痛作用相关。
  • 摘要:本科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亚急性湿疹的30例住院患者进行中药熏蒸结合炉甘石洗剂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采用的自拟中药熏洗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功效,熏洗剂中苦参清热燥湿止痒:徐长卿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祛风止痒;白蒺藜、白鲜皮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苍术、五倍子解毒燥湿收敛;地榆清热凉血收敛解毒:地肤子祛湿止痒;且中药薰蒸疗法适用范围广,临床疗效佳、安全舒适,是一种毒副作用少的有效疗法,本研究显示:中药液浓度40%、距离40cm、熏蒸温度50℃的情况下,能增强中药熏蒸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为:1.中药熏蒸能整体调节,通过热效应,调节各脏器功能,达到养血、补气、安神的作用:2.中药熏蒸可以使中药离子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促使炎症排泄,促进新陈代谢;3.中药熏蒸可以促使药物直接接触皮肤,使相应的药物在皮肤上产生抑菌、消炎、消肿的作用。本研究中,用中药熏蒸治疗及特殊护理,使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53.33%),且通过中药熏蒸特殊护理,护理观察组患者皮损好转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由于中药熏蒸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势,中药熏蒸这项特色中医疗法在中医科得到广泛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深入,中医护理已成为医疗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肝癌的中医护理,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护,才能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恢复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要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避免抑郁恼怒,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 摘要:文章研究了不同来源牛大力饮片的性状、薄层色谱、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本研究对不同产地、批次的牛大力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含量进行分析:含水量均在7-13%内,符合普通炮制品对水分限量的要求;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均较少,与既往报道一致。牛大力化学成分复杂,包括苯丙素、三萜类化合物、植物甾醇、多糖等,牛大力多糖又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从浸出物含量分析,以水冷浸法获得的数据较为一致,平均值为10.32%,水热浸法、醇浸法数据偏差较大,而且牛大力主要成分多糖类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因此拟定水冷浸为标准方法,浸出物含量不低于9%。水溶性浸出物是否均为多糖成分,有待下阶段进行含量测定分析。此外,药材在加工炮制过程中使用水润透的时间长短,可直接影响到其水溶性成分如牛大力多糖的含量损失程度,因此开展浸出物测定也是检验炮制工艺优劣的手段。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牛大力的真伪,测定不同来源牛大力的性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实验方法简单可行,数据可靠,可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现将近期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模型及机制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建立了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模型,分析了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总结了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作用,对炎症的影响,蛋白质非酶糖化作用,以及转化生长因子-B(TGF-B 1)的影响。随着对糖尿病及其早期肾病并发症治疗及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传统中药及其单体越来越显示其一定优势。由于对其主要成分TMP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通过对糖尿病肾病系统作用机制的不断认识,使人们对川芎的上行头颠,祛风止痛的中药药性、药理得到进一步理解,也对其做进一步诠释,可能TMP即为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病变药性、药理的主要成分之一。另外,在对糖尿病肾病的动物模型的研究上也越来越类似人类早期糖尿病的病理模型。对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也已经从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这方面开始进行研究,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糖尿病及其早期肾研究的机制及其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必将为防治DN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摘要:在本次研究中,阿魏酸是当归、川芎、升麻等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当归味甘、辛、微苦,性温,归肝、心、脾经,香郁行散,可升可降,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适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国内学者在当归对黄褐斑的治疗方面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得到了较为积极的结果。阿魏酸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酚酸,主要在植物细胞壁中存在,与多糖和木质素交联:其为一种桂皮酸的衍生物,存在顺式和反式两种,顺式为黄色油状物,反式为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物,一般情况下是指反式体,而课题所用的阿魏酸即为反式体,阿魏酸的主要作用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抗菌、抗炎和增强免疫调节。其抗氧化作用主要作用于皮肤性疾病,如黄褐斑等。已有研究表明氧化过程中的自由基与皮肤衰老、皱纹的产生以及色斑、老年斑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这些难治性皮肤病而言,抗氧化损伤净化自由基是防治的关键。阿魏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三种说法:①阿魏酸可以与参加多种氧化还原反应的Fe2+结合,减少氧化还原反应;②对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亚硝基具有强烈的清除作用,可以使自由基辖化为稳定分子,阻断电子传递,防止机体遭受氧化损伤;同时,阿魏酸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抑制机体产生自由基的美,促进机体产生清除自由基的酶:③阿魏酸对Fe3+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预防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已有报道证明,阿魏酸在增加谷胱甘肽转硫酶和醌还原酶的活性的同时可以较强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能与膜磷脂酰乙胺结合,保护膜脂不受自由基的侵袭。本实验结果证明,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对黑素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而且,在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72h较48h、24h阿魏酸溶液的作用时间来讲,随着作用时间的增长,对黑素细胞抑制增殖作用明显增强(P<0.01),故与低浓度组、中浓度组相比较,在浓度为1mg/ml的阿魏酸溶液作用黑素细胞72h的时候,黑素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较强(P<0.01)。前期的临床实验及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治疗黄褐斑有良好的疗效,应用于色素增多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前景,但阿魏酸治疗黄褐斑等色素增多性疾病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自2013年10月-2014年2月期间,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因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及代谢障碍,造成末梢神经轴索变性及节段性髓鞘脱失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所致。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传统的药物,中药浸泡可将药力渗透入人体皮肤(局部)毛窍、经络,使机体气血运行通畅,药物随热而行,经脉循环,直达病所。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足浴疗法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改善神经缺血缺氧状态而达到治疗神经病变的目的。因为足浴疗法的方法简单,便于坚持。人们大都有每晚洗脚的习惯,再加上中药的特性,所以中药浴足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此外采用一些治疗仪器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是有一些好处的。WLTY-2000型低频治疗仪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刺激人体穴位,通经活脉,改善糖尿病微循环障碍,起到缓解临床症状的功能,目前还没有发现关于低频治疗仪的副作用。临床验证表明本仪器在两种技术的结合作用下,能够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的新陈代谢,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四肢疼痛、麻木、疲劳感、皮肤瘙瘁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浴足加上低频治疗仪的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临床上,中药浴足配合低频治疗仪的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安全可靠,患者的满意度还很高,此外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非常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摘要:经过近40年的应用和观察,证实由马钱子、红娘子、守宫等组成的马红丸对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尤其对中晚期肝癌有较好的抑瘤、止痛功效,并且使用安全、毒副作用低。目前从马钱子植物中分离出生物碱、番木鳖甙、豆幽醇苷、绿原酸、棕榈酸及脂肪油、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生物碱由士的宁、马钱子碱、β-可鲁勃林、伪士的宁、士的宁N-氧化物等组成,士的宁与马钱子碱是马钱子主要成分,现代药理实验证实其具有镇痛、抗肿瘤、抗炎、兴奋中枢、刺激消化系统、镇咳、抑菌等作用。马钱子质坚脆,历史沿习以物理打细粉入药,中药打粉是将坚硬、致密、有效成分难于煎出、较贵重或外敷的药材加工,以便冲服、煎煮或外用。由文中统计可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制马钱子也是将其粉碎成细粉使用,而细粉是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80目)并能通过六号筛(100目)不少于95%的粉末,这都与倪力军等提出的为保证马钱子生物碱含量的稳定性,应将粉粒径控制在100-200目一致。马钱子临床使用安全范围小,而有效成分士的宁与马钱子碱也有毒,需炮制后入药。有报道士的宁过量可引起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昏迷,严重的危及生命,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含马钱子中成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控制相关的毒性成分,前期我们亦通过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院内制剂一马红丸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并制订其质控标准,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与药品质量可控。但上述中成药除平消片、通痹片外,其余品种还缺乏从制剂质量控制、药效作用到临床安全、合理的应用,形成整体、系统研究,而针对马钱子的毒性,设计更多的缓、控释靶向剂型,将是未来此类产品研发新热点。
  • 摘要:从2010年5月到2011年6月,对18例褥疮患者采用创面换药、生肌膏外搽配合神灯照,收到了可靠的效果。用药第二天能明显感到创面分泌物减少,用药三至五天后,创面坏死组织自行脱落,并生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一个星期后创面范围逐渐缩小,并不断新生肉芽,一般Ⅱ期压疮一周后可停止换药,直接每日保持外搽生肌膏即可,Ⅲ期压疮约两周后创面长拢,即可停止换药,每日保持外搽生肌膏即可。直至创面完全愈合。并指出要做好心理护理,以及治疗时要裸露压疮创面,使灯头对准治疗部位中心,灯与皮肤的距离30-50厘米不等,以患部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度,每次照射20分钟,每日两次,因压疮创面的感觉较差,应有护理人员在旁守护,随时调节温度和距离,防止烫伤。
  • 摘要:从2011年初以来,本科共收治7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5例,通过精心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并可在出院前不负重下地行走,治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大部分因为突如其来的受伤,活动受限而失去独立性,缺乏对疾病的认识,而感到焦虑不安,因此术前要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介绍同种病种的成功病例,使患者获得安慰,增强信心。术后应予全面细致的护理,注重每个细节,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各个管道、切口敷料等,积极预防各大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患者由于行动不方便,对功能锻炼的认识不足,因此要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通过上述护理方法,本科的2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增进了护患关系,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
  • 摘要:临床上对此类便秘者实施辨证的饮食护理,配合针灸按摩术、走罐,取得良好效果。在临床中应用中医理论对中风病人便秘进行辨证施护及膳食调补,加强对患者的情志护理和生活护理,功能锻炼,配合中医特色疗法(走罐、穴位按摩等)及医生的药物治疗,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大大的提高了中风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笔者对眩晕患者进行开天门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本研究表明,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开天门手法护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开天门护理手法对眩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 摘要:共选择5家医院,继续推广中药“相对零库存”优化管理模式,研究实施成效,随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中药质量管理规范日益重视,优化配置中药存储功能及人力资源、保证中药质量、合理控制医院药品采购成本已成为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尤其是中医医院急需解决合理管理中药库存的重要课题,中药饮片的“相对零库存”管理是运用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中药库最小化、周转库中等化及中药房最大化,研究进一步印证了这种管理模式确实对调整库存结构、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尤其在缩短药品周转、减少积压、缩短存储期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中药饮片自推广应用小包装以来由于内、外两层塑料袋包裹较原大包装在相同储存时间更易发生霉变、虫蛀,实施“相对零库存”后可优化药品的存储环境、提高周转率、保证了中药的质量。针对某些不确定原因造成的临床缺药,合理拟订采购及储备计划是关键。以供应商的送货速度、仓储能力、包装完整性、质量抽查合格率等作考核指标,由“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做定期的遴选与评估,鼓励、引导品种齐全、诚信度高且具备良好物流配送能力的本地中药生产与经营企业增大份额,建立供销一体化的协作体系。采购与库管员必须结合既往经验随季节及专科用药特点,及时修正设定的“上下限”参数,为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参与项目的广佛两地5家医院拥有的医疗资源并不均衡,如何结合实施中药“相对零库存”提升药事管理及药品信息化建设水平将是课题组下一阶段要重点开展研究的内容。
  • 摘要:本病属中医“骨痹”、“痛痹”范畴。多因外伤或长期劳损过度,年老肥胖,肝肾亏损,筋脉失养,气血不充以致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痹阻筋骨、脉络不通、瘀血阻滞、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常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损伤: 关节内骨折、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等原因造成关节软骨损伤;②过度负重: 由于肥胖或膝关节内、外翻畸形而致关节面过度负重;③感染或炎症引起关节软骨破坏;④软骨下骨坏死,如干、脆性骨炎发生关节内游离体,造成关节软骨面损坏。然而在病理形态上的改变主要为局限性、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熏洗方中乳香、没药、延胡索等活血伸筋、散血化瘀止痛;牛膝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通血脉而利关节、性善下走,用治下半身腰膝关节酸痛,为其专长。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小茴香有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之功,对风寒湿痹之疼痛症最为适宜;伸筋草、海桐皮、老鹳草祛风通络蠲痹,适用于关节屈伸不利、肿痛等症,用生艾叶取它有温煦气血、透达经络的作用。总之,熏洗方中活血化瘀药物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骨内压,恢复骨关节的供血,有利于骨关节的修复;祛风湿、散寒止痛类药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消肿作用。药物和食醋热敷患膝,通过患膝局部皮肤的角质绌胞、毛囊、皮脂腺、汗腺导管而达到皮下组织和骨关节处,使这些药物浓度在病变组织中大大增加,有利于扩张忠膝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疗效。通过“熏洗方”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关节功能,而对于膝关节内翻或外翻较重,伴全膝关节增生、硬化及软骨下有囊性变者,需要进行手术。
  • 摘要:特发性水肿诊断是一个排他性过程,必须排除心、肝、肾等疾病以及药物性水肿后才能诊断本病。本病浮肿需与降压药物副反应及甲低所致浮肿相鉴别,患者长期口服比索洛尔及氯沙坦钾片,既往未见双下肢及面部浮肿现象,暂不考虑与药物相关,甲低病史方面,患者坚持口服甲状腺素片,甲功检查正常,结合其他各项相关辅助检查未见异常,且症状方面患者平卧休息后双下肢浮肿可减轻,病因不明,故诊断为特发性水肿。扶阳火艾灸,它运用了灸疗的经络热效应作用,又综合了火疗,中药透皮吸收疗法,中药药酒疗法,即火疗促进药气通过皮肤由表皮渗到真皮、骨骼、关节中去,透达周身,酒助火势,火借酒威,使风寒去,凝结除,络脉通,气血畅,邪无所依,整齐来复,具有调理阴阳平衡、扶正祛邪作用。阳气来复,助水湿运行,则肿消。故从本病案可以看出,水肿可从阳虚论治,附子、干姜之类扶阳之品,内服要求辨证准确,辨证不准,副反应较大。而外治扶阳,中药透皮吸收,副反应小,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为探索治疗带状疱疹的新方法,本科在2009年版临床路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40例腹部、腰部和或背部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研究表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亲神经及皮肤的特性,人被其感染后,该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或脑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在某些诱因刺激下病毒再次活动,引发神经炎,产生神经痛,同时在活动的病毒沿着周围神经纤维通路到达皮肤,引起该神经区域的带状疱疹。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湿热蕴结肌肤而成,湿邪为病,重浊粘腻,湿热互结,气血阻滞,瘀积不散,经络闭塞,治疗当以“散热除湿,行气活血,散瘀去痛”为主,使热清湿化,痰结消散,气血畅通,通则不痛。故本研究以银花藤、龙胆草清解热毒,使腠理开热自泄,以苦参、黄芩、山栀苦温燥湿,并辛散开泄,使湿有去路。以鸡血藤、红紫草清热活血化瘀,使热邪去肿自消。冰片乃消肿止痛之佳品,于此助苦参,鸡血藤清热消肿止痛,以柴胡、延胡索、木通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达到气血畅,瘀肿消,疼痛止。运用中药熏蒸方法治疗,熏蒸时产生大量中药气分子,作用于皮肤,进入皮下,使皮下瘀血消散,气血流通,通则不痛,疼痛渐止。利用中药熏蒸治疗该疾病:首先恒定的湿热作用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从而改善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细胞吞噬指数,促进其吞噬病毒颗粒。其次,它可将物理湿热与药物双重作用融为一体,产生的蒸汽中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贰类及各种微量元素,以及具有浓烈的芳香物质如:酮、醛、醇等挥发性油状物,直接通过全身肌肤,孔窍、经穴等渗透、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深入机体,温经散寒祛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路止痛等作用,使皮肤气血得以流通,瘀血散尽,则此病可愈习。另外,该方法扩大了药物吸收面积,作用直接,避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减轻胃肠道副作用的优点。本研究表明抗病毒或联合中药熏蒸都是治疗带状疱疹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单纯的抗病毒治疗对缓解神经痛井不理想,而联合中药熏蒸不管对神经痛,还是其他症状,体征的改善都明显优于单纯的抗病毒治疗,所以中药熏蒸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并为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摘要:笔者在临床采用自拟消滞方配用耳穴贴敷的方法对疳证患儿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小儿厌食症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腐熟,大小肠能分清泌浊。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常见以下3方面的原因:(1)脾阳不定,胃阴不足,生化乏源:(2)小儿多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易致气滞血瘀;(3)独生子女性情易怒,或被训斥、打骂等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导致厌食。故本方中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导滞化瘀,陈皮、大腹皮理气通便,茯苓健脾益气,连翘清热养阴,独脚金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消积,平肝的功效。诸药合用,消补兼施,健脾平肝,使脾胃运化调和,纳食正常。中医学认为,耳与脏腑有密切的关系,“耳珠属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十二经脉均上达于耳。《灵枢·素问》日:“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贴压后能够较长时间按摩刺激脾、胃、肝、小肠等穴,可以激发经气,起到运脾和胃平肝的作用。综上所述,自拟消滞方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厌食,能够较好的调节患儿脾胃功能,同时必须配合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合理,并注重精神调理,使患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此才是治疗小儿厌食的成功要素。
  • 摘要:当前我国己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多种慢性病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各种绿色安全、简便有效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手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经穴磁导疗法恰恰在这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为此,对经穴磁导疗法的改善血管功能,促进微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血脂;促骨再生效应,预防骨质疏松症;保肝护肝,预防肝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调节人体紊乱磁场,促进平衡;经穴磁导疗法的抗衰老作用等一系列作用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推广,服务大众,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经穴磁导疗法经过周秋芳医师近四十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所治疗的病证达七十多种,涉及到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尤其对当前日益普遍的“三高”、抑郁失眠、慢性疲劳等问题,有良好效果。该疗法兼顾了中医辨证和经络理论,同时又结合了现代生物磁疗的作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不仅安全有效,适用范围广泛,而且无痛无创,深透愉悦,经济环保,简便易行,既可用于治疗,又可用于保健,患者在家中也可以进行操作,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医患互动的新型医疗保健模式。经穴磁导疗法在养生保健领域具有独特魅力和优势,己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摘要:本文拟从理论基础、调养方法、应用特点进行对照,并从既保留各自特色前题下,探索一下如何进行互相参照、融汇运用.希望能为国人和业界人士在营养保健工作中提供"另类"的参考.前言中医饮食营养学与现代营养学同属饮食科学,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的饮食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问.
  • 摘要:文章介绍了茶与中医五行的关系,分析了茶在中医四时养生理念中的作用,并总结了对茶与养生的境界的感悟。茶、中医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己经融进了中国人的灵魂深处。现在忙绿的都市人以茶来养生,正成为一道亮丽的景线。正所谓能喝茶,会喝茶,是一种心境与享受。茶香怡人,以茶养神:心静茶至,以茶养身,享受在饮茶中收获茶叶所带来的中医养生益处。
  • 摘要:《伤寒论》长期以来,一直为广大医家所重视,奉为方书之祖,主要原因是其中记载了大量用之于临床而有极高疗效的方剂。仲景在其原序中说:“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见病思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伤寒论》虽不是为眼科而设,但其中也不乏在眼科临床中疗效颇佳的方剂,如吴茱萸汤,其在《伤寒论》中出现了三次,在阳明篇中治疗阳明呕吐,在少阴篇中治吐利,在厥阴篇中治头痛,均未提及目字。但近世医家根据急性闭角性青光眼之肝胃虚寒型的全身表现:头痛干呕、吐涎沫、食少神疲、四肢不温与仲景描述的吴茱萸汤主证十分相似,于是运用吴茱萸汤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方以法立,法以方传,方与法俱得千古。在临床过程中应当深入学习仲景“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精髓,并灵活的运用于眼科疾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对改善疾病转归,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文章介绍了阳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阳气对于人体健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更好的顾护阳气呢。首先要“天人合一”,并且根据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特点调整起居时间。慎养于内,谨防于外。这样就能蓄积自然之阳气。其次,要从脏腑的角度顾护阳气。再者,要重视阴阳的互根互用。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天”,养生必须养阳。因此,在临床中要深刻领会阳气养生理论的真实内涵,把握阳气养生规律,从而实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稳态。也应该认识到阳虚体质的普遍存在,通过科普教育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倡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避免阳虚体质的形成,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也及时调理阳虚体质,保护阳气,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 摘要:通过阅读近几年的文献,总结出中医四时养生理论对现代保健的影响,主要在饮食、起居、服饰、锻炼四个方面。综上所述,中医四时养生理论在现代保健研究的运用是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一个具体表现方面。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基于中国古代四时养生理论而极大地发展和完善了现代养生保健研究的原则与方法,满足了新时代人们对健康的愿望和需求,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古代四时养生理论的探索和掌握。四时养生理论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以人为本“等核心理念是始终不变的,同时四时养生理论又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在不同的时期都不一样,所以具体的养生保健方法也会变化。但是健康始终是现在和未来人们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所以基于四时养生理论保健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应该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与时俱进而又不离其宗。
  • 摘要:本研究对20例阴虚体质人群进行艾灸四花穴(膈腧穴、胆腧穴),并随机对照,进行临床疗效比较。通过对30例阴虚体质患者分别采用灸法及普通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种疗法对于阴虚体质人群的调理作用,得出结论:悬灸四花穴对阴虚体质的调养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将悬灸四花穴与普通针刺四花穴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必较对阴虚体质的调养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悬灸四花穴对于阴虚体质的调养及改善疗效更好,故该方法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阴虚体质养生调理方法。由于本研究时间较短,收集病例数目较少,在日后的临床中可以加大病例样本数目的收集,以更细致的观察悬灸四花穴对阴虚体质调理的疗效。
  • 摘要:所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养护生命。它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养生的内涵,就是延长生命时限,提高生存质量。气、持之以恒。总的来说,中医养生保健的常见措施,有调摄情志、合理食疗、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运动锻炼、针灸推拿等等。文章还分析了情志调摄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情志是人正常生理活动的表现,情志异常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以及调摄情志是人体养生保健的基础。历代养生家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认识到,人的精神心态要保持清静、乐观、坚强、开朗,才能有益于健康与长寿,调摄情志是人们养生保健的重要基础。
  • 摘要:仲圣在《伤寒论》中对《内经》的脾胃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以具体的运用于临床,尤其是在遣方用药方面,为后世确立了准绳。文章介绍了依脾胃而重正气以及察胃气而辨病机理论。指出了病势传变关键在于脾胃,在用药方面,分析了扶正祛邪注意脾胃思想,最后总结了调护脾胃与养生的关系。
  • 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症状多较明显,对妇女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而其认知又不足,对相应的养生保健有迫切的需求。在这一时期积极进行适当的养生保健,能有效缓解或解除这些症状,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文章总结了围绝经期综合征保健措施首先情绪保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运动保健、饮食保健、药物保健以及定期体检。祖国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强调了正气在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中的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体现了内因为主的中医学防病治病特色,这种预防与保健的思想,对围绝经期妇女也是很重要的。在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方面,中医药具有方法多种多样、简便易行的特点;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中医药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可见中医药对女性围绝经期养生保健有其特有的优势,值得继承并发扬。
  • 摘要:《黄帝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关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五昧适宜、饥饱适宜、繁杂适宜、寒热适宜几个方面。此外,《内经》还对饮食寒热失宜影响五脏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其中特别重视饮食过寒对五脏的损害,因此,每个人都应遵循:“合理膳食、寒温适宜、作用温和、安全可靠、保护胃气。”真正做到“吃出健康”,以提高生命质量,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 摘要: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学者认为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意义主要包括:中医“治未病”是世界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能有效降低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能大大节省我国的医疗卫生费用,能扩大医院的服务领域以及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求。
  • 摘要:养生的原则就是人与自然息息相应,人以天地之气生,养生之道即是顺四时之道。遵循总的原则,还应根据具体的时间、地域的不同、个人的素质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不同千人一面,那就过于死板教条了。健康长寿是人人希冀的美好愿望,如果能够顺应四时之节气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健康的身体也会自然可得,始终把握生长收藏的法度,才可以颐养天年,长寿可期。
  •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对调神养生法、调气养生法、导引养生法、按摩养生法以及饮食调摄养生法等中医药养生疗法在防治颈椎病中的运用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针对颈椎病发病率高及年轻化趋势,其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药养生疗法防治颈椎病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更多临床工作者践行并进一步发展。中医药养生疗法作为一种对颈椎病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相信经过更多同仁一起努力,定能取得更大发展并更好地切实解除患者病痛,造福人类。
  • 摘要:文章介绍了秋季养生理论,分析了养生与体质的关系,总结了秋季养生应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为主的原则。并列举了秋季适合的饮食,同时秋季养生,不提倡大补,而应以平补为宜。秋季养生,不应仅靠补药来保持身体健康,而应改善生活方式,坚持清淡和规律的饮食,安排平衡的膳食营养,注意粗细粮搭配,多食新鲜果蔬,及时补充水分,适当运动,这些才是最好的养生。
  • 摘要:文章介绍了养生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如果能有针对性的调理,则能更好的达到“治未病”的目的。药膳食疗养生的疗效确切,药食同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将沈坚华老师对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型体质的食疗养生经验进行介绍。通过对药材食材灵活搭配,使汤方更贴合患者的体质,药膳不但疗效显著,还十分可口,易于被患者接受。
  • 摘要:文章介绍了养生的概念和特点,并着重讨论了道家思想对于养生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主要论述了“天人合一、法于阴阳”思想“清静无为”思想以及“内丹”理论对于养生气功的影响等道家理论对中医养生思想的重要影响。
  • 摘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提法是根据自然界阴阳交替的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也应该顺应四季变化,即春夏养阳,以养阳之生长;秋冬养阴,以养阴之收藏.并介绍了避其外邪、调情志、起居、调饮食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为养生之本。
  • 摘要:如何让老人们懂得养生,活的健康,那就要养生得法。名医朱丹溪认为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是阴精亏损,因而把养阴养生原则,贯穿于人的生、长、壮、老、己的全过程中。一是节饮食以补阴,二是清心寡欲以保阴。他要求怡养而寡欲,恬淡虚无以聚阴精,不使相火妄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朱丹溪的养生思想,实则是他“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思想在养生方面的具体应用,这和他在临床治疗上反对滥用温燥、擅长滋阴降火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具体方法上,主要是清淡饮食以养阴气,戒色欲,“去欲主静”,养心收心,以保阴精。故朱丹溪的养生学思想是以养阴为宗旨。故人到老年后,阴血亏虚,宜进食养阴补肾之品,黄精乃补阴之佳品,唐代人养生就推崇黄精,有“延年却病,莫若黄精”之说。冬天进补以黄精进补,有延年去病之功效。综上所述,老年人秋冬进补服用黄精调补,则可以气血健旺,阴精充沛,达到“气阳血阴,人身之神,阴平阳秘,我体长春”的延年益寿目的,其旨可谓深矣。
  • 摘要: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不但在局部浸润性生长,破坏正常组织器官,而且在生长过程中消耗了机体大量营养物质,因此,发现肿瘤后,在治疗的同时,更应注意饮食及营养这个问题。文章介绍了肿瘤患者食物的选择,分析了肿瘤治疗对患者造成的营养障碍,并总结了肿瘤病人的常用食物。同时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肿瘤治疗的食疗养生以及肿瘤病人的中医食疗养生,提出了因地施食的原则。
  • 摘要:文章介绍了西关正骨医家、武术家霍耀池“顺天知时,行止有度”、“食养有节,服酒无过”、“辨证用膳,贵平尚和”、“读书养志,移情变气”、“功术养生,化病为尘”的养生原则,可见其养生主张是行止讲求规律、饮食需知无过、食疗不离辨证、心态可读书怡养、动静必须结合。
  • 摘要:本文从传统种植学与时间的关系上探讨推测植物性中药功效的思维模式。对于植物的生长特性中所经历的时间,可以尝试试用五运六气模式去计算,从而推测出中药的功效,达到执繁化简的效果。并对服用时间进行分析,从运气角度试着探寻中药药性及机理,有待临床验证。
  • 摘要:文章介绍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提出了注重情志养生,保持心身健康的原则,并分析了体质与情志养生的关系,总结了针对中医9种不同体质相对应的情志调摄建议。总之,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防病中的作用,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生病变。如果能够注重情志养生,可以调心养性,做到心无杂念,乐观开朗,豁达宽宏,则脏腑和顺,气机调畅,因此达到祛病健康,达到心身健康的目地。
  • 摘要:治未病思想对于日常生活和防病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思想对现代预防医学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常见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在高血压三级预防里,可以明确感受到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把张仲景的治未病及高血压三级预防紧密结合起来,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社区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医生的医疗质量。
  • 摘要:文章介绍了基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并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服务精神,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加快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服务群众;坚持中医为主,继承创新,弘扬特色,彰显优势;坚持高起点,规范化,重实效,稳步推进。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要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当中。发挥基层中医医院的独特优势,与居民健康信息建设相结合,依托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相结合。并具体分析了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及对治未病中心的特色疗法进行总结。
  • 摘要:养生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而进行自我凋摄的保健活动。中医养生学有一系列养生原则,如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动静适宜等。文章介绍了在养生原则的指导下,常用的养生方法主要包括精神养生法、起居养生法、饮食养生法、运动养生法等,并详细介绍了中医养生对糖尿病的防治。
  • 摘要:中医药膳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将中药与食物相配伍,运用传统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制成色、香、味、型俱佳的,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食品。使用药膳应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原则、辨证论治原则、中药合理配伍原则等,才能保证药膳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辨证施膳”是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产生的药膳应用整体性原则。药膳的设计根据就餐者的不同生理特点进行设计。总而言之,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辨证论治”,在治病如此,治未病亦是如此。在指导日常饮食调理、合理使用药膳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没有经过正确的“辨证”就无法正确去“施膳”。所以无论专业人士指导用膳还是患者自己选择,都要遵循“辨证施膳”这个原则。
  • 摘要:社区慢病管理可以发挥有效、经济、方便、综合和连续的优势,是慢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为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优势,有效缓解慢病患者日益增加的压力,在政府大力提倡的“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新型社区慢病管理模式下,通过对社区慢病管理环节中中医药养生保健应用的研究探讨,有助于进一步通晓养生理论,指导慢病居民养生祛病,改善慢病居民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慢病管理服务。同时分析了中医药养生保健的方法,并结合社区慢病管理,对中医药养生保健应用进行探讨,并分析了中医药养生保健应用流程以及几个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构建合理、高效、实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既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又能加强信息管理,缓解人手不足的压力。纸质化档案式管理已很难适应当前社区慢病管理需要,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应用作为慢病管理的新增环节,在设计建立慢病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同时是否可以考虑新增这一服务模块或是兼容接口。
  • 摘要:按照中医理论,人体可分为平和、气虚、阴虚、阳虚、痰湿、湿热、气郁、血瘀、特禀等九种不同的体质。文章根据这九种体质的不同特点,分析了药膳的应用与常用的药膳,并论述了药膳的功效及注意事项。指出中医药膳的应用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相同,应按照不同体质辨证施膳调理。
  • 摘要:产后病的治疗应根据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的特点,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结合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并总结了产后多虚,不能概行大补,宜重三审,辨证用药的原则。
  • 摘要:文章介绍了养生之道,本文介绍了人体的老化,分析了遗传因素与延年益寿的关系,指出延年益寿从年少开始,“珍惜童贞,始于少年”,需要做好生命的“自我管理”,从饮食、烟酒、起居劳逸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论述了自我管理的方法。最后分析了疾病对长寿的影响。人的生命要延年益寿,是要从遗传开始,即现在所说的“优生优育”。还要“自我管理”,这就是养生中的“养”,“养”字精妙地表现出管理的科学性。衰老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除了遗传,如果人遵守起码的卫生习惯、作息制度、饮食规定和不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不吸烟、不喝酒并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避免纵欲行为,同时,如果人能够忠诚坦率地生活而不使自己受到良心的责备和从内心感到恐惧,而且如果人能够从事体力劳动、坚持冬夏锻炼,那么便可以断定,这种人的生活必然是愉快地、健康的,因而也是长寿的。生命的“自我管理”就是养生的方法,养生为着健康,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去做,自然就延年益寿。
  • 摘要:由于中医药食疗的养生保健作用己受到肯定,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因此,了解中医药食疗的应用原则和配伍禁忌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中医药食疗既不同于一般的膳食,又不同于一般的药物,因此中医药食疗应需遵循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指引,符合食品和药品安全与合理性的原则,它包括辨证施疗,因人施疗,因时施疗,因地施疗,食疗法应以适应病人脾胃吸收和运化功能为原则五个原则。随着“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国际大趋势,中医食疗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运用中医食疗养生保健的人将越来越多。可见中医食疗发展前景是美好的,同时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一方面,应采取加大对中医食疗人才的培养力度、开设药膳食疗连锁营销店、开发食疗方便剂型、加强医院疗养院食疗建设等措施,以推动中医食疗事业的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药膳食疗标准化体系,以推动中医食疗现代化的步伐,最终通过中医食疗以满足人们对防病、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 摘要:将各类食物、药物按八卦特性进行分类,归于各个卦象。再通过分析人的卦象和出生时间的五运六气,根据“同气相求”的原理,以同卦之食药补益同卦之人,并结合经络穴位养生治病。《易经》以阴阳、八卦、六十四卦表达宇宙自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故应效法宇宙自然规律而生活,因此世间万物皆可养生,时间亦可治病,这为中医养生提供了思想基础。从易经八卦看脏腑理论,“乾为天,君子当自强不息”,养脑以自强,“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养脾以蕴化水谷万物,这些医学运用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更具有深蕴的医学价值和理念。《易经》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和标志之一,其理论博大精深,是当之无愧的时间医学。然后,对其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方面,在“天人合一”的实践应用远远不够深入。在中医养生保健应用方面,《易经》值得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钻研其精髓,从更多角度、更深层面去挖掘精华。
  • 摘要:本文就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冠心病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本病的防治是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医以扩冠、降脂、抗凝等为主要治疗手段,介入治疗近年发展较快;中医药无论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预防保健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且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有利于长期服用,因而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药在治“未病”,治“亚健康状态”及“预防用药”方面优势尤为显著。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达到改善以至纠正病理状态的目的,对冠心病易患人群干预,减少、减轻甚至避免冠心病的发生;对不稳定斑块的易损人群的干预,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在中医学整体观的指导下,更深层次地认识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充分发挥中药防治冠心病的特点和优势,将为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作出积极的贡献。
  •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治疗郁病的中医治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许多中医治法在治疗郁病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关于其作用机理并不清楚。目前,对于郁病治疗的研究多集中在中药的活性筛选和药效评价的方法中,动物实验多集中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和大鼠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模型上,通过多个行为学观察指标进行评价。这些方法值得借鉴,但灵敏度、客观性还有待改善。中药抗抑郁作用机理主要集中在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上,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不断深入研究,HPA轴、海马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免疫细胞因子等作为靶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今后从多角度探讨中药抗抑郁症作用,阐明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 摘要:本研究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调查执业医师的工作满意度并进行分析,挖掘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尽可能从源头上消除影响执业医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来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执业医师的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62.78±14.27,低于应用相同调查工具的不同职业人群工作满意度的得分,显示该医院执业医师的工作满意度得分较低。执业医师作为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医疗技术重要的载体,其工作满意度低影响着其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的维护,同时也影响着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导致执业医师离职率高的现象出现。执业医师是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医院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关注其工作满意度及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维护执业医师的身心健康,增强其团结力与凝聚力,从而能够更好地维系医院内部人员的稳定,降低执业医师的流失率,提高医院的人力资源水平。通过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来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高危人群及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健康管理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点之一.实践证明,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发病率,改变高危人群及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升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实践证实,对糖尿病患者、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其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其在食盐、吸烟、饮酒、运动、服药、监测、饮食等行为方面的正确性,有利于促使其掌握整堂合理的自我管理左蓝,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 摘要:文章介绍了六经体质的理论基础和六经体质分类,分析了六经体质的意义。目前,中医体质分类主要依据的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提出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把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类型,其分类主要是根据中医的气血津液辨证理论。而根据上文所提出的六经辨证体系所提出的六经体质分类,从理论体系来看,却已包涵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在定位与定性方面讲,应该较气血津液辨证更加全面,再结合六经辨证的“合病”、“并病”、“系病”、“属病”以及“传经”等理论,在中医“治未病”方面应当可以构建起一个更加完整的理论框架。当然,笔者所言目前仅限于对六经体质辨识理论的初步探讨,今后如何继续深入研究及完善,尤其是在六经体质辨识标准的量化方面,仍然有大量的工作。
  • 摘要:小儿为幼阴幼阳之体,各内脏器官功能未趋成熟,具有发育迅速,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正确、适当的家庭调护有助于配合医生的治疗,防范疾病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合理调护,还有利于小儿的成长和发育。此外,家庭调护的相关知识,也可促进医疗常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医疗知识水平,使人们及时地分辨疾病的类型,判断疾病的轻重和缓急,作出早期的初步处理,为疾病的系统治疗打下基础,甚至为挽救患儿生命赢得时间。
  • 摘要:中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对肛肠疾病有所认识。东汉张仲景不仅奠定了对内科伤寒杂病辨证论治的基础,而且对肛肠病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把经方运用于肛肠科临床,根据病情,在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治的原则下,结合自身身体状况予以调理,以期消除诱因,改善肛门部血液循环,恢复肛门的正常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廉、简、便、验的良好效果。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科学的术式及微创的器械都使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减少、创面缩小,但本质上的手术创伤不可避免。梁劲军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肛肠良性疾病术后多以气虚气滞血瘀为主,将经方运用于围手术期为降低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也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同样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往往被专注于手术的医家所忽视,故围手术期应用经方值得进一步总结和研究,使中医药在肛肠科疾病乃至外科范围的应用上不断扩大。
  • 摘要:本院眼科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因此,瘀血阻络是本病的症结,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为总则。笔者选用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运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它可以加速眼内出血的吸收,恢复视网膜血液循环。迈之灵片,主要成分为马栗提取物,具有抗渗透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阻碍液体向组织中渗漏,同时可增强静脉壁的弹性,增加静脉回流,改善微循环状态,加快血流速度,降低静脉压及血液黏稠度,预防和消除组织水肿,减轻静脉充血及预防血栓形成。迈之灵能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及出血的吸收,促进受损视网膜功能的恢复。注射用血栓通,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其抗力的作用,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抗凝、促进纤溶等药理作用。用于各种血管性和出血性疾病、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与动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老年性黄斑变性,眼内出血及其他眼底病。复方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降香两味中药经提取精制而成,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液量、改善组织缺血缺氧、清除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临床用途多。我们采取直流电离子导入患眼的方法,使药力直达病所,可加速眼底出血的吸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眼底出血起效快,视功能恢复好,其疗效显著,成本较低,且治疔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在综合医院或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摘要:干姜附子汤方出自《伤寒论》。主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原方主治肾阳虚而烦躁,出现夜间烦躁,脉沉细等症,治疗用附子、干姜急救回阳。《伤寒名医验案精选》认为“阳气大伤,阴寒内本人在临床上,很少单用干姜附子汤,但辨证后与他方合用,收效显著。并分析了干姜附子汤结合其他药物对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尽、泄泻、消渴、胃痛的质量及疗效评价。本人以阴阳寒热辨证为纲,上述病患或少阴里寒兼表寒;或产后虚损,阴损及阳;或脾虚及肾,脾肾阳虚: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如是辩症施治,收效颇佳。
  • 摘要:肝硬化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病症.血清醛固酮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腹水的形成中有关.本研究主要探讨五苓散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时血清醛固酮的变化.临床研究文献显示门静脉系统血管管径的粗细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心得安和鲁南欣康均为疗效确切的降门脉压药物,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五苓散治疗20天后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明显下降,作用超过心得安与鲁南欣康。这可能与五苓散对门静脉和肾动脉扩张作用较强有关。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观察中,研究结果显示五苓散能有效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液醛固酮。
  • 摘要:本文根据药物的性味,介绍常用的食疗中药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以当归、黄芪、大枣、党参、枸杞子以及山楂为主的药膳。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药膳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极推行中医药膳食疗保健,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健康长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于促进世界卫生保健医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 摘要:为了攻克失眠这个困扰了大多数人的疾病,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发现运用炙甘草汤治疗部分失眠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本例患者出现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心烦、早醒、头晕心悸、舌尖红等心火不下的症状,同时白天精神疲倦、怕冷,喜喝温饮,胃纳差、口干、大便偏烂、舌淡白、脉细都为脾胃亏虚,中气不运的表现,符合炙甘草汤治疗失眠的用药指证。由于患者心火较为虚亢,故原方加白芍、牡蛎以收敛潜降相火,酸枣仁、柏子仁、茯神以宁心安神。患者脾胃较为虚弱,故熟地黄、麦冬给予减半,大便偏烂故去麻仁,以防止阴柔滋腻药物碍胃伤脾。经治疗后患者心火己降,但脾胃仍虚弱,故二诊转用附子理中汤温补脾土,补后天之本以巩固疗效。
  •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与巴氯芬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以评价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对痉挛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中药熏蒸是透过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雾,一方面透过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到肢体表面,蒸汽中所含的药物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孔窍等部位直接吸收进入肌体,同时渗透穴位,疏通经络,起到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另一方面,熏蒸时产生的温热效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进而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周围神经、血管的牵张、刺激和压迫。而且中药熏蒸由皮肤给药,故可避免药物对粘膜、胃肠及消化道的刺激,减轻肝脏、肾脏负担,有内服药物所不能发挥的医疗作用。天然药材,绿色环保,符合世界药物研制由化学合成药向天然植物转变的趋势,疗法独特,安全可靠,标本兼治,与解痉颗粒合用,内外兼治,疗效更好。通过本研究,表明解痉颗粒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对于患者肌张力的缓解、肢体功能的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具有比巴氯芬更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有关。而且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副作用少,病人乐意接受等特点,避免了西药的某些毒副作用,因此值得广大医药工作者进一步挖掘与创新,使中医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摘要: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心理和躯体两方面原因,充分挖掘、运用中医经典理论与方药,心身同治,以移精变气法联合卒后舒郁煎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以中医传统心理疗法和自创方药相联合,针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患者心理和躯体两方面,以移精变气法联合卒后舒郁煎身心同治,旨在观察移精变气法联合卒后舒郁煎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并通过检测血清CRP水平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移精变气法联合卒后舒郁煎的研究提供更加确切的科学依据。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移精变气法联合卒后舒郁煎可改善中风后抑郁病人的生活质量,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摘要:收集本院从2010年09月至2013年04月期间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共计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及时正确诊断和合理管理治疗,可显著减少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所有的孕妇应在24w-28w进行糖尿病筛选。本院从2002年开始对所有的孕妇进行糖尿病的筛查,一般与孕28w前进行,行509糖筛,必要时行759糖试验。确诊的患者收入院后进行全面的检查。给与饮食管理,推荐使用根据孕妇身高和体重制定的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即使肥胖的孕妇妊娠期也不应过分的限制饮食,否则易产生饥饿性酮症。主张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早餐量不宜过多,占全天总热量的1/9,午餐和晚餐各占全天总热量的5/18,其他为上、下午及睡前加餐。多摄入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品。此外要配合一些适当的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一般保持心率在120次/分以内,运动持续时间一般20-30分钟。当单独的饮食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时候,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对于防治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选择血糖控制良好时,孕晚期无合并症,胎儿宫内情况正常,接近预产期时根据产程进展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终止妊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仍要定期监测血糖,定期眼底镜检查,坚持避孕,认识将来有可能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提高患者院患意识。处理妊娠期DR,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1)视网膜激光治疗;(2)合理计划妊娠时间;(3)控制血糖。过去认为孕期DR进展、恶化。出现增殖性病变时,为防止失明,应终止妊娠。近年来,随着视网膜激光凝固技术的发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继续妊娠至胎儿成活,并保障母亲视力的机会明显增多,关键是要密切观察眼底情况。在妊娠前眼底正常或仅有Ⅰ—Ⅱ期DR者,在妊娠后复查眼底无明显变化者,无需特殊处理,但在产后仍需随访眼底。在妊娠前或中发现为Ⅲ期DR(增殖前期病变,应及时予以激光治疗,如果已至妊娠后期,仍可在产前或产后进行激光治疗。在妊娠中发现Ⅳ期以上增殖性病变者,应尽可能予以激光凝固,只要能窥清眼底,争取时机,及早治疗,在视网膜活动性病变区,可加多光凝点,并较一般非妊娠患者增加激光能量。如果在妊娠前已发现有Ⅲ期以上的增殖性DR,应该建议患者推迟怀孕,立即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待视网膜病变稳定或退行再妊娠。既往认为,妊娠对于增殖性DR是促其发展的刺激因素,只有终止妊娠才能控制其增殖;但现在的资料表明,早期激光治疗,并控制孕期血糖,积极预防妊娠并发症并加强胎儿监测,绝大部分孕妇可望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并可获母亲视网膜病变的退行。由于糖尿病病程越长,妊娠期DR发生率越高,因此应建议IDDM妇女适当提早生育年龄,尽量避免30岁以后才妊娠;同时应积极与内科医生协作,控制血糖。因此,女性趁早怀孕,怀孕后定期产前检查,及早确诊,及早防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和理想体重指数,定期眼底镜检查,则可有效防治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发生。产后也不能忽视血糖的监测和眼底镜检查。
  • 摘要:本文对经明确诊断为化脓性中耳炎(脓耳)或分泌性中耳炎(耳胀耳闭)的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调查,试图了解不同中医证型中耳炎的耳鸣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有无差异,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调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中耳炎的耳鸣发生率为19.7%,不同证型中耳炎的耳鸣发生率大致相同,耳鸣的出现不宜作为肾虚的辨证指标,耳鸣频率可能对中耳炎的中医辨证有一定参考价值,耳鸣的其他特征,如耳鸣响度、耳鸣最小掩蔽曲线、耳鸣残余抑制试验、耳鸣严重程度等,对中耳炎的中医辨证意义不大。由于本文耳鸣的病例数较少,以上结论尚有待于今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证实。
  • 摘要:本研究运用何竹林经验方忍冬萆薢汤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湿热痹型膝骨关节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湿热痹型膝骨关节炎是由湿热之邪蕴于经络,不通则痛;停留于关节则发热肿胀,故治宜清湿热,通经络,利关节。忍冬萆薢汤具有清热祛湿,舒筋活络的作用。方中以忍冬藤、桑枝、丝瓜络甘寒清热,通络利湿;辅以萆薢、稀莶草、海桐皮增强其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赤芍微寒,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秦艽为治痹证之润剂,祛风湿、退虚热、滑利关节,为痹证必用之药,该药用量大兼有通便止痛之妙;于寒凉清热药中配入辛温通络之威灵仙,可使顽痹能蠲,郁火能散。诸药相配无寒凉伤阳,苦燥伤阴之弊。同时近代药理研究表明,秦艽、海桐皮、威灵仙、忍冬藤等药具有抑制炎症介质合成、释放及抗其活性作用,可减轻血液粘滞性,改善血流状态,疏通微血管郁滞,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炎症渗出液吸收,使关节肿胀消退,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关节功能。全方组方配伍严谨,在治疗湿热痹型膝骨关节炎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忍冬萆薢汤可以缓解湿热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具有副作用小,易于被患者接受的特点,且联合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但其组方各药物之间的作用机理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胃痞是以上腹胃脘部痞满不舒、闷塞不通主症的病症,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常因饮食、起居、情态等诱发,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本人综合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辨证论治,每获良效.文章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黄芪建中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痞,表现为甘温补中治胃痞。本例患者症状胃痞久病,脾虚胃寒,中气不足,温运摄纳无力,致中虚气滞,中阳不振,清阳下陷,升降失常。故取黄芪建中汤合补中益气汤温补中气,升阳举陷;加佛手理气、砂仁、鸡内金消导和胃降逆,丹参养血活血,寓补于消。诸药共奏温中理气、补中消痞之功。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胃痞,表现为疏肝宣肺治胃痞。本例患者症状虽未表现在胃,但与肝、肺关系密切,因肝主疏泄,可助脾之运化,肺司治节,主一身之气,肺气肃降可助胃之和降,肺气宣发,可布胃津于周身,故疏肝气以调脾气之升,宣降肺气以助胃气之降,使脾胃在肝疏肺降中升降协调,以达除胀消痞之效。用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加紫菀、桔梗、杏仁宣降肺气,北沙参补肺阴以助肺之宣发,旋覆花顺气降逆,吴菜萸、龙胆草苦辛通降以泻木,麦芽、鸡内金健脾消食,疏肝和胃。诸药共奏疏肝宣肺,健脾消痞之功。三仁汤治疗胃痞,表现为清热化湿治胃痞。本例患者年过六旬,脾胃本虚,加之体胖,饮食不慎,致脾胃失健,湿热交阻,升降失和则脘腹痞满,不欲饮食。温热中阻,津气不得上承则口渴不欲饮。脾主四肢肌肉,脾虚湿盛则身体困重。便溏尿黄、舌脉乃湿热之象。取三仁汤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宣通,肺气亦顺,诸气皆顺,气化则湿化,湿化则津气流通,脾胃升降复常,加陈皮、竹茹、茯苓、黄连、枳壳、砂仁以加强清热化湿、宽胸理气消痞之功,故一诊后症状减轻;二诊加强养胃消食之功,使诸症悉除。后以香砂养胃丸健脾和胃治其本,标本兼治,诸症皆愈。
  • 摘要:中医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方面有着多样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治法、外治法两方面,疗效确切。中医内治法治疗CFS以口服中药为主,进行辨证施治。其余还有运用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四逆散、四逆汤等中药,从健脾、疏肝、补肾治疗CFS,均取得良好疗效。中医外治法治疗CFS,主要包括:针灸、穴位埋线、耳穴、推拿按摩、艾灸、穴位贴敷、火罐。
  • 摘要:本研究选用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作为基本方,观察高脂血症的疗效。高脂血症为现代医学病名,在中医学文献中虽没有明确记载,但散见于胸痹、眩晕之中。现在认为,高脂血症病的本质当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脾、肝、肾三脏虚损,标实主要指痰浊和瘀血。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由柴胡、桂枝、干姜、黄芩、天花粉、牡蛎、炙甘草、当归、芍药、白术、茯苓、川芎、泽泻等药物组成。其中柴胡、白芍柔肝解郁,干姜、桂枝、炙甘草温养脾阳,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化痰,当归、川芎疏通经络,天花粉、牡蛎软坚散结。纵观合方,寒温并用、通补共施、标本兼顾,温而不燥,通而不散,共同起温阳健脾、柔肝解郁,化痰通络的作用。总之,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配伍严谨,组方合理,有明显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因药味较多,而且是汤剂,不便携带、煎服。
  • 摘要:选取2011年-2014年本院接诊并确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本研究发现CMT组中患儿羊水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由此推测胸锁乳突肌发育紊乱可能会导致羊水异常。这也跟大多数研究中胎儿畸形会导致羊水过多或羊水减少的理论相一致。谢宝珊等通过实验研究认为肌性斜颈的发生可能是胎儿在宫内头颈长期处于过度侧屈受压的位置,使胸锁乳突肌的主要静脉或某一部分静脉受到阻碍而闭塞,而动脉供血可能仍通畅,当静脉完全阻塞而动脉通畅时,由于动脉管腔内压力增高,组织间毛细血管及静脉宫腔淤血,引起细胞水肿,水肿的细胞如果持续发展,则可能进一步形成脂肪变性甚至坏死,最终表现为纤维组织代替坏死的肌纤维,使肌肉挛缩而导致斜颈。本研究发现CMT组中胎位不正的患儿比例高达65.61%,而对照组中仅有4.97%的患儿胎位不正。两组进行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从而推测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当,引起生长受限,如果动脉供血有多个起源不可能完全阻断的情况下,可能造成静脉受压而导致肌性斜颈。另外Ho-X等[61提出CMT的发生可能与分娩过程中损伤密切有关,胎儿在娩出过程中,产道对胸锁乳突肌的挤压或产钳助产牵拉胸锁乳突肌使其损伤,损伤后的胸锁乳突肌靠结缔组织增生来修复,从而产生斜颈。如表3所示,两组婴幼儿在分娩方式的差别上无统计学意义,故本研究不支持产伤血肿学说。如表4所示,CMT组中男孩占62.44%,女孩占37.56%,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但两组进行比较,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羊水异常、胎位不正及家族遗传史很可能是导致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的重要因素或预警信号,如在围产期有这些情况,应在产后一周对新生儿进行肌性斜颈方面的重点筛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尽量避免日后手术及后遗症的发生。
  • 摘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原因不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烈性疼痛.西医治疗常用口服神经止痛剂、抗抑郁药等,对于难治性者也常选用神经阻滞疗法,虽有疗效但易复发.笔者在脑病科门诊临证思辨收效较好.针对观脏腑清肝泻胆的症状,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进行治疗。针对察寒温祛风除湿的症状,以九味羌活汤加减进行治疗。针对看经络泻热疏经的症状,以白虎汤加减进行治疗。针对识气血虚实相合的症状,以当归补血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进行治疗。并根据临证经验对该病的辨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辨病因病机,辨疼痛性质,辨部位(经络),辨脏腑,辨虚实,辨气血,辨舌脉,并收到良好效果。
  • 摘要:笔者应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胃溃疡(肝胃郁热型),取得较好效果。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有较好的抗胃溃疡作用,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胃溃疡均有较好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并能抗幽门螺杆菌。同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和胃肠功能双向调节作用,能较好的缓解胃溃疡所致的疼痛和腹胀。本研究也初步证实,通过1个月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胃溃疡,溃疡的愈合情况、症状改善及抗幽门螺杆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对胃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 摘要:本科从2013年1月至8月共收治112例前臂骨折的病人,通过采用中药涂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骨折早期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因素导致血管内外,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失调,使过多液体在肢体组织间隙积聚,最终肢体肿胀,如不能及时清除则不利于肢体血液循环以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和骨折的愈合,严重者可引起皮肤青紫,皮温升高并伴有肢体关节活动时剧烈的疼痛,影响患肢的康复进程。如果肢体严重肿胀形成张力性水泡,给患者增加痛苦的同时也延迟患者手术时间,增加术后伤口的感染,增加骨髓炎、骨不连、延迟愈合的风险,肿胀更甚者会发展至骨筋膜室综合征,影响肢体功能,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也增加经济上的负担。在临床中,虽然传统的消肿方法也能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消肿的时间较慢,有些效果不明显,这是面临骨科医护的一道难题,因此,我科从今年1月至8月采用中药涂擦加传统的消肿方法后,达到了快速消肿的目的,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药理研究表明,中药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川乌、草乌等中药成分能扩张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有氧代谢,而中药涂擦是直接将这些药物涂致肿胀部位,更好的发挥了消肿止痛的作用,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摘要:本课题将对中药封包与外敷洗剂作为治疗OA手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中医认为,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为“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有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主要引起原因为筋脉失养,加上外伤,长期劳损及风寒侵袭,瘀滞血脉,痰湿蕴阻关节所致。本治法采用中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止痛的功效,故用大黄、黄柏、玄明粉行瘀通经,荆芥、泽兰、细辛、金耳环祛风寒,通络止痛;刘寄奴、络石藤、忍冬藤、桑枝、毛麝香祛风通络,凉血消肿,行气散瘀止痛。诸药合用,能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经脉得以疏通,筋骨得以濡养,肿胀、疼痛诸症可随之消失。研究表明补肾活血通络止痛类中药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骨内压、消炎止痛等作用。中药封包采用温热敷形式治疗,具有良好的活血消肿止痛、温经散寒、祛风通络作用,为临床常用的OA治疗方法。本院的外敷洗剂均采用浸泡式可进行冷敷加强凉血消肿之功。上述调研结果显示疼痛伴肿胀1周急性期内应用外敷洗剂进行治疗的有效率为92.2%,疼痛后期有效率为38.9%; OA疼痛无肿胀大于3周中药封包有效率为86.1%,疼痛肿胀前朔的有效率为20.3%。综上所述,疼痛前期伴肿胀期,可以采用外敷洗法,此疗法进行凉血消肿的效果更佳于采用中药封包,疼痛后期或长期疼痛无论是否伴有关节肿胀,应用中药封包效果远优胜于外敷洗法。中药封包和外敷洗剂都有着疗效明显,痛苦小,无明显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的特点,是治疗OA的良好的治疗方式,然而在临床上可以根据不同时期有选择地进行治疗,会更利于OA病情的控制与康复。
  •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李氏正骨手法治疗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坐位旋转复位法是李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正骨手法之一,主要适用于初次发作,病程尚短,或病程长但症状轻的单侧隐藏和突出型患者。根据临床观察指标,其治疗后的总疗效率、VAS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均优于对照组,显示了坐位旋转复位法的疗效确切。而其起到的作用机理,推断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①该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效,通过调整局部微小骨错缝,恢复原有的力学稳定性,纠正因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小关节紊乱,减轻局部压力,松解受压迫的神经根,从而改善局部血流状况及小关节功能。②改善局部应力分布,调节“筋出槽”:对椎间盘的流变学特性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改善椎间盘的粘弹性与应力分布,从而提高椎体之间稳定性。此外椎间盘内压力恢复平衡,局部压力降低,突出物表面变得松软,这可能是神经根受压解除的重要途径。③基于椎管可容性重建脊柱代偿:椎管对突出髓核阻滞的空间占位具有相当的容纳能力,利用手法可以为其自身修复创造条件,有利于炎症水肿的吸收消除,动静力结构重新获得平衡稳态。李氏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下肢活动度,且临床副作用小,可操作行强,易于被患者所按受,值得临床应用。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则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 摘要:文章介绍了脊柱的首位之椎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并分析了胸椎、腰椎导致的疾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职业姿势的关系。并提出了疼痛症状出现时要及时治疗的观点。同时指出了腿疼症状可能是腰的毛病,并总结了脊柱(颈胸腰痛)治疗误区。并提出了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睡姿以及劳作姿势的合理性,纠正不良习惯。同时总结了腰痛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 摘要:失眠,中医属于“不寐”,历代文献称为“不得卧”、“不得眠”,是指自身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凡经常不易入睡或入睡时间短、或睡不深熟,醒后不睡及晨醒过早均可作不寐论治。此病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主要病位在心、脑,治疗宜宁心安神。经穴磁导疗法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并倡导应用的一种新兴疗法,它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将现代磁学原理与中医的脏腑、八纲、经络、腧穴及手法辨证有机结合起来,借助高磁作用于体表的经络循行路线及穴位,通过施行特定的补泻手法,激发经络、传感以疏导经络,达到平衡阴阳、调和营卫气血及脏腑功能,邪去正安之目的。20余年来,应用经穴磁导疗法治疗失眠,不但有明显的近期疗效,而且远期疗效良好,此疗法,无痛无创,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环保,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值得广泛推广的疗法。
  • 摘要: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具有明显优势,单纯针刺、针刺加水针、针刺加康复、针刺加中药、电针以及综合疗法等均有显著疗效。通过调节皮质、脑干网状结构中的吞咽中枢对吞咽反射的控制,可改善吞咽困难的症状:针灸可协调吞咽诸肌的运动,针灸可以直接促使吞咽障碍损伤的周围神经恢复;电针能够改善神经肌肉的结构、代谢和功能,改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肌肉收缩力。因此,用针灸结合电针可更好的促进支配吞咽功能神经的修复,以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提高中风后吞咽困难病人的生活质量。
  • 摘要:穴位埋线疗法治疗PCOS患者多以补肾健脾,疏肝化痰,补虚泻实,平衡阴阳为治疗原则,以上取穴多用脐周八穴、俞募配穴法。脐周八穴可使经络通畅,平衡气血阴阳,调节诸多失调功能,如糖代谢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水液代谢异常、交感神经功能低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等,可反馈性地进行调节,使机体调节到自身稳态的平衡点,保持良好的平衡关系。俞募配穴选取胃、小肠、大肠、脾、肝、肾的腹募穴及背俞穴,伴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虚实夹杂,有阳症又有阴症,现取俞募配穴,共奏补虚泻实之效,可使脏腑和顺、固肾健脾,消痰化水,固冲任,调气血的作用。最后指出了穴位埋线治疗PCOS患者的不足指之处。
  • 摘要:文章介绍了足三里穴的定位,分析了足三里的保健功效,并总结了足三里的艾灸方法,同时指出艾灸的主义事项:艾灸足三里穴,可不拘时灸,也可随年壮灸或转季灸,也可隔日施灸一次,或灸10次休息数天再行施灸。艾灸时会有火和烟,所以艾灸时最好选择通风透气的环境,同时在艾灸过程中要注意防火。艾灸后可多喝水,以加强疗效。
  • 摘要:本科近2年来,将清开灵注射液应用于雾化吸入,并配以按摩相关的穴位,在治疗咽喉肿痛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对辨证护理进行总结。通过辨证施护,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减轻或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对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笔者自2013年8月以来以麦粒灸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40例,效果颇佳,中医学认为本病属“鼻鼽”范畴,病位在肺。本病在本为肺气虚弱,在标为风寒外侵。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麦粒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但由于样本少,及研究时间的限制,对于麦粒灸的远期疗效没有深入研究,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样本,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更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摘要:《内经》强调对疾病的治疗必须遵循季节气候的变化,在《内经》辨时治疗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子午流注学说”,进一步阐明了“因时制宜”在针灸治疗当中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根据“子午流注”理论,在患病的那一条经络气血运行之时进行针灸治疗,一般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因为经脉脏腑发生病变时,正气常借该经脉脏腑气血旺盛之时而与邪争,正邪交争,故病发作:经用针灸治疗,助其正气,衰其邪气,促使正复邪退,故病情减轻或痊愈。在内经“春夏养阳”的因时制宜治疗原则指导下,针灸在治疗方面创造了以艾灸或温热助阳药祛除体内伏留阴邪,预防和治疗虚寒证的“天灸疗法”,因时制宜的治疗思想不仅应体现在治疗时机的选取上,还应体现在针灸刺激时间长短方面。另外,针灸间隔时间的选择也是巩固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环节。时间治疗学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重视和推广。但不可否认,这种源于《内经》,发展盛行于宋、金元、明朝的治疗方法在针灸临床中正面临发展滞后的现状。其原因为何?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相关研究虽然很多,但是缺乏统一标准,这造成了科研结果的混乱性;定时取穴在现代社会中的难以操作性,以及应用的繁杂性。要扭转针灸时间治疗学目前的被动局面,使其有所发展,必须要在疗效的确切性方面的研究上寻找突破口,并且拟定出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操作标准。这样才能让因时制宜的思想更广泛和灵活的应用于针灸临床实践刍中。
  • 摘要:本院针灸科采用游走罐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并与单纯穴位埋线治疗相对照,效果显著。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以羊肠线在体内理化效应和增加穴位刺激为目的的一种新疗法,对于肥胖等需要长期刺激穴位的慢性疾病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游走罐可以使局部达到很好的疏通经络,加快气血运行,调节水湿代谢的作用,加上采用天枢、中脘、大横、滑肉门,带脉,足三里,脾俞,肾俞作为主穴,共同起到补益脾肾、调节水湿代谢的作用,因此起到良好的减肥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无论在总体疗效上,还是体重及体重指数的改变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游走罐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使减肥更加快速、简便而有效,并更容易受到患者的接受。笔者经验认为,在进行游走罐治疗时,一定要注意游走罐的方向和速度,并且力度适中,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防止患者过度疼痛。此外,还应嘱患者注意控制饮食和适当的运动,能够制定饮食及运动方案将更有利于减肥。游走罐配合穴位埋线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减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摘要:本项研究就是运用特色针灸疗法结合中药外洗的中医传统治法,来预防和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并为社区医疗保健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表明,特色针灸疗法结合中药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其疗效确切,不仅在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关节僵硬程度,而且对于提高患者日常行为能力,特色针灸疗法结合中药外洗均优于电针组,临床上可作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优选方案。临床上针灸出现的酸、麻、胀、重、痛的针感,不能使所有患者接受屹1,而腹针、热敏灸具有取穴少、疗效稳定、无痛苦的优点,易被患者所接受。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说明所有的疾病都与内脏的功能失衡有关,对治疗慢性病均是从调理脏腑入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因脾肾两虚、气滞血瘀、筋脉不通所致,是一种积久而成的疾病,故临床辨证当以治病必求于本。脾主运化、主四肢、主肌肉为后天之源;肾主骨、生髓、主纳气为先天之本。外洗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方中海桐皮、透骨草、伸筋草具有舒筋通络、通痹止痛的作用;桂枝、苏叶、麻黄可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当归、桃仁、红花、苏木活血化瘀、通利血脉。诸药并用,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药物的直接作用、熏洗产生的热力作用,辅以按摩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补虚泻实、协调阴阳、标本兼治的效果。另外有研究证明中药外洗可迅速有效地消除关节囊及滑膜炎症,松解关节黏连,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骨内微循环,降低骨内压。在消除关节积液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于关节积液较多者疗效明显。在以上三种疗法中,利用祖国传统医学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的各种方法与手段,取长补短、优劣互补、内外结合、标本兼顾,在社区运用中医治疗和干预,能使较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金匮肾气丸对UUO致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探讨金匮肾气丸对肾脏的保护机制。纵观本病,正虚贯穿疾病始末,故扶助正气是延缓和阻止慢性肾纤维化进程的重要方法。金匮肾气丸为补肾之祖方,方中以熟地甘温,滋阴补肾为主药;辅以山茱萸酸微温补肝肾、涩精气,山药甘平,健脾固肾益精:再配少量附子、肉桂温肾助阳,补命门真火,引火归原:佐以泽泻通调水道,泄肾中水邪;茯苓健脾渗湿,丹皮清肝胆相火。诸药合用,肾中真阳真阴皆得补益,然后阳蒸阴化,肾气充盈,则肾病自除。金匮肾气丸可通过降低Q-SMA和MCP-1表达、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和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从而具有很好的肾保护作用。
  • 摘要:笔者结合前人经验及自己临床护理实践,浅谈一下糖尿病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总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在护理方面,今人取得很多的进展,而吸取古人有益的经验,合理指导糖尿病病人进行日常调护,这对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将大有裨益。
  • 摘要:北齐·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详细的讲述了妊娠期各个阶段的保健要点,与现代医学研究胚胎发育规律十分相似,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孕期保健中,并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为优生优育做出贡献。总结起来,“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妇产科圣手徐之才先生几千年前就给孕妇们指明了孕期护理与保健的光明之路,与现代医学研究结论惊人的相似,不得不让人叹服中国古代医学的博大精深。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所说:“古人胎教、胎养之方,最为慎重,所以上古之人多寿多贤良”。希望《逐月养胎法》能够多应用于临床孕期保健指导中,提高我国优生优育水平。
  • 摘要:血液透析是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保证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而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最安全的血管通路,素有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之称,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内瘘狭窄、皮下於血血肿、局部皮肤血管硬化等均影响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针对以上几种问题,本科采用中医中药泡手与喜疗妥外用联合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动静脉内瘘长期的通畅有赖于专科护士的健康宣教及日常的自我维护,中医中药经济,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作用;喜疗妥软膏简便,主要成分为磺酸粘多糖,经过皮肤吸收后能迅速穿透皮肤,分布在皮下组织内,抑制组织中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增加局部血液流动抑制渗出和加速血肿的吸收,抑制血栓形成及生长,两者交替结合使用,互补互利,效果显著。
  • 摘要:本研究采用高脂与果糖饮食建立脂肪肝动物模型[4],探讨决明子提取物对该模型大鼠防治脂肪肝作用的抗氧化机制。本研究中的脂肪肝模型大鼠,经过决明子不同剂量组的给药治疗后,与阴性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FFA,FBG、INS含量降低,ISI指标得到改善(P
  • 摘要:本研究采用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大多数老年人由于存在脾肾亏虚,阳气不足,则无力推动而形成便秘;与此同时血虚生化无源,阴精亏虚,精津不布,肠失濡润是造成便秘的重要病机。从西医学角度分析,其发病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也着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发生生理性的衰退,肠道蠕动能力也下降,从而导致结肠内容物推进缓慢,排空迟缓,容易引起粪便滞留。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直肠和腹肌已发生生理萎缩,肌张力低下,致使排便无力,导致粪便不易排出。老年人消化腺体退化,消化液分泌不足,同时排空延迟,水分被吸收过多,大便干燥不易排出。老年人活动量减少,饮食精细,食物中粗纤维含量少,易引起排便困难。西药以肠动力药治疗为主,疗效欠佳。选背部督脉、膀胱经走罐,因其为人体诸阳之汇,主一身之表,可抵抗外邪侵袭。走罐兼具拔罐和刮痧的作用,在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方面具有健脾温肾、益气助运,润肠通便使肠道推导有力之功效。而且研究还发现走罐疗法在调整亚健康状态、抗衰老方面也有作用。腹部按摩法是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本研究结果表明,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效果肯定的优势,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用莫沙必利片,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本实验采用果糖诱导NAFLD-MS模型,以二甲双胍(metformin,MET)作阳性对照药,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TGP对肝脏组织p-ERKl/2、TLR4和TLR9蛋白表达的作用。本实验显示,ERK在正常组和模型组的肝组织中均有表达,NAFLD时,p-ERKl/2的表达上调,由此可以推测ERK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TGP下调肝脏组织p-ERKI/2、TLR4、TLR9蛋白的表达,拮抗胰岛素抵抗,纠正血糖血脂代谢异常,从而改善或延缓NAFLD的病变进程。该研究结果提示,针对信号通路中的某些环节进行干预,调节组织细胞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疾病治疗有效、靶向治疗方法。
  • 摘要:冯崇廉主任认为脂肪肝病变在与肝、脾胃、肾关系密切。在病变过程中虚实夹杂,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胃虚弱为本,肝郁,气滞,痰湿,血瘀等为标。在病情变化过程中错综复杂,辨证分型也非固定单一,不能拘用一方,予疏肝解郁,益气健脾,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等法融为一体,病症结合,随证变法,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 摘要: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本院应用中药熏蒸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3例,腰椎间盘突出中医属“痹症”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为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本虚标实。主要因为肾气不足,外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于腰部,发为本证,邪气阻滞,血瘀阻络,筋脉失养,故有痹痛,故需以补腰肾、强筋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为法。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熟地补血养血,川芎行气活血,生白芍敛阴养血,佐以川牛膝、鸡血藤、桑寄生活血通络、补肝肾、强筋健骨,千年健、老鹳草、宣木瓜祛风湿疏筋活络,独活祛风除湿。中药熏蒸疗法通过药与热的协调作用,药物直达病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化瘀,舒筋缓急。热能疏松腠理,增加和加快药物的吸收,提高药效,同时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炎症水肿消失,功能得以恢复。中药熏蒸配合腰椎牵引治疗在经济上也无须承担昂贵费用。
  • 摘要:笔者总结去年本科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全身调节的作用,会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避免了手术治疗的创伤,相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中医护理充分体现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上,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作为中医科的护理人员,不但要有坚实的护理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临床护理技能,还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综合中西医的理念来制定护理方案,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摘要:文章介绍了情志致病的特点。情志护理的方法比较多,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但临床常用的有以下三种:以情胜情的护理、开导法、移情法。所谓情志护理,通俗来讲:就是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或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 摘要:2011年-2013年,利用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情志护理指导,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增强患者的疗效,取得很好效果。冠心病心绞痛与不良情绪关系密切。利用祖国医学五脏、五志与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有益的疏导,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摘要:课题组跟踪分析了广州市中医医院在中药饮片“相对零库存”优化管理项目实施前后该院使用中药饮片的质量变化,探索如何解决传统中药管理模式出现问题、有效保证临床用药的质量与供应。通过对我院连续五年的中药入库验收质量不合格原因及分类的纵向比较,显示了贮存类风化、走油、虫蛀、发霉、变色这5类不合格因素逐年减少,这与自2010年起实施中药“相对零库存”的优化管理有关,提高了中药的库存及使用周转率,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饮片的质量与临床供应,并使医院的运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下一步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将此管理模式在医疗机构推广运用。
  • 摘要:文章介绍了老年性痴呆的分类,分析了中医对老年痴呆的认识,中医药早期干预防治老年性痴呆的目的,以及中医药早期干预防治老年性痴呆的方法。中医药治疗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从虚论治,或祛邪为主,或补泻兼施。无论或补或泻,均要以脑为治,以神为用,重在调神。另外,还有针灸疗法、针灸加药物疗法、饮食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心理疗法等,充分体现了中医在治疗手段上的多样性。需要强调的是,综合康复训练,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机能状况的主要方法。大量的实践证明,中医药早期干预对防治本病的发生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