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H7N9

H7N9

H7N9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7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6篇、专利文献10997篇;相关期刊226种,包括新世纪周刊、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疾病监测等; H7N9的相关文献由1109位作者贡献,包括虞华、蒋文明、虞丽娜等。

H7N9—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6 占比:3.31%

专利文献>

论文:10997 占比:96.69%

总计:11373篇

H7N9—发文趋势图

H7N9

-研究学者

  • 虞华
  • 蒋文明
  • 虞丽娜
  • 侯广宇
  • 李金平
  • 王素春
  • 刘朔
  • 彭程
  • 陈继明
  • 周群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肖肖; 赵灵燕; 刘霞; 黄靖; 陈伟良; 董建斐; 张璐; 徐辉
    • 摘要: 为评价两种(A、B)H7N9流感病毒荧光RT-PCR试剂盒的检测性能,对50份疑似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禽拭子样品进行H7N9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使用TG-ROC分析方法筛选荧光RT-PCR最适Ct值(阈值),通过2×2列联表分析两种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用Kappa检验评估其一致性。结果显示: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鸡胚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为“金标准”,A和B两种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9%(10/11)、56.4%(22/39)和54.5%(6/11)、94.9%(37/39);两种试剂盒检测结果差异较大,Kappa值为0.28。TG-ROC分析得出:A试剂盒的检测阳性最适阈值为33,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0.91%和92.31%;B试剂盒的检测阳性最佳阈值为37,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2%和87.18%。通过调整阈值,A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90%以上,B试剂盒均达到81%以上,Kappa值为0.85,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虽然不同H7N9流感病毒荧光RT-PCR试剂盒的检测性能有差别,但通过调整阈值,可以达到检测所需的最适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增加临床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为H7N9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应用提供了指导。
    • 周勇; 李知新; 鲁宏伟; 孙燕; 李甜; 杜凡姝; 蒲娟
    • 摘要: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严重制约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并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其中,H5(H5N1、H5N2、H5N6、H5N8等)和H7N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HPAIV)引起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对我国养禽业危害巨大。通过实施强制免疫,疫情得到了控制,但在禽群中仍散状暴发,并出现多种新型病毒,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总结了截至2021年9月我国禽类暴发H5和H7N9亚型HPAI的所有官方公布的疫情暴发事件以及监测数据,分析了其流行特点,以期为禽流感的预警和防控提供参考。
    • 于盼盼; 李洋
    • 摘要: 2013年春季,一种新的禽源性甲型流感(H7N9)病毒在中国出现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禽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呈隐型感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则会引起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甚至死亡.本文将对全球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情况,发病机制以及防控措施进行阐述.
    • 王萍萍; 郭晶; 李玉保; 刘成; 李旭勇
    • 摘要: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H7N9 AIV)是危害家禽养殖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不仅制约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表现出对人类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致死率,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2013年我国首次报道人类感染H7N9 AIV事件,病毒溯源发现家禽体内存在H7N9 AIV,但无明显症状.2017年,H7N9 AIV出现变异株,表现出对家禽的高致病性,随后我国推出H5/H7二价苗,并在全国实施家禽强制免疫接种,有效控制了H7N9 AIV在我国家禽中的流行以及人类感染事件的发生,成为我国控制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成功案例.由于我国家禽养殖和AIV的复杂性,全面和持续的流行病学监测对于H7N9禽流感的防控仍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2013年至今H7N9 AIV的流行特征、遗传变异特点及疫苗研究等内容作简要论述,以期为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 王保云; 金珠; 王婷; 董雯; 周希; 孙显辰; 刘粉连
    • 摘要: 为揭示中国人感染H7N9疫情的时空发展规律和演变规律,基于2013年至2017年人感染H7N9统计数据,分别进行时间序列和标准差椭圆分析.首先以月为时间单位分析疫情时间序列,识别疫情的高峰期和低谷期,在此基础上将整个疫情期进行阶段划分,并对各阶段的疫情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疫情病例的发生位置建立标准差椭圆,通过各阶段椭圆中心、方位角和面积大小的变化刻画疫情的扩散情况.最后,通过对3个典型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疫情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每年12月至次年5月为疫情高发期,尤其是1月和2月,这2个月病例数占比高达51.74%;每年的9月为疫情低谷期,是疫情扩散阶段的划分点.在整个疫情期间,病例数呈上升、下降、爆发和归零的趋势;空间上,标准差椭圆的中心从湖州市向抚州市、衢州市转移,椭圆覆盖区域也由较为集中的沿海地区扩展到内陆地区,说明前期的控制措施不够得力,防控效果不明显,使得疫情出现了蔓延的趋势.后期采取了严格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研究中国人感染H7N9的时空传播机制规律,可为中国传染病的预测与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 于晓菲; 万晓朋; 李继清; 姜永萍
    • 摘要: 为实现对H7N9禽流感病毒(AIV)感染过程的动态可视化示踪,本研究构建了重组报告质粒pHH21-NS-Venus、pHH21-NS-Apple和包含H7N9 AIV CK/SD008株的8个基因节段的重组质粒pHH21-PB2-627E、pHH21-PB2-627K(来自CK/SD008-627K株)、pHH21-PB1、pHH21-PA、pHH21-HA、pHH21-NA、pHH21-NP、pHH21-M.上述质粒均经测序鉴定.利用12质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2株荧光报告病毒SD008-627E-Venus、SD008-627E-Apple,及E627K对哺乳动物嗜性的2株荧光报告病毒SD008-627K-Venus、SD008-627K-Apple.将这4株报告病毒感染A549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相应荧光且病毒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将其中两株报告病毒SD008-627E-Venus/Apple经鸡胚传2代,2株SD008-627K-Venus/Apple在小鼠体内传3代后均感染A549细胞,经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均可见相应荧光.上述结果表明4株报告病毒正确构建,且其可以在鸡胚或者小鼠体内传代(即SD008-627K-Venus/Apple为小鼠适应性报告病毒).将4株报告病毒与亲本病毒分别感染C57BL/6小鼠,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报告病毒SD008-627E-Venus/Apple与其亲本病毒SD008-627E的MLD50均>5 log10EID50/mL,且均对小鼠不致死;报告病毒SD008-627K-Venus/Apple与其亲本病毒SD008-627K的MLD50分别为1.6 log10EID50/mL、2.3 log10EID50/mL和1.8 log10EID50/mL;报告病毒SD008-627E-Venus/Apple与其亲本病毒SD008-627E感染小鼠的鼻甲、肺、脑、脾和肾的病毒滴度均106 EID50/mL,脑、脾和肾的病毒滴度均<102 EID50/mL.上述结果表明,构建的4株报告病毒均未改变亲本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利用噬斑试验,将报告病毒SD008-627K-Venus感染MDCK细胞,结果可见其能够引起细胞病变和表达荧光蛋白且荧光斑数量与噬斑数量相近.分别将报告病毒SD008-627K-Venus感染小鼠,3 d后取其肺脏研磨后制备单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脏细胞表面的CD45分子及CD11b分子.结果显示,SD008-627K-Venus主要感染实质细胞(CD45-),很少感染免疫细胞(CD45+);且小鼠肺部免疫细胞(CD45+)增多,其中趋化的免疫细胞中主要为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11b+).表明,报告病毒SD008-627K-Venus能够用于追踪小鼠体内病毒感染的细胞,并能够对感染细胞粗略分类.本研究构建了4株H7N9报告病毒,可用于H7N9 AIV感染及致病机理相关的研究,为该类病毒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 刘江; 何军; 曾凡荣; 余寿杰; 何玢; 杨光
    • 摘要: 目的 分析淮南市2016年度外环境标本中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特征.方法 采集活禽市场禽类粪便、笼具、台面或砧板、脱毛机、禽类饮水、污水等标本,选取H7N9、H9亚型PCR检测阳性标本(Ct值≤30),鸡胚分离培养后提取RNA,扩增8个基因节段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分子特征与进化分析.结果 2016年150份淮南市外环境标本检出H7N9亚型46份、H9亚型71份、H5亚型38份;2份H7N9亚型分离成功.基因进化分析显示,淮南市2株H7N9禽流感毒株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均处于长三角分支内,其余6个内部基因无明显地域分布聚类;HA氨基酸受体位点出现G186V、Q226L位点变异,NA茎区缺失了"QISNT"序列,R294K、E119V耐药位点没有发生突变;聚合酶发生PA基因1550L,PB1基因I368V,PB2基因1504V突变;NS1基因出现增强致病力的位点N205S、P42S改变;耐药相关位点出现M1基因N30D、T215A,M2基因S31N突变.结论 2016年淮南市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高度流行,H7N9亚型感染人类的能力有所增强,M2离子通道抑制剂耐药,NA抑制剂仍为敏感有效药物.
    • 严雅瑶; 顾敏; 刘秀梵
    • 摘要: 2013年春,我国首次出现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疫情,对家禽养殖和公众健康均产生了严重危害,并且在第5波流行期又演变出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裂解位点处存在插入突变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A作为A型流感病毒表面表达丰度最高的糖蛋白,在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促进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H7N9病毒,简要综述了HA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关键功能氨基酸位点变异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解析HA蛋白在H7N9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 梁少波; 格日勒图; 蒋文明; 张琳; 朱俊峰; 刘朔; 彭程; 尹馨; 李金平; 侯广宇; 刘华雷
    • 摘要: 自2013年以来,H7N9亚型流感对我国养禽业和人类公共卫生造成了极大影响.疫苗作为重要防疫工具,在H7N9亚型流感防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H7N9禽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高、免疫效果好,已在国内广泛应用.随着对H7N9亚型流感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对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及通用流感疫苗等新型疫苗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我国禽流感疫苗的开发与应用夯实了技术基础.本文对各类型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发情况以及优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更好地防控禽H7N9亚型流感提供帮助.
    • 张振春
    • 摘要: 目的:调查感染H7N9流感的原因,确定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为处理流感疫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肺CT检查和血常规及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PCR核酸检测,结果:肺CT检查结果双肺多发不规则斑片影,可见索条影、小透光影,纵膈内见肿大淋巴细胞,右侧胸腔内可见少量弧形液性密度影,扫描所见肝内可见高密度影,胆囊内见高密度影.白细胞4.79*109/L,血小板151*109/L,患者咽拭子标本PCR核酸检测,结果为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结论:这是一起感染H7N9流感疫情事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