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六届(第25次学术会议)心身医学新进展论坛
第六届(第25次学术会议)心身医学新进展论坛

第六届(第25次学术会议)心身医学新进展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0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医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

会议文集:第六届(第25次学术会议)心身医学新进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人本主义观念的深入人心,科学对人的审视越来越全面和系统,对人类疾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很多疾病已不能单纯从生物学角度去研究和治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必须考虑进去,因此,建立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已是必然,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心身医学应运而生.心身医学一词的出现源于1818年德国医生海恩罗特的论文,后来佛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经美国亚历山大加以推广和发展,沃尔夫创立心理生理学说,前苏联巴普洛夫创立大脑皮层内脏相关学说,加拿大塞里创立应激学说,美国恩格尔提出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日本池见提出全人的医学模式,继而心身医学在全球逐渐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心身医学这一领域更趋科学化。研究设计的进步及研究技术的更新,形成的理论水平不仅拘泥于精神分析、行为认知等传统观念,并且将神经学、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广泛地应用到临床领域中。现代社会,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疾病谱也发生改变。人类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体会并意识到情绪和心理活动影响躯体功能心身健康,即心理活动和所处状态与躯体功能状况。而人的意识是动物心理发展的继续。因此,动物实验也是研究病人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心身医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它与许多相关学科的关系,既相当密切,又有所区别。心身医学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许多学科,远远超出心理学、精神病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的范畴。恶劣的心境和不良情绪导致疾病发生和恶化,乐观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战胜疾病、促进康复,此类例证可以通过临床观察来获取第一手资料。
  • 摘要:心脏神经症在临床上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复杂性心脏神经症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阶段,脏腑虚实相兼、病因病机寒热错杂,遣方用药容易出现偏颇,治疗疗效往往不佳.赵志付教授临床应用寒热并治之法,治疗心身疾病寒热错杂证学验丰富,疗效显著.病机要点为心肝阴虚兼脾肾亏虚,治疗当采用清上温下法柔肝清心温脾壮肾,药用酸枣仁、白芍、炮姜等.
  • 摘要:疑病性郁证在西医归属于疑病性神经症,它是一种多维的精神病理结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症状,而是一系列症状构成的连续谱,一方面过度关心健康,担心和害怕得病,另一方面坚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因而经常处于烦恼和抑郁的状态.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紧张、担心、多虑等精神障碍及头晕、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睡眠困难等躯体形式障碍,该病在临床上常从心理疾病诊治,而患者往往伴有繁杂多样的躯体症状,且有多系统表现,但西医查大多却无实质性病变,不能确切定性、定位,明确诊断,是典型的心身疾病.赵志付教授对疑病性郁证从心身疾病论治,以刚柔辨证理论为法,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心身兼顾,同调阴阳,将心身同治的治则贯穿于用药和健康指导中,大大地保障了临床疗效。
  • 摘要:赵志付教授是中医心身医学的创始人,临床治疗心身疾病数十载,赵教授结合《易经》和《黄帝内经》中"刚柔阴阳""天人合一""心身合一"的思想,创立了刚柔辨证体系,临床用于治疗心身疾病,效果显著,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现代人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学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缺乏运动,必然会导致人体基本功能的不平衡,经常会出现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周身乏力,心烦易怒,情绪容易失控等症状,这种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容易碰到的.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便是心身健康出现了问题,为此心身医学专家赵志付教授对心身健康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脑体平衡,而脑体平衡是大脑皮层的功能通过神经生理机制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和协调,而机体的生理功能也可通过内感受器不断向大脑发出冲动,影响大脑的功能。而建立脑体平衡,不仅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还要心态要好,也要每天坚持有氧运动,以及遇到心身问题要及时就医。
  • 摘要: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心身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心脏神经官能症作为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赵志付教授提出刚柔辨证体系从心身的角度来辨证施治,其认为该病首伤肝,后及心、脾、肺,日久及肾.病性为肝阴阳失衡,致疏泄失职.或疏泄太过则为肝旺,疏泄不及则肝郁.治疗则以此为要而遣方用药,针对该病诊治难点采用"刚柔相济"以综合治疗,从而达到满意疗效.
  • 摘要:心脏神经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大有上升的趋势.本病在中医学里没有特定的病名,可归入中医学“惊悸”、“怔忡”、“心痛”、“郁证”、“不寐”等范畴。本病总的病因不外与情志、劳累有关,其中情志变化为主要因素,可表现为虚、实、及虚实夹杂三方面。重点从肝论治心脏神经症,以及论治四法主要由泻肝清心法、柔肝养心法、疏肝理气法、疏肝健脾法。此病西医诊断为心脏神经症,而中医诊断为心悸病(肝郁脾虚证),治疗当疏肝解郁,健脾养心,方用逍遥散加减。
  • 摘要: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心身疾病,近些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对本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己成为本科室的优势病种之一.该病的人群当今呈逐渐上升趋势,临床特点以心血管症状及自主神经症状为主,相关心血管检查均未显示器质性病变,诊断时需与冠心病、心肌炎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相鉴别,治疗原则结合患者禀赋体质采用中医刚柔辨证论治,主分刚柔,刚证、柔证又分虚实,刚证的证型主要有心肝火旺证、心肝阴虚证,治则分别为泻肝清心法、柔肝养心法;柔证的证型主要有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治则分别为疏肝解郁理气法、疏肝健脾理气法.与此同时,该病患者需注重心身并调,刚柔相济,以达心身脑体平衡.
  • 摘要:目的:rn 基于HIS真实世界数据的失眠患者临床信息,了解其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共病特征.rn 方法:rn 对来自全国20家三甲综合医院1067名第一诊断为失眠的住院患者信息,运用频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rn 结果:rn 失眠住院患者的入院科室多为神经科(56.79%),46-65岁年龄段患者最多(41.87%),职业以劳动者最多(77.51%),男女比例为0.68:1.入院中医主证包括心脾两虚(41例,53.25%)、肝郁气滞(12例,15.58%)、肝郁化火(10例,12.99%)和其他证候)大多为阴虚气虚阳虚证))14例,18.18%);出院中医主证包括心脾两虚(47例,49.47%)、肝郁气滞(16例,16.84%)、肝郁化火(11例,11.58%)和其他证候(21例,22.1 1%);入院主证中虚证占64.94%,实证占29.87%,虚实夹杂证占5.19%;出院主证中虚证占63.16%,实证占30.53%,虚实夹杂证占6.32%.常见共病包括高血压病(11.33%)、脑供血不足(10.51%)、脑梗死(8.21%)等.rn 结论:rn 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虚证为多,尤其心脾两虚.共病以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及焦虑抑郁障碍为主.
  • 摘要:赵志付教授从医40余载,对病证结合治疗心脏神经症有着深刻的实践与体验.在潜心研究《内经》及后世各家学说基础上,结合对该病二十余年的研究实践独创刚柔辨证理论治疗该病,且屡有奇效.本文以赵志付教授治疗心肝火旺型心脏神经症为例,阐述其刚柔辨证诊治心身疾病的学术思想,旨在为中医药有针对性地治疗不同证型心脏神经症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诊疗规范.
  • 摘要: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余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其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总体上认为是心理应激因素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到自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继而影响外观器官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心身性疾病主要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特别是功能性心身疾病的治疗,目前的西医疗法多不擅长,患者于西医院的治疗情况多不理想,而中医心身医学科则可切中要害,运用刚柔辩证又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医没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名,临床据其特点多归属于“胸痹心痛”、“心悸”、“惊悸”等范畴;若情志应激在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可归属到“郁病”、“脏燥”、“奔豚气”等进行辨证论治。然而,中医心身医学“刚柔辨证”为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及依据,也提供了清晰的临床诊疗思路和常规的诊疗体系。
  • 摘要:西医"脑肠轴"学说证实胃肠道是由中枢神经、肠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调控的系统.自然及社会因素异常诱发精神紧张,就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易激惹综合征, 60%的肠易激是精神紧张所致.为探讨肠易激的发病机理,探求中医肝胆脾胃的作用机制,用“脑涨落图仪”检测了44例肠易激患者六种基本神经递质:抑制素(伽马-氨基丁酸)、兴奋素(谷氨酸)、5-羟色胺(血清素)、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鸦片肽。现联系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分析大脑中枢神经第一信号系统的量能表现。胃肠病功能紊乱患者的脑神经递质有着规律性变化。神经递质在脑内不是均匀分布,其量能信息强弱显示不均衡,数据参差不齐,经统计学处理,很多指标是有意义的。电极记录区域的脑功能与中医经络走行及脏腑功能有相关性。特别是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以及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其中额部电极所测与胃、胆和膀胱经关系密切,而胃与脾有联系紧密的表里关系;颞部与胆和三焦经脉关系密切,而胆与肝是联系紧密的表里关系:顶部与肝经、及督脉相关,枕部是膀胱经脉所过之处,而膀胱与肾有密切的表里关系。总之,头为精明之府,脑与多条经脉及脏腑相关连。这与西医认为“高级脑功能需具有特定功能的多区域神经系统间进行不同层次的整合、协调来完成”契合。通过脑涨落理论分析神经递质为探究中医肝胆失疏、脾胃不和等本质,提供了物质基础、科学数据,并为治疗、预防及健康保健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对情志致病的认识。
  • 摘要:心脏神经症临床发病特点以心血管症状和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属于循环系统心身疾病,运用赵志付教授首创的刚柔辨证理论指导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心肝阴虚证具有一套诊疗特色,该类患者病程多在一年以上,多因外界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内在郁怒所伤,导致肝之疏泄太过,肝旺火灼阴伤,上扰心神,发为该病.究其诱因,多是由于不良的应激源所致,故而追溯心理应激源,了解个体禀赋差异,并针对其不良的心理应激源及性格特点进行干预尤为重要.治疗原则主从心肝论治,遵循柔肝养心之法,重视安神.用药特色以药对为先,注重性味归经,多选用酸甘化阴、咸寒滋阴、甘寒养阴之品,少佐顾护中焦之药,共奏柔肝养心安神之功.
  • 摘要:第16届亚洲心身医学大会于2014年8月22日至8月23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心身医学的科研到临床",由大会主席印度尼西亚E.Mudjaddid教授主持.亚洲心身医学学会1984年成立于日本,每两年举办一次亚洲心身医学大会.亚洲不同背景文化的国家以此大会为平台,利用主题会、交流会、专题会及现场展板、论文等形式展示其在心身医学领域中的发展和创新情况,从而促进亚洲心身医学临床实践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会上,参会各个国家对心身疾病的基础、临床、科研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而代表中国出席会议的亚洲心身医学大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医院门赵志付教授做了“中医心身医学刚柔辨证临床应用”的讲演,内容丰富、研究前瞻,将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自主创新的中医心身医学在世界范围推广的同时,也为世界心身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此次大会是学术水平较高的大会,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对于亚洲及至全世界的传统和现代的心身医学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的心身医学不论在中医心身医学方面还是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生活,工作的压力导致各种疾病.其中,心脏神经官能症也是一种.心脏神经官能症多发于更年期女姓,其症状也是多种多样.因于心脏疾病有相似之处,常常会误以为是冠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也称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植物神经功能造成心血管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中医的心悸、胸痹、郁证等范畴。本病的病因分为内因(正气虚)外因(邪气实)两个方面。心脏神经官能症确诊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而且本病属于典型的心血管系统的心身性疾病。辨证采用刚柔辨证方法。通过中医辨证汤药治疗和心理疏导后,患者心理和躯体情况均会有所改善。疗程一般为八周左右。本病患者除进行中药汤药辨证治疗,还可配合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内关、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应注重心身调节,避免情绪激动,还应注意饮食,适当体育锻炼。心脏神经宫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进行中医治疗,预后效果好。平常需注重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劳累。
  • 摘要:东西方心身医学理论基础均为"心身整体论",两者均认为心理精神因素在健康与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脑对情绪刺激的反应对机体机能活动有着重要影响,脑电图的发现和应用可以客观的记录时刻都在变化的脑功能状态,而脑电非线性研究方法分析大脑的功能活动状态,克服了脑电传统的肉眼分析,使脑电图的结果能用定量数学进行表达,扩展了脑电在脑功能方面的研究领域,中医心身医学证候学与之相联系,探讨两者关系,为中医心身医学提供现代科学证据,制定出充分体现辨证施治规律特点的检查指标,以便利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医心身医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