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技术
MRI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1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54093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现代医用影像学、放射学实践、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议、第11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等;MRI技术的相关文献由296位作者贡献,包括冯晓源、刘名顺、刘怀军等。
MRI技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4093篇
占比:99.89%
总计:154259篇
MRI技术
-研究学者
- 冯晓源
- 刘名顺
- 刘怀军
- 叶广宁
- 孙世元
- 张可名
- 张敏鸣
- 张海波
- 徐军
- 徐晓俊
- 李喆
- 李建洲
- 李红
- 梁正青
- 王峰先
- 王志红
- 王振奎
- 祁辉
- 薛萍
- 边杰
- A.Techawiboonwong
- Ed.X WU
- F.W.Wehrli
- M.B.Leonard
- Petra S Hüppi
- 丁晶
- 丁有勤
- 丁爽
- 万章玉
- 严亮
- 于小艳
- 于欣
- 任庆华
- 何翠菊
- 余建群
- 余成新
- 余正国
- 侯辉光
- 倪萍(综述)
- 傅声帆
- 全世杰
- 刁树明
- 刘华
- 刘华1
- 刘国瑞
- 刘士远(校)
- 刘平
- 刘晓芳
- 刘正娟
- 刘炳光
-
-
黄勇芹
-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在实施序列诊断期间MRI技术应用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100例):采用MRI技术展开疾病诊断;对照组(100例):采用超声技术展开疾病诊断;对比其两组诊断符合率、漏及误诊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诊断符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明显(P <0.05);观察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诊断误诊率(3.00%)、漏诊率(2.00%)均低于对照组(14.00%)、(11.00%)明显(P<0.05).结论:MRI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使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序列诊断结果获得显著提升,对于疾病误、漏诊发挥显著预防作用,最终实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有效诊治以及预后.
-
-
易海玲;
郭剑华
-
-
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运用在前置胎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确定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为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且经病理与手术确诊的38例前置胎盘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特异度、灵敏度、影像表现.结果:(1) MRI在完全性前置胎盘(89.47%)、部分性前置胎盘(5.26%)、边缘性前置胎盘(5.26%)方面的检出率与超声(71.05%)、(7.89%)、(7.89%)无明显差异,P >0.05;(2)MRI检查的特异度(81.58%)、灵敏度(94.74%)均大于超声检查(60.53%)、(78.95%),P<0.05.结论:给予前置胎盘患者MRI检查,检出率高,且特异度、灵敏度优于超声,因此值得推广.
-
-
和慧娟
-
-
摘要:
目的:探究MRI、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试验对象,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分别接受MRI与CT诊断,以病理学结果为诊断依据,比较这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椎间盘膨出10例,椎间盘脱出8例,椎间盘突出12例.比较MRI与CT的诊断准确性,提示MRI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CT技术都可有效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是前者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
-
胡亚萍;
卢小兰;
楚娟;
胡亚雄;
马剑波
-
-
摘要:
目的:探究肝癌诊断中肝脏增强CT技术和肝脏MRI技术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80例肝癌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应用肝脏MRI技术)、对照组(40例,应用肝脏增强CT技术).对比两组诊断结果、不同大小肿瘤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肝内病灶阳性率、肝外病灶阳性率较之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诊断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诊断肝癌过程中,CT与MRI技术均具有专属特征,但后者准确率更高,尤其是直径不超过3厘米肿瘤.
-
-
徐猛
-
-
摘要:
目的:探究MRI联合CT诊断盆腔肿瘤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30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MRI和CT检查.结果:通过实验分析来看,单纯MRI或CT检查,对盆腔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无较大差异,数据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联合MRI检查后,诊断准确率明显提升,显著高于两种方法的单独检查,且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应用MRI联合CT检查,可以更加准确的确认盆腔肿瘤.
-
-
余正国;
庞杰荣;
全世杰
-
-
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将CT、MRI技术联合应用于肝内胆管癌诊断中取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20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疑似肝内胆管癌患者100例展开对照研究,纳选对象在检查期间均展开CT扫描以及增强扫描,以此为基础展开MRI诊断,对比分析三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以诊断符合率,漏诊、误诊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本次研究中纳选的100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以后其中确诊为肝内胆管癌的患者共计94例,非肝内胆管癌者6例.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CT联合MRI诊断所得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MRI单一诊断,组间数值对比差异为P<0.05;对比分析误诊、漏诊率,联合诊断所得结果明显低于CT、MRI单一诊断,对比差异呈现为P<0.05.结论: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联合应用CT、MRI诊断方式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清晰观察到病灶组织的发展情况,诊断准确性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
-
阎春森;
赵希燕
-
-
摘要:
目的:研究肝脏MRI与肝脏增强CT对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患者85例,均采取肝脏MRI与肝脏增强CT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的病灶个数及阳性情况、肿瘤直径情况.结果:MRI诊断的肝内病灶、肝外病灶阳性、肝内病灶阳性显著多于CT诊断(P<0.05);MRI诊断对直径≤3cm的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结论:在对肝癌患者的诊断中,MRI诊断准确率更高,尤其是针对肝内病灶以及直径≤3cm的肿瘤,其诊断更加高效,接近于病理结果.
-
-
李建洲
-
-
摘要:
目的:探析胸部螺旋CT联合MRI技术在诊断乳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乳腺疾病检查的80例患者视为观察对象,将采纳胸部螺旋CT检查的设为对照组,采纳胸部螺旋CT联合MRI技术检查的设为实验组,分析两组的检出率和漏诊率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的检出率和漏诊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疾病的检查采用胸部螺旋CT联合MRI技术不仅准确率较高,为后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应用和推广.
-
-
李昕;
岳文;
褚治广
-
-
摘要:
通过搜集包括健康志愿者和患者的病灶区的物理信息,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利用虚拟MRI技术对样本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成像,对于不同的序列和参数可生成大量的磁共振图像,对样本不同参数的参考可以极大地增广训练样本,利用汉宁窗等对诊断返回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可得到具有参考价值的病灶特征.实验表明,该技术可以提前对潜在的危险信号进行反映,判断患者肿瘤的良恶性,以帮助医生更加高效地对肝癌患者进行筛查并且可以应对将会发生的风险.
-
-
李建洲
-
-
摘要:
目的:探析胸部螺旋CT联合MRI技术在诊断乳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乳腺疾病检查的80例患者视为观察对象,将采纳胸部螺旋CT检查的设为对照组,采纳胸部螺旋CT联合MRI技术检查的设为实验组,两组均以病理诊断作为检查的金标准,分析两组的检出率和漏诊率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的检出率和漏诊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良性、恶性乳腺疾病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疾病的检查采用胸部螺旋CT联合MRI技术不仅准确率较高,为后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