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
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

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青岛
  • 出版时间: 2015-07

主办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AGR2是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具有潜在的致瘤能力.试图探究AGR2在头颈鳞癌中表达与肿瘤干细胞及上皮间充质转化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其在头颈部鳞癌诊断及预后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相比较于正常的口腔粘膜,AGR2在头颈鳞癌中高表达.AGR2的表达水平与T分级,肿瘤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有关.头颈鳞癌患者术后接受了放疗及化疗后,AGR2水平进一步升高.
  • 摘要:一男性患儿3岁,因"右下颌部肿物3月及左上后牙牙龈肿痛、溃烂1月余"入院.患者缘于3月前发现右下颌角部肿胀,当时无疼痛不适,1月前左上后牙区牙龈开始肿痛、溃烂,左上后牙牙齿松动.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渐出现不愿进食,颌骨三维CT示左侧上颌窦肿块向上达眶底,向内侵及鼻腔左侧,向下累及pnnA5部。临近肿块处牙齿牙根吸收,骨窗所见左侧上颌窦各壁及双侧下颌支均呈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双侧下颌支部分骨质破坏区见多个小房形成。破坏范围较大。考虑,左侧上颌窦及双侧下颌支肿块,考虑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嗜酸性肉芽肿?)、非骨化性纤维瘤与造釉细胞瘤鉴别,两侧颈深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入院后给予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后肿胀明显缓解,局部取检病理检查并经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会诊考虑朗汉斯细胞增生症,后因经济原因建议门诊随诊观察,2年后患儿健在,可见患牙松动明显,牙龈反复肿痛给予抗生素抗炎治疗缓解。
  • 摘要:生存率计算时只考虑到所有的死亡事件.即死亡人数的统计,包含与所研究疾病有关和无关的任何原因致死者,对于截尾数据的处理,如生存期超出了研究的终止期,则统计开始前进行的最后一次随访时仍存活的病例,如果不是观察正好满整年者,而是存活了例如4年零8个月或4年零2个月,习惯上把最后一年存活时间当半年.相对生存率总是高于观察生存率,它可以校正因性别、年龄、种族及社会经济状态对研究人群生存情况的影响。一批病人观察例数很多,其人群的种族、性别、年龄结构复杂时,应用相对生存率则对在研癌症逃脱死亡概率的评价很有帮助。在国际癌症登记研究中,不同国家(地区)问的比较就一直采用相对生存率的方法临床癌症生存率需要涉及癌症的分期,但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资料,包括欧洲的癌症登记处都很难得到分期的信息,我国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登记资料报道更少。
  • 摘要:下颌髁突是颞下颌关节(TMJ)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当下颌骨本身或其周围软组织肿瘤涉及下颌支时,都需要考虑髁突是否存留及如何重建等问题.鉴于髁突在颞下颌关节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在兼顾无瘤和功能重建原则的情况下尽量予以保留,确实需要切除时也应进行髁突重建.由于髁突独特的生理功能、解剖形态及组织学结构,它的重建一直是口腔领面外科的一个难点。目前常用的髁突重建方法很多,包括髁突原位保留、髁突游离再植、髁突冷冻再植、自体喙突移植、下领升支后缘上移、牵张成骨、异位骨组织移植(肋软骨等)及人工颗下颌关节等大类。虽然目前用于髁突重建的矫治方法众多,但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与适应证,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重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下颌髁突。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致病原因、缺损范围、患者意愿等情况慎重选择合适的髁突重建方法。
  • 摘要:基于人类组织芯片技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手段,通过分析72例涎腺腺样囊样癌、12例多形性腺瘤、18例正常涎腺等组织中p-STAT3、Survivin、Cyclin D1、CD147、Slug及Ki67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现,p-STAT3、Survivin、Cyclin D1、Slug、CD14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升高,但是p-STAT3表达水平及Cyclin D1、CD147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学分型没有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STAT3可以上调Survivin,Slug,Cyclin D1 and CD147的表达.p-STAT3的活化与增殖相关指标Ki-67也有相关性.利用STAT3特异性抑制剂S3I-201可以明显的抑制SACC-83及 SACC-LM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上述结果表明,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STAT3表达水平与Survivin,Slug,Cyclin D1和CD147相关。抑制STAT3可能成为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中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手段。
  • 摘要:口咽癌(carcinoma of oropharynx)是指原发于舌根部(舌后1/3)、会厌谷、口咽侧壁(含扁桃体、舌腭弓、咽腭弓)、口咽后壁以及软腭与腭垂部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是鳞状细胞癌,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口咽部好发恶性淋巴瘤,但不归于口咽癌范畴.口咽癌解剖部位深在,发病隐匿,早期不易被发现,临床确诊时往往已到癌症中晚期,大多数患者都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等多学科治疗手段的确定(治疗顺序、手术方式、放疗范围、化疗方案等),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影响口咽癌多学科治疗方案选择确定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原发肿瘤位置;癌肿侵袭、扩散方向、范围;口咽部重要解剖结构功能受损程度;癌肿病理分化程度、等级;患者年龄;患者全身情况、对多种治疗手段的耐受程度;患者对治疗的心理接受程度和医疗依从性;口咽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和功能恢复预期等。本文探讨上述主要影响因素与口腔癌多学科治疗方案选择确定的关联性,为个体化、规范化治疗起到一定指导、帮助作用。
  • 摘要: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欧美发达地区偏低,2009 年上海市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约为0.9/10 万.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临床上恶性黑色素瘤人数也比较多.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是非常有必要的.在AJCC-TNM分期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TNM分期,并制定了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病理报告模式,建立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流程,手术及冷冻治疗原发灶活检推荐冷冻下活检,手术方式为扩大切除,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也推荐冷冻治疗与扩大切除联合治疗原发灶,特别是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冷冻治疗效果值得肯定。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推荐高剂量干扰素α-2b,全身治疗推荐顺铂+DTIC+恩度为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
  • 摘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类常见的由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本文报告1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合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抗病毒治疗及激素治疗方面进行讨论、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有自限性,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常淋巴细胞增多为典型表现。本病以儿童多见,但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化并缺乏特异性而常被误诊,本文报告1例以颈部淋巴结为首发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结合文献面进行文献复习。
  • 摘要:在口腔癌根治手术中,如何处理下颌骨一直是临床医生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常用的下颌骨处理方式有三种:下颌骨区段截骨、下颌骨方块截骨和下颌骨劈开外旋.选择前两者的目的是保证肿瘤切除边缘安全,后两者则常用于辅助手术中术野的显露和创面的关闭.在下颌骨区段截骨与下颌骨方块截骨的选择上,要根据口腔癌与下颌骨的关系进行选择.术前如何准确判断口腔癌与下颌骨的关系,文献报道可选择不同方法,包括曲面断层片、CT、MRI 和CBCT等,也有人建议术中通过对肿瘤邻近的颌骨骨膜进行冰冻检查辅助判断下颌骨受累情况,进而决定下颌骨的处理方式.文献综述显示,多数情况下口腔癌只是贴近下颌骨,而非侵犯下颌骨,且下颌骨区段截骨后,下颌骨连续性丧失,会给患者带来美观和功能障碍,建议尽可能保存下颌骨。也有学者提出以下齿槽神经是否受侵作为决定下颌骨处理选择的依据。近期有学者提出,随着下颌骨修复重建水平的提高,能否适当扩大下颌骨区段截骨的适应证,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口腔癌根治术中,为了显露术野和关闭伤口,如何选择下颌骨方块截骨和下颌骨劈开外旋同样存在争论。有学者提出在肿瘤与领骨未出现粘连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避免下颌骨劈开,可以选择下颌下入路或下颌骨舌侧脱套入路,同样可实现肿瘤的良好显露和安全切除。
  • 摘要:口咽癌常见的发生部位有舌根部、软腭、咽侧壁及扁桃体,这些部位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分化程度较差,淋巴结转移常见,就诊时多已属晚期.口咽部位置深在,前外侧面均有下颌骨阻挡,防碍肿瘤的彻底切除,需选择适宜的手术径路.口咽部肿瘤常用的手术径路主要有经口切除、经咽侧切除,下颌骨部分切除和下颌骨暂时性截断外旋等入路.经口径路适用于口咽部较小的肿瘤,肿瘤主要位于软腭、咽侧壁上中份者;咽侧入路适于声门上肿瘤累及舌根者,但向上受下颌骨的阻挡,术野暴露欠佳.当位于舌根或咽侧的肿瘤累及翼内肌,口底肌肉或距下颌骨太近无法获取足够安全缘时,可以行下颌骨部分切除入路.以上三种手术入路对舌根深面受累者,难以充分暴露而彻底切除肿瘤.下颌骨暂时性截断外旋径路可以充分暴露口底区域,口咽腔、声门上区域、下咽腔、咽旁间隙以及颅底部位,术中亦便于颈清标本的整体切除.下颌骨暂时性截断的部位包括下颌骨侧方截开,下颌骨正中截开以及下颌骨旁正中截开。下颌骨侧方截开时领骨的截开位置位于术后放射区域易导致放射性骨坏死,且截骨过程中切断了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目前此截开方法已基本废弃不用。下颌骨正中截开以及下颌骨旁正中截开可以有效避免下颌骨侧方截开的缺点。下颌骨旁正中截开通常使截骨线位于侧切牙与尖牙牙根问隙中问,与下颌骨正中截开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避免了拔牙,以及避免了离断二腹肌前腹,颊舌骨肌以及颊舌肌的附着。然而有资料显示,下颌骨正中截开与下颌骨旁正中截开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功能上并无明显差异。暂时性截开的下颌骨可以用小型接骨板或者2mm的拉力螺钊一固位。目前对于术前术后放疗对于下颌骨暂时性截断后领骨愈合有无影响尚无定论。下颌骨暂时性截开外旋联合下颌骨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