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首届北京地坛感染病学术会议
首届北京地坛感染病学术会议

首届北京地坛感染病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6-03

主办单位:北京地坛医院

会议文集:首届北京地坛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妊娠合并肝硬化属高危妊娠。过去肝硬化者妊娠很少见,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的不断改善,近几年,肝硬化患者妊娠病例增加,我院妇产科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了24例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现将此24例妊娠合并肝硬化作回顾性分析。
  • 摘要:过去的20年内因抗病毒治疗、肝移植、以及“保肝”治疗方法的实施,慢性肝损伤患者预后有了很大改善,因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而且是慢性长期的过程,治疗抉择相对困难,至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指南”来规范临床行为。
  • 摘要:内毒素( 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杆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NB)死亡或细胞壁崩解时释放出的毒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肠道中的内毒素渗透入血在循环血中可检出即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正常生理条件下,少量的肠源性内毒素可被肝脏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实际是位于肝窦内的巨噬细胞)清除,此外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某些阳离子蛋白及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也参与内毒素的解毒过程,因此体循环中检测不到内毒素。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变及重型肝炎等肝病时,肠源性内毒素产生及易位增加,肝脏对内毒素的清除能力降低,使循环血中内毒素水平增高而发生IETM。内毒素血症不仅可加重肝损害,同时也是促发肝病时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对肝病的发展与转归有着重要影响。
  • 摘要: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物学现象。感染具有浓厚的生态特性。对处于不同生态状态下的不同宿主,感染通常是某种具体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互相作用。
  •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肝纤维化的最常见病因之一,目前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但临床治疗手段仍相对滞后。研究表明,双环醇可以清除实验动物肝细胞内的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和线粒体,减轻肝脏炎症损伤,防止肝纤维化。我们将双环醇应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观察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以及肝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Ⅰ、Ⅲ型胶原水平的影响。
  •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当前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全球目前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约75%分布在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是进展性疾病,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若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约有l百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在疾病死亡原因中占前10位。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仍未完全阐明,但病毒持续复制和机体免疫清除反应是发病的二个基本因素。自从明确乙型肝炎的病原后,针对病原治疗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抗病毒治疗是根本的治疗手段已经达成共识。回顾这一段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治疗研究的探索阶段,直至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以发现干扰素是有效治疗药物为标志。第二是治疗研究的起步阶段,以九十年代初干扰素被批准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适应症为标志。在这个阶段逐步明确了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治疗终点及疗程,并在临床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第三是治疗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以九十年代后期拉米夫定被批准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适应症为标志。在这个阶段,多种治疗方法和多种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迅速发展,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酸)类似物作为一种新的直接抗病毒药物进入临床,经聚乙二醇修饰的干扰素由于延长了体内代谢时间、有效提高血液浓度、提高了抗病毒疗效。在迅速开发药物的同时,规范治疗的工作进展顺利。美国、欧洲、亚太及我国的专业学会先后制定和修订了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指南或共识,为临床治疗起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仍未取得根本突破,尚无彻底清除病毒的方法,慢性乙型肝炎的攻克仍然任重道远。当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仍然具有可治性、难治性、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
  •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由此引起的肝硬化、肝细胞癌等慢性肝病,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尽管干扰素、核苷类似物的抗病毒治疗在一部分患者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在终末期肝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总的来讲疗效不满意。因此,必须探索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慢性肝脏疾病新的治疗技术和方法。要探索新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就要以肝炎病毒致病的机制作为基础。近年来,我们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于肝炎病毒DNA/RNA结合蛋白、肝炎病毒蛋白结合的肝细胞蛋白、肝炎病毒蛋白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肝炎病毒相关新基因50余个,为病毒性肝炎新型治疗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寻找新的思路、奠定理论基础。
  • 摘要: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这一遗传物质的双螺旋结构,随着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遗传密码的破译等的发现,人们在分子水平上认识了生命特征的本质。基因治疗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其在抗肿瘤,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几年,传染病的基因治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是由于一些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尚未了解清楚,目前基因治疗在传染病领域中的应用也收到了限制。
  • 摘要:HBV(hepatitis B virus)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它的感染虽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破坏,但是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HBV感染的控制与特异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反应和CD4+T辅助细胞(Th)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成人感染HBV后有90%以上为急性自限性感染,并在感染恢复后产生保护性免疫,约有10%的成年感染者发展为慢性感染,而胎儿或幼儿期感染则绝大部分发展为慢性感染。在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体内可以发现多特异性的CTL和Th细胞反应,分泌IFN-γ和IL-2等Ⅰ型细胞因子,这种多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能够在临床恢复后维持多年。而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则缺少这种多特异性的抗HBV反应。导致CHB患者免疫耐受或者较弱T细胞反应的精确机制尚不清楚。
  • 摘要:艾滋病的病理改变,可归纳为HIV直接造成的淋巴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原发病变以及HIV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功能损伤或缺陷,继而出现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继发病变。
  • 摘要: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ciency syndrome,AIDS),该病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份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目减少,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它是HIV感染后疾病发生发展的发展最后阶段。
  • 摘要:病毒性肝炎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疾病。大多数病人经内科治疗是可以保持较好生存状态的。但也有部分病人经内科充分治疗效果不佳,或外科其他方法治疗预后很差,而需要行肝移植治疗才能挽救生命。肝移植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主要适用于下列情况: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基础上发生的肝癌。在我国,因乙肝相关疾病而行肝移植治疗的病例最多,占到全部受者的90%左右;而在欧美国家,因丙型肝炎相关疾病行肝移植的病例最多,占到全部受者的40%左右。也就是说病毒性肝炎是肝移植最主要的诊疗对象。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臻成熟与发展,肝移植的成功率、术后生存率、术后生存时间和术后生存质量不断提高,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得到广泛认同。但肝移植治疗病毒性肝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其中最为困难的是对预后的判断和移植时机的把握。
  • 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指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组织所造成的一组以肝脏病理损害和肝脏功能试验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过去多认为这类疾病在我国极为少见,因而多数临床医生对本类疾病重视不够。近年来,由于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有关自身抗体检查方法的不断普及,国内报道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也不断增加。以下简要介绍有关本组疾病的国内外诊疗进展,以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提高对本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摘要: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上根据是否有过量酒精摄入,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两大类。两者有许多共性特征,但又各有其独特之处。
  • 摘要: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合并脂肪肝和糖尿病的高发病率在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近年来随着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提出和诊断标准的确定,认识到脂肪肝与高血糖是MS的部分表现,而且肝脏脂肪变性是CHC的发病机制之一,这提示CHC是一种代谢相关性疾病。
  • 摘要:自人类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后,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医学领域内得到了飞速发展,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寻找药物靶标,评价药物在体内的毒副反应的各项研究不断见诸报端。本文拟就蛋白质组学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摘要:随着移植学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器官保存技术提高、抗排斥新药的不断出现,肝移植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及肝细胞癌上。近几年我国的肝移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相继出现了一些具有相当实力的肝移植中心,每年的肝移植例数超过1000例,1年的生存率达到70-90%。随着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如何降低肝移植患者远期并发症如慢性排斥反应、原发病的复发和再感染,特别是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复发及HBV和HCV再感染的处理等物体越来越突出,也是内科医生在临床上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异常除急性排斥反应外,还包括原发病复发、保存再灌注损伤、药物中毒、感染、血管和胆道并发症等。已度过围手术期的病人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诊断及处理。
  • 摘要:与CC14大鼠肝纤维化相比,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的肝组织学改变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在光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出血性坏死,在终止毒物刺激后肝纤维化难以自行消退。提示对该模型的病理机制进行探讨将有益加深对肝纤维化的认识。本研究旨在探讨DMN大鼠肝纤维化肝窦壁病理改变的意义及虫草菌丝提取物(CJTW)对其干预、逆转的作用与机制。
  • 摘要:各种原因所致的重型肝炎、肝脏功能不全与肝脏功能衰竭临床上比较常见。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脏移植是重型肝炎及肝脏衰竭三种基本治疗方法,此外细胞移植也在积极探索中。其中,由于人工肝及相关的血液净化技术疗效肯定、应用方便、价格适中而且与药物治疗和肝移植有很好的互补作用,因此发展很快。但作为一门新兴和快速发展的学科,人工肝及相关血液净化技术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提高疗效、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治疗时机等问题。本文就人工肝技术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做一简要总结。
  • 摘要: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病内科常见急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内镜治疗效果明显,但操作难度大,尚未普遍开展。使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仍然停留在内科止血和急诊断流手术水平上,有条件的医院还有胃冠状静脉栓塞和TIPS方法。北京地坛医院从1997年至今,在内镜下共处理116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4例,再出血6例,成功率达91%。以下总结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 摘要:“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迄今为止我们还有近10%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最终不能明确病因,而且这个百分比数十年来并未随着诊断条件的改善而改变。所幸的是,我们毕竟较前有了很大进步,那就是明确病因的时间大大缩短。二十几年前笔者刚刚做内科医生时,“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的平均时间不低于1个月,有的半年之久不能确诊。由于本症的病因复杂,牵涉的系统病变很多,无法明确归类,一般医院由内科医生诊治,大多数分科比较细的“市级”医院则主要由呼吸内科医生接诊。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的医生和科室增多了,原因之一是发热本身可涉及多个学科的疾病,比如感染、肿瘤、呼吸、风湿、血液等:但也不可否认,某些科室病源量不足,故愿意通过收治此类患者以增加床位使用率。目前很多医院开设了感染病科,并把“不明原因发热”归于感染科诊治,这种专科化管理是一种进步,可以提高诊治水平。由于“不明原因发热”有50%左右系各种病原体感染所致,而且很多传染病以发热为首发或主要症状之一,所以传染科医师对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更名后的感染科,其医务人员仍然是经典的传染病工作者,一方面缺乏其他内科疾病诊治的系统训练,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感染科仍以收治传染病为主,甚至主要是肝炎病人,“不明原因发热”方面的诊治工作尚未被病人及本医院其他医务人员认可,或者说还没有形成“气候”,有待进一步积累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扩大影响力。
  • 摘要:众多因素可引起肝衰竭。其中,病毒感染、酒精、药物及化学毒剂中毒等可引起原发性肝衰竭,而全身感染所致内毒素血症及战、创伤所致缺血再灌注等可引起继发性肝衰竭。此类患者肝细胞发生大量坏死,体内毒性物质堆积,影响肝再生,并形成恶性循环,故病死率极高,治疗尚无良策。我国是肝炎大国,长期以来各种病毒性肝炎一直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而且目前仍为各类传染病发病率之首,仅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症患者目前就达3 000余万人之众。肝炎病毒所致重型肝炎/肝衰竭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药物、化学毒物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患者也逐年上升,创伤、感染及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肝衰竭亦常有发生。
  • 摘要: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到2000年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达4亿,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表面抗原携带率约为9.09%。目前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研究和揭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将有助于对疾病过程的理解,为制订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摘要:记得在100年前,物理学界正值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发展至顶峰与成熟时代,有人预测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今后所做的事情也无非是小修小补而已。但随着爱因斯坦1905年相对论的发表,传统物理学大厦开始崩塌,现代物理学揭开了崭新的序幕。rn 同样,随着一系列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 1967 美国的公共卫生部( US Surgeon General )宣布对感染性疾病的战斗已经赢得胜利。感染性疾病将成为医学史上的一段辉煌传说,今后所有的工作只是添砖加瓦与叙说历史而已。更有人指出,感染性疾病作为单独的一个学科设置已经不合时宜。但很快新发与再发传染病随着全球经济与人口迁徙的活跃而开始出现或者上升。艾滋病的出现并扩散为这些过早的结论划上了句号。也因此有人声称“艾滋病拯救了美国的感染病学”。rn 在中国,随着我们与西方医学交流的加强,也逐渐有人提出肝炎应该归于肝病和胃肠病科,肺炎(包括 SARS )应该归于呼吸科,抗感染药的使用应该由呼吸科和 ICU 医生负责,发热待查归于呼吸科和血液科 ...... 总之一句话,感染病科的存在已经不具备很站得住脚的理由了。那么感染病学科到底何去何从呢?
  • 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由特异性自身抗原或细胞、胞浆等非特异性自身抗原表达所引起肝组织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过去曾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在我国很少见,但近年由于对此类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有关免疫学检查方法的引进和应用,临床上发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不断增加。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加强对AIH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的认识,以进一步提高AIH的诊治水平。
  • 摘要:疫苗对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具有特殊的意义,免疫接种是清除和控制重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策略,一个理想的艾滋病疫苗应该是生产价格便宜、在室温下稳定、容易运输、接种不需要特殊设备、绝对安全和最好一次免疫接种能够提供终身的针对各种HIV亚型和任何常规途径的传染。但是上述标准是非常高的,目前艾滋病疫苗还没有一种能够满足上述标准。即使目前一些艾滋病疫苗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一定的进步,但距离得到能够在临床应用的疫苗距离还很远。
  • 摘要:动物模型是人们了解病毒复制、病毒感染自然史、病毒持续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机制,研制有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嗜肝DNA病毒不仅包括HBV,也包括其它哺乳动物的嗜肝病毒,如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和长毛猴肝炎病毒(WMHV),以及禽嗜肝病毒,如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灰苍鹭乙型肝炎病毒(HHBV)和雪鹅肝炎病毒(SGHV)。所有嗜肝DNA病毒家族成员的生物学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病毒形态、复制过程和致病性等。但是,由于(1)嗜肝DNA病毒的易感宿主范围较狭窄:如HBV感染黑猩猩,长臂猿和树驹,WHV感染土拨鼠,DHBV可感染鸭子。(2)不同动物的免疫遗传学特性存在差异;(3)动物的来源和价格差异较大等,因此,不同动物模型的应用范围也有所区别。尽管如此,这些动物模型提供了进行组织培养和体内研究的实验体系,使人们得以认识嗜肝DNA病毒的复制周期以及病毒持续存在和病毒清除的机制;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病毒生命周期中各种病毒基因的作用;还可详尽地研究疾病自然史相关的各种问题,包括病毒基因多态性,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病毒肝外储存部位以及肝细胞肝癌(HCC)的发生机制等。近年来,应用鸭和土拨鼠模型评价了抑制病毒反转录酶的核苷类似物在清除慢性感染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长期用药虽然可有助于清除病毒,但是耐药突变株的产生也随之增加。在自然感染模型和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均证明,抗病毒细胞免疫应答可能是清除慢性病毒感染的前提。因此,这些动物模型可使我们获得更多HBV分子生物学相关的信息,以及对慢性HBV感染的治疗新策略进行实验性评估。
  • 摘要:目的:分别设计能特异切割HBV、HCV基因组的核酶、U1-嵌合体核酶、10-23脱氧核酶(10-23DNAzyme)及小干涉RNA,以期用于乙、丙型肝炎的基因治疗。rn 方法:⑴设计合成针对HCV RNA基因组非编码区及核心区特定位点的三种核酶,克隆入质粒载体pGEM并进行体外转录,对HCV基因组进行体外切割;⑵选择其中切割效率最高的核酶与U1小核糖核酸构建成嵌合体核酶,观察在试管及细胞水平对HCV RNA的切割效率;⑶设计针对HBV前C/C区的10-23DNAzyme,对底物HBV mRNA进行体外切割;⑷设计合成针对HCV 5,-NCR区不同位点的10-23DNAzyme,观察不同镁离子浓度及时间下对HCV的切割效率。⑸设计针对HBV前C/C区的小干涉RNA,在Hepg2215细胞水平观察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表达的抑制作用。rn 结果:核酶及U1小核糖核酸嵌合体核酶在试管及细胞水平对HCV RNA均具有切割活性,二者的切割活性基本相等;核酶的切割位点越靠近起始密码子则其切割效率越高;10-23DNAzyme在试管及细胞水平对HBV前C/C区mRNA有高效活性,能有效抑制HBV复制及表达;针对HBV及HCV基因组设计的小干涉RNA在细胞水平能有效抑制HBV及HCV的复制和表达。rn 结论:核酶、U1嵌合体核酶、10-23脱氧核酶在试管及细胞水平中都显示了较高效的抗HBV、HCV作用;小干涉RNA在细胞水平能有效抑制HBV及HCV的复制和表达。作为有前途的基因治疗药物可以进一步用于动物实验研究。
  • 摘要: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乙肝虽暂时还影响不到患者的生命,但该病是难以治愈且进展性疾病,一旦发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将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我国台湾地区1万余例慢性乙肝的队列研究资料显示,HBV的载量与肝癌的发生和疾病的进展呈正相关。表明HBV的持续复制是该病难以治愈和持续进展的主要原因。
  • 摘要:目的:讨HBcAg和/或HBsAg重组腺病毒Ad-C和/或Ad-S转染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C)诱导HBV转基因(Tg)小鼠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及其可能的治疗作用。rn 方法:Tg小鼠的骨髓细胞体外扩增为DC,转染Ad-C和/或Ad-S或被HBcAg或HBsAg蛋白冲击后,与pcDNA3.1(+)-C或pcDNA3.1(+)-S质粒分别免疫Tg鼠,用流式细胞术、LDH法、ELISA、荧光定量PCR法等分别检测脾脏T细胞内细胞因子和CTL活性、血清HBsAg、HBeAg、抗-HBs和抗-HBc水平、HBV DNA及ALT水平;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分析肝脏组织学及HBsAg和HBcAg表达。rn 结果:后1-4周,DC/Ad-C比DC/HBcAg和pcDNA3.1(+)-C诱导Tc分泌IFN-γ和特异性CTL均显著增强,而DC/HBcAg组CTL较pcDNA3.1(+)-C组增强(P<0.05);DC/Ad-S比DC/HBsAg和pcDNA3.1(+)-S诱导Tc分泌IFN-γ和特异性CTL亦均显著增强,而DC/HBsAg组CTL较pcDNA3.1(+)-S组增强(P<0.05);DC/Ad-C+Ad-S、DC/Ad-C、DC/Ad-S诱导Tc分泌IFN-γ和特异性CTL作用依次减弱。免疫后1-4周,对Tg鼠血清HBsAg、HBV DNA及肝组织HBcAg和HBsAg表达的抑制作用从强至弱依次为DC/Ad-C+Ad-S、DC/Ad-C、DC/Ad-S、DC/HBcAg、DC/HBsAg、pcDNA3.1(+)-C、pcDNA3.1(+)-S组。肝脏组织学和ALT水平各组无显著差异。pcDNA3.1(+)-C组可诱导出血清抗-HBc。rn 结论:d-C和/或Ad-S转染的DC比HBcAg或HBsAg冲击的DC和DNA疫苗诱导更强的Tel和CTL应答,能较迅速抑制HBV转基因小鼠血清HBsAg、HBV DNA和肝脏HBcAg和HBsAg表达,可为HBV慢性感染的治疗性疫苗提供新的有效方式,尤其是Ad-C和Ad-S共转染的DC效果最显著。
  •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范围广泛流行,仅HBV慢性感染者就达3.5亿人之多。HBV感染不仅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而且可导致重型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每年全球因HBV感染相关疾病死亡者有100万人,其中中国就有28万人。因此,HBV相关肝病的治疗问题是目前临床传染病防治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 摘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均是由汉坦病毒属病毒(Hantaviruses.H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HFRS的病原体——汉滩病毒(HTNV)、汉城病毒(SEOV)、普马拉病毒(PUUV)和多布拉伐病毒(DOBV)等主要分布于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欧亚大陆,在国际上多称为旧世界汉坦病毒(Hantavirus in old world);而辛诺柏病毒、安弟斯病毒等HPS的病原体主要分布于仅有几百年文明史的南北美洲新大陆,故也称为新世界汉坦病毒(Hantavirus in new world)。两类疾病虽然在病原、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其病原体均属于汉坦病毒属,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大多相同,基本病理改变均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渗漏(capillary leakage),少数HFRS可以表现为呼吸功能衰竭为主,而少数南美国家的HPS病例可伴有明显的肾功衰竭。
  • 摘要:重型肝炎(SH)以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坏死为基础病理改变,患者病情复杂、病势凶险、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一般在60%~80%之间,或称肝衰竭,是肝炎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有关肝衰竭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研究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定义和分型尚不统一,发病机制未阐明,且由于患者数量众多,尤其在中国,肝衰竭发病率居高不下,而治疗上成熟的方法及手段却不多,因此,迄今为止仍是肝病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有关肝衰竭的研究亦成为热门领域之一。
  • 摘要:近年来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突然增多起来,特别是非典、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猪链球菌病等,疫情席卷而至,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给畜牧业生产和国内外贸易造成空前打击,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损害。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新发现的人类疾病如拉沙热、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等,疫源均追查到动物,而早年严重威胁人类的鼠疫、狂犬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日本血吸虫病等也因为有动物宿主的存在而至今未能根除,时而死灰复燃。
  • 摘要:肝衰竭是一类病死率甚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肝脏疾病,也是临床医师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常可发生多器官衰竭、肝性脑病、脑水肿、继发感染、凝血障碍、血液动力学紊乱以及各种肾脏和代谢的并发症,因此对肝衰竭的认识、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 摘要:探讨HIV/AIDS患者免疫病理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rn 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263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抗凝血标本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包括:B和NK细胞亚群,CD4+T和CD8+T细胞亚群,CD4+T细胞的功能亚群(CD28+CD4+),CD4+T细胞的纯真(CD4+CD45RA+CD62L+)和记忆(CD4+CD45RA-)亚群,CD8+T细胞的激活亚群(CD8+CD38+);采用分支DNA(branch DNA bDNA)法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并依据CD4+T细胞计数(×1006个/L)小于200、200-350之间及大于350将病例分为a、b、c三组,比较组间差异。rn 结果:263例HIV/AIDS患者CD4+T细胞计数及其纯真亚群比例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205(348,63)×106个/L和18.5(32.0,6.5)%,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01);CD4+T细胞功能亚群比例86.1(94,68.3)%,明显减低(P<0.001);CD4+T细胞计数与其CD28分子表达比例呈正相关(r=0.480,P<0.001);CD8+T细胞激活亚群比例达到84.3(92.7,6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而且与血浆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331,P<0.001)。据CD4+T细胞计数分组后比较显示:a组的病毒载量、CD8+T细胞激活亚群比例及记忆CD4+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01),而纯真CD4+T细胞比例、CD4+T细胞功能亚群比例则显著低于b、c两组(P<0.001):b、c两组在CD4+T功能亚群比例、纯真及记忆CD4+T比例及CD8+T细胞激活亚群比例上均未见显著差异。rn 结论:中国HIV/AIDS病人的免疫病理改变主要为:CD4+T细胞及其纯真亚群数量减少,CD28表达比例减低和细胞免疫异常激活。本研究发现在不同疾病进展阶段存在不同的免疫病理改变特点,CD4+T细胞数低于200x106个/L可能预示着机体更为严重的免疫损伤。
  • 摘要:目前Ⅰ型干扰素(下简称干扰素)已被临床广泛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但尚存在治疗效果有限、目前仍不清楚HBV与Ⅰ型干扰素在细胞内如何相互作用以拮抗干扰素的治疗等缺点。
  •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主要通过输血和注射的途径传播。HCV感染可引其各种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轻微,大多数病人无症状,仅有反复或持续的ALT升高。急性重型丙型肝炎极为罕见。但HCV感染有高度的慢性化倾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输血后丙型肝炎(85%~100%)均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20%左右将发展至肝硬化,4%~5%的患者可发生原发性肝细胞癌。因此HCV感染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传染病。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是阻断病情进展,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措施。
  • 摘要:乙肝病毒(HBV)是一个高变异的病毒,在它逆转录复制过程中,因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缺乏校正功能,可使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的变异。HBV变异可以在慢性持续性感染过程中自然变异,也可以受人体免疫应答和疫苗接种,使病毒受免疫压力而导致变异,也可以因各种抗病毒药物治疗诱导病毒变异。病毒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分为表型耐药,和基因型耐药。表型耐药是指:在治疗期间病毒水平上升,一般用抗病毒药物浓度(IC50)测定,IC50增加说明药物敏感性下降或耐药程度增加,需要更大的药物剂量才能抑制变异的病毒。基因型耐药是指病毒聚合酶基因突变,形成新的病毒基因序列,一般采用DNA测序、基因芯片等方法测定。发生变异的病毒常可改变其生物学特性,给临床的防治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HBV变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及临床意义。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临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HBV变异及对策。
  • 摘要:2005年6月至8月,由于自宰自食病死猪在四川省发生一起猪链球菌型所致疾病疫情,导致二百多人感染,近四十人死亡。这一疫情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几十年来,世界各地均有散发病例存在,我国在1998年和2005年两次出现暴发流行疫情,今后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现将本病加以综述,以飨读者。
  •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肝移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并成为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已被肝病学界所公认和广大肝移植受者所接受。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病患者超过3千万,90%肝移植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尚有部分肝移植患者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相关。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是妨碍肝移植术后中长期生存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如不给予有效治疗,是导致患者移植后短期迅速发展成肝硬化及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有效的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的复发是我国肝移植受者术后存活的关键。
  • 摘要:医院病毒感染是医院感染学科其中的一个专题,是病毒疾病在医院内流行的一个侧面。美国曾报道,医院病毒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5%。我国报道儿童医院病毒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30%以上。而且近三十年来,人类不断地发现新的传染病,新致病源近4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的病原体是病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一些病毒性传染病所致的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经血传播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和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受到利器刺伤等职业伤害感染病毒疾病的危险等促使广大医务人员特别是传染病专业的医务人员在重视防控医院感染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控制医院病毒感染。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