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株玉米
全株玉米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24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作物、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66447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动物营养学报、甘肃畜牧兽医、中国草食动物科学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等;全株玉米的相关文献由765位作者贡献,包括玉柱、吴哲、孙启忠等。
全株玉米—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6447篇
占比:99.90%
总计:166616篇
全株玉米
-研究学者
- 玉柱
- 吴哲
- 孙启忠
- 孙志强
- 刘晓波
- 帕热哈提江·吾甫尔
- 张国庭
- 张玉华
- 托乎提·阿及德
- 柳茜
- 肖海霞
- 苏玲玲
- 谢立荣
- YU Zhu
- 任娟
- 何春
- 刘景喜
- 努尔尼萨·莫拉尼亚孜
- 吴建平
- 毛华明
- 潘振亮
- 王天正
- 阿不来提·苏莱曼
- 雷赵民
- 刘小龙
- 台来提江
- 张元庆
- 李佳豪
- 李晓斌
- 李璇玥
- 杨帆
- 王琼
- 解鹏
- 许庆方
- 顾雪莹
- 马军民
- 万学瑞
- 乔雪峰
- 于占伟
- 付浩
- 何轶群
- 冷静
- 刘洪杰
- 刘贤
- 刘锁珠
- 叶方
- 周娟
- 商振达
- 崔淘气
- 张华
-
-
胡远彬;
梁小玉;
易军;
关皓;
张靓;
张俊梅;
孟元华;
季杨
-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混合比例及添加剂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和全株玉米(Zea mays)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的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以象草和全株玉米为原料,二者按质量比10:0、8:2、6:4、4:6、2:8和0:10进行混合青贮,每个混合比例设对照组(无复合微生物制剂)和0.01 g·kg^(-1)复合微生物制剂组,4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除无添加剂象草单独青贮外,其他处理的青贮品质均为优良;随着全株玉米混合比例的增加,青贮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呈增加趋势,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 <0.05);乳酸含量随着全株玉米混合比例增加而显著增加(P <0.05),pH、氨态氮/总氮、乙酸含量以添加剂组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因此,混合一定比例全株玉米并施以复合微生物制剂能够改善象草的青贮品质,当象草和全株玉米混合比例为2:8辅施复合微生物制剂时青贮效果最好,与全株玉米单贮接近。
-
-
霍瑞;
周亭亭;
赵景娜;
王昊乾;
陈永福
-
-
摘要:
研究了3株具有抑菌活性的L.plantarum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厌氧贮藏及有氧暴露过程影响。将L.plantarum IMAU80162、IMAU10585、IMAU20013单菌及3株菌等比例混合后以1×10^(5) cfu/g的接种量添加到全株玉米中,25°C厌氧发酵42 d后开口暴露。结果显示,L.plantarum的添加不仅有助于增加青贮中乳酸菌的活菌数,减少酵母菌、大肠杆菌和霉菌的数量,还可以减少青贮发酵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其中L.plantarumIMAU80162的抑菌效果最佳,且与IMAU10585、IMAU20013混合能有效维持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本研究为L.plantarum IMAU80162在玉米青贮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
-
蒋金娟;
王鸿发;
马向丽;
徐翠;
金芝全;
王旭;
罗富成
-
-
摘要:
以烤烟后冬玉米和甘蔗梢为原料,按其鲜重比10:0、7:3、5:5、3:7和0:10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自然条件下储藏发酵60 d后进行感官评价、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测定,以期响应我国“粮改饲”政策的号召,发挥地区特色,在全株玉米制青贮饲料时带动甘蔗梢的利用以实现变废为宝。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甘蔗梢添加比例的增加,青贮料的感官品质综合评分逐步下降,除0:10组评分良好,其他各处理均达到优等;随着甘蔗梢添加比例的增加,混贮料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干物质、粗脂肪、和乳酸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而氨态氮/总氮、乙酸和丙酸含量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饲料的pH值、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逐级升高,混合比例为7:3时处理效果最好;根据Flieg评分可知,随甘蔗梢添加比例的增加,降低了青贮饲料的质量评分等级。综合评价分析:5种混合比例中,全株玉米:甘蔗梢=7:3的混合青贮料pH值、氨态氮/全氮比值较低,粗蛋白和乳酸含量较高,青贮品质最佳。
-
-
范凯利;
苏亚军;
吴建平;
李玉;
豆思远;
张瑞;
李泽民;
贾莉;
雷赵民
-
-
摘要:
于2018年以‘豫青贮23’青贮玉米(Zea mays)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其1/2、2/3、3/4乳线期收割,然后分别添加不同的青贮发酵促进剂,青贮60 d后开袋进行感官评定并取样检测青贮玉米营养品质,旨在研究青贮发酵促进剂宜生贮宝(Sila-Max)、宜生贮康(Sila-Mix)对不同收获期全株玉米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对照相比,青贮发酵促进剂对全株青贮玉米感官评价无显著影响(P> 0.05),对氨态氮(NH_(3)-N)、乳酸(LA)、乙酸(AA)、干物质回收率(DMR)、干物质(DM)、粗蛋白(CP)及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 <0.01),对pH、丁酸(BA)及淀粉(ST)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延迟收获期对全株青贮玉米LA、 AA、 BA、 DMR、 DM、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ST、WSC、48 h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_(48 h))、48 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NDFD_(48 h))及总可消化养分(TDN)有极显著影响(P <0.01),对pH有显著影响(P <0.05)。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2/3乳线期适宜收获,青贮发酵促进剂宜生贮康适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
-
杨晶晶;
孙芸;
吴庆宇;
王健;
张嘉宾;
孙海霞;
曹阳
-
-
摘要:
为了探索受灾倒伏玉米的安全优质粗饲料调制加工技术,试验原料指标采用两因素(2受灾状况×4留茬高度)、青贮饲料指标采用三因素(2受灾状况×2添加×4留茬高度)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全株玉米受灾状况分为倒伏和直立(对照),添加处理包括添加植物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制剂和无添加(对照),留茬高度分别设置为10、20、30和40 cm;采用小规模发酵法,室温密封贮藏30 d开封,分析各处理玉米营养成分、青贮发酵品质以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青贮前,直立组和倒伏组玉米原料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添加乳酸菌后,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而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数量则显著减少(P<0.05),并且倒伏组在留茬30 cm时乳酸菌数量最多;所有青贮均未发现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霉菌。综上所述,玉米植株发生倒伏后,添加乳酸菌可以改善其青贮品质、减少营养成分损失;同时,倒伏全株玉米留茬30 cm左右会有利于调制出较高品质的青贮饲料。
-
-
段艳珍;
商振达;
谭占坤;
张辉耀;
刘锁珠
-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西藏地区玉米与豌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降解效果,为西藏地区冬春季非粮饲料资源开发提供有效措施。以西藏地区种植的玉米和豌豆为原料,设置4个不同的混合青贮组:全株玉米:全株豌豆=4:1混合青贮组(Y80%W2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3:2混合青贮组(Y60%W4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2:3混合青贮组(Y40%W60%)、全株玉米:全株豌豆=1:4混合青贮组(Y20%W80%)。在青贮30 d后打开青贮窖取样,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干物质、pH、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利用牦牛瘤胃液对4组混合青贮饲料进行体外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和pH,计算不同混合青贮饲料组的组合效应值。结果表明:随着混合青贮中豌豆比例的增加,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粗蛋白和pH显著升高,而乳酸、中性洗涤纤维、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体外降解效果研究得到,Y60%W40%青贮组和Y40%W60%青贮组中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高于Y80%W20%青贮组和Y20%W80%青贮组。以组合效应综合指数(MFAEI)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时发现,Y60%W40%青贮组组合效应值最高,其次为Y40%W60%青贮组组合效应值。综合考虑发酵品质和降解效果,建议将全株玉米和全株豌豆以3:2的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
-
马宇莎;
高凤芹;
苏亚拉图;
贺俊英;
王昊然;
蒋恒;
刘先芬;
敖立琴
-
-
摘要:
为改善紫花苜蓿和向日葵秸秆两种原料的青贮品质,将全株玉米与紫花苜蓿或向日葵秸秆分别按鲜重质量比0∶10、2∶8、5∶5混合青贮,并在贮存不同时间开袋测定混贮饲料各项品质指标,确定最佳混贮比例。结果表明:与两种原料单贮相比,添加全株玉米混贮能够有效改善饲料发酵品质,且发酵品质随全株玉米添加比例增加而提高;其中,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混贮较向日葵秸秆单贮品质显著提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干物质和乳酸含量显著增加,同时pH值和氨态氮/总氮降低,混贮比例为5∶5时效果最佳。
-
-
胡荣
-
-
摘要:
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乳酸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饲草饲料青绿多汁的营养特性的一种方法。全株玉米青贮具有质地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营养物质损失少、保存时间长等特点,通过青贮方式制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是解决草食畜牧规模发展中饲草饲料缺乏的重要途径。
-
-
赵德虎;
胡宏伟;
张成虎
-
-
摘要:
为了探究禾本科饲草青贮玉米与豆科饲草毛苕子混合青贮的最佳配比,解决豆科饲草因蛋白含量高而青贮难以成功的问题,将陇青贮1号全株玉米和毛苕子7406按5个不同质量比(9∶1、7∶3、5∶5、3∶7、1∶9)进行混合青贮,从感官评价、发酵品质和营养含量3个方面对混贮料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株玉米与毛苕子混合青贮,玉米占比越高,青贮越易成功;毛苕子占比越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越高。综合考虑混合青贮的营养品质和毛苕子利用率,推荐处理C(5∶5)与处理D(3∶7)为混合青贮饲料的最佳质量比。
-
-
刘曦
-
-
摘要:
本文以全株玉米青贮为例,对近几年的全株玉米青贮存在的问题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的操作要点进行了阐述。全株玉米裹包青贮是指用裹包机对切碎的全株玉米快速进行压实、内膜缠绕定型、外膜缠绕密闭阻氧的小型的塑料膜“青贮窖”式青贮方式,一般单包体积在1.1m3,均重在900kg左右,是窖贮的必要补充,近年来发展越来越好。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不仅由于其小巧的体积适合长距离运输,更是由于其在加工过程中大大缩短了刈割到压实密闭的时间而在降低干物质损失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传统窖贮即使做好其平均干物质损失也在15%~20%之间,而裹包青贮可以控制在5%~8%之间),同时,由于其当天饲喂当天开封、饲喂多少开封多少的便利性使其在防止二次发酵方面具有窖贮无以伦比的优势,所以越来越受到中小牧场的青睐。要想制作优质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按照操作要求严格执行。由此可见,制定全株玉米裹包青贮关键点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
-
-
-
-
YU Xiao-qiang;
尉小强;
LUO Shi-wei;
罗仕伟;
HA Zhi-gang;
哈志刚;
MAO Hong-chuan;
毛洪川;
WAN Yu;
万宇;
WU Bin;
吴兵
- 《第二届“草畜+”一体化学术交流暨产业展览展示会》
| 2018年
-
摘要:
为探讨乳酸菌和有机酸制剂对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设3个处理组:对照组、乳酸菌添加组、有机酸制剂添加组.青贮45d后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和有机酸制剂均可以有效降低青贮pH值,提高青贮干物质回收率,提高青贮中乳酸的含量,减少丁酸的含量(P<0.05).与乳酸菌相比,有机酸制剂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P<0.05).乳酸菌组在接触氧气后74h,青贮内部温度开始升高,有机酸组有氧稳定时间延长至暴露后的169h(P<0.05).综上所述,在全株玉米中添加乳酸菌和有机酸制剂均可以有效改善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但乳酸菌组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无法得到有效抑制,有氧稳定性差.有机酸制剂虽不能直接促进乳酸菌的增殖,但可以有效改善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繁育.
-
-
-
张相伦;
游伟;
赵红波;
王星凌;
万发春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第七届技术交流大会》
| 2017年
-
摘要:
青贮是指以新鲜青饲料为原料,在密闭条件下,利用植物表面自然附生的乳酸菌,通过厌氧发酵,将植物表面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乙酸等有机酸,降低饲料pH,抑制霉菌等腐败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保持青饲料营养特性的目的.全株玉米青贮在反刍动物饲料供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由于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和易保存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对"节粮型"及"秸秆型"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很多地区由于青贮技术不过关,加之青贮原料表面附着的乳酸菌数量不足,不能有效缩短青贮过程中的有氧呼吸阶段,造成腐败微生物滋生,营养成分消耗严重,导致青贮品质下降和饲料资源浪费.如何生产高效、优质、安全的玉米青贮已成为行业内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关于改善青贮发酵品质添加剂的研究较多,其中乳酸菌剂因具有有效抑制腐败微生物繁殖、降低青贮营养物质损失、提高青贮品质且效果较稳定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但是,由于受乳酸菌发酵类型、使用环境、添加剂量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现有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仍需进一步探讨.
-
-
孙志强;
王天正;
玉柱;
吴哲
- 《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山东省济南地区青贮专用玉米制成裹包青贮饲料后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选用DH6702、ND465和XY045等三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进行品种之间的比较,并分析比较了裹包青贮上、中、下不同层次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饲料的pH均低于4.20,氨态氮/总氮含量都小于10%.参照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评分标准,得分均在80以上,等级为一级.其中DH6702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饲料的得分最高,发酵品质较好.DH6702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ND465、XY045(P<0.05).DH6702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ND465(P<0.05);DH6702和ND465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XY045(P<0.05);DH6702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的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ND465(P<0.05).三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上、中、下层的发酵品质、可溶性糖、淀粉、NDF和A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青贮玉米品种在裹包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十分重要,小型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上、中、下层青贮品质差异不显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