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业教育
农民职业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0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教育、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0309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农村经济与科技、中国农业教育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三届年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等;农民职业教育的相关文献由23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遇春、朱宏斌、刘彬让等。
农民职业教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309篇
占比:99.00%
总计:20514篇
农民职业教育
-研究学者
- 陈遇春
- 朱宏斌
- 刘彬让
- 谷小勇
- 李水山
- 程伟
- 侯东德
- 张小明
- 李红
- 刘雨凡
- 姜志德
- 宁泽逵
- 王征兵
- 储诚炜
- 吕卫东
- 吴文涛
- 吴玉琴
- 安宝洋
- 张清柱
- 张英
- 徐来
- 曹晔
- 杨佳佳
- 杨萍
- 杨薇
- 王海龙
- 王维
- 王铁军
- 田英
- 胡志艳
- 赵晓兰
- 郑范洙
- 金洪山
- 陈华宁
- 黄静雅
- 丁苒
- 乔忠
- 付争艳
- 仲彦鹏
- 任向春
- 任治
- 何云峰
- 何亚萍
- 何红中
- 余磊
- 刘冬梅
- 刘孟洋
- 刘学儒
- 刘宾
- 刘德敏
-
-
张庆庆;
付争艳
-
-
摘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本文借鉴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做法,希望能够在结合国情农情和资源禀赋差异的前提下为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提供借鉴。一、国外农民教育培训经验模式(一)东亚模式东亚模式以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日本、韩国为代表,形成农民职业教育的顶层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教育系统和农业系统内多层次教育体系,以及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资金投入体系。
-
-
杨佳佳;
李惠男
-
-
摘要: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其在价值理念、根本宗旨、基本目标和功能等方面契合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问题及需求,可以提高农民职业教育的精细化与专业化水平。文章在对社会工作参与农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参与路径,以期切实可行地破解农民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
-
张冠男
-
-
摘要:
农民职业教育中的法律教育,能提升农民的法律素质、理顺涉农企业法治环境,对中国法治建设大有裨益。但目前存在职业农民的法律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且滞后于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迫切的实际需求等问题。适应农民职业分化造成法律需求精细化的新形势,法律教育服务应向精准供给方向进行探索。统计涉农诉讼较多的法律,精确确定法律教育内容,增加程序法律课程,有针对性地定期迭代课程内容,是可能的发展方向。
-
-
任向春;
杨文玲;
田野
-
-
摘要:
在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对宁夏农民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素质农民有接受学历教育的意愿,参加的培训项目较多,学习目的明确。调查结果可为今后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工程提供参考。
-
-
-
杨薇
-
-
摘要:
农民职业教育作为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农民自我实现与农村农业产业良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着教育理念陈旧、农民认知不足、资源配备失衡、监管力度不够及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为此,应以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为指引,通过创新职业教育思想观念、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强化监管力度及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措施破解农民职业教育现实困境,推进农民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
-
杨薇
-
-
摘要: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是提升农民综合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现代化农业发展最有力的人才支持,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牢固基础.本文基于山东省临沂市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型职业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耕地面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知、对乡村振兴政策的认知、对培训经历的认知、培训适用性需求及培训师资需求对等因素均对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培训意愿影响较为显著.本文从政府主导分层遴选培训对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健全完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
-
黄庆林
-
-
摘要:
农业技术培训是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培训效果.为探索适宜农民技能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以汉中市为例,介绍汉中市农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并提出在农业技能培训中可应用的混合教学模式.
-
-
-
-
-
李毅弘
-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200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本文介绍了农民合作组织在发达国家的农民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阐述了农民合作组织在中国农民职业教育中具有的特殊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