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MM5模式

MM5模式

MM5模式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0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26036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大气科学、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2北京国际风能大会、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MM5模式的相关文献由349位作者贡献,包括吕世华、吴君、李燕等。

MM5模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6036 占比:99.90%

总计:126168篇

MM5模式—发文趋势图

MM5模式

-研究学者

  • 吕世华
  • 吴君
  • 李燕
  • 刘开宇
  • 成印河
  • 文莉娟
  • 裴洪芹
  • 邢建勇
  • 于艳敏
  • 侯瑞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渠韶东
    • 摘要: MM5模式是内蒙古人影作业中经常用到的模式之一,产品种类较为丰富,能提供各个层次、各种物理量的产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与内蒙古一次降水天气过程的模式资料进行对比,检验评估MM5模式产品的准确性,为内蒙古人影作业提供更多的指导。
    • 卫晓东; 吴妍
    • 摘要: 利用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业务化运行的MM5模式预报结果进行后处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MOS统计方法,建立了华东地区数值预报统计释用方法,预报华东地区12个机场的气象要素,包括风、温、压、云高和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在此基础上以浦东机场为例,选取2016年夏季的实况和预报温度,检验模式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报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与实况整体区间接近,但是预报比实况温度略偏低,通过箱线图分析发现预报绝对误差呈正态分布,二者的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14°C和-0.76°C,初步分析发现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MM5模式引起的。
    • 卫晓东; 吴妍
    • 摘要: 利用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业务化运行的MM5模式预报结果进行后处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MOS统计方法,建立了华东地区数值预报统计释用方法,预报华东地区12个机场的气象要素,包括风、 温、 压、 云高和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在此基础上以浦东机场为例,选取2016年夏季的实况和预报温度,检验模式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报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与实况整体区间接近,但是预报比实况温度略偏低,通过箱线图分析发现预报绝对误差呈正态分布,二者的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14°C和-0.76°C,初步分析发现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由MM5模式引起的.
    • 朱雯娜
    • 摘要: 使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检测乌鲁木齐机场中尺度模式(WRF模式、MM5模式)预报的新疆16个机场的24 h降水质量.结果表明,2个模式晴雨(雪)预报正确率PC较好,WRF模式略好于MM5模式,但是,南疆、东疆测站TS评分普遍偏低,而空报率、漏报率普遍偏高,同时,空报率普遍高于漏报率.这说明,在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和几乎没有降水的测站,有无降水的预报误差比较大,中尺度模式降水的预报能力比较弱.北疆测站伊宁、乌鲁木齐测站WRF模式漏报率高于MM5模式,而空报率低于MM5模式,漏报率随着月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对夏季对流性降水预报能力比较弱.南疆阿克苏、喀什测站TS评分偏低,空报率普遍远高于漏报率.东疆哈密测站空报率、漏报率均偏高.
    • 李静; 关彦如; 白嘎力; 王凯
    • 摘要: 针对受高空低槽影响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次降水过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与验证,检验分析了降水量、可降水量和云系的垂直结构特征,模式较好地预报出了此次降水过程,帮助提升内蒙古地区降水的预报能力.模式在云系垂直结构、降水落区和雨量等方面的预报效果较好;模式预报的可降水量产品能够把握住可降水量的大值区和高值中心等;而云水含量的预报能给出不同高度层上的变化情况;而模式预报内蒙古东部地区降水量级和范围与观测结果还有一定差距,其原因可能与模式的初始场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有关,以及与所用资料的精度也是有一定联系.
    • 马殿博
    • 摘要: 文章选取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作为分析对象,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来模拟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的风速(每小时),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模拟该地区每天24h的风速,求出日平均风速,再与其附近地区台站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得出该模式的模拟效果:2007年全年的模拟和实测平均风速总体相对误差为34.02%,其中以3—9月份模拟效果最佳,相对误差率最大不超过15%,绝对误差都在0.5m·s-1内.
    • 孙宇; 李静
    • 摘要: 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嵌套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人工影响天气所改进后的云微物理过程方案,对2016年4月1-2日发生在内蒙古的降水过程进行模拟与验证,将MM5模式的预报产品与实况资料进行对比发现,MM5模式对内蒙古的天气过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模拟结果表明:针对受高空低槽影响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降水过程,综合云和降水预报产品的云系发展演变特征、云系宏观特征、云垂直结构和性质、降水场检验分析,模式较好地预报出了此次降水过程。在云系的发展演变、移动路径、云系垂直结构、降水落区和雨量等方面的预报效果较好,而对内蒙古东部地区云系性质、云系覆盖范围、降水范围与观测结果还有一定差距。其中可降水量的预报能够把握住可降水量的大值区和高值中心等;云水含量和冰晶浓度的预报能给出不同高度层上不同位置上的变化情况;云场的预报所涉及的云的范围、边界形状和趋势预报均同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模式对云的预报是可信的;降水的预报与实际情况十分吻合,降水的落区、降水的等级以及降水预报的准确率等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实际的情况。因此MM5模式用于内蒙古地区的降水预报是可行的,但本文中MM5模式对降水的模拟结果与实况相比仍然偏大,其原因可能与模式的初始场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有关,以及与所用资料的精度也是有一定联系。%The mesoscale numerical model MM5, nested within the cloud microphysics scheme which is an improvement of weather modification made by Beijing University and Chinese Academy. Precipitation happened on April 1st and 2nd 2016 was simulated and tested, compared the forecast product with live data, it was found that MM5 model has certain prediction abilit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ould forecast this precipitation process aft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evolution, moving path, cloud vertical structure and so on, but there was always a certain mismatch between MM5 and observation in cloud properties, cloud coverage, precipitation range. On the whole, MM5 model was credible in weather forecast, because precipitation forecast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were very consistent, precipitation area, precipitation grade and accuracy of prediction could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well. Therefore the MM5 model for precipitation forecast in the area of Inner Mongolia is feasible, but precipit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MM5 model is large than that of observation results,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treatment of initial field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accuracy of the data used.
    • 李杨
    • 摘要: 利用大气扩散模型CALPUFF耦合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模拟了凉山彝族自治州2007年二氧化硫的扩散传输和浓度分布情况,分析了凉山州的复杂地形和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扩散传输的影响。
    • 石春娥; 李耀孙; 杨军; 邓学良; 杨元建
    • 摘要: 应用MM5和WRF模式对2006年和2007年12月中国东部地区边界层气象要素进行了逐日模拟,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南京和安庆逐日探空资料对两个模式模拟的地面及边界层内气象要素进行了客观评估与比较。结果表明:MM5和WRF模式模拟的地面温度和相对湿度均较理想,风速效果略差;两个模式模拟的温、湿、风效果均是白天优于夜间;根据观测与模拟的相关性,对温度的模拟效果东部优于西部,相对湿度的模拟效果由东南向西北变差,风速模拟效果平原优于丘陵和山区。总体上,WRF模式对地面温度和湿度的模拟效果均优于MM5模式。以南京、安庆两站为例的边界层内气象要素模拟效果评估结果表明:MM5和WRF模式模拟的150 m以上边界层内温、风、湿廓线均较可信,150 m以下的效果略差,20:00比08:00(北京时)模拟效果好;总体上,WRF模式对温度和湿度的模拟效果较好,而MM5模式对风速模拟效果稍好;两个模式均能再现近地层逆温,都有高估逆温频率的倾向。
    • 吴息; 黄林宏; 周海; 王知嘉; 江燕如
    • 摘要: 针对风电场风功率预测所需的定点、逐时风速预报,对利用中央气象台发布的MM5格点输出的数值预报风速插值到福建沿海某个风电场测风塔高度的预报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发现由于海陆交界的特殊下垫面等原因,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根据误差的后延相关性和测风塔实时发回的气象资料,探讨了利用前期误差观测值和测风塔湍流指标对MM5数值预报风速进行动态修订的方法,建立了订正值方程,结果表明,订正后的预报风速平均绝对误差降低31% ~54%,有效提高了预报精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