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影像
卫星遥感影像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384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83485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北京测绘、测绘标准化、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第九届京港澳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交流会、2014年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2014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学术年会等;卫星遥感影像的相关文献由958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国金、张兆明、秦静等。
卫星遥感影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3485篇
占比:99.75%
总计:83692篇
卫星遥感影像
-研究学者
- 何国金
- 张兆明
- 秦静
- 马潇
- 龙腾飞
- 不公告发明人
- 傅俏燕
- 张金龙
- 费香泽
- 付卓
- 侯鹏
- 孙阳阳
- 张文国
- 易尧华
- 杨松林
- 杨栩
- 王宏伟
- 王密
- 王建华
- 王猛猛
- 祁元
- 祝青
- 肖如林
- 袁媛
- 谭衢霖
- 贾永娟
- 金永涛
- 陈曦
- 靳川平
- 韩杰
- 高吉喜
- 魏庆朝
- 刘华清
- 刘慧杰
- 刘津
- 史照良
- 吴颖丹
- 孙涛
- 朱永松
- 李念
- 杨冰
- 杨博
- 杨知
- 武坤
- 焦伟利
- 王小燕
- 王港
- 王轶
- 索安宁
- 袁继颖
-
-
余俊鹏;
吴伟东;
孙佳明;
满益云;
沈刚
-
-
摘要:
卫星光学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是制约其定位精度的重要原因。采用一般系统误差补偿模型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影像复杂畸变。本文在有理函数模型RFM平差方案基础上,根据傅里叶级数的逼近特性,提出用二元傅里叶多项式代替一般多项式作为系统误差补偿项,以适用符合连续条件的任意形式畸变。仿真和实际数据平差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补偿由于影像内外方位元素误差造成的像方定位系统误差及不同大小的畸变。在控制点充足的条件下,附加3阶傅里叶补偿项的RFM平差定位精度显著优于附加一般多项式补偿项的常规方法,其中SPOT-5异轨立体像对平差后平面和高程定位精度可分别达到3.34 m和2.48 m,QuickBird同轨立体像对平差后平面和高程定位精度分别达到0.77 m和0.54 m,均达到了子像素精度水平。二元傅里叶多项式可作为一种通用的影像系统误差补偿模型,拓展应用于航空和近景影像的畸变校正。
-
-
王剑锋;
林竹翀;
石乾乾;
周敬博;
许宇栋
-
-
摘要:
1任务评估背景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影像的应用领域和应用需求迅猛增长,对遥感影像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影像分辨率和区域时效性要求,即在载荷参数指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摄影任务,这就需要对卫星区域任务进行任务评估,通过评估在有效时间段内能否完成任务,对任务整体完成情况进行把握。
-
-
-
-
摘要:
一、将国产卫星遥感影像定位精度从300米提高到5米,开创了国产卫星高精度测图从国内走向全球的新时代。1985年,李德仁在留德期间,首创了偶然误差、系统误差、粗差的可区分性理论,以及系统误差和粗差检测方法。德国洪堡基金评委Grafarend教授等一致认为他“解决了一个测量学的百年难题”;他提出的粗差检测“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摄影测量界称为“李德仁方法”,联邦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1988年授予他汉莎航空奖。
-
-
-
周斌;
李航;
李晶;
史宇迪;
王嘉琳;
张琪;
王安庭;
郭威
-
-
摘要:
基于传统的水体面积提取方法,实现对辽宁本源五大水库的面积提取。同时,结合汛期前与汛期时降雨情况,分析降水与水库面积变化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辽宁五大水库水体面积的变化情况与降水量存在显著关系。
-
-
李少华;
朱校娟;
吕燕妃
-
-
摘要:
文章介绍了卫星遥感影像从原始数据到影像产品处理的技术流程和典型问题的处理方法,并以多源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别采用PCI GXL、SCP Titan两种影像处理平台进行影像处理,对比两种平台影像生产效果,为影像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
彭继达;
马治国;
张春桂
-
-
摘要:
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配准中,由于数据量的迅猛增长以及分辨率的提升,使配准精度逐渐下降,配置工作越堆越多。为此,文中设计一种基于特征点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方法。对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实施云层二值化、灰度拉伸这两种预处理。云层二值化的处理主要通过OSTU算法实现,灰度拉伸处理使用的方法是直方图均衡。基于影像特征点,通过SURF算法实施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特征点提取。通过提取的特征点在遥感影像上构建多个小面元区域,利用小面元微分纠正的方式对2幅影像实施精确配准。为实验配置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使用2种影像数据测试设计方法的配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对于白天非雪天拍摄的图像与白天雪天拍摄的图像的配准精度都很高,二者差异较小;对于相同场景、不同传感器拍摄的影像以及不同场景、同一传感器拍摄的影像,设计方法的配准精度均较高。说明设计方法能够克服不同因素的影响,实现较为精准的自动配准。
-
-
付宝晶;
李自立
-
-
摘要:
遥感影像中地物复杂多样,为得到较高精度的河流区域信息,弥补单一特征河流提取适用性受限的局限,提出一种融合纹理、光谱和形状特征的河流区域提取方法。首先选取图像红外通道作为输入,根据纹理特征计算灰度共生矩阵,并选取灰度共生矩阵统计量中的角二阶矩图作为处理对象;接着根据光谱特征对角二阶矩图进行最大类间方差(OTSU)计算获取二值图像;然后进行连通域标记,根据几何特征构建特定滤波器以滤除非河流噪声,最后生成精度较高的河流流域图。处理的河流遥感影像中包括了林地、城市、山地、耕地等不同类型的区域,通过与经典算法的对比验证,提取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提高河流流域提取的精确度和完整度。
-
-
姚瑞(摄影报道)
-
-
摘要: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指导意见》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要求,推动淮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复苏,2022年9月至11月,淮委组织完成了黄河故道航拍调研。淮委组织技术单位采用无人机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对黄河故道约730公里长河段开展了航拍,涉及豫、鲁、皖、苏四省8市18个县区。
-
-
王赫生;
龚建师;
周锴锷;
陶小虎;
李亮;
朱春芳;
叶永红;
许乃政
-
-
摘要:
近几十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水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流域内水文过程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作为水平衡研究的重要均衡项之一,地表蒸散发量的遥感反演也成为流域尺度水循环研究的热点。“沙颍河涡河流域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组结合几十年的成果积累,采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融合多时相观测信息,开展淮河流域及东南诸河流域土地利用和蒸散发量的遥感反演工作,获得了以下新认识。
-
-
Haiyan Pan;
潘海燕;
Xiaohua Tong;
童小华;
Huan Xie;
谢欢;
Huan Xie;
陈雷
- 《第六届全国地理信息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它横跨三个国家:肯尼亚(6%)、乌干达(43%)和坦桑尼亚(51%).维多利亚湖养育了周边约3000 万的人口,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农业、工业、旅游、交通等用水,对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三个国家乃至整个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n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结合激光高度计、雷达高度计等数据,可以动态监测的湖泊的表面面积、水位和体积的变化,为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利用激光高度计和雷达高度计,可以有效的监测湖泊水面高度的动态变化。通过对ENVISAT和ICESAT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维多利亚湖的水面高度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利用高度计数据,结合遥感影像,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可以建立面积和水位、体积和水位的关系,可以揭示过去几十年维多利亚湖的水体体积变化趋势。
-
-
周惠红
- 《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八次学术信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遥感已形成了一个从地面到空间,从信息数据收集、处理到判读和理解应用的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立体观测体系,遥感具备的特性和优势使得遥感技术成为人类获取地球资源和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随着卫星遥感影像获取的便利和分辨率越来越高,影像处理技术不断成熟,在地图制图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本文通过作者多年的地图编绘及更新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影像图中各种地物要素的解译技巧,结合地形图的资料,实现对地理底图编绘中地物要素的现势更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遥感影像更新地理底图方法可行,技术成熟,便捷、容易识别,能够提取其动态变化信息。使地理底图的现势性更准、更新、更快,大大缩短更新作业周期,满足急需用图的需要,而且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受影像数据的局限,只能获取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几何形状,而不能提取高程数据,要素的属性也需通过其他资料或外业实地调查确认。因此,作业时如果配合GPS外业测量和调查其效果更好,弥补内业无法提取有关信息的缺陷,使地理底图更新内容更全面,提高其地理精度。
-
-
虞欣
- 《第九届京港澳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在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内业作业人员进行人工解译或判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可以定位,无法定性"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面向对象的地表覆盖图斑半自动解译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内业作业人员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勾绘"图斑的基础上,针对那些"可以定位,无法定性"的图斑,再利用贝叶斯网络进行地表覆盖图斑的解译,将其作为内业作业人员解译或判读的一种辅助工具.特别是当遇到外业人员无法或很难到达的区域,本文提出的方法更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实际上,本文提出的方法也可以作为质量检查的一种辅助工具.此外,本文经过相关的实验与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都作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
-
龚芸;
祝晓坤
- 《第九届京港澳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北京地理国情普查应用高分一号、资源三号、中国资源二号、天绘一号等国产卫星数据作为时点核准的数据源,本文利用无像控自动匹配实现北京市时点核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快速纠正,并基于高精度像控点,对比分析上述国产卫星遥感影像的纠正精度.
-
-
Gao Chunlin;
高春林;
Li wei;
李卫
- 《2014年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山区地形复杂,树木丛生,相对平原,山区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尤其困难.本文分析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DEM用于输电线路选线的可行性及技术优势,并通过某线路实践讨论了该应用的工作流程及关键技术.通过220kV巫溪—九盘输电线路生产实践,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结合DEM用于山区线路选线设计是切实可行的。相比地形图,优势比较明显,提升了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路径成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增加了前期规划设计的深度,从源头上控制了工程费用,它以三维可视化技术支持差异化设计,避免全面提高设计水平引起投资增长;它还支持大范围的综合优化,实现整体效益,实现了电网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以预见,随着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发展和电网建设不断深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将广泛应用于线路设计中。
-
-
涂晓扬
- 《2014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不同地形条件下植被覆盖分布差异明显,对地形因子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被覆盖格局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北京一号卫星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地统计分析和分形分析方法,开展福建省NDVI与地形因子空间格局的多尺度研究.结果表明:NDVI、坡度与坡向在小尺度范围内空间格局变化明显,而高程的空间格局在小尺度范围内相对比较稳定,其Moran'sⅠ指数与坡度、坡向相比最大,表明福建省地形的空间结构主要是由高程来决定的;NDVI与坡度的Moran's Ⅰ指数均在5220m处出现谷值,表明坡度可能对NDVI单元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NDVI及地形要素的分形维数变化曲线均在5220m处出现谷值,一定程度上说明地形要素较为规则的空间分布可能对NDVI单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
-
陈江;
丛风波
- 《第十八届中国遥测遥控科技大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卫星遥感影像在沿岸测绘保障中的应用的初步分析研究,积极探索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武器试验测控综合保障工作中的应用前景,为在今后工作中的推广使用积累一定的技术基础,并为武器试验综合测控保障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