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站
参考站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67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70768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测绘工程、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地理空间信息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2011年年会暨“北斗”产业化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论坛、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等;参考站的相关文献由561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树国、冯威、徐爱功等。
参考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0768篇
占比:99.79%
总计:70920篇
参考站
-研究学者
- 潘树国
- 冯威
- 徐爱功
- 祝会忠
- 葛茂荣
- 王庆
- 吴波
- 高猛
- 黄丁发
- 刘玺
- 张勇
- 张良
- 杜洪伟
- 柯福阳
- 邓健
- 高成发
- 高旺
- 姚山峰
- 孔建
- 徐宗秋
- 杨华
- 王媛娣
- 王永泉
- 王胜利
- 王鑫哲
- 程宇
- 程鹏飞
- 许超钤
- J·希尔雅里纳
- J·西尔雅里纳
- K·弗格森
- L·维罗拉
- L·韦罗拉
- 丁乐乐
- 万程程
- 严航
- 乔轶
- 付思超
- 任胜
- 任阳
- 侯启东
- 刘寿泉
- 刘恒
- 刘晖
- 刘翔
- 刘若普
- 刘金萍
- 卢奕
- 史峰
- 吕华新
-
-
刘永波;
黄会永
-
-
摘要:
吉大港市是孟加拉国最大的港口城市,近年来中国参与当地工程建设日趋增多。当地测绘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对工程勘测设计的高效开展造成了制约。阐述了在吉大港市临时搭建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方法和过程,并对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进行了评估。临时搭建的吉大港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实现了厘米级实时动态定位,满足了水利工程测绘中高精度空间定位的需要,可为国外落后地区高效开展测绘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
-
王豪威
-
-
摘要:
边坡工程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对其进行变形监测是保证边坡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GNSS技术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可全天候观测、易于实现全系统的自动化等优势。以GNSS技术为基础,将其与计算机技术、数据远程传输技术相结合构建边坡自动化监测系统,并将其运用到边坡结构安全监测中。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边坡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边坡自动化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李威
-
-
摘要:
黑龙江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HeiLongiang GNSS 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简称HIJ-CORS)是为满足黑龙江省内基础测绘、高精度勘测设计和施工资源调查和其他延伸服务而建立的连续运行的参考站网络系统,它是在全黑龙江省范围内建立的永久性参考站,通过网络互联构成新-代的网络化的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不仅可以向省内各国土局用户提供高精度.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基准,并可向规划、水利、交通、林业等部门提供各种数据服务,还可以向各层次用户提供导航、时间、灾害防治服务等。
-
-
-
刘瑞华;
吕吉方
-
-
摘要:
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建设,系统服务性能不断提升,星基增强系统可以增强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完好性服务等性能,满足高精度用户的需求.地面参考站是星基增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布局、数据采集与地面传输网络等对星基增强系统的服务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从中国地壳监测网中选取25个参考站作为北斗星基增强系统的布站方案,对中国区域参考站的几何定轨条件,卫星可视性以及电离层穿刺点分布和数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地面参考站布局原则,有利于星基增强系统的地面数据传输网络的建设,并给出中国区域地面参考站的布局建议.
-
-
龚权华
-
-
摘要:
1 GNSS定位现状。一般来说,传统的RTK定位系统提供的单点定位精度并不高。因此衍生出设立基准站、向移动站发送差分改正数据,以提升移动站相对定位精度的模式,有效地将测量精度提升至厘米级。这种在地面设立基准站的模式称为地基增强,即在稳定或相对稳定的地方,建立一个可以覆盖整个施工区域的参考站。
-
-
何忠伟
-
-
摘要:
当前我国各地农村都开始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为了确保农民切身利益,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过程中,需要做好地籍测绘工作,做到农村宅基地的界址清晰和面积准确,以有利于解决问土地权属纠纷,促进规范宅基地管理和流转工作水平的提高。文中从地籍测绘概述入手,并进一步对GPS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地籍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
-
-
-
摘要: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随着卫星定位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对快速高精度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就是RTK(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的关键在于使用了GPS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并利用了参考站和移动站之间观测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式除去移动站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分米甚至厘米级)的定位。
-
-
-
陈寿辙
-
-
摘要:
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实时发送与实时分析等特点,节省了人力与物力,提高了对变形体监测和分析的效率,其在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方式受地形影响大、费力费时、不易自动化等缺点.本文针对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可全天候观测、易于实现全系统的自动化、精度可靠等优势,并结合生产实践,对基于GNSS技术的矿区开采沉陷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
-
-
冯倩君
- 《第六届京港澳测绘技术交流会》
| 2009年
-
摘要: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已广泛应用于各项测绘工作上,澳门分别于2002年、2006年及2008年建立三个GNSS参考站- FOMO、DSMG及COAL,本文首先介绍本澳三个GNSS参考站的发展历程、系统架构、功能及服务等,另外为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及达到共享的目的,在互联网上建立澳门卫星定位系统参考站服务网,向使用者提供三个参考站的观测数据下载服务及自动坐标计算服务.为完善本澳大地控制网,建立一个高精度的大地基准框架,三个GNSS参考站于2008年连结至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 2005上,本文将简介连结至ITRF2005时所采用数据、解算方式及成果分析比较,以及本澳大地基准网的更新状况.将三个GNSS参考站连结至ITRF2005提升了参考站的精度,使其与国际先进的导航及定位技术接轨,为本澳与邻近地区大型建设的落实、监测区域性地理变化如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等提供良好的基础.
-
-
-
CHENG Pengfei;
程鹏飞;
CHENG Yingyan;
成英燕
- 《2018测绘遥感高层论坛》
| 2018年
-
摘要: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发布后的推广使用不仅涉及大量参心坐标系下的成果转换,同时也涉及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手段获得的点位坐标的归算.获取GNSS观测数据和将其归算到CGCS2000采用的策略方法不同,如参考站选择原则不同,整网平差前的分区方案不同以及采用不同的方法将位置从当前历元改正到CGCS2000等,将会使最终的CGCS2000系下的坐标差异较大,最大可达到分米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GNSS数据处理的多个环节中依赖数据处理软件操作者的理解,存在人为的选择,换言之,GNSS数据处理缺乏科学的规则为依据.鉴于此,采用一种统计方法,即监督聚类作为参考站选择规则;采用间距分区法进行区域划分;并用板决运动归算方法将当前历元位置改正到CGCS2000.其中基于间距分区方案的站坐标解算精度优于区域划分方案,三维方向的坐标精度优于2mm.通过以上方案设计,X、Y、Z方向上的速度从0.92、0.72、0.97mm/a分别降至0.19、0.45、0.32m m/a,优化和改进了CGCS2000框架维持精度.
-
-
-
依鸿波;
修洪玉
- 《2007年全国城市勘测新技术研讨交流会》
| 2007年
-
摘要:
该项目是将空间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测绘技术与气象学、水利学、地震学、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相融合的实用化系统。项目方案是在哈尔滨市8个行政区范围内建立5个永久性连续运行GNSS参考站,各参考站观测数据通过专用数据通信网传送至数据管理中心,经过处理后按不同要求实时或非实时通过专用网或因特网向用户发布国际通用测量数据、原始测量数据及国际通用格式的差分数据,以满足各类不同行业、不同用户对精密定位、快速和实时定位、测速、测时、位移测量及测定气象参数的要求。建成后的HRBGNSS可以满足城市规划、国土管理、城乡建设、基础测绘、灾害监测、环境监测、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精细农业、自动化施工、物流配送、交通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等多种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