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镜表现

内镜表现

内镜表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37856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健康之路、中国内镜杂志、临床内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2011中国天津肠道疾病大会暨消化内镜新技术论坛、第七届全国内镜外科研讨会等;内镜表现的相关文献由444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刘思德、周殿元等。

内镜表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7856 占比:99.93%

总计:238023篇

内镜表现—发文趋势图

内镜表现

-研究学者

  • 刘思德
  • 周殿元
  • 姜泊
  • 高峰
  • 吴咏冬
  • 周炜洵
  • 张军
  • 张澍田
  • 戴高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鲁铁英; 赵奇
    • 摘要: 目的 探究Hp(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早期胃癌患者内镜表现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信息系统中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行外科手术或内镜切除,经病理诊断为胃癌早期的病例,并基于Hp感染的早期胃癌标准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碳13、14呼气试验和血清IgG结果将对象分为Hp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感染组33例,未感染组29例,比较两组胃镜下黏膜表现,内镜特征预测Hp感染的准确性分析结果及感染组内镜特征。结果 感染组发生萎缩、肠化、黏膜肿胀、鸡皮样、弥漫性发红的概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萎缩、肠化、皱襞肿大、鸡皮样、弥漫性发红的AUC大小均在0.6以上,但P值均大于0.05;33例Hp感染患者中,萎缩区域内病灶共18处,多处于分化型,平坦/凹陷型共9处,6处边界清晰(66.67%),7处无规则(77.78%%),5处红色改变(55.55%)。萎缩区域外病灶共15处,平坦/凹陷型共7处,5处边界清晰(74.43%),且多处于分化型。结论 Hp感染与早期胃癌患者内镜表现密切相关,内镜检查中密切注意萎缩、肠化、皱襞肿大、鸡皮样、弥漫性发红可以提高判断早期胃癌患者Hp感染状态的准确性。
    • 沈国菊; 王代文; 肖华静; 司晓凤; 徐嘉忆
    • 摘要: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胃炎(autoimmune gastritis,AI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AIG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内镜下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3例AIG中,女性16例,男性7例,年龄34~70岁,中位年龄54岁,发生于胃体17例,胃底7例。均表现为非特异性胃肠表现,内镜下表现为非特异性胃炎及黏膜隆起,其中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6例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2例伴甲状腺疾病。23例中7例伴增生性息肉,5例伴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伴幽门腺腺瘤,1例伴胃腺癌,1例伴多发神经内分泌肿瘤。镜下均表现为以胃体、胃底黏膜慢性炎性病变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壁细胞减少,程度不等的肠化、假幽门腺样化生及胰腺腺泡细胞化生。免疫表型:23例CgA示神经内分泌细胞呈线状、微结节状增生,胃底、胃体黏膜Gastrin呈阴性,胃窦Gastrin染色呈增生改变,Ki-67呈增殖区阳性。胃窦黏膜无明显炎症改变或呈轻度慢性炎。结论AIG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一,起病隐匿,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不同临床阶段组织学表现也不尽相同,日常工作中极易漏诊。胃黏膜活检对AIG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梁妍; 丛春莉; 杜春; 青兰; 席娜
    •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在我国的发病率、患病率呈增长趋势,而阑尾周围炎是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跳跃性”病变,更多见于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患者与合并阑尾周围炎(PAI)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基本一致,联合内镜及病变周围组织活检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能更准确界定UC范围。在识别UC合并PAI时,生命早期实行阑尾切除术可能会受益,但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手术治疗效果影响不明显。同时,合并PAI对于UC的预后的影响有限,二者的关系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储效梅
    • 摘要: 食管乳头状瘤(EP)是位于食管的良性病变,可发生于食管全程的任意位置,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基于国内外EP的研究现状,综合评述食管乳头状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侵袭与复发、内镜所见、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 王慧超; 葛相栓; 赵静; 张改玲
    • 摘要: cqvip:鸡皮样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儿童及年轻人中多见。日本学者因其内镜下黏膜的形态与拔毛后的鸡皮类似,故命名为鸡皮样胃炎。目前国内对其认识尚不足,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命名,部分学者称之为“结节样胃炎”^([1-3])。随着目前消化内镜尤其是无痛消化内镜的快速发展,儿童及青少年接受胃镜检查的人数不断增多,该病也逐渐被消化内镜医师认识。本文回顾我院鸡皮样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内镜表现、临床特点和诊治策略,以期提高广大医师,特别是儿科医师、消化内镜医师和消化内科医师对该病的认知。
    • 王勤
    • 摘要: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与肠结核在临床、内镜及病理检查等方面的鉴别诊断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临床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其中克罗恩病患者36例,肠结核病患者19例,比较其临床资料、内镜检查、活检标本和手术标本的病理特点.结果 克罗恩病患者血便、肛周病变以及肠道出血等表现较肠结核多见(P<0.05),肠结核患者发热、盗汗、腹胀、合并肠外结核等表现较克罗恩病多见(P<0.05);克罗恩病患者内镜下呈现鹅卵石征、纵行溃疡、病变呈节段性改变明显多于肠结核(P<0.05);组织病理学方面,手术标本对二者鉴别更有价值,显微镜下见肠壁全层炎性细胞浸润、裂隙状溃疡、黏膜下层增宽在克罗恩病患者中更多见(P<0.05),而干酪性肉芽肿只存在于肠结核中(P<0.05).结论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应结合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才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胡阳; 麻继臣; 张岩岩; 刘博; 胡金霞
    • 摘要: 目的 研究高龄患者与普通患者的结肠微小息肉的内镜下形态、发生部位等特点以及病理特征,来探讨高龄患者微小息肉切除的必要性.方法 分析通过电子结肠镜确诊并行内镜下切除微小息肉(≤5 m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普通组(<75岁),分别对2组患者在年龄、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特点、病理特征等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组切除结肠息肉、结肠微小息肉人均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微小息肉内镜下大水、形态、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结肠微小息肉病理类型中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增生性/炎性息肉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术式所卢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9~12个月,平均(10.3±1.6)个月,高龄组2例因不良事件死亡.结论 高龄患者结肠微小息肉内镜及病理特点与普通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仍存在微小息肉合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因此在患者一般情况允许下仍建议进行内镜下息肉切除,但需要考虑患者身体的综合情况.
    • 崔建芳; 王亚丹; 吴静; 王静; 蔺武; 王沧海; 魏南; 郭春梅
    • 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及内镜下疑诊PGL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内镜特征,提高PGL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明确诊断为PGL患者43例(病理确诊组)、病理否定PGL患者75例(病理否定组,病理诊断阴性15例、胃癌60例),回顾性分析其内镜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腹痛是PGL、疑似PGL患者典型症状,分别占41.9%和32.0%,两组之间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确诊组内镜下表现:53.5%溃疡性病变,34.9%隆起性病变,11.6%浸润性生长病变.病理否定组内镜下表现:28.0%浸润性生长病变,37.3%溃疡性病变,34.7%隆起性病变,两组患者的内镜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居多.结论 PGL和疑诊PGL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均以溃疡性病变为主,虽然PGL的诊断率相对较低,但可以通过内窥镜进行鉴别.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应进行重复的内窥镜活检,并在未来开发新的内镜技术.
    • 赵文婕; 王选桐; 李艳杰; 杨松; 雷宇峰
    • 摘要: 深在性囊性结肠炎(colitis cystica profunda,CCP)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以结、直肠黏膜下出现含有黏液的囊肿为特征,因其发病率低,临床及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肠道其它占位性病变相混淆,因此既往文献报道CCP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术后才诊断为CCP;本例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留结肠完整性等优点。
    • 王之玉
    • 摘要: 目的分析更年期女性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表现及临床症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0例男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归入对照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174例更年期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归入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情况、临床与内镜表现。结果通过实验观察,观察组中占据28.7%比例的患者都表现出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对应的误诊率是57.5%。对照组中占据91.1%比例的患者表现出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临床症状,对应的误诊率是0.0%。比较两组患者内镜下表现和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更年期女性反流性食管炎而言,其所具有的临床症状表现通常是食管外相关临床症状或是更年期症状,造成漏诊和误诊情况的发生率有所加大。所以,针对女性更年期患者所出现的各种治疗无效的综合征,可以对出现了反流性食管炎的可能性加以考虑,第一时间内实施相关检查与治疗,加强患者所获取的预后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