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再分配效应

再分配效应

再分配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8944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集团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2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首届(2011)中国财经科学博士后论坛等;再分配效应的相关文献由135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海艳、王亚柯、任国强等。

再分配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8944 占比:99.91%

总计:109044篇

再分配效应—发文趋势图

再分配效应

-研究学者

  • 彭海艳
  • 王亚柯
  • 任国强
  • 任平芳
  • 刘涵
  • 刘玲
  • 刘金东
  • 周业安
  • 孔培嘉
  • 张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德云; 王溪
    • 摘要: 全面扩大内需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而政府转移支付是提振消费的关键政策工具。立足于政府转移支付的“收入效应”和“再分配效应”,选用2014—2018年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农村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转移支付对微观个体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转移支付促进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加,但这一正向影响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过度依赖政府转移支付不利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改善,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转移支付在东部地区更容易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增加了居民家庭用于发展享受型消费的支出,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 李小晨
    • 摘要: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作为向全国统筹的过渡措施,其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进程。学术界从微观角度分析认为该制度的实施效果与上解比例有关,从宏观再分配效应视角进行分析认为该制度的效果不明显。本文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效果评价,正确认识政策目标和效果评价之间的关系,合理恰当地选择计算参数,最重要的是解决中央和地方间的激励问题。
    • 张永峰; 陈诚
    • 摘要: 文章利用2000—2018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效应和再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促进消费增加的收入效应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再分配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社保支出的收入效应大于扩大社保覆盖面的收入效应;而在再分配效应方面,社保制度中的医疗保险制度存在显著的逆向调节作用,也就是医疗保险制度加剧了收入不平等。作用机理在于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并未有效提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再加上城镇居民在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中的受益程度远大于农村居民,进一步弱化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经济发展程度更高的地区,其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更好,且社会保障制度收入效应更好的地区其再分配效应同样更显著。本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对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促进社会保障制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 顾昕; 惠文
    •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改善全民医保体系的再分配功能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和2019年数据,本文采用多种不平等测度及其分解方法分析了全民医保的再分配效应、成因和发生机制。研究发现,医疗支出具有负向再分配效应,且2019年甚于2013年;医保报销尽管降低了医疗支出的负向再分配效应,但降低幅度有限;健康不平等、医保给付水平不高和患者自付水平的不公,使得全民医保再分配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政策模拟分析显示,普惠性提高医保保障水平和选择性强化医疗救助,将有助于增强医保制度的公平性,改善全民医保体系的再分配效应。本文丰富了中国全民医保时代医保再分配效应及其动态变化方面的文献,对医保体系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有参考价值。
    • 任平芳; 张娴; 王绍函
    • 摘要: 本文利用CFPS2016数据,通过微观模拟2018年个税改革措施,对新一轮个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调节效应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此次税改减税效应明显,但其再分配效应有所减弱.提高免征额、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扣除都削弱了收入的再分配效应,而实行综合分类课税使得再分配效应指数较之前有所上升,并且增加了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同时,对不同年龄段个体进行分组研究发现,此次税改对30~40岁年龄段的居民减税力度最大,但降低了组内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 任平芳; 张娴; 王绍函
    • 摘要: 本文利用CFPS2016数据,通过微观模拟2018年个税改革措施,对新一轮个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调节效应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此次税改减税效应明显,但其再分配效应有所减弱。提高免征额、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扣除都削弱了收入的再分配效应,而实行综合分类课税使得再分配效应指数较之前有所上升,并且增加了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同时,对不同年龄段个体进行分组研究发现,此次税改对30~40岁年龄段的居民减税力度最大,但降低了组内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 冯美乐
    • 摘要: 基于CFPS2018年数据对于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测算MT指数、K指数、基尼系数、再分配效应与泰尔指数进行了研究,并且分区域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2018年免征额提高与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后,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提高;个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减弱,但累进性增强;分区域来看,个税改革前后收入不平等程度、个税再分配效应与累进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 洪丽; 尹康
    • 摘要: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减贫及再分配效应.双重差分法的估计结果显示:参加新农保使参保群体的基尼系数下降3.7个百分点;在浙江省参加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远大于在甘肃省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60岁及以上群体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大于60岁以下群体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估计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群体参加新农保使个人收入显著上升46.2%~53%;60岁以下群体参保使个人收入上升34%~40%,但该效应并不显著.新农保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并改善了收入分配,但发挥的作用有限.由此,本文提出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实现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 陶纪坤; 黎梦琴
    • 摘要: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结合起来,深入探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宏观层面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相关数据,计算出低保补贴前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以及均等指数,并比较三种指数在低保补贴前后的变化;在微观层面上,则根据课题组所获得的农村实地调研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深入探讨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提升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从而发挥收入再分配效应,减小贫富差距;(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发挥收入再分配效应,但影响程度有限,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要想缩减农村居民贫富差距,就必须聚焦于贫困群众,提升救助水平,真正缩小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使得低保发挥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趋于最大化.
    • 陈东
    • 摘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机遇问题平衡化处理,使有效避免社会出现阶层以及约束的重要组成因素.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体制不断变化,其机遇不平等化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普遍现象,所以想要社会稳定发展,就需要选择适合的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社会分配趋势.本文首先介绍公共财政支出变动概论.并且根据基础理论,进一步探索公共财政支出变动冲击原理,从而得出公共财政支出变动再分配效应结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