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G-3
MSG-3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68篇,主要集中在航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参考工具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专利文献393222篇;相关期刊37种,包括科技信息、科技视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等;
MSG-3的相关文献由10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恒、徐志锋、蒋庆喜等。
MSG-3—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3222篇
占比:99.98%
总计:393290篇
MSG-3
-研究学者
- 周恒
- 徐志锋
- 蒋庆喜
- 蔡禹舜
- 丁昌昆
- 刘欢
- 孙滨
- 张勇
- 张改华
- 张磊
- 曲建东
- 朱昊
- 林振华
- 林雷
- 王勇
- 王晓熠
- 程凯
- 聂挺
- 苏茂根
- 谈云峰
- 陈里根
- 顾海健
- 黄颖
- 万蓉
- 付金华
- 任文明
- 关博
- 冯成慧
- 况薇
- 刘东山
- 刘佳奇
- 刘兴宇
- 刘延利
- 刘松岑
- 刘素娟
- 刘育斌
- 卢翔
- 卿新林
- 吴世德
- 周岩
- 周燕佩
- 唐学军
- 唐家强
- 商桂娥
- 孙启杰
- 孙振兴
- 安辉
- 崔浩
- 庚桂平
- 张元卿
-
-
冯成慧;
王乾平;
刘育斌;
唐家强;
刘佳奇
-
-
摘要:
民用飞机襟翼下沉铰链机构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收放运动机构,其维护成本对运营经济性影响较大。针对民用飞机襟翼下沉铰链机构维护成本预计与实际运营差距较大的问题,基于MSG-3(Maintenance Stee ring Group 3)分析法提出一种维护成本预计方法。以损伤容限分析结果为参考数据,通过MSG-3分析得到襟翼下沉铰链机构的检查方法、门槛值和检查间隔;根据维护任务的性质和来源,建立直接维护成本预计模型,对襟翼下沉铰链机构维护成本进行预计;以具体机型的襟翼下沉铰链机构为例,验证维护成本预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维护成本预计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预计机体结构维护成本,相对其他方法更贴近实际运营。
-
-
-
马一非
-
-
摘要:
为确定民用飞机系统MSG-3分析中具备系统功能的结构件的间隔,综合MSG-3分析中系统和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可操作的具备系统功能结构件的计划维修间隔确定方法,同时结合某国产飞机型号给出了计划维修间隔确定的应用案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应用于在民用飞机计划维修要求制定过程中,具备系统功能结构件的计划维修间隔确定.
-
-
顾新;
刘松岑
-
-
摘要:
目前,预测性维修技术尚未在维修大纲领域广泛应用,但随着大数据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预测性为中心的维修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梳理了维修理论和维修方式转变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预测性维修技术的发展条件;基于IP-180和MSG-3研究了以预测性维修为中心的维修项目建立方法,指出计划性维修项目转化为预测性维修项目是可行的;总结了当前飞机预测性维修项目建立存在的困难,并给出了适用于飞机预测性维修项目建立的建议和策略.
-
-
-
黄俊;
顾嘉旭
-
-
摘要:
国际维修审查委员会政策委员会(IMRBPB,international maintenance review board policy board)于2018年4月正式通过了IP180,用于指导主制造商在制定计划维修要求时,将MSG-3与飞机健康管理(AHM,aircraft health monitoring)技术结合,以替代部分传统定期维修任务,提高维修效能。当前,中国主制造商未在机型设计之初考虑AHM系统的应用场景,在与MSG-3的结合过程中仍有不少前提条件需明确。基于对MSG-3和IP180的理解,解读AHM相关分析逻辑的技术要点和具体步骤,并识别制定飞机维修计划的关键环节,明确前提条件和实施要求,为AHM方案的真正落地实施提供参考。
-
-
周岩;
任文明;
蒋庆喜;
赵亚军
-
-
摘要:
传统基于MSG-3的民用直升机维修大纲分析方法未充分考虑健康与使用监测系统(HUMS)的影响,已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不适应性等问题.本文在MSG-3的总体分析框架下,开展了HUMS技术对民用直升机维修任务的影响研究,全面分析了HUMS技术对系统/动力装置、结构、区域、闪电/高强度辐射场维修任务的影响,提出了一套考虑HUMS技术的MSG-3维修任务分析建议,可为我国新一代民用直升机维修大纲制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
赵龙;
李欣宇
-
-
摘要:
针对于国内民用航空发展现状以及维修方案的优化需求,主要分析了民航客机与可靠性维修的逻辑关系。采用 MSG-3 维修指导思想,建立维修项目、采集可靠性维修数据、从而确定维修间隔。形成一套在可靠度限制条件下的 PIPM 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及实例分析。有助于航空公司对可靠性维修进行验证及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