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矫治器
功能矫治器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829950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材料器械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等;功能矫治器的相关文献由416位作者贡献,包括林久祥、赵志河、宋芝春等。
功能矫治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29950篇
占比:100.00%
总计:3830076篇
功能矫治器
-研究学者
- 林久祥
- 赵志河
- 宋芝春
- 徐芸
- 林新平
- 陈建明
- 操亚波
- 吴拓江
- 陈伟挺
- 陈扬熙
- 严斌
- 任继业
- 倪振宇
- 史建陆
- 孙桂兰
- 尚伟
- 张杰
- 李宁毅
- 李鹏海
- 王媛
- 王林
- 王辰烺
- 程子鹏
- 罗宇轩
- 袁荣涛
- 赵博
- 邓淑丽
- 陈文静
- 于鹏
- 代昕
- 侯录
- 侯志明
- 刘学聪
- 刘月华
- 刘爱荣
- 刘进
- 卫光曦
- 周军
- 周学军
- 周庆军
- 周彦恒
- 周洪
- 唐雯
- 尹康
- 常新
- 常浩
- 廖利君
- 廖悦乔
- 张国兴
- 张晓歌
-
-
范磊
-
-
摘要:
目的观察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方法54例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均给予功能矫治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骨性指标以及上气道指标,分析矫正后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患者SNB角(77.39±3.82)°、FMA角(28.89±4.12)°、APDI值(79.87±2.41)°较治疗前的(73.28±3.21)、(25.47±3.47)、(73.46±2.12)°增大,ANB角(3.45±1.34)°、OJ值(2.31±0.37)mm较治疗前的(6.37±2.34)°、(6.72±1.45)mm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男、女患者舌根后咽腔直径、口咽腔直径均较治疗前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患者对矫正结果满意52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6.30%(52/54)。结论采用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能够及时改善其骨性不调的现象,恢复下颌生长发育,缓解舌根后咽腔与口咽腔狭窄的状况,进而达到改善口颌系统整体功能的目的,且患者较满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
朱琳瑜
-
-
摘要:
目的 探讨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均给予肌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矫正前后骨性指标及上气道指标.结果 与矫治前比较,患者下齿槽座点、蝶鞍中心以及鼻根点构成角(SNB角)、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FMA角)、面平面与眼耳平面夹角±上下齿槽座点平面与面平面夹角±腭平面与眼耳平面夹角(APDI值)及上、下颌前牙间的水平距离(OJ值)均减小,上齿槽座点、蝶鞍中心与鼻根点构成角(SNA角)、上齿槽座点、下齿槽座点与鼻根点构成角(ANB角)以及女性、男性患者舌根后咽腔直径、口咽腔直径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骨性不调,促进下颌生长发育,缓解舌根后咽腔及口咽腔部位的狭窄,进而提升口颌系统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于鹏;
陈明
-
-
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20年3月抚顺市口腔医院收治的74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研究组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联合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的H角、软组织颊面角、上唇凸距、下唇凸距、正畸(PAR)总分.结果 矫治后研究组H角、软组织颊面角、上唇凸距、下唇凸距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R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方丝弓矫治器联合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提高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儿的正畸质量,改善其软组织侧貌.
-
-
高维矜;
童无忧;
方一鸣;
潘璐璐;
邵侠
-
-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联合功能矫治器对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患者面容、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联合功能矫治器治疗的37例ADDWoR患者,并对其进行随访,测定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头影测量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据,分析髁突高度、关节腔间隙宽度、E线、H角等的变化,并将其与美学标准进行对比,经过配对t检验,探讨该联合治疗对患者面容的影响.结果:37例患者经联合治疗后,髁突高度与关节腔间隙宽度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P<0.001),软组织测量指标也更贴近于美学标准.结论: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联合功能矫治器能改善ADDWoR患者的面容及关节症状.
-
-
陈秋秋;
刘海霞
-
-
摘要:
目的 分析功能矫治器早期干预对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的气道影响.方法 应用Medline、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196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发表的有关不同功能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气道影响的文献,筛选并提取数据进行质量分级,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326例,其中将功能矫治器早期干预者分为试验组,未行治疗者为对照组.试验组中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和口咽体积(Or-V)变化值的增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矫治器可促进生长发育期骨性II类错(牙合)患者下颌骨的位置前移,同时可一定程度的改善通气功能.
-
-
吴艳棋;
朱敏
-
-
摘要: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人群患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下颌后缩,影响功能和美观.功能矫形是临床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重要手段,在改善咬合和外貌的同时,也可避免给青少年带来自卑的心理影响.本文通过影像学分析总结颞下颌关节解剖结构的变化,认为咬合关系的改善是由颞下颌关节的适应性改建引起的,功能矫形绝非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的风险因素.
-
-
-
苑迎娇;
陈亮;
许亮;
胡通
-
-
摘要:
目的:基于Andrews六要素的美学理论,尝试用GALL线直观评价功能矫治AngleⅡ1分类错牙合引起的软组织侧貌改变.方法:收集18例戴用功能矫治结束的10~13岁Ⅱ1错牙合患者,利用GAII线作为参考平面对矫治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评价矫治前后软组织的变化.结果:经过Twin-Block矫治后,LL-GALL、LL-E线、pos-GALL、Z角、NsPos-FH、Cm-Sn-UL(鼻唇角)增大(P<0.01);UL-GALL、G-Sn-Pos(面型角)、Ns-Sn-Pos(面凸角)、Pog-GALL、B-GALL减小(P<0.01).上唇突度减小,下唇前移,软组织颏前点前移,鼻唇角增加,软组织面凸角减小,患者的凸面型趋向于直面型.结论:这种基于面部协调美学理论的评价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加直观及个性化地反映出Ⅱ1错牙合患者经功能矫治后的软组织侧貌改善.
-
-
-
王茂阳;
郑之峻
-
-
摘要:
上气道与颅面部的结构相毗邻,以骨或软骨为支架,各种软硬组织包绕的不规则肌膜管腔结构,其吞咽、呼吸、发音等主要功能易受到颅颌面部畸形的影响.其中骨性II类下颌后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气道结构性狭窄,增加罹患OSAHS的风险.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不同程度肯定了功能矫治器的疗效,本文从II类下颌后缩上气道形态结构、功能矫治器对上气道的形态影响做一个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