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5放射肿瘤物理学年会
2015放射肿瘤物理学年会

2015放射肿瘤物理学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15-09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

会议文集:2015放射肿瘤物理学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解决射波刀治疗过程中发生关节限制联锁的问题.rn 方法:统计2014年度射波刀治疗中发生关节限制联锁的16例患者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度未发生关节限制联锁的16例患者资料进行比对.针对影像中心至靶区距离(ITD)以及源轴距(SAD)分别采用ROC曲线分析指标的诊断价值.rn 结果:根据计划测定的ITD值,异度均为100%,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1.0000,诊断价值高.根据测定的SAD值,将874.879mm作为最佳截断点将93.9895mm作为最佳截断点时诊断价值最高,灵敏度和特时,诊断价值最高,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5%和93.8%;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诊断价值中等.rn 结论:当射波刀治疗计划中ITD值大于100mm时,应删除计划的94号节点.
  •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对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放射治疗.结果: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7.14%、8.57%,Ⅰ、Ⅱ、Ⅲ、Ⅳ期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56%~16.67%、33.33%~13.33%、12.12%~3.0%、0%.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与病理分型无明显关系.结论:对部分早期病例因心肺功能差、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或病人体弱而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病人拒绝手术治疗的,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定量评估TomoTherapy自带的兆伏级CT(MVCT)影像引导功能提供的不同成像参数对ART剂量计算和IGRT图像配准精度的影响.rn 方法:对CIRS-002LFC胸部模体和CIRS-O02PRA盆腔模体进行大孔径CT模拟并将CT图像导入TomoTherapy计划系统,分别勾画脊髓和软组织,模拟全脊髓照射和前列腺癌制定放疗计划.rn 结果:三组获取螺距得到的奶酪模体图像,噪声和cr值无显著差异,结果如下,对胸部和盆腔模体分别用六组MVCT图像进行剂量计算,结果无显著差异。对于胸部模体,DTA≥2mm的配准误差出现在normal-4mm,coarse-3mm和。oarse-6mm组,从方向上来看,大于1mm的配准误差集中在Y轴方向;对于盆腔模体,DTA≥2mm的配准误差仅出现在coarse-3mm和coarse-6mm组,大于1mm的配准误差仍集中在Y轴方向。相同获取螺距和重建层厚扫描参数下,"Bone and TissueTechnique”配准技术得到的配准误差更大,而“Full Image Technique”配准技术得到的配准误差最小。rn 结论:TomoTherapy MVCT不同扫描参数不会对ART剂量计算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开展自适应放疗时,可选择Coarse+6mm较快的扫描方式和较大的重建层厚。在利用MVCT进行体位校正时,建议采用 normal+2mm参数进行MVCT扫描;在较粗糙扫描条件下,用Full Image Technique进行配准可以提高配准精度;在自动配准后,一定要引入手动配准环节,对配准结果进行检查和分析,不应无条件接受自动配准结果。
  • 摘要:目的:分析微型宝石电离室在小野输出吸收剂量的剂量学特性,了解不同计划系统对小野计算结果,从而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计算模型.rn 方法:(1)在Trilogy加速器6MV光子线下,利用PTW MP3三维水箱、微型宝石电离室(德国PTW公司60019有效体积0.004 mm3)以及semiflex电离室(德国PTW公司31010有效体积125 mm3)测量总散射因子,测量照射野为10cm×10cm、8cm×8cm、6cm×6cm、 5cm×5cm、 4cm×4cm、3cm×3cm、2cm×2cm、1.5cm×1.5cm、1cm× 1cm以及0.5cm×0.5cm的,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由于微型宝石电离具有良好的特性,国外同行jose manuel等人已有祥细报道,不再进行其属性的测量.(2)分别利用VARIAN公司ECLIPES TPS (AAA算法)、ELEKTA公司的XIO TPS在均匀模体中计算方野大小为10cm× 10cm、8cm×8cm、6cm×6cm、5cm×5cm、4cm×4cm、3cm×3cm、2cm×2cm、1.5cm× 1.5cm、1.0cm×1.0cm以及0.5cm×0.5cm的不同深度的剂量,输出计算结果与微型宝石电离室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rn 结果:(1)X线能量6MV,SSD为100cm,测量深度为lOcm,参考射野以1Ocm×1Ocm进行归一,总散射因子测量结果,在较大照射野测量时结果一致,在小野测量时存在差异,O.5cm×O.5cm照射野PTW31010测量结果与PTW60019偏差高达-41.44% 。(2)离轴比曲线比较:在水下5cm深度下两种探头的的离轴比明显不同,微型宝石电离室测量的半影明显小于semiflex电离室测量的半影,孙文钊等用半导体测量lOcm×1Ocm射野的半影与CC13S电离室测量的半影基本重合,而微型宝石电离室仍可明显分辨出的半影的差别。(3)Eclipes及XIO计划系统计算不同方野不同深度的剂量与PTW60019电离室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在建成区内计算及测量的结果偏差较大高达10%,在最大剂量点以下深度时,两计划系统在均匀模体中不同射野计算结果偏差较小,在3%之内,但是微型宝石电离室测量结果均低于两计算值,特别在射野小于3cm以下时更为明显亦高达10% 。rn 结论:含有大量的小条带状子野的调强计划以及立体定向放疗的小野照射时,由于小野测量时较大体积测量探头时难于满足电子平衡,以致于对小野剂量测量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体积的微型宝石电离室(PTW60019)可以更准确测出小野的总散射因子、在容易造成电子不平衡的半影区可以更加准确测出射野的半影。
  • 摘要:加速器及影像系统的日常QA是保证放射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物理师工作中占据了大量时间,如何快速且准确的进行QA工作一直是物理师追求的目标之一.本研究探讨通过利用Varian Turebeam Version 2.0的MPC(machine performance check)功能进行加速器的快速QA.rn 加速器首先进行几何学常规机械测试,治疗等中心半径的Winston-l.utz测试,剂量学测试在MPC数据采集后立刻使用PTW-729二维阵列进行测量,在加速器验收完成后,将原始MPC测试结果设定为baseline,随后的每次测试与之比较。rn 用作日常QA工具时,对于6D床、Gantry, Collimate的角度偏移测试必须提供独立与Isocal模体和加速器之外的基准,因此在使用MPC做QA之前先检测灯光野尺寸和光野一致性,通过双轴数字化水平仪检查机架和准直器的0度基准,以及治疗床140cm中心位置给予0度基准(精度0.01度),然后运行MPC程序,通过给定基准结合MPC测量结果可以快速分析6D治疗床各个维度的机械精度,KV, MV影像系统的定位精度,治疗等中心尺寸以及其与影像装置的一致性,机架,准直器,钨门,MLC叶片平均及最大位置偏移,给出相对于参考影像的射束输出,均匀性和中心的改变。经过连续3个月连续的中长期测试,结合测试前给定的独立基准MPC可以准确及时的发现加速器机械及剂量学偏移,表明MPC在检测机器几何学和剂量学精度方面可作为日常快速QA的可靠方法。
  • 摘要:目的:评估不同临床医生对鼻咽癌放疗计划危及器官(OAR)勾画的差别,以及应用自动分区软件对临床医生勾画危及器官的影响.rn 方法:选择行IMRT治疗的头颈肿瘤病人CT图像,由10名放疗医师分别在相该图像上独立地以手工方式勾画放疗计划的OARs,定义为"手工组";由基于模板的自动分区软件(ABAS)对相同CT图像生成OARs,再由上述10名放疗医师分别独立修改和确认,并定义为"自动+手工组";比较"手工组"和"自动+手工组"勾画的各个危及器官的体积差别.评价指标包括两个组别勾画的各oaR的最小体积(vmin)、最大体积(vmax)和两组勾画的相异性指数(cv),同时评估两种勾画的耗时差别。rn 结果:不同医师间在脑干、下领骨和腮腺等着器官的勾画差别较小,在啮合关节、视神经和视交叉等体积较小的器官的勾画差异较大。“自动+手工修改”方式明显缩小了不同医生之间的勾画差别。两组勾画结果中各个危及器官的vmin、vmax和CV比较(手工组vs.自动十手工组)见附表,自动勾画+手工修改组不同医师之间在脑千,左/右下领骨、左/右腮腺,左/右颖叶、左/右啮合关节、左/右视神经和视交叉的最大和最小体积差均明显小于单纯手工勾画组。其中脑干勾画体积差异的改善最为明显,不同医师间勾画体由(27.240.0)cm,为(29.030.4 )cm3,相异性指数从手工勾画的0.12缩小为0.01。另外应用自动勾画加手工修改比单纯手工勾画节省了68%的勾画时间。rn 结论:不同临床医生之间对头颈癌放疗计划危及器官的勾画存在着差别,自动勾画可以缩小不同医生之间的勾画差别,同时可以缩短勾画的时间。
  • 摘要:目的:探寻一种在现有调强计划设计基础上继续合理降低其危及器官限量的方法,并使之自动化.rn 方法:本研究在常规调强计划(IMRT)优化完成后,继续提取感兴趣的危及器官目标函数值(即预定剂量目标与实际剂量的差异加权值),并与预设经验参考值进行比较,作为是否继续降低其限量的评判标准:如目标函数值接近于值"O"认为对靶区无约束,危及器官目标剂量可以继续降低;接近参考目标函数为该目标剂量不再调节;大于该值为对靶区剂量有明显影响,可以适当放宽目标剂量,但不超过原调强计划目标剂量值.然后计算出新的目标剂量并进行重新优化,最终保证靶区剂量同时降低危及器官限量。此方法在本研究中称为个体优化型调强方法(IIMRT)。所有研究在Pinnacle9,计划系统进行设计及调节,调节过程不改变原调强计划任何参数设置,仅调节感兴趣器官的目标剂量。对调节过程中需要提取数据、判断、计算及重新赋值等功能使用该系统内置Script程序及外部自编的C语言程序等配合实现了自动化的功能。本研究对己完成临床治疗的20例胃癌术后患者图像首先按照科室剂量标准对其原调强计划进行归一处理:6MV-X射线5野、45子野静态调强计划,靶区处方剂量D95=5040cGy最终各剂量标准均满足临床要求。然后对每个患者分别在此基础继续进行”MRT调节,其计划结果与原调强计划进行对比,对包括靶区、肝脏、肾脏、脊髓进行了剂量学统计分析。rn 结果:对20例患者的"M RT计划和IMRT计划比较:靶区。95,D1(单位:cGy)平均分别,4878士45vs.4908士41(p=0.89),15.3士6.6vs.20.2士9.7(p=0.002)。CI0.855士0.029vs.0.855士0.022(p=971)。rn 结论:本研究中己经初步建立了个体优化型调强计划设计的调节策略、核心算法及自动调节程序等,并在20例胃癌术后患者中进行了测试及比较。结果表明能明显降低部分患者的危及器官受量,同时基本实现自动化操作。将来需对该部位更多患者及其它部位进行更多研究,并与常规调强步骤直接衔接以实现部分病种调强的全自动化设计。
  • 摘要:目的:构造一个高仿真人体腹部变形模体,用于自适应放射治疗中变形配准算法的几何精度验证以及剂量叠加精度验证.rn 方法:该腹部模体包括可变形的实质器官(肝脏,肾脏,脾脏和胃),周围软组织和刚性的椎骨结构.其中软组织和变形器官是由PVC树脂粉(S-65)和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按一定比例加热混合组成,刚性骨结构由白水泥制备而成.制作程包括以下步骤:一、通过CT扫描PVC树脂粉(S-65)一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醋)不同混合比例下的PVC塑料得到PVC树脂粉(5-65)—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醋)混合比例和CT值之间的关系;二、选择一例腹部肿瘤病人的CT图像,在其上勾画出主要器官的轮廓线,然后以1:1比例导出勾画的器官的掩膜图像,得到合符要求的三维模具图,再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与人体器官外轮廓高度相似的三维模具;三、根据PVC树脂粉(S-65)—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醋)混合比例和CT值之间的关系用PVC树脂粉(5-65)和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醋)按一定比例加热混合成PVC聚合溶液,注塑到打印好的三维模具中,常温冷却成型;四、在器官内部及表面均放置直径1mm的金属球标记点,可用于定量评价变形配准算法的精确性。五、对于刚性的骨头结构,首先利用3D打印出来的模型(ABS)作为阳模,再用PVC聚合溶液冷却制作出阴模,然后将白水泥浆体注入阴模,最后干燥固化;六、组装模体:根据CT图像上各个器官的解剖位置逐层放置制作好的器官和椎骨,注入较低CT值的PVC聚合溶液冷却固定,并放置直径为1mm的金属球作为标记点,从而得到整体结构与真实病人结构高度相似的模体。七、将以塑料薄膜包裹的热释光剂量片均匀放置在体模中预留的空隙中,用于照射点剂量的测定。rn 结果:PVC树脂粉—增塑剂混合比例和CT值之间的关系,从中可看出,PVC树脂粉—增塑剂混合比例和CT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CT值范围是-10HU-100HU,腹部绝大多数软组织和器官的CT值均在该范围内。依据该拟合曲线,并利用3D打印制作的三维模具以及变形器官,从中可看出,构造成型的器官与真实腹部器官的轮廓线之间高度相似。最终组装完成的变形体模,体模具有真实人体的外轮廓,各个器官和椎骨也按照人体内部解剖结构进行摆放。
  • 摘要:目的:通过脑转移瘤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对比研究,探讨三者放疗技.rn 方法:针对10例脑转移术的剂量学差异,探讨sIMRT应用于脑转移瘤治疗的可行性瘤患者分别设计3种放疗计划;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简化调强放疗.保证靶区和危及器官满足临床要求前提下,分别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机器跳数(MU)等,探讨其剂量学差异.rn 结果:3种照射技术均满足临床要求,靶区(PGTV)均匀指数三者没有差异.靶区(PTV)均匀指数sIMRT逊于IMRT,但与3D-CRT无差异.靶区(PGTV、PTV)适形指数sIMRT逊于IMRT而强于3D-CRT.危及器官的保护例如晶体和脑干,IMRT优于3D-CRT但与sIMRT无区别,对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保护,IMRT最好,sIMRT和3D-CRT差异不大.机器跳数(MU)以IMRT最多,sIMRT居中,3D-CRT最少,但3D-CRT二程增加照射次数,提示实际治疗时间以sIMRT最优.rn 结论:sIMRT可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治疗时间,节省资源,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放疗技术,适用于脑转移瘤放疗.
  • 摘要:目的:锥形束CT具有剂量低、实时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图像引导的精确放射治疗.但是由于原子的散射,CBCT图像存在大量的噪声,对比度低,图像分辨率低,影响了后续的图像配准,从而影响了精确放疗的精度.针对噪声问题,本文对CBCT图像进行NLM去噪,NLM滤波器属于参数滤波器,滤波效果高度依赖于参数的设定.本文通过实验以寻找最优的参数.rn 方法:首先使用不同的参数对盆腔CBCT图像进行去噪,比较不同参数的去噪效果和PSNR,最后选取合适的滤波参数,对CBCT图像进行去噪.rn 结果与结论:结合CBCT图像的去噪效果、PSNR等评价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滤波参数的NLM算法的CBCT图像去噪效果更佳,峰值信噪比更高,可以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 摘要:对放疗最大增益比的追求,促使放疗从二维放疗发展到了三维适形放疗,随后发展为考虑到治疗过程中解剖结构运动的图像引导放疗.虽然,放射肿瘤专家在选择剂量,靶区勾画的确定和放疗实施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都同样意识到应用低劣的治疗技术会导致较高的毒副反应和靶区的剂量欠缺.近些年来,3DCRT和静态IMRT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术存在的缺陷比如靶区的剂量欠缺和靶区周围正常器官的伤害也促使着一些新的放疗技术的产生,如:4DCT引导下的IMRT、呼吸门控技术、RapidArc (RA)、赛博刀等.
  • 摘要:目的:探讨射波刀治疗计划快速验证的方法.rn 方法:利用植入金标的IBA固体水模体、PTW的729电离室矩阵测,UNIDOSE剂量仪配TW30013电离室,对不同准直器(60、50、40、30、20、10mm)做治疗,计划进行相对剂量分布和绝对点剂量的验证.相对剂量验证通过率采用2mm,2%标准,20%剂量范围内进行比对.绝对剂量在计划系统电离室探头所在区域内取三个点剂量均值与测量值做比对.rn 结果:PTW seven 29稳定性连续10次测量在2%以内,角度响应在300°~60°范围内误差在1%以内,对计划设计优化后30mm以上的准直器计划通过率均在93%以上,点绝对剂量误差都在2%以内.rn 结论:PTWseven29对于射束在300°~60°范围内,准直≥30mm时可以用于射波刀计划快速验证.
  • 摘要:目的:分析Monaco与Pinnacle计划系统在感兴趣区体积计算上的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Pinnacle计划系统上,分别勾画1、5、10层的三角形、六角形和圆形ROI.同时选取头、胸、腹部肿瘤各10例,在Pinnacle计划系统上勾画常见的正常器官ROI.将图像和ROI从Pinnacle上通过DICOM协议传输至Monaco计划系统,分析两种计划系统计算的ROI体积.结果:两种计划系统对ROI的体积计算有差异,特别是小体积的ROI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两种计划系统间传输ROI时,特别是小体积的ROI,应当注意ROI体积计算的差异.
  • 摘要:目的:探索等效均匀剂量(EUD)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对颞叶的保护是否具有优势.rn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份在笔者院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20例,其中T1、T2期各5例,T3、T4期各5例.患者仰卧位,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头枕,正中矢状线与正中激光线重合,两侧外耳孔处于水平激光线上.rn 结果:EUD优化组额叶Dmean, Dmax剂量明显低于物理优化组,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颞叶V60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计划靶区Dmean (PTV )、Dmean (GTV)、D95 (PTV)、D95 (GTV)、Dmax(脊髓)、Dmax(脑干)、Dmax(视神经)、Dmax(视交叉)、Dmax(晶体)、Dmax(眼球)均无明显差异,经T检验,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EUD优化用于求解等效平均剂量,可实现目标平均剂量的整体无平移,在保证靶区和其他危及器官照射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颖叶的受照剂量,对降低颖叶损伤及保证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靶区加量提供了空间。
  • 摘要:目的:用蒙特卡罗模拟结合胶片测量来验证多种剂量算法对浅表剂量计算的准确性.rn 方法:利用Eclipse和Raystation计划系统构建模体,在SSD=100cm,射野尺寸为10 cm×10cm,水模体尺寸为30cmR30cmR30cm,0°机架角条件下,分别用AXB (Acuros XB)、AAA(Analytical Anisotropic Algorithm)、CCC (Collapsed Cone Convolution)、PBC(Pencil Beam Convolution)四种算法计算水模体剂量分布,网格设置为0.1 cm,计算中心轴剂量分布.同时,用EGSnrc(BEAMnrcDOSXYZnrc)程序模拟瓦里安Trilogy加速器机头在相同条件下的中心轴剂量分布,并结合多层胶片叠加法来测量不同深度处的浅表剂量,以此来验证不同剂量算法在同样照射条件下的浅表剂量分布的准确性,并分析皮肤剂量差异.rn 结果:在浅表区域(0~0.2 cm),蒙特卡罗模拟值与胶片测量值符合很好,相对剂量差异<1%,拟合外推皮肤相对剂量差异为2.62%;CCC和PBC在0 cm处与蒙卡模拟值差别最大,相对剂量差异高达15%和18%;AXB和AAA算法在靠近皮肤表面的剂量比蒙卡模拟值稍高,随着深度的加深,计算值逐渐低于蒙卡模拟值,最大差异分别为-6%和-4%.胶片叠加法与蒙卡模拟相差最小:0.88%±0.71%,不同算法与蒙卡间的平均相对剂量差异为:AXB(2.46%±1.85%),CCC (3.26±3.45%),AAA(3.33±1.46%),PBC(4.68±4.12%).rn 结论:蒙特卡罗模拟较好的验证了胶片叠加法用于浅表剂量测量的准确性,不同算法浅表剂量计算准确性依次为:AXB>CCC>AAA>PBC.
  • 摘要:目的:利用4D-CT和TumorLoc软件,研究肺下叶(右膈肌层面)距离脊柱不同位置处的呼吸动度.rn 方法:采用放疗专用Philips Brilliance 24排大孔径CT定位机对10例行真空垫固定的患者进行4D-CT模拟定位扫描,将每个呼吸周期的CT图像平均分为10个呼吸时相.通过TumorLoc软件打开每例患者的10个呼吸时相图像,获得肺下叶内(右膈肌层面)距离脊柱40、50、60、70、80、90mm处血管中心点在三维方向的位移,分析位移变化及左右距离脊柱相同距离位置处三维方向的相关性.rn 结果:左肺下叶(右膈肌层面),距离脊柱40、50、60、70、80、90mm位置处,呼吸动度在Z方向(头脚)分别为9.5±2.5、9.7±2.6、9.5±2.5、9.3±2.3、9.7±2.5、9.5±2.6mm;右肺下叶(右膈肌层面),距离脊柱40、50、60、70、80、90mm位置处,呼吸动度在Z方向(头脚)分别为10.5±2.7、11.4±3.1、11.3±3.2、11.5±3.0、11.6±4.0、11.7±4.3mm;左右相同距离位置处,X方向(左右)、Y方向(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相同距离位置处,Z方向(头脚)在40、50、60mm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5、0.007、0.005,Z方向在70、80、90mm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应用4D-CT通过TumorLoc软件可精确测量肺下叶(右膈肌层面)不同位置处在三维方向的呼吸运动度.
  • 摘要:目的:对原加速器机房进行改建,以符合新加速器对辐射防护的要求. 方法:根据相关辐射防护理论和标准,原加速器机房门更换加厚含有硼元素的辐射防护门,机房墙壁进行混凝土和铅皮的加厚.结果:经过建安质控所对机房辐射防护情况进行了检测,其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126-2011.结论:改建后的机房辐射防护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6-2011,可以开展临床放射治疗工作.
  • 摘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是一种采用高剂量摧毁颅外肿瘤的无创放射外科治疗方法,它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和特殊射线装置,将高能射线聚焦于肿瘤靶区,使得病灶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减少.临床应用中,采用y射线或X射线所完成的SBRT称为γ刀或X刀.SBRT是现代放疗技术的最高水准展现,但是目前它还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剂量分割定义不统一,分次量不统一,生物效应研究少,晚反应损伤增加等.本文以临床中具体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结合等效生物剂量及现有的SBRT治疗NSCLC的研究报道,详细分析对比探讨了SBRT治疗方案中处方设置及治疗分次量选择的问题.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IMRT计划,SBRT计划的处方设置对靶区影响较大.临床中为了保护危及器官,如肋骨、脾、胸膜等,选择修改处方设置时应注意.同时本文详细分析对比了相同生物等效剂量处方下不同剂量分割模式的剂量差异.
  •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37例危重颅内恶性肿瘤患者行以急诊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疗效.rn 方法:2007年~2014年共收治危重(KPS50分以下,和/或GCS评分14分以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37例,其中脑转移瘤12例,脑膜转移癌3例,颅内生殖细胞肿瘤1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6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12~68岁,中位年龄46岁.37例患者均行急诊放疗,并根据肿瘤性质、部位、颅内压等情况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如脑室外引流、化疗、TKI靶向治疗.rn 结果:截至2015年5月,随访时间2~91月,中位随访时间14月,37例患者36例随访,随访率为97%,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失访.全组病人中位生存期(mOS) 20月,脑转移瘤mOS 14月,脑膜转移癌mOS 6月,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OS 17月,16例颅内生殖细胞瘤11例存活,5例死亡.36例患者治疗后34例症状消失或减轻,1例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及1例脑膜转移癌死亡,症状缓解94%;脑转移瘤、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治疗前KPS均值分别37、23、21,治疗后为73、76、60,明显提高(p<0.05),2例脑膜转移癌治疗后KPS改善.36例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评分均≤14分,治疗后31例恢复正常,3例改善,2例死亡;12例脑转移瘤患者治疗后3个月影像学评价10例PR,2例SD;2例脑膜转移癌1例CR,1例PR;15例颅内生殖细胞肿瘤患者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评价9例CR,6例PR;5例淋巴瘤患者治疗后1个月影像学评价4例CR,1例PR.rn 结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颅内生殖细胞肿瘤、颅内转移瘤及脑膜转移癌等颅内恶性肿瘤在病情危重时,可以急诊放疗为主要手段,并根据肿瘤性质、部位、颅内压等情况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如脑室外引流、化疗、TKI靶向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
  • 摘要:目的:应用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采用呼吸门控CT定位与非门控增强扫描CT定位的肺癌患者进行摆位误差的验证,为肺癌患者放疗选用合适的定位扫描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58例肺癌患者在ix直线加速器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其中27例在定位时采用4DCT扫描,31例在定位时采用非门控增强扫描.分别对两种不同定位扫描方法的肺癌放疗患者进行以靶区配准为基准的CBCT验证,全组病人在整个放疗疗程中共进行323次CBCT验证,其中采用4DCT定位的治疗组进行CBCT验证120次,非门控增强扫描定位的治疗组进行CBCT验证203次.扫描后重建获得的CBCT图像与原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校准,获得左右(X)、头脚(Y)、腹背(Z)三个方向的误差数据,分析其摆位误差.rn 结果:定位时采用非门控增强扫描的治疗组在3个方向的误差均数差别较大.rn 结论:采用4DCT定位的肺癌患者在治疗时靶区的移动度明显较采用非门控增强扫描定位的患者更小,治疗效果更好.
  •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摆位误差对鼻咽癌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rn 方法:随机选定30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计划,将等中心在前后左右头脚六个方向分别移动1mm、3mm和5mm,模拟分析系统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rn 结果:系统摆位误差小于3mm时,有0.93%的GTV和2%的CTV变化大于原计划的3%,晶体、脑干、脊髓、视神经和视交叉有极少病例超出原计划剂量的5%,而11.5%的腮腺超出原计划10%;系统摆位误差为5mm时,有4.3%的GTV、11%的CTV改变大于原计划3%,晶体、腮腺、脑干、脊髓超出原计划剂量10%的几率为2.96%、27.78%、15.4%、11.11%.rn 结论:系统摆位误差越大对剂量分布的影响越大,且对靶区CTV剂量的影响较GTV明显,危机器官中腮腺受系统摆位误差的影响比晶体、脊髓和脑干更显著.
  • 摘要:GEC-ESTRO建议考察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膀胱和直肠等危及器官的D2cc剂量,即受照剂量最大的2cc体积所受到的最小剂量.在多分次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由于分次间组织的形变较大,要实现剂量的变形累加并准确计算D2cc比较困难.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TPS-RPM(thin plate spline-robust point matching)算法改进的非刚性点配准算法(gTPS-RPM-LTP)以实现膀胱表面剂量的精确累加.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CT图像在连续层面上分割出膀胱区域,得到其掩模图像;再使用一种基于粒子的各项异性表面网格生成方法,得到其表面网格点;然后使用本文提出的TPS-RPM-LTP算法对参考图像和浮动图像的表面网格点进行配准,得到其表面变形场。利用一个自制膀胱体模和7个病人共29分次的临床病人CT图像评价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原始的TPS-RPM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能有效地减少配准误差,实现更精确的膀胱表面配准。
  • 摘要:目的:研究腹、盆腔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发生情况,探讨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出现≥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与患者临床特征参数及小肠(small bowel)受照剂量-体积参数的相关性.rn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63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7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61岁;腹部放疗28例,盆腔放疗35例;放疗前有腹、盆腔手术史43例,放疗前无腹、盆腔手术史20例;放疗期间行同步化疗者14例,无同步化疗者49例。定位CT采用5mm层间距扫描,CT图像传至CMS X i o4. 4计划系统,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分析靶区剂量分布及小肠受照的剂量学参数。照射剂量为2. OGy/次/天,5天/周,PTV接受处方剂量范围45Gy-66Gy。rn 结果:所有患者IMRT后在急性观察期内,全组患者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总发生率为34.92%(22例);≥2级损伤发生率为20.63%(13例),其中1级为14.29%(9例),2级为17. 46%(11例),3级为3.17%(2例)、4级为0%(0例)、5级为0%(0例)。rn 结论: 腹盆腔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多为1-2级,在本研究中,急性观察期内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发生率为20.63。患者的临床特征参数与腹、盆腔肿瘤患者放疗后引起的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发生率无明显相关。小肠的V20-60, D2cm3、D5c扩是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重要剂量学影响因素,可以较好预测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发生。小肠的V20, V55可能是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最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当V20>183cm3和V55>2cm3时,≥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发生率可能会明显增加。在放射治疗计划评估中,V20=183cm3和V55=2cm3可做为小肠的放射耐受剂量,应将其限制在适当范围内。
  •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自适应放疗中,淋巴直径与腮腺体积和肿瘤靶区变化的相关性研究,以便确定调强放疗(IMRT)再次计划的最佳时期.rn 方法:选择30例接受IMR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根据颈部淋巴结直径大小将他们分为3组:淋巴结阴性为A组,淋巴结阳性并≦3cm的患者为B组,直径>3em的为C组,每组10例.初始定位CT命名为CT1,每位患者在同一体位下每周重新扫描一次CT:即患者第6次、11次、16次、21次、26次、32次治疗前行日常验证扫描图像:获得CT2、CT3、CT4、CT5、CT6、CT7.将每次获得的CT图像传入治疗计划系统,由同一个放疗医师手动勾画靶区。rn 结果:腮腺体积变化:A,B,C三组左腮腺平均体积最终分别缩小:28.54%,42.00%,41.28%,右侧腮腺分别缩小:28.0%,42.9%,42.8%,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组内分析:①跟CT1相比,A, B组在CTa以后体积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la<0.05 ),C组在CT3以后就具有统计学差异(P13<0.05 )。三组CT4-CT7期间(患者第15次或20次放疗直到放疗结束期间)腮腺体积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47>0.05,P57>0.05 )。OC组相隔10次放疗,体积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13,P24,P35<0.05)。组间分析:CT;显示:A,B,C三组腮腺初始体积没有差异(P>0.05 )。OA,B两组之间在CTS以后腮腺体积开始具有统计学差异(PAB=0.039 } PAB=0.033 );A、C两组CT4以后体积开始具有统计学差异(PAC=0.043,PAC=0.007 )。②B,C两组体积随着放疗次数增加一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肿瘤靶区的体积变化:A,B,C三组GTVnx体积分别最终缩小:45.5%,39.4%,37.4%,B组左、右GTVnd最终减小77.3%, 84.8%} C组左、右GTVnd分别减小75.45%,69.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GTVnx, GTVnd都是在CT4或CT5之后,体积变化开始具有统计学差异(Pla<0.05,Pls<0.05 )。CT4}CT7期间(放疗15次以后一直到放疗结束期间)体积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ay>0.05 )。各组GTVnx,GTVnd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n 结论:1.随着放疗次数的增加肿瘤靶区和腮腺体积均明显缩小。2.出于保护腮腺的考虑,淋巴结较大的患者有必要提前修改计划,建议在10次放疗以后重新计划,可能在第20次放疗需要再次计划;淋巴结阴性或者很小的患者建议在15次以后。3.由于肿瘤、腮腺体积在20次放疗以后变化不明显,后半程放疗重新计划意义不大。
  • 摘要:尽管LQ模型在临床获得成功,但其深层次的意义尚不明了,尚没有从生物体的根本特性出发探究其意义,亦未从细胞演化的几何结构出发导出该公式.本文首先建立了三个公设:即生物演化作用量公设;生物组织的生物演化作用量之模矢量的测地线映射公设;以及LQ模型中的各参数可被赋予相空间的几何意义,即认为LQ模型中的各参数是相空间(在本文是指单参李子群恒等元的切空间)中各自基矢上的一个有向平行多边形的面积或一个多面体的体积公设;通过建立生物演化量泛函,和微分几何的流形概念,尝试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和推导出LQ模型.同时,也可以从算符和本征值的角度得到相同的结果。
  •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肺癌患者制定射波刀治疗计划过程中OMU优化参数对治疗计划的影响.rn 方法:选择10例肺癌行射波刀治疗的患者,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设定相同的处方剂量及剂量限制条件,优化步骤分别采用不加入OMU的一步优化与加入OMU的两步优化.比较两种计划的计划靶区(PTV)受量、适形指数(CI)、新适形指数(nCI)、均匀指数(HI)、正常肺组织受量、机器跳数(MU)、计划优化时间、治疗时间.rn 结果:两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使用OMU优化参数后,PTV的最大剂量Dmax及HI数值无变化;平均剂量Dmean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的最小剂量Dmin以及CI、nCI均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肺平均剂量(Lung Mean)及平均全肺低剂量体积的V5分别降低了0.30Gy与4.39%(P<0.05),计划的平均总机器跳数(MU)及平均治疗时间分别降低了4470.95与1.80min(P<0.05),因优化步骤增加为了两步,计划的平均优化时间增加了0.8min (P<0.05).rn 结论:肺癌射波刀治疗计划设计过程中是否添加OMU优化参数均可满足临床要求,OMU优化后的治疗计划可以显著降低治疗时间以及正常肺组织受量,提高了治疗效率.
  • 摘要:目的:研究在质子重离子扫描束治疗中,如何选择束斑大小(FWHM)和束斑间距(GS)的关系(n=FWHM/GS)以达到实际治疗时射野剂量均匀性的临床要求.rn 方法:对于质子重离子扫描束放射治疗,在理想情况下束流实施系统没有任何误差,用matlab软件模拟可以得到,当n≥1.1时射野剂量的均匀性就可以满足平坦度≤±3%的临床要求。但是实际治疗过程中,束流实施系统都存在误差,因此通过28个病人的治疗记录文件来分析治疗设备的束流实施系统的各项误差。对于束斑大小的偏差最大可达一18.39%土5.32%,位置的偏差最大可达到一0.00610.804,每个扫描点内的粒子数偏差可达到0.06%10.89%。然后用matlab编程模拟存在这些随机误差的情况下,n取值多少可以满足射野剂量均匀性临床要求,射野剂量分布示例,数据结果为,当n≥2.5时,射野剂量均匀性可满足≤±3%的临床要求。最后用胶片进行实际测量,对于质子和重离子,能量从低到高分别选取6个能量,然后对于每个能量生成不同n值的计划并实施,用胶片测量并分析平坦度。当n≥2.5时,射野剂量均匀性可满足≤±3%的临床要求,与软件模拟结果相同。rn 结果:对于现在所用的质子重离子扫描束治疗系统,在束流实施系统所能达到的精度范围内,编程模拟结果以及胶片测量结果均显示,当n≥2.5时,射野剂量均匀性可满足≤±3%的临床要求。rn 结论:在质子重离子扫描束计划设计中,选取束斑大小与束斑间距的比值n≥2.5时,可以满足治疗时射野剂量均匀性≤±0.3%的临床要求。
  • 摘要:目的:研究BT-125-1型125I放射性粒子剂量学特性,明确其剂量学参数,包括剂量率常数、径向剂量函数与各向异性函数.rn 方法:预实验研究热释光探测器临床剂量学特性,包括重复性、剂量响应、能量响应和剂量率效应.采用6MVX射线、相同活度125I粒子分别照射,研究热释光探测器对6MVX射线、125I粒子照射响应重复性.rn 结果:热释光探测器对于6MVX射线、i2sI粒子的响应重复性最大偏差分别为2.7%和4.0%。对于137Cs和125I粒子,热释光探测器的剂量响应均为线性。rn 结论:热释光探测器重复性好,对于137CS、125I粒子和6MVX射线剂量响应呈线性且无剂量率效应,但存在能量响应。BT-125-1型125I粒子剂量学参数热释光探测器测量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一致,最终值PharmaSeed BT-125-2型125I粒子、PharmaSeed BT-125-1型125I粒子和6711型粒子剂量学参数值接近。
  • 摘要:目的:研究二级准直器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中对降低晶体及眼球受照剂量的应用.rn 方法:随机挑选10例鼻咽癌行调强放疗的患者并分别设计两种在机架角度相同的情况下二级准直器角度分别为0°(Plan1)和旋转相应角度并固定以遮挡保护眼球和晶体(Plan2)的计划.处方剂量PTVnx为68Gy/30次.在保证满足临床剂量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晶体和眼球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别.rn 结果:两组计划靶区覆盖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且Plan2的PTVnx适形性因子CI要明显好于Plan1(P<0.05).Plan1和Plan2相比,前者的左、右侧晶体最大剂量以及左、右侧眼球平均剂量均明显高于后者,平均值分别为810.13cGy和611.93cGy(P=0.000)、811.72cGy和632.27cGy(P=0.000)以及1058.15cGy和877.77cGy(P=0.000)、1104.69cGy和928.02cGy(P=0.002).另外Plan2在保护脑干和脊髓上也更有优势(P<0.05).rn 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叶片透射和漏射线对晶体及眼球的受照剂量影响很大,旋转小机头,合理利用二级准直器遮挡,可减少叶片透射和漏射线,显著地降低了晶体及眼球的受照剂量.
  • 摘要:目的:测试基于矩阵探测器测量引导,在患者解剖图像上对计划剂量进行扰动修正的三维剂量验证系统(3DVH)的准确性,评估其临床应用可行性.rn 方法:分别设计一系列固体水模体测试计划,以指型电离室和慢感光胶片测量各测试计划的点剂量和平面剂量;利用3DVH系统得到重建剂量,将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和重建剂量分别与上述的测量剂量进行比较,以评估系统剂量重建准确性.分别选取头颈部肿瘤IMRT计划和前列腺癌VMAT计划各6例,比较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和3DVH系统重建剂量,分析系统验证结果的临床意义.rn 结果:就点剂量而言,除六周期振荡窄缝野和模拟C形靶区的IMRT和VMAT计划外,其他测试例的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和指型电离室测量剂量的偏差、PDP重建剂量和电离室测量剂量的偏差均不超过3%;就面剂量而言,其他测试例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和PDP重建剂量分布的γ通过率(3%/3mm)均高于98%.六例头颈部肿瘤IMRT计划靶区、PGTVnx、PGTVnd和六例前列腺癌VMAT计划靶区的D95和Dmean的重建偏差均小于3%,γ通过率均高于95%;两种计划的危及器官验证结果为,除IMRT计划左右晶体外,其他器官剂量-体积参数在总体上均有较好的符合率,γ通过率也均高于95%.rn 结论:基于患者解剖结构的3DVH三维剂量验证系统是调强剂量验证的一个理想工具,可以提供基于患者解剖信息的剂量验证评估.
  • 摘要:目的:探索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基于解剖信息的三维剂量验证方法.rn 方法:将8例Eclipse 8.6(Varian)计划系统设计完成的宫颈癌IMRT计划传入CompassR系统,系统基于MatriXX测量和CCC模型独立计算在患者的解剖影像上重建三维剂量分布,将重建剂量、Eclipse 8.6 (Varian)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和Compass计划系统计算剂量两两进行比较,分析PTV及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使用Gamma通过率(3%/3mm)评估剂量验证结果.并对计划系统计算剂量-重建剂量和Compass计划系统计算剂量-重建剂量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rn 结果:三维剂量验证PTV和其它正常器官的Gamma通过率都在95%以上,其它各项指标的偏离也都在3%以内.PTV的Gamma通过率TPS-CDD最高,其次是CDD-RDD,最后是TPS-RDD.TPS-RDD和CDD-RDD的相关性显示PTV的通过率相差在3%以内,但Dose at volume2的偏离超过了3%,另外膀胱的Average dose偏离也超过了3%.rn 结论:三维剂量验证可比较全面的评估各感兴趣的剂量误差,并且可以提供一个第三方的剂量验证.
  • 摘要:目的:测量和分析瓦里安TrueBeam型加速器常规剂量率(有均整)和超高剂量率(无均整)工作状态下中子累积剂量在机房的分布规律,为临床使用提出具体的辐射防护建议.rn 方法:机房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加速器等中心技师摆位处、治疗床远端、迷路近端和防护门内侧四个位置,设置5×5cm2、10×10 cm2、30×30cm2三种面积射野,各自出束500 MU、1000 MU、2000MU,等中心位置放置固体水模体模拟患者身体,测量均整器(Flattening Filter, FF)10MV射线600MU/min常规剂量率模式和移除均整器(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2400MU/min超高剂量率模式中子的累积剂量及消退时间,同时在机房外选取三个位置进行测量,分别为防护门外、操作室和主防护墙中心位置.rn 结果:中子累积剂量与射野面积大小呈反比;距离靶中心越近,中子累积剂量越大,机房内中子累积最大位置为治疗床远端,中子累积剂量均整器FF模式是移除均整器FFF模式的3倍多,明显减少;在治疗床远端,当出束剂量为2000MU,射野面积为5×5cm2时,FF模式和FFF模式下的中子累积剂量均数分别为645.1μSv和209.2μSv.中子消退时间消退时间与出束剂量成正比,相同条件下FFF模式下的中子消退时间小于FF模式,距离中心靶位点越远中子消退时间越快;从出束停止开始计算中子消退时间,中子消退时间均小于1分钟,最长的是摆位处55.7秒,最短的为防护门口30秒.机房外所有测量位置均无中子读数.rn 结论:加速器移除均整器后中子累积剂量明显下降.现有加速器机房防中子设计同样适用于超高剂量率(FFF)模式加速器.
  • 摘要:目的:比较宫颈癌放疗膀胱充盈与不充盈的摆位验证结果,探讨宫颈癌放疗时的理想模式.rn 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治疗的15例宫颈癌患者,年龄31~57岁.体位固定采用体模上会阴卡热塑模固定.患者仰卧位,正中矢状线与正中激光线重合,两侧体表标记线与两侧激光线重合.依病人舒适度选取合适的固定头枕.CT定位时患者膀胱充盈,CT扫描参数为:120KV,200mA,扫描层厚5mm,连续扫描.rn 结果:膀肤充盈与不充盈六维方向有两项误差经膀肤充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左右)方向和Y(头脚)方向的线性误差,膀肤充盈比不充盈的误差明显小。T检验结果显示15例宫颈癌患者在6个自由度中Z(腹背)方向线性误差和X, Y,Z方向旋转误差4项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X,Y方向线性误差的差别主要是膀肤充盈状态的不同,靶区位置移动所致。rn 结论:宫颈癌放疗膀肤充盈时在X,Y方向线性误差比不充盈时摆位误差明显小,膀肤充盈状态的不同会影响灰度模式匹配的结果,为了提高摆位治疗精度及疗效,应使患者治疗时状态与CT定位时状态尽可能一致。
  • 摘要: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第三方治疗计划系统验证放疗计划精度的可行性.rn 方法:实验选取雷泰公司的Linatech计划系统作为第三方验证工具,首先验证导入导出过程中ROI体积的变化,研究基于已有的ROI体积评估设计实验.在确保ROI体积变化极其微小的情况下,进行计划验算.Linatech计划系统通过验算从Eclipse计划系统导入的TG-119模体和病例计划,与报告中模体的点剂量测量值(电离室Famer 2571进行点剂量测量)以及Eclipse计划系统中模体及病例的计算值比较,评估计划剂量的精确性.原计划与验算计划以距离偏差小于5mm且剂量偏差小于3%作为通过标准,采用PTW verisoft软件在中心层面进行γ通过率验证.rn 结果:在ROI体积评估中发现ROI体积改变极其微小,差异主要表现在小体积区域或者直角模型中.在TG-119几何模体验证中,原计划、验算计划与测量值基本一致.在病例计算中,原计划与验算计划在乳腺癌中的差异较小,而在鼻咽癌中的差异相对较大.在中心层面剂量的γ通过率评估中,所有病例的γ通过率均在90%以上.乳腺癌通过率相对较高,AAA原计划和Acuros XB原计划分别为95.6%和97.53%.鼻咽癌的为94.67%和96.83%.rn 结论:利用已有的他方治疗计划系统验证剂量的精确性方法可行,但一些功能仍需完善,差异的具体范围仍需数量较多的病例验算才能确定.
  • 摘要:条形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一维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最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具有很多优点;1).输入速度快;2).可靠性高;3).易用性好;4).性价比高等.目前条形码在社会各界早已普遍应用,但在医院的应用并不普及,而目前在医院所使用的条形码技术多是为每一患者打印多个不干胶粘贴的条形码标签,在患者的各种诊断及治疗材料上粘贴.这种方法与之前通过工作人员手工敲键盘的方式相比己经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在操作过程中毕竟要工作人员手工粘贴条形码标签,而只要有手工操作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人为错误。并且粘贴标签后的患者资料不规整,不美观。笔者医院使用的治疗计划系统(TPS)有Varian公司的Eclipse和Philips公司的Pinnacle3 0针对这两种不同的TPS分别分析,并在其各自打印的治疗计划报告单中加入用来标识患者ID的条形码标识(此条形码只是患者ID号,患者的所有信息都保存在治疗计划系统和治疗网络系统中)。找到各自计划切入点,并利用其自身的系统去调用患者ID号在治疗计划单上的合适位置打印上患者ID的条形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