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国际学术论坛暨首届研讨会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国际学术论坛暨首届研讨会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国际学术论坛暨首届研讨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12-12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国际学术论坛暨首届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班就读的形式在我国早就存在,但正式提出最早见于1988年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它是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和普通儿童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接受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关心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这促使学者和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教学问题进行再度研究。本文查阅了我国1994年至今的相关文献材料,对教师态度、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特殊学生的适应行为(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归纳,以期对我国随班就读教学境况的改善有所帮助。
  • 摘要: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深刻变革。本文从宏观视角剖析了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在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课程结构与形式、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及策略、课程发展的技术支撑等方面的变革性实践,以及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的方法论问题。
  • 摘要:在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对若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议题进行了反复探讨和论争。其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之争,古今中外之争,完善学校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消亡之争,是贯穿于众多具体议题中的三个基本理论主题。rn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之争的演进轨迹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科学主义”强势兴起,其特点是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本质,主张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改进优化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本主义”日益成为土流话语,其特点是关注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倡导交往、意义、理解和对话,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回归生活世界,强烈反对工具理性和知识控制。透过论争可以看出,在现代教育中,如何处理好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促进科学和人文的有机融合,乃是众望所归的出路。rn 古今中外问题涉及到古今问题和中外问题两个方面。古今问题的实质是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评估、认同和变革。30年间,学术界逐渐能较辩证地对待中国古代教育传统,而对中国现代学校教育传统则歧见纷呈,有厚古薄今之嫌。如何客观评价中国现代学校教育传统,是今后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中外问题的实质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教育的相互比较和中国教育的自我定位。强调国际化和强调民族化是两种影响较大的理论取向。其中,强调国际化的观点认为,中国教育(包括课程与教学)要与国际接轨,追随国际趋势,即“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强调谓民族化的观点认为,中国教育(包括课程与教学)主要应立足中国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教育。当前,强调放眼世界,立足国情,重点研究中国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主张日益得到广泛认同,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取向。rn 如何看待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何设计学校教育变革的方向?围绕这个问题的探讨,存在两种由来已久的基本取向,一种取向主张通过发展完善学校教育来消除其弊端,这是学校完善论:另一种取向则走向学校教育的消解,主张在学校教育之外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是学校消亡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完善学校论总体来说处于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学校消亡论以种种变形表现出来,其实际影响也不可轻视。我们认为,基于对学校功能的辩证认识,积极完善学校教育,乃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方向的合理选择。
  • 摘要:过去,关于迁移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人们在某个情境下的学习如何得益于他们先前在另一个类似情境的学习。但是,从教育的角度,似乎另一个事实更值得探讨,那就是,一个学习者在一个情境学会某样东两后,当面对其他情境时,他通过感知不同情境间的差异(和共同性)就能学会另一些东西。在此事例中,学习者的注意焦点得以扩展,他们可以关注不同情境如何通过其差异(和共同性)而彼此联系。
  • 摘要:教学知识是教师关于课程、教学及其实施方略的学问。rn 每个教师都会具有一定类型和数量的教学知识。当一名教师拥有满足其工作所需的教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时,我们才能认为其获得了专业发展,而这种发展高低有赖于教师教学知识工程化的程度。所谓教学知识工程化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理念和知识,对所要达成的目的进行教学条件分析,并灵活地实施预设方案进而产生一定效果的教学行动状态和过程,其实质就是教学知识的应用和可操作化,它是形式化和结构化的教学知识在特定情境产生其功能,其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的教学判断力和实践力。教学知识工程化是教学论超越单纯的理论形态,走向实践应用的桥梁,是教学理论实践化和教学实践理论化的中介,是教学理论走向教学实践的关键点。
  • 摘要:现行教学理论主要是在书本知识教学的范围内研究发展过程,它着重揭示了书本知识教学与认知(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而未能深入研究全面发展的过程或机制。新的发展观认为: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在自身的能动活动,并且,人从事不同活动所对应的素质结构主要应在对应的活动中发展;全面发展的取向应是培养“生活主体”,即一种能通过多种活动(符号、交往、操作、反思)能动应对生活中各个领域问题的人。基于这样的发展观,可以确立一种“多维学习”观:学习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学习(属符号学习);完整的学习从对象或领域米看,应该包括符号学习、交往学习、操作学习、反思学习、观察学习等多个维度。多维学习之间的关联与互动,是促进生活主体全面发展的学习机制。
  • 摘要:课程知识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内容,它具有客观形式与主观内容的双重属性。rn 课程知识的教育难题主要是:如何确保课程知识的客观形式与主观内容具有同一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课程知识的客观表征与主观建构过程。rn 课程知识的客观表征是课程知识在公共维度的实现机制,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通过文字表征形成了写下的课程知识;二是通过言语表征形成了言说的课程知识。课程知识的主观建构是课程知识在私人维度的实现机制,它主要包括学习者解读客观的课程知识、创建主观的私人知识、回归公共的知识世界三个阶段,分别对课程知识进行意义还原、主观建构和意义协商。课程知识的客观刑事与主观内容的同一性主要在课程知识的客观表征与主观建构中实现,它是课程与教学从深层进行整合的体现,它要求促进课程知识与个体知识反映心境的共感性;确保课程知识客观表征在认识主体间的通约性;推进课程知识客观表征内部的相互转化性
  • 摘要:国外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已步入成熟阶段。对有效提问功能、有效提问的策略、有效提问评价标准和有效提问状况等近三十年研究成果进行论述和反思,把握发展趋势,可为我国推进有效课堂提问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 摘要: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观察、访谈和个人博客的阅读,分析其经历的教学反思过程,解析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其教学反思的过程、教学成长的经历和随之带米的教学观的变化。rn 教师的教学观是教师自己选择并确信的课堂教学宗旨,反映了教师对学习、学生的基本看法。本研究重点在于检视陈老师的教学观体现出什么样的特点?rn 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陈老师的教学观来自于大学期间对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的学习,这些来自师范类大学的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让学生正确感知知识的米由,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rn 但经过几年的中学教育、教学工作,陈老师的教学观有所保留,也有所改变。保留的内容是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特别做到机会的倾斜向那些在学习和生活中被边缘化的学生。但同时,陈老师也在教学观上形成了适应于目前学校场域要求的教学。集中体现在对教材内容中的生字、篇章段落、习题等内容的处理上。对于教师而言,这种不断强调练习、巩固知识的方式,又强化了教师作为学习权威者的地位。强化了他对知识的传递、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复述等方面的工作。因此,这两种互为逆向的思路往往让陈老师在教学反思中感到艰难。他也在不断试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水平、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做出变通,找寻既能充分照顾学生特点,又能满足测试要求的教学活动。rn 陈老师的教学观的形成,是学校场域作用下的结果。师徒相传的机制,使得教师在教学概念上总带有学校老教师的教学特点,尽管青年教师也一直在试图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教学的尝试,但是学校的评价机制,包括让陈老师这样的青年教师担纲毕业班的工作,都对其教学观产生一定的影响。rn 通过陈老师的个案,我们看到青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艰难行进。课程改革以及与之相伴的课程观、教学观的变化,不是线性的结果。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教师。陈老师不得不肩负着学校对他在应试方面的重托,同时他又试图在教学领域中,探索出自己的方式和方法。rn 这种实践本身必然对他教学观不断发展完善起到推动作用。陈老师的教学观是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关注学生发展的观念,他作为一名反思型教师。对教学经验的不断反思,不断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逐渐成为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在教育领域中,教学知识管理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管理尤其是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知识管理是指对教学知识的获取、储存、共享、应用和创新的控制、组织、协调的动态循环过程。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知识的流通、增值和拓展,促进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对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专业成长以及运用理论眼光审视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教学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也有利于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促进教师接纳新的知识理念,改良现行教学机制,形成学习共同体,采用新的知识评价制度,推动新一轮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教学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 摘要:“课程”是现代教育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关键概念之一。全面系统研究清楚“课程”从源头至今的内涵嬗变及其释义,这对我们深化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词源学考古式的探源、已有定义的逻辑分析和多视角的现代释义,本文力图还原“课程”的本真,并在其本义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之进行现代阐释,从而表明,“课程”定义的多元现状显示出其用法的多样性、界定的复杂性的和内涵的丰富性,这不仅滋养着课程的理论研究,而且还促成了课程日益多元的实践。
  • 摘要:从复杂科学的角度看,已有课程本质观均存在着简单化的弊端,不足以全面准确地界定课程。本文将课程理解为教育过程中生成的文化事件,作为一种教育过程中所生成的文化事件的课程具有整体性、动态生成性、关系性、开放性和情境性的特点。
  • 摘要:新课程需要的是“启发式教学”,这是因为“启发式教学”本质上是教师激发、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求来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教学,是“道”与“术”、理念与操作的统一。rn 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新课程应然的教学形态,既能够贯通深层的教学原理与表面化的教学行为,又能够较好地接续我们的教学传统,同时为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留下巨大的发挥空间。
  • 摘要:算盘和珠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在“三算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算式心算”教学模式是我国现代基础教育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继续深入探讨这一教学实验的出发点是否成立、算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大面积开发儿童潜能的实验结果是否可信、融入数学新课程是否必要和可行等问题有助于加大改革力度,丰富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中国特色。
  • 摘要: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师生展示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舞台。快乐课堂的价值追求就是师生的和谐发展与共同成长。快乐课堂是知识、智慧、生命的和谐统一;快乐课堂是充满“爱”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快乐成长、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和而不同”的课堂,是境遇性、新奇性、生成性、游戏性的课堂,是生态和谐的课堂。外在的管制使教师成为“工厂的工人”,外在的强制的使学生成为“工厂的产品”,外在的要求使课堂成为“工厂的车间”。快乐课堂构建的第一要件就是自由自主:教师因为自由自主而获得实践智慧,学生通过自由自主而激发学习动机,课堂拥有自由自主而充满快乐。
  • 摘要:作为当今课程理论建构的主导范式,实证分析课程理论范式在理论及其建构问题上主要沿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路线,即从现有的概念、命题或理论体系出发,通过分析原始资料对其进行逻辑论证,然后在证实或证伪的基础上进行确认或创新。所形成的理论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普适性、可验证性等特质,至于理论的实践性、特殊性、具体性、时间性、地域性、个人性等方面的特点,该范式则朱能予以应有的重视。rn 质的课程研究倾向于把课程理论视为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于在特定情境中解释特定课程现象的概念系统,由于对同一问题的探讨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的理论,对同一现象的解释可以采用不同的视角,故课程理论建构也应该是多元化的。rn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质的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建构方法。将扎根理论方法引入课程研究,建构以经验资料为基础的课程理论,有助于把握课程现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建构课程理论,要求将资料收集、概念联结、登录编码、理论抽样和建构理论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各环节彼此联系,相互渗透,逐渐聚合,最终形成理论。
  •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设备进课堂日益普遍,多媒体教学日益成为部分学校课堂教学的常态。但技术并没有显著帮助我们改进课堂教学。相反,它可能形成了课堂教学变革新的陷阱,使师生远离教学改革的初衷。只有回归健全的理性,使我们通过深思熟虑得来的教育信念在保持行动力的前提下继续前行,才可以使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正确的轨道。不过,技术的进步已经不可能使课堂教学回归传统的形式,教学改革追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效用,而不是技术含量。
  • 摘要:课程的研制是生命教育开展的重要前提。央视《开学第一课》——下称“第一课”,作为国家级的生命教育课程形态,对于丰富人们的自救知识,引起人们重视和关注生命教育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一课程在对象的适切性、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实施的方式以及课程研制的立足点等方面仍需要反思和调整。从生命教育课程的对象来看,我们认为,不能仅仅关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更应该关注成人生命意识的提升。从课程的逻辑结构米看,生命教育课程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结构”的呈现与教授,更应该关注知识与人之“意义关系”;不能仅仅关注“课”之设计,更应该关注“程”之安排。课程之“程”是一个“人与知识”的际遇及意义发生的过程。因为生命的守护不能仅靠知识,而且知识未必守护生命,也可能禁锢生命,所以“知识守护生命”这一信念并不周全。就生命教育实施的主体来看,像央视“第一课”一样请明星作为“教师”——作为“守护生命知识”的代言人是否合理呢?我们需要清楚,明星作为生命课程的实施者可能带来一定的副面影响。还有,生命教育课程到底应该教什么呢?学生应该学什么呢?安全教育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它并不是生命教育的全部,它只是一种底线层面的生命教育。其实,心灵危机的教育更应该受到重视。心灵危机带来的灾难有时比自然灾难更可怕。精神生命的荒芜成为个体自杀的重要原因。在当下,人为的生命灾难(如自杀)已经构成人类生命的重要威胁。所以,提升个体的生命信念同样应该作为生命教育更为重要的内容。此外,“防学生型”、“过度保护型”的生命教育课程应该转型,着眼于未来的课程应该是在对孩子的安全保持必要的谨慎之同时,更应该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避险能力,独立精神和刚毅性格,使他们将来有能力面对一些严峻环境乃至危机的挑战。由于生命教育不只是知识教学,所以其实施方式不能只是一种讲授式的,更应该是体验式的。为了了解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我们需要从学生的经验课程出发,而不能只是关注理想课程的研制。这样才可能保证生命教育课程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 摘要:当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师资、教学等方面的因素。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整体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交往。rn 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一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二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三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摘要:“班级”一直是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校园当中,由冷冰冰的水泥墙区分而成的“班”已经成为将学生强制划分为不同群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只需要接受“我”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不需要去思考为什么“我”必须是这样一个群体中的一员,这个群体为什么是班级而不是别的单位,同时辅之以集体主义教育的结果,便形成了课堂群体心理,这种群体心理的特点可以从学生日常习作的只言片语中得到部分反映。rn 从搜集到的学生习作来看,课堂群体的观念包括了群体团结、群体跟随和群体压力三个方面,群体的团结表现在极力维护群体的利益以及荣誉,维护群体中的个人在群体外的利益和尊严;群体跟随的心态则是来源于群体中的刺激性因素,例如激情、喊声,这些因素对学生具有相当强的控制作用,原本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做出心理反应和行为选择的个体在这种控制作用下会变得丧失自我;而群体压力则表现在个人不敢做出和群体行为相反的行为,无论自己愿意或不愿意,认同或不认同群体的选择,总会按照群体的方式来行事。rn 课堂群体心理的现象背后实质上是群体中个人判断力的下降。rn 群体中的人有一种易受他人影响的特点,因此个人的判断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判断所左右,个体会在没有做出理性分析的情况下轻易地就放弃了自己的看法,甚至在多次经历这种错误之后仍然不知悔改。rn 要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除了需要教师正确对待课堂中的群体心理现象之外,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教师应注意纠正一些盲目的群体观念,例如小团体思想、极端思想等等:其次,口号在群体中的号召力虽然很人,但课堂教学中不能寄望于某个口号或者鼓励会长期发挥作用,对群体的鼓励应该长期延续,并且采取不同的形式,否则群体会因为厌倦了某种鼓励方式而产生抵触的情绪:应当摒除一些固有的偏见,否则可能会给群体带米双重的压力,无益于问题的解决。rn 课堂中的群体心理目前在国内学术界涉及较少,且多为经验总结类型的文献,实证研究尤其缺乏,到底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作用方式和有效的干预途径目前均不甚明了,这是今后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可以关注的一个领域。
  • 摘要:各学科在原子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对学习本质的研究大多是单向度的,缺乏整体性关照。面对各种学习理论之间的相互对立与相互否定,整体主义教育尝试构建一种强调关联、包容、整体和动态平衡,重视灵性、直觉、想象与自我认识,突出探究、操作与合作,并寻求学习内在价值的整体学习观。这种学习理论关注人的整体性,既是一种教与学的方式,也是一种课程构建模式,顺应了整体思维发展的趋势,也得到了脑科学研究的佐证。它引起了我们对整体课程研究的重视,为我国确立新课程体系的多元价值观提供了帮助。rn 在课程内容与目标上,我们要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建构整合思维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层次上,要注重从官方课程到实际课程转向,开发隐性课程,更多地关注学习的社交方面:在课程实施时,鼓励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的整合,重视学习情境的作用,加强对整体学习环境的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也要努力加强对整体教师的培养。尽管整体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它代表了学习研究的趋势,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研究。
  •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度的提高,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开始关注高职学生的研究。与此同时,随着政策的走向,各地的高职院校一所所建立,学生的人数也剧烈扩张。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成果是显著的、可喜的、有目共睹的。但是,随之而来就产生了以下的系列问题:每所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都充沛吗?学生人数增多的同时,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吗?学校的资源是否够用、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运用?学生的各科学习能力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等等。rn 鉴于以上的种种问题,笔者想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论一下自己对高职教学,尤其是英语学科教学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广大的高职教师有所帮助。rn 本文共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之所以提山培养高职艺术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这一论题,首先是因为学生在中学的应试教育制度下,一切学习活动都围绕着高考这个“指挥棒”展开,只关注与考试相关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rn 并且,学生们习惯了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一切按照教师的节奏来,没有自己的自主学习,成为学习机器。这种情况反映在英语学科上就是学生只注重“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的读和写这两方面的培养,而全然忽视了听说的训练,这和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其次,培养高职艺术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它是素质教育的需求、是学习者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现状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再次,由于外语学科的特殊性,知识学握能力和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很重要。教师教的只是内容,能力的习得则完全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最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终身教育的思想已经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始终。只要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能力,这一切就能得以实现。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阐释,在此部分,笔者对自主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及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概念界定。rn 第三部分是培养高职艺术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构建,笔者提出了七个策略,分别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教师辅导,使学生掌握英语自主学习的基本学习方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模拟“自主学习中心”和指导学生科学的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 摘要:杜威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理想的学校是儿童生活的乐园。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的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核心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一百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追寻这一理想,努力的要为儿童建立理想的学校。然而,在2005年夏季在日本上演的一部电视剧《女王的教室》,在国内引起非同一般的关注。原因有两点:(1)中国和日本的基础教育同样经历着应试之苦;(2)这一电视剧中的小女主公,恰是我们身边儿童学校生活的真实写照。小女主人公(神田和美)从内心来说,喜欢去上学,自己成为初中生了也是很愉快的。但是,看一看她在到初中的学校的第一天的经历,先是进入到以升学而闻名的阿久津的班级里,在这个班级里,第一件事情便是考试,由考试的分数来决定一切事宜,如由考试来决定座位,倒数两名的同学要做所有班级的杂事等等。从《女王的教室》这个电视剧中我们看到了,这不是家长、社会所期望的理想的学校。基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的学校生活应该是日常生活的延续。因此,理想的学校的建构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1)理想的学校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从改变老师的称呼开始,借鉴传销中的管理方式,改“老师”的称呼为“家长”。因为儿童的天生成长环境是家庭,这样,会使儿童感觉到学校生活是家庭生活的延续。在这种家庭、亲戚的交往中很容易培养儿童学会接受别人关心和学会关心他人。(2)在理想的学校里学生能体会到学校是日常生活的延续,而不是与日常生活相脱离。学校并不是逃离现实生活的避风港,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征,展现给学生不同的当前的经济、政治热点专题,让其参与社会政治与经济问题。rn (3)在理想的学校里,学生们能真实的表现白己。不去关注自己是漂亮还是丑陋,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也不会区分智力水平高还是低,只存在个性的不同,无论个性如何都能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尊重。(4)理想的学校里应该充满无数的探究活动,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并培养合作能力。在开展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得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rn 为实现探究活动的目标,学生们必须进行小组合作。在解决的问题后,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5)理想的学校也不必拒泥于固定的场所。学校可以以生活基地的方式存在,每一个基地应各有特色,比如语文基地、数学基地,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老师、家长的帮助来选择自己要去那个基地,以及在那个基地生活多长时间,这样就给孩子们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学习的权利。
  • 摘要:有效教学理论是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引进和发展起来的,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对课堂教学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改革和人胆的创新。但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人们强凋较多的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而对同样会影响教学质量的课堂管理问题却鲜有关注,从而导致了有些教师课堂教学的低效和失控。rn 实际上,课堂管理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二者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变量发生相互影响。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和效果会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当前课堂教学的变革要求我们在课堂管理方面作出积极的同应--营造一个能促进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教学氛围。本文以有效教学理论为基础,从有效教学的视角分析了有效课堂管理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rn 有效教学理论赋予课堂管理新的特征:一是以学生为本,即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控制学生的行为,强调通过人性化管理形成生态化课堂,以追求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自由,从而使课堂管理的促进性目标发挥更好的作用,并通过课堂管理活动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推进课堂的不断生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注重内在控制,即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我管理,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采取恰当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内在动机,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实现内在控制,最终养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三是致力教学改进,即改善课堂纪律必须首先改善教师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rn 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堂管理策略应包括:第一,正确理解和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及性质。为了有效实施课堂管理,准确理解学生问题行为的性质,教师需要综合分析与问题行为有关的因素,如学生行为的年龄差异、能力差异、性别特点、家庭状况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等。第二,师生共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为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人性化的课堂环境,其次,积极良好的课堂环境需要师生共建。第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主动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充满热情,学生就会好学、乐学,课堂气氛就会积极活跃。第四,改善教学,增强教学魅力。rn 课堂教学管理可以说是课堂管理的核心,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改进教学是改善纪律的关键。为此,学校和教师首先要科学设置教学结构。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魅力。
  • 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使具体落实教育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伴随着可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已成为教育理论结合时间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建设与新课改相符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椅背明确提出,成为性课程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rn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依据国家的规定和本校的办学思想,有个别教师或教师集体采用改编、新编学习活动的方式,在学校实施的各种专业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研制开发的流程,一般来说,校本课程地开发可分为分析目标、组织课程、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五个环节:从课程开发的水平或层次来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和课程新编三种类型。rn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将逐一讨论关于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以下五个方面:rn 一、开发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必要性(一)开发校本课程是《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开发应与校本课程是对现行英语教材的有效补充.rn 二、开发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rn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加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rn 三、开发中学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原则(一)系统性(二)可选择性(三)参考性(四)校本性四、开发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意义(一)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三)有利于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五、开发中学英语校本课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目标上应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保持一致(二)内容应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三)课时安排应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保持适当的比例(四)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运行机制(五)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为选题依据(六)教师是开发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主体(七)校本课程地开发实施能更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八)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 摘要:实施新课程教学,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rn 叶澜教授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教师开始把教学反思写在“博客”上,博客是工具,是形式的东西,教学反思是内容,是基础,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博客促进了教学反思。
  •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从理想中走入了现实。校本课程开发作为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也同时引起教育实践者的重视。经过七年的时间,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研究以河北省中小学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状况、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因素、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要素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这四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剖析了影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诸多因素,针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促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其结果如下: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停留在口头或者停留在一纸计划上:教师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较为单一,积极性不够;大多数中小学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持消极态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很好的支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够监督和指导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高校、地方团体以及家长没有很好的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去;教师们对于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还不是很到位: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课时数量得不到保障,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二、造成校本课程开发难以开展的原因:教师负担过重,无暇顾及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知识陈旧,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现行的评价制度使校本课程开发难以实行;学校的组织管理不到位;校本课程开发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不足;校本课程的评价难以进行。三、促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观念,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减轻教师负担,使教师闲起来,学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要不断的对已有的评价体系进行元评价;校长要形成先进的教育哲学和课程观;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加强校本管理;高校、中小学校际间要合作交流与协作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便利条件,强化其管理职能。
  • 摘要:新课程颁布以来,经过各位同仁的努力,新课程视野下教学改革的价值研究成果斐然,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当然这些结论和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新课程视野下教学改革的价值是指实体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统一,这个统一的价值理念体现在理论、政策和操作三个层面,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这个价值取向贯穿于课程、教材、教学改革的始终,贯穿于教师、学生的整个教学、学习活动过程中。只有用这一价值取向指导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全面、科学、正确地构建新课程实施的价值体系,真正把教学改革作为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助动器。
  •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讲授法遭遇到了困境:讲授法似乎成了众矢之的,许多人把它称为“填鸭式”、“满堂灌”,片面地把运用讲授法的老师称作“讲稿先生”。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文字大多谈“讲”色变,讲授法似乎成为了传统教育失败的罪魁祸首,成为了可怜的替罪羔羊。我们分析讲授法在新课改中遭受困境的主要原因有:rn 1.多数人对目前教育问题的片面归因;2.教师的不合理实施;3.新课改中新的理论的冲击。我们发现其原因多是由于讲授法本身以外的因素造成,而不是讲授法自身的原因。讲授法的合理性首先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思想基础来证明:心理语言学实验证明了讲授法要求以学生复杂、积极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奥苏贝尔的研究证明了讲授法是教学方法中比较高级的一种;维果茨基的理论证明了讲授法与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相关。同时,讲授法长期占主导地位有其实践优势:方便高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传递大量的、经过教师科学而有效加工过的重要信息,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消化课程内容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接受和继承人类文化遗产,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讲授法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可以对学生直接传授知识和进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最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发现和调整课堂教学,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讲授法受到地域与教育条什的制约力较小,应用广泛;且它是人多教师最擅长的方式,能有效保证教学效果。rn 另外,讲授法能作为我们主要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符合我国的教育国情:rn 1.讲授法适合于我国学龄人口多而优势资源少的国情;2.讲授法适合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教育状况;3.讲授法适合于我国目前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实施;4.讲授法是我国教学的传统优势。最后,要强调的是,讲授法有其理论基础和自身的优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主要教学方法,但我们也要承认,它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应该追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要发挥优势、加强劣势,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新潮与先进。陶行知说过:“只问适不适,不问新与旧”。我想,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才是我们共同始终追求的目标。
  • 摘要:“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知识观指导新课稃改革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因此有必要对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进行全面反思,以保证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新课程理念”包括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人本主义三种知识观。这三种知识观看似不同,实际上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否定知识的客观性,并以此为基点,构成了“新课程理念”全新的知识观。rn “新课程理念”教育知识观否定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真理性,片面夸大了知识的主观性、情境性、相对性,具有反对科学知识的倾向。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认为将知识看作外在于学生的客观真理,是造成“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根源。因此,要实现课程变革,首先需要改变知识的性质,并反对现成的书本知识教育和以传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提倡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方式进行知识教育。同时,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将知识与“知识习得”过程混为一谈,试图用知识建构过程的主观性掩盖知识本身的客观性。rn 受到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强调人的个人经验和情感参与在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人本主义知识观的特点是试图重建一种建立在抽象个人实践基础上的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不确定性、多元性、差异性,最终是要否定一切知识。将两种矛盾的知识观合并为一种知识观,本身就存在理论上的混乱。新的教育知识观根源上受到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影响。没有意识到近年来哲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后现代主义”呼声,并且对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有极大的误解。“新课程理念”的知识观既不符合目前世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也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正确归因,不能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导知识观。目前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不是知识性质存在的问题,而在于人们对知识概念本身的误解和知识传授中方法的不当。因此,应在课程知识内容的选择上和知识传授的形式、方法上加大研究的力度,充分注意到每种知识与方法的适切性,而不是用某一种方式去套用所有的知识教学,甚至为了突出某一种方式的作用,而改变知识的性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作为教育知识观的理论基础,充分吸收各种知识观的优点,尊重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保证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 摘要:高师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渠道肩负重要使命,理应有较高水平,然而,实际上,高师课堂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高师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rn 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传统、单调。高师教师在解决以上问题、改进高师课堂教学方面责无旁贷且责任重大。在课堂教学观念方面,高师教师应突破教师传统角色,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科学的知识观和全面的教学观:应突破“重科研、轻教学”误区,树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观念。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高师教师则应该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达、多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选择和有效应用方面作出努力。rn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上位目标为指导,指明了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指导思想;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则表确了其最终目的和着眼点:完整性规范了其范围;合理性和可行性则表明学生和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中的基础地位。以上几个原则共同指导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缺一不可。课堂教学目标表达应表明学生的学习结果;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应能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应灵活选择最恰当的表述模式;应课堂教学过程相一致。课堂教学模式选择应依据:课堂教学模式本身的特点、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客观课堂教学条件六个方面。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则具体以教育学为例,探讨案例教学模式应用于教育学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总之,改进高师课堂教学不论是对高师教育本身,还是对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rn 高师教师在改进高师课堂教学方面责无旁贷。然而,高师教育是一个庞人的系统工程,当强调高师教师在改进高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影响高师课堂教学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一切有力因素,高师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上腾飞之路。
  • 摘要:近几年来,许多教师在开发网络课程当中,由于自身技术上的限制,遇到较大阻碍,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自助网络课程建设系统。基于对课程的网络化革命、网上自助建站革命和教师制作网络课程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我们提出自助网络课程建设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实现的核心技术,同时分析了自助网络课程建设系统的优势。
  • 摘要: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协作互动,即师生协作互动和生生协作互动。rn 可以说,这两种类型的协作互动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协作互动,抑或是教师有与学生协作互动的愿望,但却力不从心,很难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思维工具,被引进教育领域后作为新的教学工具已发挥出它的巨大潜力,在协作互动方面更是优势显著,可见探讨它在课堂协作互动中的作用与意义也是恰当而必要的。
  • 摘要:本文尝试从伦理学的视角对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伦理价值取向追求做一些探讨。通过对传统课程价值取向的理性反思,对课程伦理基础的相对主义、绝对主义和权威主义三种不同课程伦理基础的分析批判,提出我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是以“人格和谐发展论”为核心理念的伦理价值取向。
  • 摘要:中文当前新课程实践中,广人教师内心深处存在着严重的保守主义心态、功利主义心态和犬儒主义心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教师自身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屈从于不合理的教学现实。教师要真正担当教学生活改造的重要使命,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成为新课程改革“草根”运动的直接参与力量,就必须对内心深处的消极心态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批判。
  • 摘要: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一波三折的命运,启示我们思考:一个外域理论在中国教育界为何有如此戏剧般的命运?现在我们在论及前苏联的教育学时候,经常会提到几个相似的概念:苏联教育学、凯洛大教育学、凯洛夫教学论,这三个概念外延上有联系,其内涵所指却不同。改革30年来的相关研究从多角度研究了1949年到1957年,凯洛夫教育学在我国的历史,也总结了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凯洛夫教育学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苏共中央采取措施纠正教育中“左”错误的产物,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第一本力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理论专著。它反映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教育实践规范,是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成果。从新中国成立初到1957年,教育界热情高涨地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当时的学习是自上而下地学习,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学理论自身建构和多样化发展,也使得我国的教学实践出现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发展的倾向。在分析凯洛夫教育学何以在中国具有如此人的影响的原因时,研究认为,凯洛夫教育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学性、当时与苏联具有相同的国情、我国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学习热情过高缺乏理性等因素所致。rn 有研究者指出凯洛大教育学理论贫乏,是工作手册式的教育学,也有论者指出,凯洛夫教育学是斯大林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教育学,并不是苏联真正主流的教育学。这些研究从各自角度提出了科学性的见解为我们认识真正的凯洛夫教育学提供了更多视角。在学习过程中,过分注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而忽视学习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意识形态的主导因素使得凯洛夫教育学成为教育学的独尊,等等批判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凯洛夫教育学提供的简便操作的教学程序,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的事实谁也不能否认。不能只看到了意识形态的推动作用,而忽视理论本身的合规律性。关于凯洛大教育学在我国的传播以及给予我们的经验和教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
  • 摘要:课程知识观是教育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议题。当前,有些学者对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知识观提出了种种质疑,并要求在批判的基础上展开变革。本文归纳了变革论者的多种主张,分析了变革背后的成因,并就“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观的合理性进行了阐释,意图能够为澄清课程知识观讨论中的一些误区、促进课程知识观的完善做一点尝试。
  • 摘要:创业教育正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内逐步兴起,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温州精神”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开展创业教育。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是传承与发展“温州精神”的需要,而且还有着易认同、易嫁接和促进地方文化再建构的优势。
  • 摘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问题,并提出了由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创作等组成的多元化立体课程教学模式,并讨论了该模式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给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和考核方法。该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 摘要:优化教学是追求理想教学状态的过程。新课改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积极进行了各种教学改革以优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误区与问题,诸如教学目标片面,教学价值失衡,形式主义严重及假人文现象泛滥。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误或模糊的思想认识误导了优化教学实践,不合理的评价制度扭曲了优化教学实践,教学改革还不得不面临诸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冲突与平衡。
  • 摘要:从知识形成角度,当前知识观上流行一种“知识建构论”。反映在学校教学中,与之紧密相联的知识获得观,随即强调知识不具有传授性,只有通过建构式学习,学生才能获得知识。细究此说法,显然与长期教学实践探索出米的教学规律不相符。反思这种学习观的出现,其理论根源就在于过分肯定了“知识建构论”的教学意蕴,而忽视了“知识建构论”自身固有的理论局限性。坚持以辩证唯物认识论为指导,对“知识建构论”予以重构,则有益于重新认识知识形成和获得的机制。反映在学校教学中,则有助于澄清对知识传授的诸多误解,以及认清知识传授与学生建构式学习观念之间相得益彰的教学意蕴。
  • 摘要: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由于教育科研与教学关系的处理不当使得教育科研已成为一些小学教师的负担,因此,如何协调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关系,让教师能更好地参与教育科研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学校要创造各种条件让教师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使教育科研常态化,同时,教师自身要提高教育科研意识,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摘要:目前,持续了近七个年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同时,也在一步步的完善之中。本文将选取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作为案例,通过比较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大纲1与课程标准2,以期发现目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弊病。无论是从纵向的年级特点,还是从横向的学科特点来看,高中英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高中英语直击高考英语,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我们是否会反思,“英语素质教育”与“英语应试教育”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新课程改革是切中时弊,还是流于形式?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还是为了应对高考,还是要二者兼得?也许这些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是应该提起我们的重视、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冷静思考!
  • 摘要:我国科学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发展缓慢。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教育是源自西方的“舶来品”。我国缺乏科学教育的传统;缺乏系统理论;也缺乏促进科技进步和科学教育发展的机制和动力。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将地理、博物、物理及化学等科目规定为教学内容。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科学课程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地位。同时,标志着资产阶级文艺复兴以后形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校课程移植了到中国。从此,科学课程确立了应有的地位。rn 到20世纪7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rn 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是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科技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美国科学家海菲利(Hively,1988)指出,如果现代人的科学素养太低,可能降低其生存竞争能力,甚至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就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国民的科学素养太低,不仅会失去全球性的市场竞争能力,还有可能会做出些错误性的决策,阻碍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意识到科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化的要求,培养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要求处理好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同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rn 本文主要概述了国际上科学教育改革的轨迹,并分析了建国以来的三次科学教育改革浪潮,回顾了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四个阶段,并对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思考。
  • 摘要:本研究采用测验、访谈等方法,通过对乡村、县城、地市、省会城市等的比较,了解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进而分析导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差距较人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农村小学部分年级的教学质量未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城乡初中教学质量的差距较为严重,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合格率等都明显地低于城市和县城学校。研究表明,造成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之间的差异,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较少,教师发展缺乏专业支持等。
  • 摘要:教学目标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结束后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变化的不同水平的学习结果。准确阐释教学目标是实施“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和保证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本文参照当代教育目标新分类的研究,将“三维教学”目标界定为:学习者的情感(想要学)、认知(学得懂)和动作(能表现)三者经自我调控统整后得到的学习结果。
  • 摘要:直到上世纪末,全世界范嗣内的很多国家都开始关注一个问题,即教育必须发生一些变化去满足知识社会的需要。在最近的十到十五年里,许多国家已经发动课程改革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总体规划设计的应用。在很多情况下,课程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前提是要使学生为二十一世纪做好充足的准备。虽然对什么是二十一世纪的能力所给出的精确定义会不尽相同,但通常都指的是创造知识、参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具体包括合作、交流、创造、创新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有证据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在课程中的使用确实对学生二十一世纪能力的发展有帮助吗?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可利刚性真的很重要吗?什么能够在教师、学校和国家层面促进学校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教育法创新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呢?rn 本文使用了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赞助的第二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SITES)所有三个模块的资料,探索了上面的这些问题。rn 本文的第一部分将关注在SITES研究中三个模块都出现的教育法创新的概念。SITES第二模块中的个别案例将被用来阐释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实践的创新程度的各个维度,而其中教师角色将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文章第二部分将报告SITES2006年的发现,这次调查通过对校长、技术协调员、数学和科学老师的调查,探索了教学法和信息通信技术在二十二个参加此项研究的教育系统的随机抽样学校中的应用情况。在(教育)系统、学校、教师层面的重要发现将被早现,并且它们对政策的启示也将被讨论。
  • 摘要:世界各国家地区,为了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莫不对于中小学教育内涵及师生作为有一些要求或规范。这些规范的公布周知,经常用了不同名称,例如教育法案、教育标准、教学计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及课程指引等。本文即探讨基础教育内容与活动规范的命名问题,经由概念分析、比较和推论,获致命名时的注意要点。rn 从学习、教育、教学及课程等四个术语的概念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学习、教育、教学及课程等概念的纠葛情形。进一步依据这些概念内涵及目前存在的实例,我们可以推知不同名称可能存在的优点及缺点。各国家地区拥有命名的自主权,人们对于学习、教育、教学及课程等四概念内涵欠缺共识,以及各种名称有其不同的优点及缺点,于是作者提出五项命名的要点做为结论并供教育界参考。这五点分别是:rn 1.自主决定。各国家地区基础教育内容与活动规范的命名,并没有一致的看法,大家使用的名称不同,因此如何命名要尊重各国家地区的自主决定。rn 2.变动不定。各国家地区基础教育内容与活动规范的名称,各自随时间流转会有一些变化,因此当前使用之名称恐非永恒不易,我们不要以为目前见到的名称一定长存。rn 3.标示观点。各国家地区取用何种名称,含有自己的特殊考虑,因此名称上亦反映了特定的观点与主张。若要重新命名,除了学术观点可能更改,另外也要取决于政治情势之支持。rn 4.各有优缺。各国家地区取用的各种名称,严格的说都存在特殊的优缺点,因此一旦取用了一种名称,还要设法掌握其优点并且克服其缺点。rn 5名实相符。名称上会反映特定的观点与主张,若用上不同名称,却都叙述相似的内容,就会出现名实不相符的问题。因此使用了特定名称,内容上也要配合名称才是。毕竟名实相符后才易于名正言顺,名正言顺后事情才易于事半功倍。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动向。为小学教育专业提供现代化数字教学资源,将有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教育人才服务。高等教育出版社围绕“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开发了一套教辅光盘,并免费提供给一线教师使用,这是以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一次积极尝试。
  • 摘要:生成性教学是一种融教学价值观、认识论、知识观与方法论于一体的教学哲学。rn 生成性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哲学的确立,达成了理论本身的清晰与明辩;实现了对“预成论”教学哲学的彻底批判与超越;使教学思维从本质主义思维向现实关系思维转变,体现一种教学思维的变革。
  • 摘要:本文针对网络课程设置现状,在研究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了作为网络课程,除了学习内容以外,必须设置内置的支持材料,加强师生、生生、学生与其他学习资源等之间的交互,监督整个学习过程,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
  • 摘要:当代科学课程是在“两种文化”的张力之下不断变革与发展的。受科学知识社会学和STS运动等思潮的影响,当代科学课程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事实与价值的辨证统一,在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内容上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整合。这些新的特征凸显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趋势,折射出当代科学课程的人文诉求,体现了当代科学课程的人文取向。
  • 摘要:我国的教育研究,包括课程研究,近三十年来在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多成绩。我国课程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都有所拓展,课程文化的研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不管是从词源考查的角度还是从课程所具有的文化逻辑、文化内涵及文化性格等理性思考的角度来看,课程都具有文化品质,具体体现在其以文化产物的形式在教育过程中展现以文化人的基本特点。当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教育改革面临很多新挑战的时候,我国的课程文化建设也必须应对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挑战。为推进并保障我国课程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理清什么是课程文化、课程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以及课程文化建设的内容是什么等关键问题。对课程文化的理解可能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而有差异,但把课程作为一种文化产物来把握课程文化的内涵是很必要的。在我国社会和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背景下,课程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即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前提下,我国的课程文化建设倡导“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对话与协商”、“多元”,有目的、有意识地构建和营造一种有益于民族精神生成和发展的创新性文化环境,自觉地消除传统文化积淀中那些有碍民族创新精神发挥的消极成分,培育一种能够激发民族创新精神的先进文化。从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来看,课程文化的建设就必然要体现文化内容的丰富性,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及其价值,并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来思考课程文化的建设。从课程文化是课程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所具有的文化特性这一角度来看,课程文化建设应当包括课程文化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如课程思想、课程理想、课程制度、课程体制、课程权力、课程管理、课程形态等内容,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
  • 摘要: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关系改革的成败。基于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观,实现教师对新课改的真正理解,必须做到教师与新课改的“视野溶和”。然而教师自身和新课改概念系统构建的不同理论体系使之面临很大的困难。为此必须对新课改运行模式、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等进行合理的反思。
  • 摘要: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改革的成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改革不可一味的追求创新,而更应注重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有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是树立现代学力观、科学认识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属性、扬弃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落实整体改革观。
  • 摘要:随着学习科学研究的勃兴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学习环境”的概念应孕而生。由于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误解乃至错用,导致网络学习环境研究陷入一种技术主义的困境之中——引起认知负荷、情感缺失和道德火范。其背后的真正根源在于网络学习环境研究的技术取向所使然。然而,在当代社会和教育的“文化”转型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一种文化”的这一命题的成立,促成了网络学习环境研究的文化转向——由“技术型环境的开发”逐渐转向“文化学习环境的建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