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医疗收入

医疗收入

医疗收入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19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经济计划与管理、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8976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现代经济信息、军事经济研究、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交叉学科创新论坛——转型期的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论坛、全军卫生经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暨全面加强医院管理与医疗服务学术研讨会等;医疗收入的相关文献由520位作者贡献,包括阎惠中、蒋心梅、金春林等。

医疗收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4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8976 占比:99.64%

总计:89295篇

医疗收入—发文趋势图

医疗收入

-研究学者

  • 阎惠中
  • 蒋心梅
  • 金春林
  • 严剑锋
  • 严翻
  • 倪如莉
  • 冯丽敏
  • 叶新民
  • 宋道范
  • 徐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娟
    • 摘要: 为了准确反映医保违规对医疗机构财务信息的影响,通过分析医保违规金额的形成过程及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下对医保结算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依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收入及资产的定义,提出不应将因医保违规而被拒付或退还的金额确认为收入,并给出相关会计处理建议。
    • 谭银芳
    • 摘要: 在医院收入中,医疗收入是重要来源,为了充分提高精细化管理需求,本文介绍了内部控制概念以及原则,分析了医疗收入核算内控问题,并提出几点针对性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吴云
    •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富足,医疗和教育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社会热点问题。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由来已久并一直向前推进。在探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过程中,国家相关部委发布了一系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为我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明确了思路和方向。本文以医药价格改革为背景,收集青岛地区一家三甲医院(Y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的收入数据,分析当前价格调整对医院收入总额和收入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改革后服务性收入占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量的拉动,这种结构调整不合理。本文从公立医院视角提出管理建议,以期帮助公立医院走出高成本扩张困境,实现发展转型。
    • 陈昌贵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2年—2019年我国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变动情况,为优化二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结构及费用控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方法分析二级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医疗收入的关联度和结构变动情况。结果 医疗盈余率逐年下降,门诊和住院医疗收入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6.55%、32.18%,内部结构不合理,药品收入在门诊和住院医疗收入中的贡献率仍居第一位,依旧是医疗收入的主要构成单元。门诊和住院收入的关联度最大的分别是检查收入和治疗收入。结论 应继续加强对药品和卫生材料的管控,进一步提升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李思琦; 戴力辉; 李雅姣; 曹晓婧; 王燕
    • 摘要: 目的 探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我国中医医院收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t检验和双重差分法,对政策实施前后(2015-2019年)各省市中医医院收入及医师工作效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的院均住院收入增加2647.14万元,院均门诊收入减少202.42万元,药品收入减少253.94万元,年诊疗人次和年住院床日分别减少135.47人次和4.43日。双重差分模型显示门诊收入、检查收入、化验收入、中药饮片收入和年住院床日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取消药品加成在全国中医医院实施效果显著,院均门诊总收入和药品收入均有所下降,医师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有效推动分级诊疗改革进程。
    • 戴泽阳; 徐爱军; 刘阳; 张钰璇; 乔学斌
    •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近年来医疗收入结构变动情况及差异,为合理优化中医医疗收入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我国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的医疗收入数据,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结构变动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9年我国综合医院门诊收入的结构变动度为13.41%,较中医医院(9.81%)变动更大,综合医院的西药收入的结构贡献度最大为31.50%,中医医院中药收入的结构贡献度最大为26.21%;综合医院住院收入结构贡献率排在前三的是西药收入、卫生材料收入和化验收入,合计结构贡献率达到68.32%;中医医院住院收入结构贡献率排在前三的是西药收入、卫生材料收入和治疗收入,合计结构贡献率达到63.86%。结论药品收入是影响医疗收入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中医医院医疗服务收入项目的调整效果较综合医院更为明显。
    • 刘文生
    • 摘要: 新的改革发展环境下,医疗机构医疗收入增长减缓,各类成本持续刚性增长,对运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绩效国考、医保支付改革、疫情防控常态化、医联医共建设……当前公立医院发展面临的挑战可谓多之又多,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化重压为动能?7月30日,第十六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由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独家支持的“大运营时代:精细化医管纵深”焦点论坛上,管理者们就当前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挑战与策略展开深度剖析。
    • 李蘋
    • 摘要: 新一轮深化医改体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对收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路,医疗资金收入多种渠道的扩大增加,也同时加大了收入管理的风险控制难度.因此公立医院应对医疗收入管理活动进行梳理、分析,指出管理制度不足之处,提出应对策略,实行精细化管理逐一完善,创新医院收入管理工作.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具体分析医疗收入风险管控和目标管理,探讨公立医院收入的控制范围和控制方法,通过多方位精细化管理,完善医疗收入的内部控制管理,以增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 张天一; 李阳; 陈洁
    • 摘要: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某三甲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及其结构变化等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方法]以某三甲公立医院为例,提取该院2019年下半年的医疗服务量、医疗收入、典型病例费用相关数据,并与2018年同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9年下半年(改革后)该医院门急诊人次较2018年同期(改革前)下降0.95%,出院人次下降3.94%,手术人次上升21.03%;医疗收入增长1.84%,其中,化验收入下降1.64%,卫生材料收入下降1.42%,治疗收入提升4.55%,手术收入提升72.57%,患者次均门急诊费用上升2.39%,例均出院费用上升6.47%.[结论]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有助于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和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推动医院规范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水平、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 张西英; 吴保凡
    • 摘要: 医疗卫生改革的重点是公立医院改革,而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是腾空间、调结构,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良好的收入结构和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是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公立医院维护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的必备前提.本文通过对某三甲医院的收入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医院运行中存在着明显的收支结构不合理现象,指出调整结构和增加非经济性薪酬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获得感和工作积极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