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留置针
动脉留置针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5532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国保健、卫生职业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急危重病护理(桂林)学术交流会、苏皖新生儿医学学术会议等;动脉留置针的相关文献由28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备成、李泉、刘文艳等。
动脉留置针—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5532篇
占比:99.93%
总计:85592篇
动脉留置针
-研究学者
- 李备成
- 李泉
- 刘文艳
- 刘映霞
- 刘秀芳
- 吴卓媚
- 吴芳兰
- 周彬
- 周良学
- 孙琦
- 季瑞芬
- 尹茜
- 廖艳英
- 张钲
- 徐维虹
- 曾帆
- 朱红革
- 李艳丽
- 林小烽
- 林红玉
- 武云静
- 潘陶玲
- 王伯庆
- 王健
- 王天海
- 白明
- 白洁
- 窦义飞
- 罗林丽
- 耿荣梅
- 胡文娟
- 蒋红霞
- 谢晓莉
- 谭维玉
- 赵丽杰
- 赵改婷
- 阮履强
- 陈华琴
- 顾国民
- 高涵翔
- 魏霞
- 黄咏梅
- 黑子清
- Shao Yanxia
- Song Yanni
- Wang Yingli
- 万磊
- 严丽
- 于大鹏
- 于泉
-
-
蔡云亮;
李安学;
王新;
吴春贤;
潘春杰;
纪宏新;
李安满
-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剖宫产大出血产妇中临床应用。方法 76例剖宫产大出血产妇,分别采用传统体表定位动脉留置针行颈内静脉穿刺(A组,22例)、超声引导中心静脉导管行颈内静脉穿刺(B组,26例)、超声引导动脉留置针行颈内静脉穿刺(C组,28例),比较3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出血量、静脉通畅及并发症。结果 A、C组穿刺时间短于B组(P<0.01),出血量少于B组(P<0.01);B、C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P<0.01);A组并发症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置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是剖宫产大出血产妇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有效方法。
-
-
赖凤琪
-
-
摘要:
目的:分析动脉留置针采血用于术后危重患者血气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3月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术后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取常规动脉穿刺采血)与试验组(采取动脉留置针穿刺采血),各40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各项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标准碱剩余、实际碱剩余、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H)结果.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低于参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标本弃血量应用于术后危重患者血气分析具有一定效果,能够降低患者因穿刺带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与常规动脉穿刺得出的血气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值得应用.
-
-
武云静
-
-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ICU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血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直接穿刺桡动脉采集动脉血)与研究组(50例,给予从保留的动脉留置针处采集动脉血),比较两组患者经采血时间、穿刺疼痛度、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采血时间(2.34±1.01)min、穿刺疼痛度评分(1.11±0.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23±1.11) min、(3.23±1.11)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00%)低于对照组(24.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采用保留动脉留置针可缩短采血时间,缓解穿刺疼痛度,降低不良反应.
-
-
陈淑仪;
刘芳芳
-
-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我科应用动脉留置针的危重病人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桡动脉置管42例,足背动脉置管15例,肱动脉置管3例,并给予优质动脉留置针置管护理.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动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1~10天,平均留置时间为(4.39±0.66)天,其中堵管4例,渗血6例,意外脱管1例,出院2例.结论:外科危重病人应用动脉留置针,可以起到提高抢救效率,快速采血的目的,并能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轻患者的负担.
-
-
何锦芬;
陈燕;
肖平侠
-
-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手术患者动脉留置针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麻醉科手术室手术、需行动脉穿刺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于术前30 min在穿刺部位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涂抹护手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观察患者心率的变化及面部表情变化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6±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VAS评分(4.5±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减轻患者在动脉留置针穿刺中的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适度,且简单经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
巢晨玢;
徐寅
-
-
摘要:
本文综述了影响外周动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取得患者的自主配合,选择最适合的穿刺部位及穿刺工具,妥善固定,使用合适的冲管液,加强护士的操作技能,及时、正确冲管,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有效地延长外周动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临床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提供有效正确的数值.
-
-
-
巢晨玢1;
徐寅2
-
-
摘要:
本文综述了影响外周动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取得患者的自主配合,选择最适合的穿刺部位及穿刺工具,妥善固定,使用合适的冲管液,加强护士的操作技能,及时、正确冲管,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有效地延长外周动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临床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提供有效正确的数值。
-
-
Wang Yingli;
Shao Yanxia;
Song Yanni
-
-
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的标本弃血量用于危重新生儿血气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于西安航天总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危重新生儿55例,将从动脉留置针处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试验组,将同时从同一患儿不同部位外周动脉采集的80个血气标本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际碱剩余(ABE)、标准碱剩余(SBE)、动脉血氧饱和度(SO2).[结果]两组pH、PaO2、PaCO2、S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普通留置针弃血量0.5 mL行动脉血气分析与常规方法结果无差异.
-
-
龙许艳;
吕立文;
杨起
-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在急诊I C U动脉穿刺置管困难患者的应用.方法:将我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30例收至我科需要动态监测血压留置动脉针的患者,因休克、严重水肿、亚低温治疗等各种原因引起动脉触摸不到或动脉搏动微弱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超声组和常规对照组,超声引导组将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动脉置管整个过程,包含有操作前动脉血管评估及选择动脉针型号,操作时实施引导,操作后进行确认评估.常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动脉触摸或者触摸不到依据解剖学血管走向来盲穿.对照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使用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引导组一次成功率高达73.3%,操作花费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导管留置时间远远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极大减少.结论:运用超声引导下在ICU留动脉管是一种成功率高、安全快速的置管辅助方法,尤其是针对高难度置管困难患者,减少并发症,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