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饵料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344篇,会议文献有42篇,学位文献有189篇等,活饵料的主要作者有张强、赵文、马志珍,活饵料的主要机构有大连水产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西藏蕴藏着丰富的盐湖资源,为了调查西藏盐湖的生物资源多样性,分别于2019年9月和2020年7月对西藏那曲市和阿里地区的30个湖泊进行了调查.采集了当穹错、班...
2.[期刊]
摘要: 在低温低盐条件下(水温21~23℃,盐度为0.5%),采用静水试验法,开展了高铁酸钾、聚维酮碘和次氯酸钙等3种消毒剂对平均全长(1.12±0.45)cm南美白...
3.[期刊]
摘要: 2021年7月对湖南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对浮游植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鉴别,以及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6门...
4.[期刊]
摘要: 通过对横岭湖自然保护区丰水期浮游植物进行采样研究,运用对浮游植物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定了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以及P-IBI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5.[期刊]
摘要: 乳酸菌Lactobacillus能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促进鱼类的生长和发育,增强鱼类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一种安全的微生物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本文通过综...
6.[期刊]
摘要: 小球藻是一种富含营养物质的藻类,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等重要作用。小球藻不仅是适宜轮虫培育的理想食物,还具有调节水质、提高水体含氧量、为水产...
7.[期刊]
神经毒素BMAA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摘要: 神经毒素β-N-甲氨基-L-丙氨酸(β-N-methylamino-L-alanine,BMAA)主要来自淡水或海洋环境中的蓝藻和硅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明...
8.[期刊]
摘要: 在pH值为8.0、温度为27℃、盐度为3.0%的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高锰酸钾(KMnO_(4))、甲醛(HCHO)和强氯精(TCCA)3种常用消毒剂对早...
9.[期刊]
摘要: 为探究阿坝州黄河流域干支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2021年4月,在黄河上游设置白河唐克镇、白河汇合处、白河红原阿木乡、白河月亮湾、黑河君临圣地、黑河牧场...
10.[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已达到世界总产量的3/4。而随着鱼类产量的提高,鱼类疾病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抗生...
11.[期刊]
摘要: 自盐碱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耐盐的舟形藻类硅藻杯状藻,探究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对其生长、光合参数、多糖、可溶性蛋白、油脂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a...
12.[期刊]
摘要: 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EPA和DHA)是海水鱼和甲壳类亲本和苗种培育的关键营养因子.卤虫幼体是重要的水产苗种生物饵料,不同产地的卤虫幼体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有...
13.[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虾青素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种群增长的影响及其富集效果,在水温为23~25℃、海水盐度为18的条件下,以仅投喂微拟球...
14.[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细胞周期蛋白B(CyclinB)基因在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卵母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为揭示光裸星虫卵母细胞发育的分子机...
15.[期刊]
摘要: 用平板划线或稀释法从湛江的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翡翠贻贝、华贵类栉孔扇贝和褐蓝子鱼肠道中分离红酵母.根据形态和碳源利用特征进行分型,利用5.8S-ITS和26...
16.[期刊]
摘要: ARIZ是TRIZ理论中解决复杂问题的一套工具。基于TRIZ理论,对卤虫卵脱壳问题进行描述,建立系统功能模型,对问题进行因果分析,确定问题关键点,并对问题关键...
17.[期刊]
摘要: 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 Lemmermann)是一种小型的海洋浮游硅藻,细胞壁薄,多数为单个生活,具有适盐性广、耐高温、繁殖速度...
18.[期刊]
摘要: 通过优化梯度洗脱条件和类胡萝卜素提取条件,探索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检...
19.[期刊]
摘要: 2020年1—12月,在杞麓湖选取了6个标准样点,调查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和关键理化因子的时相变化,结合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分析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及...
20.[期刊]
摘要: 乳酸菌是对一类能够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益生菌。在水生动物养殖中,科学应用乳酸菌可以促进水生动物生长、提高饲料...
1.[会议]
摘要: 目前由于商品化卤虫卵普遍的低孵化率,如何提高其孵化率及无节幼体的中短期被采食率成为水产育苗生产中节约成本的关键.本试验通过观察在不同盐度(5‰,10‰,20‰...
2.[会议]
摘要: 本研究采用f/2 培养基,以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Zn2+和Pb2+)对牟氏角毛藻进行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3.[会议]
摘要: 2005年夏季,以安邦河湿地为例,对寒区湿地浮游植物及其水环境理化因子监测,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采到浮游植物7门82种,其中绿藻...
4.[会议]
摘要: 在当前养殖业急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复合益生菌以其独特的性能特点在水产养殖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对复合益生菌作用机理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因此研究...
5.[会议]
几种单胞藻饵料对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的影响
摘要: 采用实验生态的方法,研究7种单胞藻饵料:小球藻(Chlorella.sp)、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 lbana)、三角褐指藻(Phaeodac...
6.[会议]
翘嘴鳜养殖配套饵料鱼的评价研究——赤眼鳟和麦瑞加拉鲮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摘要: 本文从赤眼鳟和麦瑞加拉鲮生物学特性的角度评价了两种鱼作为鳜鱼养殖饵料鱼的适宜性.结果表明,麦瑞加拉鲮为底层性鱼类,赤眼鳟为中上层鱼类,但鳜鱼皆喜猎食;两种鱼均...
7.[会议]
摘要: 为了探讨类球红细菌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海参、河蟹为试验材料,通过掺菌饲料投放、池塘养殖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类球红细菌对水产养殖水体的水质有明...
8.[会议]
摘要: 在20℃、25℃、30℃、35℃4个温度梯度下,分别进行耐高温隆线溞与大型溞生长发育特性的测定;在20℃-35℃温度范围内设置间隔5℃、10℃、15℃3个温差...
9.[会议]
摘要: 在室温、自然光照条件下,研究不同二氯异氰尿酸钠浓度对小球藻、扁藻、小新月菱形藻、湛江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mg/L以上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对单胞藻的细胞...
10.[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体外固定鲤鱼((Cyprinus carpio)前肠黏液,结合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对来源于鱼肠道的肠球菌和柠檬酸杆菌以及养殖水体中的芽孢杆菌的附着活性、...
11.[会议]
摘要: 本文综述了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在分析微生物多态性的原理,介绍其技术步骤、影响因素和优缺点,阐述了研究鱼类肠道菌群的意义,并列举了D...
12.[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灭活菌等主要益生菌的应用情况,阐述了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竞争化学物质或能源作用方式。
13.[会议]
摘要: 2004~2006年对北京地区白河和温榆河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白河浮游动物137种,隶属于78个属,其中原生动物最多,共计73种,其次是轮虫55种...
14.[会议]
摘要: 本文着重探讨了轮虫、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等饵料浮游动物培养利用现状和在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前景。为水生观赏动物养殖中活饵料使用和开发新的饲料蛋白源提供参考。
15.[会议]
摘要: 2005年7月25-7月26日采用黑白瓶法,选择在漫山南和漫山边2点作为太湖的代表点对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漫山南和漫山边的水柱日毛初级生...
16.[会议]
摘要: 单巢类轮虫有性生殖发生的机理一直存在争论,非混交雌体、混交雌体和雄体是否存在分子表达水平上的差异也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温度刺激,分别获取萼花臂尾轮虫的非混交...
17.[会议]
摘要: 骆马湖位于江苏省宿豫县和新沂市境内,面积233.3km2,是典型的过水性湖泊。70年代有关研究单位对湖区底栖动物的种类、分布等进行过调查分析。随着渔业生产的发...
18.[会议]
摘要: 褶皱臂尾轮虫是海水鱼类和甲壳类人工育苗中最常用的饵料动物,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培养利用。本文比较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培养的蒙古裸腹溞和褶皱臂尾轮虫的种群动态,旨在...
19.[会议]
摘要: 单细胞藻类是贝类育苗幼体培育过程中的主要饵料,是决定贝类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在贝类育苗中常常出现饵料供不足、不及时以及生产池饵料污染严重,藻种又不能及时供...
20.[会议]
摘要: 双齿围沙蚕是鱼、虾、蟹等水产经济动物的优质饵料和常用钓饵,研究沙蚕的大规模繁育技术,开展工厂化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国内外对双齿围沙蚕的研究主要集...
1.[学位]
摘要: 枝角类是一类小型低等的浮游甲壳动物,在海洋中,迄今只发现11种,其中只有8种被认为是真正的海洋枝角类,在我国已记录5种。海洋枝角类种类虽少,但是在繁殖盛季,其...
2.[学位]
几种单胞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转录组分析
摘要: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不断减少,海洋渔业捕捞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生生物蛋白质食物来源的需求,水产养殖已成为最重要的水产蛋白源供应手段。在鱼、虾等经济动物的培育和养殖...
3.[学位]
几种单胞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转录组分析
摘要: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不断减少,海洋渔业捕捞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水生生物蛋白质食物来源的需求,水产养殖已成为最重要的水产蛋白源供应手段。在鱼、虾等经济动物的培育和养殖...
4.[学位]
摘要: 近十年来,国内水产品的总产量持续上升,年产量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六千万吨。研究发现,在养殖过程中,采用中草药、益生菌能够减少和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有效降低水产养殖的...
5.[学位]
摘要: 野外水体中细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微生物种类繁多,加之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使得传统的室内培养方法培养出的纯藻与野外微藻生理性能不同,以该纯藻为对象得出的相关...
6.[学位]
饲料中添加藻蓝蛋白对三角鲤生长性能、营养、免疫及消化生理的影响
摘要: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藻蓝蛋白(Phycocyanin)对三角鲤(Cyprinus multitaenata Pellegrin et Chevey)生长性...
7.[学位]
摘要: 巨蚓科(Megascolecidae)是陆栖蚯蚓中最大的类群,由于巨蚓科蚯蚓分类的复杂性,在其分类系统、属级单元及物种类群的相互关系和单系性等方面一直有较多争...
8.[学位]
摘要: 巨蚓科是我国的主要蚯蚓类群,其系统发育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分类学研究无法阐明巨蚓科蚯蚓的系统发育关系,因此联合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方法探讨该类群的物种演化与系...
9.[学位]
摘要:
第一部分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病害频发,利用益生菌来改善生态环境、预防治疗水产动物疾病已经越来越得到认可。本部分对水产益生菌...
10.[学位]
摘要: 乳酸菌具有广谱、高效、稳定、安全的特点,可以通过产生有机酸、过氧化氢和细菌素等抑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加强宿主机体肠道微生物的屏障作用,间接提高宿主非特异性...
11.[学位]
摘要: 单胞藻是生态系统重要的初级生产力,在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单胞藻培养过程中,营养盐是影响微藻生长及产物积累的重要因素,所以单胞藻培养中,通过优化营养盐的种类...
12.[学位]
维生素B12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 维生素B12(Vitamin B12)又叫钴胺素,是唯一一种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自然界中的维生素B12都是依靠微生物合成的,高等动植物不能制造维生素B12,...
13.[学位]
摘要: 鲫(Carassius auratus)属于鲤形目,鲤科,鲤亚科,是我国重要的杂食性经济鱼类之一。因为其营养价值丰富,肉质鲜嫩,产肉率高,经济效益较好,在我国...
14.[学位]
摘要: 健康养殖的关键因素是养殖水体中生态环境状况,而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理化因子状态对健康养殖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养殖池塘中氮素积累普遍过高,对水体及养殖...
15.[学位]
摘要: 玉米秸秆来自于一种典型的陆生植物,可作为陆源性有机碳进入水体生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等,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被认为是浮游...
16.[学位]
摘要: 轮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饵料,能够提高鱼、虾、蟹育苗阶段的成活率。但是轮虫的培养的技术不完善,密度不稳定,生产中供不应求。并且使用传统酵母培养的轮虫缺乏对幼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