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光合指标

光合指标

光合指标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3235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种子、作物学报、北方园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2005年设施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光合指标的相关文献由478位作者贡献,包括施满容、肖关丽、赵跃锋等。

光合指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8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3235 占比:99.11%

总计:13354篇

光合指标—发文趋势图

光合指标

-研究学者

  • 施满容
  • 肖关丽
  • 赵跃锋
  • 陈昆
  • 余兴华
  • 冯毓琴
  • 冯璐
  • 刘冬云
  • 刘晶
  • 卢会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露; 职铭阳; 吴迪; 陆劲羽; 项阳; 郑晓明; 逄洪波
    • 摘要: 发掘苗期耐寒种质资源,培育耐寒品种是减少冷害影响的有效手段。以30份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水稻幼苗在人工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及PSⅡ潜在活性(F_(v)/F_(0))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各供试材料幼苗叶片中SPAD值、F_(v)/F_(m)值以及F_(v)/F_(0)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粳稻总体下降幅度小于籼稻,说明其耐寒性普遍强于籼稻。本研究以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光合参数F_(v)/F_(m)与F_(v)/F_(0)为指标,比较了不同水稻品种苗期的耐寒性差别,初步筛选出苗期耐寒性较强的水稻种质资源13份,包括12份粳稻和1份籼稻。
    • 项越; 赵淑婷; 吴昊; 李政; 张震宇; 王欢
    • 摘要: 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天然抗碱盐生植物,为深入探究其抗碱生理机制,本研究选择盆栽营养液控制培养方法,使用150 mmol·L^(-1)碱性盐溶液(NaHCO_(3):Na_(2)CO_(3)=9:1)对虎尾草幼苗进行长达一个月的碱胁迫处理,研究碱胁迫对虎尾草叶片光合作用、不同器官(茎叶、穗和根)中不同矿质元素(Na、K、Ca、Mg、P、Fe)积累的影响,并计算不同矿质元素在不同器官间的分布。结果表明:长期碱化环境下,虎尾草叶片光合指标明显下降,同时降低虎尾草不同器官中K、Ca、P和Mg大量元素的含量。对虎尾草不同元素在不同器官间的积累分布百分率分析表明,碱胁迫后,Na、K、Ca、Mg、Fe各元素在茎叶中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穗和根(P <0.05),而P元素碱胁迫后仍在穗中大量积累,虎尾草P元素在穗中积累49.80%,碱胁迫后为50.02%。虎尾草各元素在整株植物不同器官中占所有元素总含量贡献百分率具体分析表明,元素K大量分布在茎叶、穗和根中,其次是Ca、P元素,在碱化环境下,3个器官中均大量积累Na元素,尤其是茎叶中元素Na的相对含量由原来的0.707%升高至28.397%,胁迫后茎叶中元素Na含量是无胁迫对照的28.399倍,而虎尾草穗部仍维持较高的K含量,供给穗正常生长。综上所述,虎尾草在长期碱化环境下抽穗完成生活史,表现在对Na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在根和茎叶中积累大量的Na来保护幼嫩的穗,同时仍能维持正常的元素P含量,保证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来抵抗碱化环境带来的伤害。
    • 马肖静; 刘志强; 刘勇鹏; 张婵; 孙凯乐; 黄松; 孙治强; 朴凤植; 张涛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LED光质补光对番茄幼苗生物量、壮苗指数、光合指标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野生番茄品种MoneyMaker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比例红蓝光质组合(3R1B、5R1B、7R1B)和白光(W)对番茄幼苗进行夜间补光,以不补光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不同红蓝组合LED补光处理下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均比W和CK处理高,其中以5R1B(红光∶蓝光=5∶1)处理最高;随着红光比例的增加,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a/b先升高后降低,以5R1B处理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同时对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的增强作用也最为明显;不同比例的红蓝光组合补光对番茄幼苗叶片中保护酶POD、CAT、SOD的活性均有显著增强作用,且均能显著增加番茄幼苗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其中,5R1B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综合来看,5R1B补光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最为有利,过高的红光或者蓝光不利于其生长。
    • 王玮槐; 李志新; 张含国; 刘劲宏; 代伟昭; 石宝英
    • 摘要: 以1年生、5年生2个群体共11个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以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指标为评价指标,应用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性状在嫁接当年及进入结实初期(嫁接5 a)无性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核桃楸无性系1年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4.70%~52.09%(平均值29.31%),变异最小的是叶绿素相对吸光值,最大的是气孔导度。核桃楸无性系5年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30%~35.83%(平均为21.66%),比1年生变异减小,变异最小的是胞间CO_(2)摩尔分数,最大的是气孔导度。1年生、5年生的未结实群体,叶绿素相对吸光值平均值显著高于结实群体9.68%,净光合速率平均值显著低于结实群体7.80%。叶绿素相对吸光值、胞间CO_(2)摩尔分数早期和晚期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0.296,是早期与晚期相关性及早期选择的重要性状。叶绿素相对吸光值与结实量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与结实量呈显著正相关;胞间CO_(2)摩尔分数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相对吸光值和胞间CO_(2)摩尔分数能够进行间接选择。
    • 高文龙; 张贵余; 张赢心; 崔浩; 高占; 贾志越; 刘树堂
    • 摘要: 本试验以玉米品种鲁单818为材料,设置0(P1)、20kg/hm^(2)(P_(2))、40kg/hm^(2)(P3)、60kg/hm^(2)(P4)、80kg/hm^(2)(P5)、100kg/hm^(2)(P6)共6个磷素(P_(2)O_(5))水平处理,研究玉米光合特性及相关酶活性对不同磷素用量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磷素用量的增加玉米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当用量为100kg/hm^(2)时达到较高水平,较不施磷处理平均提高16.61%、29.01%、47.40%、30.96%、20.78%;玉米吐丝期前,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以及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随磷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乳熟期不同磷素用量处理对玉米叶片酶活性影响不明显,玉米生育期内施用100 kg/hm^(2)的磷素较不施磷处理平均提高19.08%、65.50%、24.63%。综上表明,施用适量磷肥可以有效提高玉米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并且随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本试验条件下,磷素用量100kg/hm^(2)效果最好。
    • 陈佳林; 潘梦瑶; 毛廷勇; 希尔艾力·包尔汗; 郭子轩; 翟云龙; 陈国栋
    • 摘要: 无膜棉行距配置的设置主要是改变作物间平均行距,改变作物冠层及对光合指标的影响,进而改善无膜棉的生长和生产。结果表明:同时测定不同行距配置下无膜棉的冠层指标及全天光合指标,在不同行距配置条件下,B配置上、中部叶面积指数大于其它处理,上部分别高出6.52%和7.18%,中部分别高出8.07%和8.24%,各部位叶倾角表现均最小,A配置和B配置的冠层光分布效果表现较优,受光面积最为充沛,行间光照强度最高。在全天光合指标中,A配置由于平均行距最大表现最优,各配置间光合指标表现为A配置>B配置>C配置。综合而言,B配置构建冠层结构表现较优,有效促进了无膜棉群体的光合作用。
    • 葛君; 孟自力; 任德超
    • 摘要: 为探寻复配拌种下小麦减少施药的最佳时期及用量,以商麦188为试材,通过设置小麦起身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等3个施药时期进行小麦减少施药次数试验,并研究同一处理时期内不同施药对小麦旗叶光合作用、根际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明确最佳用药量。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处理28 d内,3个不同用药处理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从第1~5天,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程度为Y3>Y2>Y1,Y1(75%百菌清•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 g/667 m 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其他2个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3个不同用药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分别在第5、7、9天出现转折,第11天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与气孔导度基本一致,Y1处理受影响相对较小,与其他2个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用量百菌清•戊唑醇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 d时最低,呈现21 d内随用药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在14 d时,3个不同用药处理恢复到对照水平,在21 d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浓度越高表现的更为明显,21 d后各处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速度均逐步加大至恢复到对照水平;1~21 d期间Y1处理和对照相比均高于对照,说明Y1处理对蔗糖酶活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Y2处理出现微弱降低,而Y3处理与对照相比表现为显著的降低,说明Y3处理对蔗糖酶活性有明显抑制现象;百菌清•戊唑醇浓度越低越有利于脲酶活性提高,Y1处理对脲酶抑制作用不显著,小麦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可以快速恢复,并在14 d时Y1处理对脲酶活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Y2、Y3处理分别在21、28 d时才恢复到对照水平。Y1和Q2(扬花期用药)处理增产作用最为明显,说明扬花期采用Y1处理方案施药对增产最佳。
    • 闫锋
    • 摘要: 为了研究密度与谷子茎秆特性、产量性状及光合指标的关系,并明确黑龙江省谷子的适宜种植密度,以嫩选18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0万,40万,50万和60万株·hm共4个种植密度,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谷子嫩选18茎秆特性、抗倒伏性、光合指标及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之间谷子茎节数和茎鲜重没有显著差异;随密度增加,植株节间长度、株高、重心高度、茎秆倒伏指数呈上升趋势;茎粗、茎秆弯折力、光合指标显著下降;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密度为50万株·hm时产量最高,达6425.0 kg·hm^(-2)。说明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以获得高产,但加剧了植株个体对资源的争夺,导致单株生长受到限制且加大了倒伏风险。
    • 孙蕾; 索全义; 赵海宏; 陈淑慧; 康文钦
    • 摘要: 【目的】探究在弱光照下喷施不同有机碳肥对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为有机碳肥在不良条件下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品种永良4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拔节期进行遮光控制(自然光照的60%),叶面喷施蔗糖(SUC)、腐植酸(HA)、氨基酸(AA),喷施清水(W)为对照,喷施后的2、5、10 d进行光合指标和光合产物的测定。【结果】弱光照下,喷施SUC、HA和AA 10 d后小麦SPAD值分别较对照提高4.03%、3.63%、3.51%;喷施SUC、HA和AA 2 d后净光合速率(Pn)分别较对照提高32.04%、20.61%、23.91%,5 d后分别较对照提高34.30%、9.76%、4.75%,喷施SUC 10 d后Pn为对照的2.5倍,且差异显著(P<0.05);喷施SUC 5 d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分别较对照提高13.81%、30.07%、14.03%。喷施SUC、HA和AA 10 d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3.20%、18.90%和31.96%,蔗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1.04%、43.56%和22.70%。【结论】叶面喷施有机碳肥可以弥补小麦光照不足导致的碳代谢受阻,从而提高小麦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光合产物含量。
    • 李彦霞; 周海涛; 刘文婷; 李天亮; 杨晓虹; 张新军
    • 摘要: 为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燕麦品种的抗旱性差异,明确不同燕麦品种在水分胁迫下的光合、荧光生理响应机制及其与燕麦抗旱性的相关性,设置干旱胁迫和充分灌水两种处理,分别在抽穗和开花两个时期对6个燕麦品种的光合、荧光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在成熟期对6个燕麦品种的经济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生理指标和抗旱性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抽穗期和开花期,干旱胁迫导致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下降,且开花期受影响较为严重.水分胁迫导致Fo增加,Fm、Fv、Fv/Fm、Fv/Fo下降;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0905-12-14为强抗旱型品种,张莜14号为抗旱型品种,张燕1号、张燕4号为中抗型品种,张燕3号、张莜7号为弱抗型品种;抽穗和开花期干旱胁迫下,产量性状和光合参数间的相关性较强,且光合速率和品种抗旱性间的相关性较强.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性状和品种抗旱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调节能力强,0905-12-14抗旱性最强,张燕3号、张莜7号抗旱性最弱,利用光合指标、抗旱系数、抗旱指数、敏感指数可作为燕麦抗旱性初步鉴定的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