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支比

分支比

分支比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3年内共计9037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876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原子能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第十五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等;分支比的相关文献由1758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敏、尚宪飞、徐习东等。

分支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6 占比:1.7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8876 占比:98.22%

总计:9037篇

分支比—发文趋势图

分支比

-研究学者

  • 李敏
  • 尚宪飞
  • 徐习东
  • 邓旭
  • 张永斌
  • 袁虹娣
  • 陈振刚
  • 赵铁石
  • 张国梁
  • 李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艳军; 赵国华; 王斌; 王琛
    • 摘要: 利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计算了B^(0)→K^(*+)K^(*-)、B^(0)→K^(*0)K^(*0)、B^(0)_(s)→K^(*+)K^(*-)、B^(0)_(s)→K^(*0)K^(*0)的衰变分支比、直接CP破坏、纵向极化分数等实验观测量,并与QCD因子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对于企鹅图算符为主的过程,螺旋度翻转可以破坏简单因子化的幂次规则.此外,对于发射图为主的过程,分支比和极化分数对B介子波函数和硬散射核能标比较敏感.对直接CP破坏相关物理量进行了预言,希望在未来的实验中得到检验.
    • 顾双菲; 金之豪; 朱通; 张增辉
    • 摘要: 在燃烧或大气化学多通道反应中,理解不同产物之间的产品分支比与反应的总速率,对这类基元反应同样重要.在CCSD(T)/C BS/B3LYP/aug-cc-pVDZ理论水平上,计算所有氘代烷基卤化物CD_(3)CH_(2)F物种的基态势能面.在CD_(3)CH_(2)F的解离反应中,C-F键解离反应与分子(HF、DF、H_(2)、D_(2)与HD)消除反应存在着争议.本文使用RRKM方法计算各个步骤的速率常数,并使用稳态方法计算解离产物的相对产物分支比.在不同的能量下,RRKM方法预测CD_(3)CH_(2)F的1,2-消除DF或HF的主要通道是通过四中心过渡态消除,而1,1-消除D_(2)或H_(2)的主要通道是通过三中心过渡态消除.在266、248和193 nm光解时,主产物CD_(2)CH_(2)+DF分支比分别为96.57%、91.47%和48.52%;然而,在157 nm光解时,产物分支比计算为16.11%.基于这些过渡态结构和能量,提出了以下光解离机制:在266、248和193 nm,CD_(3)CH_(2)F→吸收光子→TS5→形成产物→CD_(2)CH_(2)+DF;在157 nm,CD_(3)CH_(2)F→吸收光子→D/F交换的TS_(1)→CDH_(2)CDF→H/F交换的TS_(2)→CHD_(2)CHDF→形成产物CHD_(2)+CHDF.
    • 卢丹丹; 李军
    • 摘要: H+CH_(3)OH作为典型的多通道反应,在燃烧和星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在UCCSD(T)-F12a/AVTZ水平上计算的大量数据点,构建了该体系的全维精确势能面,并基于该势能面,研究了不同产物通道的模式特异动力学.结果表明,O-H伸缩、沿C-O轴的扭转以及C-H伸缩等模式的振动激发对H_(2)+CH_(3)O、H_(2)+CH_(2)OH、H_(2)O+CH_(3)和H+CH_(3)OH四个产物通道有着不同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具有多个产物通道的复杂反应的模式特异动力学,进而帮助控制其竞争反应.
    • 杨红
    • 摘要: 微扰QCD(pQCD)因子化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B介子的非轻衰变,随着对微扰QCD框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B介子的研究也从最初的两体衰变问题逐渐转化为对其多体衰变的计算,既往研究表明,利用pQCD因子化方法计算所得的B介子多体衰变分支比与实验结果拟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B介子的研究背景出发,详细介绍pQCD因子化方法,并以 B_(s)^(0)→α_(0)(980)K^(+)K^(-)这一具体衰变道为例,简述用pQCD方法计算其分支比的过程。
    • 左亚兵; 陈岩; 凌汶; 杨威; 郝燕南; 张卫荣
    • 摘要: 利用光锥求和规则和重夸克展开的方法计算了B(s)到P波2++轻张量介子a2(1320)、K2* (1430)、f2(1270)、f'2(1525)跃迁形状因子并利用给出的形状因子对相关半轻衰变的分支比、纵向极化分数等可观测量给出了预言.研究表明,在重夸克极限下,描述企鹅类型形状因子的领头阶波函数与相应描述半轻类型形状因子的领头阶波函数完全一样,从而只有4个半轻类型形状因子是独立的.半轻衰变B(s)→a2(1320)(K2* (1430),f2(1270),f'2(1525》)l(v)l的分支比在10-5量级,纵向极化分数大约是0.6~0.7.这些过程将来有可能在超级B工厂和升级后的LHCb实验中观测到.
    • 徐亚伟; 沈礼; 戴长建
    • 摘要: 采用孤立实激发技术(isolated-core excitation,ICE)及速度影像技术(velocity-map imaging,VMI),研究了Eu原子4f76p3/26d自电离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孤立实激发技术用于将Eu原子从基态4f76s28S7/2经中间态4f76s6p激发到4f76s6d里德堡态,然后将其进一步激发至4f76p3/26d自电离态;速度影像技术用于探测其自电离过程的动力学特性,从而获得自电离衰变的分支比(branch ratio,BR)和弹射电子的角分布(angular distribution,AD).自电离衰变的分支比代表离子的能量分布,从中获得VMI影像的径向信息;而通过各向异性参数描述的弹射电子的角分布揭示了VMI影像的角向信息.此外,讨论了自电离衰变分支比和弹射电子角分布在整个自电离共振能域内的变化情况.基于4f76s+和4f75d+两个离子态的分支比,讨论了实现Eu离子粒子数反转的可能性.
    • 姬清平; 周祎卓
    • 摘要: 基于BESⅢ合作组的离线软件框架BOSS,利用该合作组产生的1 225 M单举J/Ψ事例,研究在BESⅢ探测器上实现测量到超子辐射稀有衰变过程Ξ(1 530)-→γΞ-的分支比的可能性.以无信号事例的单举J/Ψ事例样本为背景样本,以纯信号蒙特卡罗事例为信号样本,控制信号事例,在分别假设观测到Ξ(1 530)-→γΞ-衰变过程信号显著水平为3σ和5σ的情况下,得到该衰变过程对应的分支比.
    • 马云云; 王永强; 敏琦; 曹世权; 张正荣; 苏茂根; 孙对兄; 董晨钟
    • 摘要: 利用Nd:YAG激光器输出的1064 nm激光在大气压环境中产生了Ar等离子体,测量了Ar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从Ar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中筛选出了来自Ar Ⅰ和Ar Ⅱ 15个上能级的35条跃迁谱线,基于分支比方法计算了光谱仪的辐射强度响应效率标定系数.此外,利用氘灯和卤钨灯标准光源,对光谱仪辐射强度响应效率进行了标定,得到了针对不同光栅的光谱仪的辐射效率标定系数.用分支比方法获得的辐射强度响应效率标定系数与标准光源得到辐射强度响应效率标定系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最大相对误差为5.4%.该研究的标定方法可以为一些大型聚变装置的光谱测量的在线标定提供借鉴和参考.%Ar plasma was produced by using 1 064 nm lase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the emission spectrum was measured,and 35 Ar Ⅰ and Ar Ⅱ emission lines from the 15 upper levels were selected to make calibration for spectrometer response based on the branch ration method.In addition,the intensity response of the spectrometer was calibrated by using deuterium lamp and tungsten halogen standard light source.The calibration coefficients of intensity response for spectrometers with different gratings were obtained.The calibr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intensity response obtained by the branch ratio method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by the standard light source,and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is 5.4%.The calibra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n-line calibration of spectral measurements in some large-scale fusion devices.
    • 王靖; 沈礼; 杨玉娜; 戴长建
    • 摘要: First,the Eu atom is excited from the 4f76s2 8S7/2ground state to the 4f76sns Rydberg state via the 4f76s6p intermediate state,then excited to the 4f76p3/2ns(n=7,8)autoionizing states with the isolated core ex-citation method.Then,the ejected electrons from the Eu autoionization process are detected by using the velocity map imaging technique to study the autoionization branching ratio and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ejected elec-trons.When the autoionization branching ratio is studied,the possibility of the population inversion is mainly discussed.This phenomenon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utoionization laser.In addi-tion,the impacts of the anisotropic parameters on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ejected electrons are discussed.Furthermore,at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of Eu autoionzaion probability,the shapes of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e-jected electrons are also discussed.%首先运用孤立实激发技术将Eu原子从基态4f76s2 8S7/2经中间态4f76s6p共振激发到4f76sns Ryd-berg态,然后再将其进一步激发至4f76p3/2ns(n=7,8)自电离态.其次,采用速度影像技术对Eu原子自电离弹射出的电子进行探测,以便来研究自电离衰变分支比和弹射电子角分布.在研究自电离衰变分支比时,重点讨论了粒子数反转的可能性,并依据此现象可为实现自电离激光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另外,还探讨了各向异性参数对弹射电子角分布的影响;以及在Eu原子不同自电离几率位置处,讨论了弹射电子角分布形状的变化情况.
    • 薛智丽; 沈礼; 戴长建
    • 摘要: 通过共振激发技术和速度影像法对铕原子4f76pns(n=7,8)自电离态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首先采用三步共振激发技术探测光谱,通过前两步固定波长的激光将铕原子激发到4f76p2态上后扫描第三步激光的波长,使得三步激光的能量总和位于铕原子4f76pns(n=7,8)自电离态能域附近,从而得到该自电离态的光谱;然后采用速度影像法对其动力学过程进行探测,经过数据分析得到铕原子4f76pns(n=7,8)自电离态的衰变分支比和弹射电子的角分布.不仅从光谱中观察到了强烈的组态相互作用并且确定了部分能态的总角动量,从自电离弹射电子角分布中观察到铕原子4f76pns(n=7,8)自电离态复杂的物理机制,还在该能域内观测到了粒子数反转.最后,本文还对孤立实激发技术在探测低n值自电离态光谱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